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计大智慧职场大学问
13500500000033

第33章 职场效益心计学——小努力也能取得大回报(1)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很多人在抱怨。抱怨别人的运气比自己好,抱怨别人的收入比自己多。其实,无论是谁,有一样东西是绝对公平的,那就是大家每天所享用的时间——24小时。所不同的是,成功者懂得多动心眼,把时间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用时间财富换取其他更有价值的财富:而失败者通常是把时间花在没有多大价值的事情上,所换取的财富非常的少。

不是每件事情都必须做

福布斯二世说:“不要做自己的奴隶,不是每件事都必须做。”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只需去做需要做的事。花时间去做不值得做的事,有时比什么都不做还要糟糕。

时间管理专家尤·金葛里斯曼刚刚当上一所大学院校系主任的时候,受到一个全国性的科学机构邀请,在他们的年度会议上发表论文。尤金·葛里斯曼以为这是有关政治方面的事,就爽快地答应了邀请,并对其非常重视,他花费了很多时间,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来准备这篇论文。

但是,当他参加完那个所谓的全国性的科学机构的年度会议,他失望至极,因为出席会议的只有参与这个计划的4个人!而尤金·葛里斯曼却为此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从此以后,他便下决心不再轻易答应任何事情。

不久之后,同一个机构又请他将当时发表的内容写成一篇论文,刊登在他们出版的并没有人看的期刊上,他拒绝了。但是与他不同的是,他的许多同事却对此异常热心,规规矩矩地将这些活动列在他们的履历表上,年复一年地写论文,然后发表。也许你会认为,这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其实,时间花费在一些无谓的事情上,那么他不仅毫无收获,忙活了半天全是无用功,而且也没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难道不是对时间最大的浪费吗?可以说,这比什么都不做还要糟糕得多。

有人问著名的成功学大师陈安之:“为什么你的演讲口才可以那么好?”他说:“事实上很简单,只要你每天花3个小时的时间去训练读书、读报和练习演讲,而不是去玩,你的口才也一样可以很好。”

所以在你做事之前一定要开动脑筋,仔细想一想,辨别这件事有没有价值,到底值不值得花费时间去做,否则就坚决拒绝。

剧作家尼尔·西蒙觉得,去做不值得做的事就是浪费时间。可惜的是,很多人却都不能像尼尔·西蒙那样做。他们在通常情况下,不了解计划一旦开始要花费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也不了解自己的时间其实非常有限。

尼尔·西蒙在决定是否将一个构想写成剧本前,会问自己:“假如我要写这个剧本,在每一页都尽量保持故事的原则性,而且能将剧本和其中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话,这个剧本会有多好呢?”答案如果是“这会是一个好剧本,但需花费一两年的时间”,西蒙就不会写。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有些事一旦决定做了就应该坚持到底。古人也告诫我们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也总是满怀信心和希望地说:“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功的。”于是,这些浪费了自己大量宝贵时间的事情,结果却不是我们想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很多人在抱怨,抱怨别人的运气比自己好,抱怨别人的收入比自己高。其实无论是谁,有一样东西是绝对公平的,那就是大家每天所享用的时间——24小时。所不同的是,成功者懂得多动心眼,把时间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用时间财富换取其他更有价值的财富;而失败者通常把时间花在没有多大价值的事情上,所换取的财富非常的少。

学会优化你的时间

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雷托(PARETO)发现: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从此,这种80/20规则在许多情况下得到广泛应用。一般表述为:在一个特定的组群或团体内,较小的部分比相对的大部分拥有更多的价值。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向效率专家艾维·利请教“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的方法。

艾维·利声称可以在10分钟内就给舒瓦普一样东西,这东西能把他公司的业绩提高50%,然后他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按照艾维·利的要求,舒瓦普用5分钟写完自己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又用了5分钟,用数字标明每件事情对于自己和自己的公司的重要性次序。

舒瓦普按照艾维·利的执行计划,第二天早上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最重要的,不去看其他的,只是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对待第二项、第三项……直到他下班为止。如果只做完第一件事,那不要紧,说明他总是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一个月之后,舒瓦普给艾维·利寄去一封信。信上说,这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

因此,五年之后,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当然,艾维·利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没。

在时间管理的优先顺序里,也有一个PARETO时间原则,也称80/20法则。假定工作项目是以某价值序列排定的,那么80%的价值来自于20%的项目,而20%的价值则来自于80%的项目。

时间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能经常以20%的付出取得80%的成果,最后的结果占了80%的大部分。所以,在我们的工作或生活中,要把手中的事情处理好,就要抛开那些无足轻重的80%的工作,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全部集中在那最有价值的20%的工作中去,这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一个人常常把自己80%的时间花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那么他不仅浪费掉很多时间,而且也不会取得多大的成果。

为了能让你的时间效率得到最大优化,你一定要抛开那些只能给你带来微薄成果的活动。要想真正成功,你就必须努力减少干扰。如果你在一个小时内集中精力去办事,这比花两个小时而被打断10分钟或15分钟的效率还要高。

人生活在社会中,每天自然有许多需要做的事情。如果不分轻重,就有可能把最重要的时间都花费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结果本末倒置。所以,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必须先花费心思,弄清什么事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在一天里,我们应该怎样去运用时间管理的80/20原则呢?一个最有效的法则就是运用ABC分析法来设定优先顺序。通常情况下,一天里最重要的事情可能占少数,称为A级任务;次等重要的B级任务不多;其他都是不重要的,是C级任务。从达成角度去看,C级任务的成果比较低,B级任务成果平平,而A级任务的成果比较大,这就是ABC法则。

所以,为了求得时间价值的最大化,我们要在每天晚上动动脑筋,把第二天必须做的事情按照事情的重要性排列出来。到了第二天先去做最重要的事情,这时不必去顾及其他事情,不能把时间都用在了不重要的事情上,最后导致重要的事情反而没有时间去做了,这无疑是时间管理的最大失败。

那些平庸的人往往把容易的事情放在最前面,而优秀的人则把最重要、最能带来价值的事情放在前面。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两个人可能同样忙碌,但因为对事情排列的顺序不同,所以达到的成就也就大不一样了,这就是做事情的区别。

成功靠团队合作,而非个人主义

中国有句俗语:“一根筷子易折断,十双筷子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合作是通往成功的重要手段,单枪匹马永远成不了气候。一个人要想取得最终的成功,不仅要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多年来,西点军校一直通过一种传统的训练,来让学员们明白必须团结一心,通力合作,合理分工,配合默契,才有可能完成任务,取得胜利。

当学员到达巴克纳野战营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活动在等待着他们。就是把学生分成35人左右的小组,大约是一个排的规模,让各组在几个小时之内完成搭建组合桥的任务。这种活动组合桥,每一块桥面和梁柱都有几百公斤重,光是抬起一块桥面就需要一群人的力量,显然,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依靠团队协作。

在战场上,搭建这类组合桥多半都有具体、迫切的任务,或是恢复重要物资的运输,或是逃避敌人的追击,或是追击歼灭敌人,这些任务总会产生迫切感。因此,这种训练也总是建立在一种假设的生死攸关的情况下进行,任务非常紧急艰巨。各组还要互相竞争,看哪一队先把桥搭好。

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就像彩虹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一样。一个人只有具备合作的意识,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单枪匹马、孤芳自赏的人常常会有“怀才不遇”的苦恼。

纵观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首先是善于合作的人。完全靠单枪匹马稳操胜券的人并不是经常出现的,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专业分工精细而又合作共处的时代。所以,我们需要培养自己与他人协商与合作的能力,为将来拓展自己的人生舞台打下基础。

某电子公司高薪聘用高龙做信息管理员。一年过去了,高龙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技术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每次均能够按计划、保证质量地完成项目任务。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公司对高龙的专业能力非常赞赏,有意提升他为项目主管。

然而,公司领导在考察中发现,高龙除了完成自己的项目任务外,从不关心其他事情;而且对自己的技术保密,很少为别人答疑;对分配的任务,有时也是挑三拣四;若临时额外追加工作,他便表露出非常不乐意的态度。另外,他从来都是以各种借口拒不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种集体活动。如此不具备团队精神、不懂得合作的员工,显然不适宜当主管。于是,高龙失去了一次升迁的机会。

像高龙这样“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员工,说得好听一点,是独立、有个性;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过于自我,太自私。这样的员工显然是不受现代企业欢迎的。一个现代企业最大的目标,是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因为善于协商与合作能够克服个人力量的不足,壮大集体的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进步。

在职场上,更是离不开合作。你要与你的同事合作,还要与你的老板合作,你时时刻刻都要和别人合作。不要以为只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够了,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只是你与别人合作的前提。

合作是铺向成功路上的基石,单枪匹马会让人单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用了近30年的时间精密观察行星的位置,积累了大量精确而又可靠的资料。然而只因他不善于理论思维和科学整理,未能有重大的发现。第谷临终前将资料转交给助手开普勒,并告诫他按这些资料编制星表。第谷的精确观察与开普勒的深刻研究相结合,终于引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发现,从而揭开了天体运动的秘密。如果没有合作,这一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又将从何谈起呢?

合作是开向成功的列车,单枪匹马只会迟滞列车的速度。在这个世界上,不论做什么事,合作才能够成功。这就像一个人的身体,眼睛要看,耳朵要听,脚要走路,手要拿东西,嘴要说话,它们功用虽然不一样,然而都是合作中不可缺少的。只有相互合作,做事才能成功。多花心思,学习合作,培养合作意识,是走向成功的要诀。

大树底下好乘凉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与强者同行,你就可以巧借外部环境力量战胜强大者,以达到“小鱼吃大鱼”的目的。

美国农家少年阿瑟·华卡非常羡慕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他在杂志上看到了大实业家威廉·亚斯达的故事,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指点和帮助。

为了实现愿望,华卡来到纽约,早上7点就到了亚斯达的事务所。开始的时候,亚斯达并不喜欢这个莽撞的少年。但是华卡的问题:“我想知道,我怎样才能赚得百万美元?”引起了他的兴趣,他竟然和这个陌生的少年交谈了一个钟头。随后亚斯达还告诉他该去访问的其他实业界的名人,于是,华卡用很长时间遍访了一流的商人、总编辑及银行家。

在赚钱方面,华卡所得到的忠告也许并不见得对他有所帮助,但是这种知遇却给了他自信。他们成功的做法给华卡带来了榜样的力量,不到五年的时候,他就拥有了百万美元。

不可否认,每个人的成功都与自己的努力不可分割,但是若有高人指点或者强者同行,那么你的奋斗之路就不会太过曲折,你的成功就会提前到来。况且与大人物为友,你得到的不仅是他对你的实际帮助,还有他的思想对你的影响。

英年早逝的著名诗人徐志摩,在接近大人物方面为大家树立了榜样。他正是充分利用身边的关系来接近大人物,才使自己在文学上获得颇深造诣的。

在7岁的时候,徐志摩就已经非常聪明,且对语言及文学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但直到15岁那年,他在文学方面的进步还不大,于是他非常希望找位高人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这时,他听说梁启超是一位良师,而且是当时文学界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徐志摩清楚拜他为师绝对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于是,他绞尽脑汁想办法接近梁启超,不久他得知表舅与梁启超交情颇深,于是喜出望外地找到表舅,希望得到表舅的引荐。

在与表舅的一席交谈中,徐志摩充分表达了自己想要拜师的迫切愿望,他对长辈的谦恭之情深深打动了表舅。于是,表舅亲自带着徐志摩来到梁启超家,让其拜梁启超为老师。慢慢地,梁启超不仅是徐志摩的良师,也是他生活中的益友。在老师的辅导和自身的努力下,徐志摩在诗歌上的成绩突飞猛进,最后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试想,如果徐志摩没有接近大人物的勇气,他怎么会千方百计想办法接近大人物,又何来之后的成就?

一位在商界成就非凡的名人说:“与大人物结交是我成功的一大秘诀,与大人物交友,便意味着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人物的影响下,可以大大增强自己的素质。”与强者同行,对一个人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因为这些人既然成功了,其身上一定有某种成功的特质或者精神,是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