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计大智慧职场大学问
13500500000018

第18章 职场伪装心计学——大智若愚,大巧若拙(3)

而这所有的一切,其实是政治家故意安排的。当人们发现杰出的权威人士也会有很多弱点时,过去对他抱有的恐惧感与诸多成见就会消失不见,为其省掉很多麻烦。

能放下架子做“弱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人生在世的一种姿态。而且善于选择示弱的内容,在交际中也非常重要。

比如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面前,不妨展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显示自己也不过是个平凡的人;成功的人在一般人面前可以多说说自己失败的记录和现实的烦恼,给人以“成功不易”,“成功者并非万事顺利”的感觉;面对经济状况不如自己的人,可以适当地诉说一下自己的苦衷,如健康欠佳、子女学业不好等,让对方觉得原来“他家也有难念的经”;专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可以适时表明自己对其他领域一窍不通.坦露自己日常生活中所闹的笑话等;至于那些完全因客观条件或偶然机遇侥幸获得名利的人,则可以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示弱有时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美德。大海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有宽广的胸襟,有过人的胆量,它站在最低处从不张扬,所以能纳百川。人也是如此,有时降低一点自己的“高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沈从文虽然小说写得很好,可他的授课技巧却很一般。他颇有自知之明,上课时开头就说:“我的课讲得不精彩,你们要睡觉,我不反对,但请不要打呼噜,以免影响别人。”这么“示弱”地一说,反而赢得满堂彩。

对手当前,不能不抗。不抗,你是必败无疑;但也不能硬拼,硬拼,胜败同样没有绝对把握。此时,故意示弱倒不失为良策。在特定的情况下公开承认自己的短处,有意暴露自己某些弱点,可以说是高明的交际策略。

扬他人所长,满足他人好胜心

隐藏自己的优点,暴露自己的缺点,成全别人的好胜心,不仅可以让别人更加喜欢你,还可以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点是很容易实现的,只要偶尔暴露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毛病就行了。

曾有一位正义的女记者听说一位知名的女作家公然剽窃别人的稿子,甚是气愤,便面带挑衅地来到女作家的家。然而,见面后还来不及寒暄,这位女作家就对想向自己质问的女记者说:“真抱歉,最近事情比较多,家里和自己事业上都出了一些状况,身心疲惫”。

看到这位作家疲惫的身躯,女记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觉中,原来的那种挑战情绪消失了,甚至对对方怀有一种亲近感与同情。

像这位女作家一样,隐藏自己的优点,暴露自己的缺点,会让人觉得:原来她也如此不顺啊。让别人在你身上找到共同点,或者能激发对方的同情心,让其小胜一筹,就再好不过了。这样你们之间的距离感一下子就没有了。

然而,在生活中偏偏有些人不懂得人情世故,不善于隐藏自己的优势,就会遭到对方的不满或嫉妒。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名气很大,为人爽直,但有时做人不够圆通,惹来不少麻烦。当时有个风俗,举子在考试前都要将自己的得意之作送给朝廷有名望的官员,请他们看后为自己说几句好话,以提高自己的声誉,称为“行卷”。

牛僧孺这年到京城赴试,便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来见很有名望的刘禹锡,刘禹锡很客气地招待了他。听说他来行卷,便打开他的大作,毫不客气地当面修改他的文章,

“飞笔涂窜其文”。刘禹锡本是牛的前辈,又是当时文坛大家,亲自修改牛的文章,对牛创作水平的提高是有好处的。但牛僧孺是个非常自负的人,从此便记恨于心了。后来,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刘禹锡仕途一直不很得意,到牛僧孺成为唐朝宰相时,刘禹锡还只是个小小的地方官。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禹锡与牛僧孺相遇在官道上,两人便一起投店,喝酒畅谈。酒酣之际,牛写下一首诗,其中有“莫嫌恃酒轻言语,憎把文章逼后尘”之语,显然是对当年刘禹锡当面改其大作一事耿耿于怀。刘见诗大惊,方悟前事,赶紧赋诗一首以示悔意,牛才解前怨。刘惊魂未定,对弟子说:“我当年一心一意想扶植后人,谁料适得其反,差点惹来大祸。你们要以此为戒,不要好为人师。”

可见,凡事不考虑对方的好胜心,往往会弄得头破血流;但是如果懂得适当示弱,则很容易被接受。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如果能适当地暴露自己的缺点,反而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好胜心。若能处处重视对方的自尊心,就可以成全对方的好胜心了。因为要重视对方的自尊心,就必须隐藏你自己的好胜心、自己的优点。这样表面上对方胜利了,就实际上却是你胜了。进一步说,如果你能让他完全战胜你,那无疑此时的他已视你为知己了。

比如对方与你有同性质的某种特长,对方与你比赛,你必须让他一步;即使对方的技术敌不过你,你也得让对方获得胜利。但是一味退让,便表现不出你的真实本领,也许会使对方误认你的技术不太高明,反而引起他对你无足轻重的心理。

这时,你就要巧于运用待人处世之道了。你完全可以让他先看到你的能力,然后再装作很自然的妥协。在这个“从劣势转为均势,从均势转为优势”的过程中,让胜利于对方。费过许多心力而转危为安,精神一定十分愉快,使他对你也有敬佩之心。但不要让其看出破绽,要不然他会以为你在侮辱他的智商,那你之前所做的努力就统统白费了。

事实上隐“优”暴“缺”,成全别人的好胜心,是一种处世的艺术。这样可以使处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对你放松警惕,这更有利于交际。

用装聋作哑来保护自己

老子言:“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待人处世要谨小慎微,善于隐藏自己。在处世的时候,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充满危险。有时候,不妨装聋作哑来保护自己。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被曹操很真诚地接待。刘备住在许都,在衣带诏签名后,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来防曹操谋害,让其放松对自己的注视。

一日,刘备被曹操约入府饮酒,议起谁为世之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刘备被独具慧眼的曹操点破是英雄后,竟吓得把匙箸也丢落在地上。恰好当时大雨将到,雷声大作。刘备俯拾匙箸,并说:“一震之感,乃至于此。”巧妙地将自己的慌乱掩饰过去,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劫数。刘备在煮酒论英雄的对答中是非常聪明的。

刘备藏而不露,人前不夸张、不显耀、不吹牛、不自大,装聋作哑,不把自己算进“英雄”之列,这办法是很让人放心的。他的种菜、他的数英雄,至少在表面上收敛了自己的行为,

可见,刘备的装聋作哑也是一种心计。老子曾告诉孔子: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之人,品德高尚,而容貌却显得愚笨。这句话从另一侧面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将欲望或精力不加节制地滥用,是毫无益处的。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因此,在面对丑恶的力量时,你要有心理准备。你可以不去攻击对方,但保护自己的“防护网”一定要有,其中,装聋作哑就是一道“防护网”。特别是在这场斗争为一场无意义的战斗时,你就要培养对他人言语“入耳而不人心”的功夫了。这样不仅可以不战而胜,还可以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的目标,从而在自己的世界中积蓄赢得成功的力量。

中国旧时的店铺里,在店面是不陈列贵重货物的,店主总是把它们收藏起来。只有遇到有钱又识货的人,才告诉他们好东西在里面。倘若随便将上等商品摆放在明面上,岂有贼不惦记之理。

所谓“大智若愚”,是说真正的高手多为含而不露之人。否则,在还没有成才之前,就会像死于曹操手下的数不胜数的才高八斗之士一样,因不善于隐藏自己而命丧黄泉。所以,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善于装聋作哑。在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充满。唯有这样,在与人交往时才不至于招人嫉妒,才能轻易获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