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计大智慧职场大学问
13500500000025

第25章 职场沟通心计学——让语言成为一种艺术(1)

常言道“得饶人处且饶人”,人人都有尊严,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践踏别人的尊严。如果仗着自己有理,就严厉地去苛责别人的过错,完全不顾及对方是否可以接受,只会让人觉得你不近人情、得理不饶人。一两句体谅的话,对他人的态度做宽大的理解,这些都可以减少对他人的伤害,保住他人的面子。有时候给别人留面子,能更好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

说话要婉转,言辞要深切

要说服一个原本不愿意做某件事的人去挑战某件事情,绝不单单只是依靠批评。想去真正感染别人,让别人同意你的观点,愿意照你说的话去做,这需要高超的本领和富有表现力及说服力的风度。

说服对方,讲求词语的锤炼,声音的和谐,句式的选择,以及采用一些巧妙的身体语、手势语,使听你说话的人明白、信服、感动,进而接受,达到感染人、愉悦人的目的。声调和谐悦耳,艺术韵味浓郁,创意新颖,富有艺术感的语言才能具有美感,才具有开展心理攻击力的优势,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个人在工作中是否有人缘,是否善于和同事们打交道,是否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达到所需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这样一个过程的顺利完成,即相互间思想、感情、意见的交流过程,心灵与心灵、精神与物质的沟通过程。你也许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自己工作很卖力,工作能力也不比别人差,兢兢业业地熬了许多年,可总是不被领导注意和赏识,久而久之你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好,攻势不够?其实并非如此,原因可能就在于你不善于沟通,不会用沟通去增强你的攻势。

能否巧妙地运用修辞,以优美、典雅的语言艺术来感染对方,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关系到你是否能去展开攻势。

那么,所谓攻势就是用强势的态度迫使别人服从吗?

常言道“得饶人处且饶人”,人人都有尊严,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践踏别人的尊严。如果仗着自己有理,就严厉地去苛责别人的过错,完全不顾及对方是否可以接受,只会让人觉得你不近人情、得理不饶人。一两句体谅的话,对他人的态度做宽大的理解,这些都可以减少对他人的伤害,保住他人的面子。有时候给别人留面子,能更好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

在广州的一家著名酒店,一位外宾吃完最后一道菜点,顺手把精美的景泰蓝筷子悄悄地插进了自己西装外衣的口袋。

这一幕被服务小姐看到了,只见她不动声色地迎上前去,双手捧着一只装有一双景泰蓝筷子的小盒子,对这位外宾说:“我发现先生在用餐时,对我国景泰蓝筷子爱不释手,非常感谢您对这种精细工艺品的赏识。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经餐厅主管批准,我代表酒店,将这双图案最为精美,并经过严格消毒的景泰蓝筷子送给您,并按照酒店的‘优惠价格’记在您的账上,您看好吗?”

这位外宾自然听出了服务小姐的弦外之音,在表示了一番谢意后,他说自己多喝了两杯,头脑有点发晕,误将筷子插入了口袋。然后,外宾聪明地借此下“台阶”,说:“既然这种筷子没有消毒,那就不好使用,我就‘以旧换新’吧!”说着,取出外衣口袋里的筷子,恭恭敬敬地放回桌上。

人们都有因一时冲动而做错事、说错话、得罪人的时候,但是,为了保全面子,多数人都会为谎言寻找各种借口,如果不讲究方式直言相对,只会使事态变得更严重。给对方留个面子,~般来说,对方都会买你这个面子,而且,会对你的口下留情深表感激。

一家商场来了一位顾客,要求退换她给丈夫买的一套西装。西装已经穿过了,只是她丈夫不喜欢,她坚持说“绝没穿过”。售货员检查了外衣,发现有明显干洗过的痕迹。但是,直截了当向顾客说明这一点,顾客是绝不会轻易承认的,因为她已经说“绝没穿过”,而且精心伪装了穿过的痕迹,这样,双方可能会发生争执。

于是,机敏的售货员说:“我很想知道是否你们家的某位成员把这件衣服错送到干洗店洗过了。我记得不久前也有过同样的经历,我把一件刚买的衣服和其他衣服一起堆放在沙发上,结果我丈夫没注意,把这件新衣服和一大堆脏衣服一股脑儿地塞进洗衣机。我怀疑你是否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因为这件衣服的确有已经被洗过的明显痕迹。不信的话,你可以跟其他衣服比一比。

顾客比较了一下后,知道无可辩驳,而售货员又为她的错误准备好了借口,顾及了她的面子,给了她一个台阶,于是她顺水推舟,乖乖地收起衣服走了,一场可能的争吵就这样避免了。

学会欣赏和推销你的才华

有些新人有着出色的才华,却由于羞怯或胆小,而让自己的能力就此淹没,实在是可惜。新人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并欣赏自己的优点,大胆表现自己的优点,把自己推销出去。身在职场,要充分显露你的才华,不要隐藏职业抱负,更不能坐等伯乐的出现。不要怕脸红,成功推销自己才有出路。

也许你会默默地做许多工作,而且是一些对你来说不能引起任何兴趣与激情的工作。你不努力去争取你所感兴趣的位置,更不会向上司展现你的特长与才华,只希望老板有朝一日能够看到你勤奋工作的样子,进而发现你、提拔你。而要每天忙碌的老板注意到你,恐怕要花不少时间。

方小姐和王小姐是大学同学,两人的专业都是平面设计,毕业后到同一家广告策划公司应聘,然后双双被录用。但是在一年之后,两人的职场之路却出现了分歧。

方小姐负责的是文案工作,这与她原先的专业并不很相符,也浪费了她对色彩和构图极为准确和到位的天赋。可遗憾的是,她既不愿去主动地参与公司的设计工作,也不好意思向老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期望从事的工作。

她进公司半年后,还是在做试工期时的文字工作。每天面对着计算机,在拼音和五笔的相互切换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充满失望的工作日。其实她心里真的很想从事设计,看着同事们完成一个个广告创意与平面设计后的那种欣喜与满足,她的内心非常难过,因为她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可是她又不知该如何向老板说明她的想法,但她相信老板终有一天会看到她,注意她的。

一年合同期满后,方小姐换了一家设计公司,还是从试用期的文案工作开始,至今也没有完成过一个设计。

一味被动地等待他人的发现是极为愚蠢的想法,特别是等你的上司发现。他们的头脑中不知有多少事要考虑,多少关系要处理,你勤恳的工作态度他们固然不会视而不见,但若指望他们能够明白你的真正需要,那可是天方夜谭了。

聪明的做法是在老板肯定了你的敬业精神之后,适时讲出你真正的需要,这样反倒会让他觉得你是一个了解自己并充满自信的人,委以重任不说,关键是你得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

不要相信努力就会有结果,不会向老板推销自己的人,付出了却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王小姐在公司是从事企业标志设计的,她工作十分努力,为了一个标志的设计,经常是几天几夜地泡在工作台上,直至最后定稿。王小姐不是一个善于表现自己的人,从自己的设计中她能够获得足够的满足与自我的肯定,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每次的成功在老板眼中都是整个设计部努力的结果,而丝毫没有注意到她作为总体设计所起到的作用。就这样,王小姐拿着与其他人相同的薪金,却干着超出旁人几倍压力与辛劳的工作。她感到了一种失落与不公,毕竟她也要生活,也要休闲。

她提出了辞职,好在她的老板此时也意识到了什么,以高薪挽留住了她。

在为人方面我们要谦虚,但在工作上,你除了应努力做出优秀的业绩之外,更应注意让上司知道,当然这并不是让你不论大事小事都要汇报,而是要学会适时地表现自己,因为你的付出应获得回报,而且应该成为让上司记住你的砝码。

善于显示才华也是一种本领。遗憾的是,我们的新人朋友们却很少这样去做。

友好让你更容易达到目的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说过:“要是你对我握拳头,当然我的拳头会攥得更紧。但是,要是你对我说:

‘让我们坐下来交流一下,看看为什么我们会意见不一。’我们都会发现,我们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分歧,异议只占少部分,大多地方我们的看法还是一致的。所以,只要我们彼此真诚耐心地交流,以诚待人,我们双方就会互相理解。”

美国著名企业家约翰·洛克菲勒就很明白这个道理。

1915年对洛克菲勒来说是不利的一年。当时,科罗拉多的大罢工已持续了两年多了。矿工们都异常生气,他们纷纷要求科州煤炭钢铁公司增加薪水,而这个公司的老板就是洛克菲勒。当时,工厂设备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军队的参与造成了更为可怕的流血事件。

最终,洛克菲勒成功地让愤怒的工人同意了自己的意见。原因何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事情的经过:

洛克菲勒先用几个星期的时间去和工人们交朋友,然后为愤怒的工人代表发表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说,大罢工就这样神奇地被平息了,不少人因此对他崇拜不已。由于他说了实话,工人们都回去工作了。

这场著名的演说充满了友好的语气,有一些开场词很有代表性,就是这些开场词,让前几天还叫嚣着要把他吊死的群众平息了怒气。他言语之间充满了友好和礼貌,出现了很多诸如此类的语句:“很荣幸今天见到大家”,“我去过你们的家”,“看望过你们的妻子和孩子”,“我们今天应该是不再陌生的朋友,让我们交换一下意见”,

“让我们抱着互助友爱的态度”,

“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

“我在此的目的就是承蒙各位的支持”等等。

他是这样开场的:“今天是值得我一生纪念的日子,我第一次荣幸地跟这家大公司的工人代表和监工齐聚在一起,对于这场聚会,我今生难忘。在两周之前,我们彼此还不熟悉,我只认得你们其中的几位。但是上周我有幸拜访南区煤矿所有的工人宿舍,跟大家都谈了心,聊了天,认识了各位的太太和儿女。今天我们再见面,我们再不是陌生人了,而是朋友,以后我们将彼此互敬互爱。今天,能和大家讨论一下我们都关注的问题,我感到十分高兴。”

“厂方职员和劳工代表都在这里,我在这里就是承蒙各位的支持。现在我觉得我们像一家人,因为你们代表了公司的所有员工,而我就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股东和董事。”

好话是能化解仇恨的,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如果当时洛克菲勒去和工人争辩,使用权力恐吓,或根本就说工人们是错误的,甚至用逻辑推理得出自己正确的结论,会出现什么结果?只能让工人们闹得更凶。

要是一个人真的对你很有意见,任凭你怎么用逻辑推理他都不服气。苛刻的父母、严厉的上司、哕嗦的妻子,这都是一些固执的人,一般不会随便苟同别人。但有一点可让他们不那么固执,那就是和善谦虚的态度。

早在100多年前,林肯就引用过这样一句话:“一滴蜂蜜比一斤胆汁更容易粘苍蝇。”同样,要是你希望别人认同你,最明智的做法就应该先去做他忠实的朋友,用蜂蜜来润泽他的心。

丹尼尔·威伯斯特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辩护律师,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辩护时很友善。他就是这样来表达最具威力的论调的,如“这点让陪审团来商讨一下”,

“可能真的需要我们深思”,

“相信在座各位不会忽视这几件事”,

“相信各位对人性有着更深刻的了解,很容易看出这件事的本质”。没有恐吓,也没有使用高压手段,也没有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别人身上。

也许你不会这么做,但你可能想让房东少收一些房租。这里有一个方法能帮助你,来看看工程师史德柏是怎么做的。

史德柏就是想少交些房租,但是房东很难搞定。他说:“我就给房东写了一封信,说合约期一满我就搬走。其实我没想搬走,只要能少交些房租,我还是会留下来的。但是大家都告诉我,房东太太很难搞定,其他的房客也想过少交些房租,但没有谁说服得了她。我就想:既然我正在学为人处世的方法,不如就用我学到的知识来试试,也许能成功呢。”

“房东收到我的信后,就带着秘书一起来了。除了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并没有说房租太高的事。然后就不停地夸他的房子,还说他很会管理,我还想再住一年,可惜我付不起这样高的房租了。”

“很明显,没有任何一个房客对他这么热情过,他几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就跟我说他的委屈,说别的房客的不好。曾有一个房客给他写过14封信,光烦都快烦死了。还有一位房客,要他管管楼上的房客,不让打呼噜,还嚷嚷着要退房钱。他说:

‘要是他们都跟你一样通情达理,那我就谢天谢地了,就这样,我还没提要求,他就主动减少了我的租金。我老实交代能出得起的房租数目,他一口就答应了。临走的时候,他还问我要不要装修一下。

“看见了吧,要是我也用其他房客的方法要求减房租,一定会遭到拒绝的。之所以我能顺利地减少了自己的房租,我的法宝就是友好、同情、赞扬。”

下面这则故事更能说明此观点。

波士顿一直是美国的教育和文化中心,但在20世纪,波士顿的媒体上却是些堕胎方面的所谓专家和差劲医生的骗人广告。他们以行医为名,用危言耸听的语言来诱使人们上当,会说“你将丧失性功能”之类的话来吓唬大家。他们让人相信自己的方法就是让大家害怕,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为大家治病,有些“堕胎专家”反而让很多人差点丧命,自己却逍遥法外,只交些罚款或找人通融一下就没事了。

这些赤裸裸的恶行终于惹恼了波士顿的群众。传教士们不停地用演说来攻击报纸,社会上的各种团体也都团结一致,一起抗议报纸和不法医生。州议会也不停地开会来讨论这个问题,想宣布这些骗人的广告是违法的。但这些人的努力统统不起作用,所有的努力都抵不上背后金钱和权力的力量。

当时,毕博士是大波士顿基督教联盟的良民委员会主席,眼看着委员会的努力都成了泡影.眼看打击江湖骗子的活动就要失败,他终于想出办法来了。

毕博士用赞扬的方式给《波士顿先锋报》的发行人写了一封信,申述说他对该报的欣赏,说它是新英格兰地区最优秀的,也是美国最好的报纸之一,不但新闻真实,没有煽动性,而且社会舆论做得也好。

笔锋一转,毕博士又说道:“可是我的朋友却说,他的女儿看到贵报上有关‘堕胎专家’的广告,就很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的朋友很尴尬,不知道该怎么跟这个小女儿解释。本来贵报是一份完美的家庭报纸,自然是要出现在千家万户面前的。要是你也有女儿的话,她问这种广告,会怎么想呢?要是她也问她亲爱的父亲这是什么意思,你是不是也感到不好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