熙宁三舍人,乃一朝硕彦;庆历四谏士,实千古良臣。
宰相必用读书人,舍窦可象谁当鼎轴;状元曾为渴睡汉,惟吕文穆乃占魁名。
谁云公种生公?或谓相门有相。
【译文】
汉代人喜欢称颂鲍永和鲍恢,他们以正直的名声得到士大夫的敬仰;唐代的岑仪、岑仲翔、岑仲休兄弟三人都在江东地区当县令,都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受到老百姓的歌颂。
说到兄弟俩都有很高的政治才能,得推南朝先后任南郡太守的刘之遴和刘之享;说到父子两人都善于治理县事,得推南朝先后任过山阴县令的傅增佑和傅琰。
唐人崔谟任秦州太守时政令简略刑罚清明,被称为“太平官府”;五代人裴侠做官政绩突出道德高尚,入朝时皇帝说谁认为自己可与裴侠相比就跟他站在一起,大臣们无人敢去,于是得个“独立使君”的外号。
后魏尚书袁翻学问博大精深,可称得上是魏朝的杜预;宋代宰相寇准功勋巨大事业辉煌,真算得是宋朝的谢安。
宋神宗熙宁年间的李大临、宋敏求、苏仲等三个舍人,因为反对任命李定为御史而被同时免职,被称为朝中的优秀人物;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等四人都是忠于职守的谏官,实在是千古少有的忠良大臣。
“宰相一定要用读书人”,“除了窦可象以外还有谁更适合作宰相?”这两句话都是宋太祖赵匡胤说的;宋人吕蒙正早年被胡旦称为“渴睡汉”,后来他却中了状元当上宰相,死后得谥号为“文穆”。
谁说三公的儿子也一定能当上三公?也有人说宰相的后代一定会出宰相。
武职
韩柳欧苏,固文人之最著;起翦颇牧,乃武将之多奇。
范仲淹胸中具数万甲兵;楚项羽江东有八千子弟。
孙膑吴起,将略堪夸;穰苴尉缭,兵机莫测。
姜太公有六韬;黄石公有三略。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毛遂讥众,碌碌无奇。
大将曰干城;武士曰武弁。
【译文】
唐代的翰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当然是文人中最著名的了;战国时秦国大将白起、王翦和赵国大将廉颇、李牧,则是武将中建立奇功最多的。
宋代大臣范仲淹带兵有方、足智多谋,西夏人说他胸中有几万兵马,不敢入侵;西楚霸王项羽起兵反秦时,手下有八千江东的家乡子弟兵。
战国时的名将孙膑和吴起,他们的作战谋略值得夸赞;春秋人司马穰苴和战国人尉缭都著有兵书,里面论及的兵法高深难测。
周朝的姜太公著有《六韬》;秦朝的黄石公著有《三略》;这两部书都是古代著名的兵法书。
汉代名将韩信对皇帝刘邦说自己带兵是部队越多越顺手;战国赵人毛遂随平原君赵胜出使楚国,立下功劳后,讥笑其他十九名随行人员是碌碌无为吃白饭的人。
大将又称为“干城”(意思是国家的盾牌和城墙);武士又叫“武弁”(“弁”本指武士的皮帽)。
都督称为大镇国;总兵称为大总戎。都阃即是都司;参戎即是参将。千户有户侯之仰;百户有百宰之称。
以车为户曰辕门;显揭战功曰露布。
下杀上谓之弑;上伐下谓之征。
交锋为对垒;求和曰求成。
战胜而回谓之凯旋;战败而走谓之奔北。
为君泄恨曰敌忾;为国救难曰勤王。
胆破心寒,比敌人慑伏之状;风声鹤唳,惊士卒败北之魂。
汉冯异当论功,独立大树下,不夸己绩;汉文帝尝劳军,亲幸细柳营,按辔徐行。
【译文】
都督的别名为“大镇国”;总兵又被称为“大总戎”。“都阃”是都指挥使司的别称;“参戎”就是参将。指挥千人的军官千户被尊称为“户侯”;指挥百人的军官百户别名“百宰”。
用战车的车辕相对翘起做成军营大门,这叫“辕门”;公开报告胜利消息的战报叫“露布”。
下级杀上级叫“弑”;上级出兵征讨下级叫“征”。
两军对阵交战称“对垒”;请求停战和好叫“求成”。
战胜而归,叫做“凯旋”;战败逃跑叫做“奔北”。
替君王发泄对敌人的仇恨叫“敌忾”;拯救处于危难之中的国家和君王叫“勤王”。
胆吓破,心发冷,这是形容敌人害怕得龟缩着不敢动的样子;“风声鹤唳”这成语意思是由于太过惊荒而把风声和鹤叫都当成了追兵(这是前秦苻坚的部队被东晋军队打败逃跑时的错觉)。
东汉大将冯异在将军们争论谁的功劳大时,总是一个人默默地站在大树下,从不夸耀自己的功绩,于是得个“大树将军”的美称;汉文帝刘恒曾亲自到驻扎在细柳营的名将周亚夫军中慰劳部队,遵守军中纪律勒住马慢慢走。
苻坚自夸将广,投鞭可以断流;毛遂自荐才奇,处囊便当脱颖。
羞与哙等伍,韩信降作淮阴;无面见江东,项羽羞归故里。
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
卫青为牧猪之奴;樊哙为屠狗之辈。
求士莫求全,毋以二卵弃干城之将;用人如用木,毋以寸朽弃连抱之材。
总之,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自古英雄,难以枚举;欲详将略,须读《武经》。
【译文】
前秦国王苻坚率领八十万军队征伐东晋,部下有人提醒他说长江难越,他自夸说凭我这么多将士,只需将马鞭子投进长江便可阻断水流,结果被晋军打败;战国人毛遂向平原君赵胜推荐自己才高,自比作锥子,只要放在袋子里就会立即露出尖锋来。
汉朝初年楚王韩信被皇帝刘邦逮捕并降为淮阴侯,与他先前的部将舞阳侯樊哙等平起平坐,他感到十分羞耻,称病不朝;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战败之后不肯逃回家乡江东,说没脸见家乡父老,拔剑自刎。
汉代名将韩信年轻时曾受一个无赖侮辱,逼他从大腿中间钻过去;汉代开国功臣张良早年曾遇到仙人黄石公,黄石公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叫张良去捡,张良忍耐性子捡来跪着给老头穿上,黄石公就把兵书传给他。
汉朝大将卫青少年时曾是平阳公主家放猪的奴隶;汉朝开国功臣樊哙年轻时曾以杀狗卖肉为职业。
对有才能的人不必要求他们完美无缺,不要像春秋时的卫侯那样因为荀燮曾白吃百姓两个鸡蛋就抛弃他,尽管他有大将之才也不用;使用人才也和使用木材同一个道理,不能因为有寸把长的腐烂地方而丢弃需几个人才能合抱的木材。
总而言之,有德有才的君子,能干大事也能干小事;志向高远的大丈夫能够适应环境控制自己,可以暂时屈服也可以一遇机会就出人头地。
古代的英雄豪杰极多,难以一一列举;想要详细了解将军们指挥作战的策略,就必须熟读兵书大全《武经七书》。
书曰桓桓武士;诗云矫矫虎臣。
黄驺少年,登先陷阵;白马长史,殿后摧锋。
天子遣赵将军,真得御边之策;路人问霍去病,速收绝漠之勋。
北狄势方强,娄师德八遇八克;南蛮心未服,诸葛亮七纵七擒。
卫将军一举而朔庭空,仗剑洗刘家日月;薛总管三箭而天山定,弯弓造李氏乾坤。
【译文】
《尚书》上说的“桓桓武士”,《诗经》上说的“矫矫虎臣”,都是赞美威武勇猛的武将的话。
唐代勇将裴杲年轻时常骑一匹黄马作战,总是率先杀入敌阵;汉末长史公孙瓒作战时常骑一匹白马,在部队后撤时他总担任后卫压住追兵的锋芒。
汉代大将赵充国受汉宣帝刘询派遣去平定反叛的羌人,他亲自深入边塞了解情况然后才定下破敌的良策;梁朝大将曹景宗打败北魏军回朝,在皇帝为他举行的庆功宴上作了一首诗,把自己比作在沙漠中屡次击败匈奴建立大功的汉朝名将霍去病。
唐代大臣娄师德在西北吐蕃人势力正强大的时候,八次击败他们;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七擒孟获,终于使他口服心服不再反。
汉朝大将卫青一举攻入北方大漠,扫平匈奴王庭,以宝剑洗刷了刘家帝后所蒙受的耻辱;唐代大将薛仁贵任大总管时,以三箭射杀突厥首领,平定天山,消除心腹大患,仗着硬弓重新建造李家皇帝的天下。
韩信用木罂渡军,机谋叵测;田单以火牛出阵,势焰莫当。
大史慈乃猿臂英雄;班定远实虎头豪杰。
力能迈众,敬德避矟而复夺矟;胆略过人,张辽出阵而复入阵。
狄天使可例云长;高敖曹堪比项籍。
紫髯会稽,振耀吴军武烈;黄须骁骑,奋扬曹氏威声。
鸦军雷军雁子军,鬼神褫魄;飞将锐将熊虎将,草木知名。
圻父王之爪牙,诗旨真可味也;将军国之心膂,人言其不谬乎。
【译文】
汉朝名将韩信用罐子和木头做成木排将军队渡过黄河,出其不意地打败魏豹,这样的机智和谋略难以测度;战国齐国大将田单用火牛阵攻打燕军,那火焰和气势无人敢当。
三国吴国将军太史慈善于射箭,是个英雄人物;汉代平定西域的豪杰班超长得虎头虎脑,因军功得封为定远侯。
唐代猛将尉迟恭字敬德,勇力无人可比,能空手与手持长矛的敌将搏斗并夺取敌将的长矛;三国魏国大将张辽胆量和武艺都超群出众,在万马军中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境。
宋代名将狄青被西夏人称为“天使”,皇帝把他比作三国时的蜀国勇将关羽;北朝猛将高昂字敖曹,他的勇猛简直可与西楚霸王项籍相比。
三国吴国皇帝孙权早年继承父兄事业统管吴地,被称为“孙会稽”,他长着一脸紫色大胡子,他的威武刚烈使得吴军名声大振;汉朝末年大军阀曹操的儿子曹彰官封骁骑将军,他生有一脸黄胡须,以他的骁勇将曹家的威风和声名发扬光大。
唐朝末年李克用的“鸦儿军”、唐人郑畋的“雷军”和五代朱瑾的“雁子军”,这些军队就连鬼神见了也要吓掉魂魄;汉代名将李广号称“飞将”,唐代名将马瞞号称“锐将”,三国蜀国名将关羽和张飞号称“熊虎将”,就连草木都知道他们的大名。
《诗经》上说的“圻父王之爪牙”(意思是“大司马是国王的战士”),这诗句中的含义值得回味啊;人们说将军是国家的心脏和脊梁骨,这话是不错的吧。
卷二
祖孙父子
何谓五伦?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妇;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
始祖曰鼻祖;远孙曰耳孙。
父子创造曰肯构肯堂;父子俱贤曰是父是子。
祖称王父;父曰严君。
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子孙发达谓之兰桂腾芳。
桥木高而仰,似父之道;梓木低而俯,如子之卑。
【译文】
什么叫“五伦”?就是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朋友之间和夫妇之间的伦常关系;什么叫“九族”?就是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身、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这九代人的总称。
最早的祖先称为“鼻祖”;年代相隔太远的子孙称为“耳孙”
父亲开创事业而儿子能继承发展,这叫“肯构肯堂”(意思是父亲打好屋基儿子建房);父子都是德才兼备的人,这叫“是父是子”(意思是有这样的父亲才有这样的儿子)。
祖父称为“王父”;父亲叫做“严君”。
父母都健在,叫做“椿萱并茂”;子孙众多而且都成才,叫做“兰桂腾芳”。
桥木高大挺拔,气势就像父亲的威严,所以用它来比喻父亲;梓木矮小,枝叶低伏,样子像儿子面对父亲时的卑恭,所以用它来比喻儿子。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得亲顺亲,方可为人为子。
盖父愆名为干蛊;育义子乃曰螟蛉。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羡孙权之语;生子须如李亚子,朱温叹存勖之词。
菽水承欢,贫士养亲之乐;义方是训,父亲教子之严。
绍箕裘,子承父业;恢先绪,子振家声。
具庆下,父母俱存,重庆下,祖父俱在。燕翼贻谋,乃称裕后之祖;克绳祖武,是称象贤之子。
【译文】
不装痴呆不装耳聋,就做不得婆婆和公公,这是唐代宗李豫安慰亲家郭子仪的话;得到父母的欢心而孝顺父母,才能真正地做一个人和做一个合格的儿子。
掩盖父亲的过失,这叫做“干蛊”(意思是能纠正父亲的过失并干出父亲所不能干好的事);收养的儿子,就如土蜂将螟蛉虫当做自己的儿子一样,所以称这种假子叫“螟蛉子”。
“生儿子要生像孙仲谋那样的”,这是汉末军阀曹操羡慕他的对手孙权的话;“生儿子应该生像李亚子那样的”,这是唐末军阀朱温称叹他的对手李存勖的话。
贫穷的士人即使只能用豆子和水这样的淡薄食物奉养父母,只要能得到父母的欢心,就是莫大的快乐;父亲对儿子要求严格,主要表现在要用正当做人的道理教育他们。
“绍箕裘”这话意思本是指铁匠和弓匠的儿子也学得父亲的手艺,后来用来泛指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恢先绪”意思是弘扬祖先的事业,是称赞儿孙能发扬振起家族的美好名声。
父母都健在,称为“具庆下”;祖父母和父母都健在,称为“重庆下”。
“燕翼贻谋”,是称赞像燕子用翅膀庇护小燕那样善于为子孙着想的祖先;“克绳祖武”,是称赞能够紧跟祖先的步伐,学习、继承祖先美德和事业的子孙。
称人有令子,曰麟趾呈祥;称宦有贤郎,曰凤毛济美。弑父自立,隋杨广之天性何存?杀子媚君,齐易牙之人心奚在?
分甘以娱目,王羲之弄孙自乐;问安惟点颔,郭子仪厥孙最多。
和丸教子,仲郢母之贤;戏彩娱亲,老莱子之孝。
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译文】
称赞他人有好儿子,就说是“麟趾呈祥”;称赞官宦人家的子弟贤能,就说是“凤毛济美”。
杀掉父亲自己当皇帝,干这事的隋炀帝杨广的人性在哪里?齐国的易牙为了向国君献媚讨好竟杀掉自己的儿子,蒸给齐桓公吃,他哪里还有人心?
晋人王羲之晚年喜欢带着孙子们游玩,和孙子们分吃甜美食物,从中自得其乐;唐人郭子仪孙子太多,他没法全部认识,孙子们来向他问安磕头,他只好含糊地点点头而已。
唐人柳仲郢的母亲十分贤德,她常做熊胆丸让儿子在读书时服用以提神而勤苦用功;春秋楚国的老莱子是个大孝子,七十几岁时还穿着花衣服手拿玩具在地上打滚来使父母开心。
汉人毛义拿到做官的委任状时高兴万分,这是因为当了官他就有钱来奉养母亲了;汉人韩伯俞在母亲用棍子打他时痛哭,这是因为他感觉到母亲已经衰老,打得不如先前痛了。
慈母望子,倚门倚闾;游子思亲,陟岵陟屺。
爱无差等,曰兄子如邻子;分有相同,曰吾翁即若翁。
长男为主器;令子可克家。
子光前曰充闾;子过父曰跨灶。
宁馨英畏,皆是羡人之儿;国器掌珠,悉是称人之子。
可爱者子孙之多,若螽斯之蛰蛰;堪羡者后人之盛,如瓜瓞之绵绵。
【译文】
慈祥的母亲在儿子出门后总是靠在自家或者里巷的门边,盼望着儿子归来;出门在外的儿子思念父母,就登上高山远望家乡。
对哥哥的儿子和邻人的儿子一样爱护亲热,这叫爱护人不分亲疏,一视同仁;汉高祖刘邦在老对手项羽威胁说要煮死他的父亲时说:“我与你曾约为兄弟,我父亲就是你父亲,你硬要煮死你父亲,就请分给我一碗肉尝尝。”这叫做不是兄弟但名分相同。
长子主管祭器,所以又称为“主器”;有才能的儿子能够成就家业光大门庭。
儿子能将父辈的事业和荣誉发扬光大,这叫“充闾”,意思是给家门增光彩;儿子的成就和名声超过父亲,这叫“跨灶”,意思是就像千里马奔跑起来后蹄超过前蹄先落地一样。
“宁馨”和“英畏”,都是对别人儿子的美称;“国器”和“掌珠”,也是称颂他人儿子的用词。
子孙多得像聚集的螽斯,这是最令人喜爱的事;后代兴旺发达像绵绵不绝的大瓜小瓜,这是最值得羡慕的事。
经遗世训,韦玄成乐有贤父兄;书擅时名,王羲之却是佳子弟。
敬则应得鸣鼓角,母觇子荣;宗武更勿带罗囊,父规儿怠。
宋之问能分父绝,作述重光;狄兼谟绰有祖风,后先辉映。
焚裘伏剑,罗母与陵母俱贤;跃鲤杀鸡,姜生与茅生并孝。
灵运子孙多是凤,岂是阿私;僧虔后嗣半为龙,原非自侈。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