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计大智慧职场大学问
13500500000012

第12章 瞬间阅人心计学——像特工一样的读心术(2)

做人必须要学会阅读人心,否则难免面临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人生不是一首典雅的乡村牧歌,而是存在着勾心斗角,深藏危机,我们可以要求自己心地坦荡、光明磊落,但还必须学会阅读人心,以冷静的目光去看社会上的种种人和事物,这样才能让我们在人生这个大海中如鱼得水。

正所谓“人心难测”,人心何以难测?这主要是因为人的思想是无形的,它看不见,摸不着,它隐藏在人的脑海里,而且不固定,总是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摸透人心很不容易。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希望事业有成,却不懂得阅读人心,不会阅读人心,都是不行的。

春秋时期,费无忌奸诈无比,想谋害伍奢父子,于是他挑拨楚平王把伍奢抓了起来。费无忌对楚平王说:“伍奢的两个儿子都很有能耐,如果不杀掉,以后将成为楚国的祸害。可以利用他们的父亲,把他们召来杀害,如果不这样,他们将成为楚国的后患。”

于是,楚平王对伍奢说:“你如果能把你的两个儿子叫来,我就放了你,否则就处死你。”

伍奢拒绝了,楚平王便派人贴出布告:“伍尚、伍子胥如果自首,就放了你们的父亲。如果不来,现在就杀死他。”

伍尚听说后要去救父亲。伍子胥说:“楚王召我们兄弟去,并不是想用我们来换取父亲的性命,而是恐怕我们有人逃脱,日后前来报复,给他留下后患,所以拿父亲做人质欺骗我们。如果我们去了就会被擒,然后把我们三人一同处死,这对父亲的死又有什么帮助呢?如果我们去了,我们的杀父大仇就不能报了。不如现在就逃奔他国,借别国的兵力来还父亲一个公道。如果像现在这样无故被杀,没有任何意义。”

伍尚回答说:“这些我也知道,去了也不能保全父亲的性命,只能多加一条冤魂。可是只恨父亲召我,如果为了求活命而不去,以后又不能替父亲雪耻,终会叫天下人讥笑。”他接着说,

“你自己逃走吧,你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去投身就死。”

伍子胥历尽千难万险逃到吴国,后来他尽力辅助吴王,带领吴兵攻破了楚都,报了杀父、杀兄之仇。

人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人的一生可能都在不停地寻找:寻找事业,寻找爱情,寻找友谊,自然就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如果不能阅读他人,识别他人,很容易受到小人的欺骗和羁绊。今天他是你的朋友,而明天你可能会成为他的竞争对手,对他的生存构成威胁的时候,他们可能就会来攻击你。唯有懂得阅读他人,才能真正察觉到别人的内心世界,辨恶存真,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听出对方的真心话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人无秘密可言。即使他们嘴不做声,指头也定会‘喋喋不休’。内心的秘密总会通过每一个毛孔泄露出来。”要想在人情往来中操纵自如,察言观色这一基本技能不可少。我们就先举个生活中最简单的小例子。

华天是一家公司的普通销售员。某一天发薪水的时候,祸从天降。在他下班乘公共汽车回家的时候,钱包被小偷偷了。华天自知这“祸”无法隐瞒,思忖只好向妻子“坦白交待”,希望能够得到妻子的“特赦”。

当华天诚惶诚恐地踏进家门时,见妻子正在喋喋不休,见华天回来得这么晚,便说了华天几句,而华天没有察觉妻子的言行,便急不可耐地向妻子道明了原委。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的坦白并没有换来妻子的理解。原来在单位里因为工作的原因,妻子与同事发生了一些口角,此时仍然余怒未息,脸上还是“阴云密布”。毫无疑问,华天这一“坦白”如同火上浇油,招来妻子“狂风暴雨”式的一顿训斥,也让华天郁闷了好长时间。

正所谓“出门看天色,进屋看脸色”。坦白而未能得到从宽,究其原因还是华天不会察言观色导致的。如果他能看清妻子的“脸色”,然后再寻找机会向她“摊牌”,料理钱包遗失“后事”,那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家庭琐事如此,外面的大事更是如此。

通常来说,分析一个人的言行,可以知道他的潜在欲望不但隐藏在话题里,也存在于话题的展开方式上。

一些见识浅薄、没有多少心机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向你倾诉。对于这种人,你不要和他保持更深更多的交往,当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朋友就可以了。

如果和对方相识的时间还不长,并且交往是一般关系,而对方就忙着把心事一股脑儿地倾诉给你听,还带着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表面上这些很容易令人感动,然而,一会儿他又可能向其他人作出了同样的表现,这说明他完全没有诚意,你绝对不能和这种人深交。这种人对任何一件事都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和他说话时千万不要附和,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表示任何意见,只需敷衍就行了。

还有一种人,唯恐天下不乱,喜欢散布和传播一些谣言,让别人听了后忐忑不安。其实他们心地不是太坏,这样做只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满足一下自己不甘久居人下的虚荣心。只要虚荣心获得满足之后,他们也就消停无事了。

以倾听方式出现的人,其表现是支配者的形态。这种人的谈话内容从不涉及自己的事或和自己有关的人,他们非常喜欢把话题的重点放在和自己完全无关的人,比如名人、歌舞影星,甚至对这些人的一举一动或每条花边新闻都不放过。他们只是沉迷于闲谈名人或明星的风流韵事,像这样的倾听者,他们的内心存在着一种起支配作用的欲望,这也说明他们很难拥有真正的知心朋友。从男女关系的角度来看,这表示他很关心对方,或者极度爱着对方,因为他是个忠诚的倾听者。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一类人,他们与别人交谈时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喜欢把话题引到自己的身上,吹嘘当年自己是如何奋斗的,唯恐别人不知道他的光荣历史,但是他们这样做往往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其实,从某个方面来说,可以发现这类人对现实不怎么满意。事实上,他还不知道这种自我吹嘘的言谈,很难适应时代的变化。或许他是个地道的失败者,完全依靠怀旧来生活。

当然,一个真正优秀的谈话者是很少谈及自己,而是将对方引出来的话题分析、整理,不断地从对方身上吸取知识和信息。从性格上讲,这一类型的人很想理解别人的心思,而且具有宽容的心态,有真正的君子风度。

另外,在和别人谈话时,有的人经常把话题扯得很远,让你摸不着他到底要讲什么,或者他不断地变换话题,让别人觉得莫名其妙。话题的内容不断变换固然是个好现象,但变得离谱,一切都显得毫无头绪,就会使听众从细心聆听发展为感觉索然无味。这种做法表明这种人有着极强的支配欲和自我表现意识,在这种人的意识中,很少有别人的存在。他们喜欢我行我素,让别人听从他们的主张,以他们的意见为主导。

从语言当中辨别性格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因此,人们各自都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语言风格。其实,一个人的语言风格最能体现他的个性。例如很多人都难以避免地出席会议或主持会议,有的人连篇累牍、喋喋不休,直到把所有的与会者催睡着了;而有的人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会议内容,而且使与会者满意而归。因此,我们可以从语言风格上阅读人的内心世界。

1.把会场当课堂的人

这类人学有专长,常常被称为专家,是公司某一项业务的权威。说话时,他们常常会以老师的姿态站在对方面前,不厌其烦地说些别人不明白或懂得不彻底的理论和观念,他们常常忘记了时间、地点和自我。

他们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和手段,对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满怀信心,而且坚信自己会拥有更多、更美好的东西。他们一般都有真才实学,他们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靠的是自己的真才实干。顽强的意志力是他们取得成功的保证,他们做事总是胸有成竹,遇乱不惊,很有大将风度,但这种人总是固执己见,不容他人置疑,在民主的大旗下独断专行。

3.简洁明快、豁达干练的人

他们快言快语,办事雷厉风行,对工作和生活都充满信心,做事必须精心准备。他们说话时条理清晰,言之有物,往往令人钦佩不己。此类人可以胜任重要岗位领导工作,但容易出现问题,甚至会犯错误。

石勒是古时羯族的豪杰,在他14岁的时候,随着同乡到洛阳经商。他曾经倚着东门长啸,王衍恰巧经过,遇见石勒后,觉得他很不一般,就对手下人说:“刚才那个胡雏,我听到他的啸声,又观其相貌,是个心怀异志的人,将来恐怕会成为天下的祸患。”当即派人快马追捕,可石勒已离去了。

人的声音就像一个人的心性气质一样,各不相同。往往在从脸部表情、动作、言辞等方面都无法掌握某个人的心态时,从声调去揣摩其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却是可行的。因此,在别人说话时要多听细听,你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小细节当中看出大秘密

常言道,细微之处泄天机。细节是琐碎的,常常是不引人注意的,然而,这些信息却详实地记录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动态。与人交往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方的行为和举止来观察他真实的内心世界,从而见机行事,提前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准确的反应。

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他不仅是个杰出的改革家,还是个读人专家。

有一天,子产外出经过一户人家时,听到里面有女人的哭声,于是让车夫看个究竟。车夫推开门,只见床上躺着一个男人的尸体,他的脸已经扭曲,口角还有未擦干净的血迹,浑身发青紫色。一个妇人正趴在床前不住地哭嚎,非常凄惨,以至于车夫也被感染了,禁不住落下泪来。

车夫动了恻隐之心,忙劝她不要悲伤,赶快去报官。妇人听了车夫的话,哭得更加伤心了,然后将事情的经过都告诉了车夫。

车夫已经基本上了解了案情,就回来向子产报告,重复了一遍刚才那妇人的话。子产只是点点头,并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