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传》备矣。《优》曰:天在上,泽居下,上(一作天)下之正理也。人之所履,当如是,故取其象而为履,君子观履之象,以辨别上下之分,以定其民志。夫上下之分明,然后民志有定,民志定然后可以言治,民志不定,天下不可得而治也。古之时,公卿大夫而下位各称其德,终身居之,得其分也。位未称德而君举而进之士,修其学,学至而君求之,皆非有预于已也。农工商贾,勤其事而所享有限,故皆有定志,而天下之心可一。后世自庶士至于公卿,曰志于尊荣,农工商贾,曰志于富侈,亿兆之心,交骛于利,天下纷然,如之何,其可一也,欲其不乱,难矣。此由上下无定志也。君子观履之象而分辨上下,使各当其分,以定民之心志也。
[象传]乾上兑下,上天下泽,定分不易,造化自然之礼,人之所履当如是也。故为履君子以为民志不定,由上下之分不明,故定民志在于辨上下,辨乎上者,必度德而授位,不得以早而谋尊。辨乎下者,各勤事而食力,不得以贱而僭贵。于是,上无出位之思,下无非分之望,民志于是而定矣。此君子制作之精,所以礼达分定而天下无不治也。
《大全》冯厚斋曰:履以践履为义,天泽上下,自是孔子赞象之意。然市合取诸《噬嗑》,豫备取诸《豫》。古人用字,声同者皆通,则履之为礼,固天泽之象,亦可兼通。《蒙引》:辨上下,要说得使各当其分意,民犹人也,兼上下不尊谓庶民,以诸侯而请隧,与繁缨者无有也,以大夫而僭八佾者无有也,以市井而僭称公者无有也。如后世之庶人,帝服娼优后饰者,益无有也。刘石芝曰:公卿大夫中也有上下,不可以公卿大夫为上,农工商贾为下。
初九:素履往,无咎。
以阳在下居履之初,未为物迁,率其素履者也,占者如是,则往而无咎也。
[初九]以阳在下,居履之初,是贤人君子,处一卑位,当方进之始,穷居之初,心未变也。故夫非仁无为,非礼无行,生平之所履也。今则凡事率生平之所行,不少变焉,是诚达不离道者也。占者如是,不负生平,不枉所学,往而无咎。
《蒙引》:素履亦是已进者,但始进于下耳。要味居履之初句,不然,便亦是幽人了。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初象]方其素履之初,其志愿,吾他日亦将以是行之,今之素履而行,不为爵禄名位所移,独行平日之愿也。
《程传》:独,耑也,若行道之心,欲贵之心,交战于中,岂能安履其素也?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刚中在下,无应于上,故为履道平坦,幽独守贞之象,幽人履道而遇其占,则贞而吉矣。
[九二]刚中有可行之德,在下则无位,无应则无援。身在物外之人,独行其道而不愿乎外,心境平坦无崎岖险阻也。故为履道坦坦之象,幽独守员之人,能自履道,而遇其占以自守之正,全顺适之礼,不为贞而吉乎?
《存疑》:坦坦,平坦之甚也。所以坦坦,以履道也。顺理则裕,为善最乐,皆此义也。履道平坦,幽独守贞之象也。贞吉如何?二之履道,便是贞;二之坦坦,但是吉。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二象]九二幽人守贞而得吉,是志在于道,不以外物而自乱也。所以然者,由其居下体之中,中德在内,则内重而见外之轻,故不以外物而自乱其心也。
《蒙引》:中就爻德言,心字用在不自乱,内不可以中字当心字。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六三不中不正,柔而志刚,以此履乾,必见伤害,故其象如此,而占者凶,又为刚武之人得志而肆暴之象,如秦政项籍,岂能久也?
[六三]六三不中正,而阴柔居三阳位而志刚,是才德本无足取,却乃自用自专。其象为眇,末不能视也,而自以为能视。跛本不能履也,而自以为能履。以此履乾,刚愎自用之气,必有以触其刚忿之心,正与和悦相反,其见伤害必矣。如履虎尾而咥人也,凶何如哉!且柔本无能,而志刚则好于自用,犹之武人本无能也。而为人君则得以自肆播恶于众,敛怨于已。如此之人,岂能久哉?又为武人为于大君之象,凶不待言矣。
《大全》胡双峰曰:或者谓六三阴柔非武人之象,不知阳类多是宽和仁厚的人,阴类多是勇敢强暴之人。阳主生,阴主杀,阳之气温厚,阴之气严凝也。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三象]眇而能视,是自谓能明而实不足以有明也,跛而能履,是自谓能行而实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由不中不正无和说之德以履乾也。武人为于大君,由柔而志刚,妄行以触祸也。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九四亦以不中不正履九五之刚,然以刚居柔,故能戒惧而得终吉。
[九四]四以不中不正履九五之刚,才德不足动,有危机,如履虎尾,然幸以刚居柔,因危知惧,愬愬然,敬畏无已。终遂其进而吉。
《大全》胡云峰曰:大抵以兑说,视乾刚,则乾为虎。自乾之三爻视之,惟五以刚居刚,谓五为虎亦可也。《蒙引》:愬愬则亦进于悦而应乎乾者矣。《易》中常教人存畏心,故曰危者使平。
[四象]愬愬而得终吉者,以兢业之虑,得遂其进志,其有不行乎?志行释终吉。
九五:夬履,贞厉。
九五以刚中正履帝位而下以兑说应之,凡事必行,无所疑碍,故其象为夬决,其履虽使得正亦危道也。故其占为虽正而危,为戒深矣。
[九五]九五刚中正则有能为之资,履帝位则有可为之势,不以兑说应之,则无违弼之臣,而得以遂其欲为之志。故凡事必行无所凝滞,为夬决其履之象。夫才常伤有所恃而危,多出于所忽天下之事,以夬履行之,能无蹉跌之患乎?故其占虽贞而不免于厉,诚不若抑,戒自将者之为得也。
《大全》胡云峰曰:九五刚中正履帝位,而下以兑说应之,凡事必行,何不可者,圣人以夬履为戒,盖处顺境愈不可不戕惧。
象曰:夫履贞厉,位正当也。
伤于所恃。
[五象]五之夬履贞厉,以其爻位之正当也。正则负阳刚中正之资,当则居崇高富贵之地,才既能为,势又可为,所恃在此,而果于刚决自用,所以虽贞不厉也。
《大全》胡云峰曰:或恃聪明,或恃势位,惟其自恃,所以自决。《蒙引》正以德言,《本义》之刚中正也,当以位言;《本义》之履帝位也。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视履之终,以考其祥,周旋无亏,则得元吉,占者祸福视其所履而未定也。
[上九]上九在卦之上,以始终言之,为履之终,夫吉凶生于人之所履,所履未终则吉凶未定,而无可考。当凡事既终之时,吉凶或见于数年之后,或见于数十年之后,而祥兆则已有可考验者矣。占者惟视其所履者,有善与不善之殊,以卜其所得者,当有祥与不祥之异。若其所履者,周旋完备而无亏欠,则百祥毕集而得元吉,占者视其所履而未有定也。
《大全》徐进斋曰:履至上九,履道成矣。降祥自天,不必考之于天,惟视吾之所履何如耳。使其动容周旋之际,无不合礼,则必获元吉。胡云峰曰:小畜履上九皆不取本爻义,小畜取畜之终,履取履之终,王说道理。《蒙引》此二句不是两项,其旋字在视履内,元吉字在考祥内,祥字兼休咎意。祥不是祸福,乃祸福之朕兆也。其旋元吉,亦兼未得元吉者之意所该,凡有几等,其旋元吉,示之以考祥之例也。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若得元吉,则大有福庆也。
[上象]其旋未易能,故元吉未易得。元吉在乎履之终,是惟德翻动天,非常之福自天申之,大有庆也。
《蒙引》在上二字不虚见得是履之终,而得元吉也。《存疑》在上是解所以元吉,大有庆是正解,元吉大即是元庆,即是吉爻,以人而进验乎天象,由天而推本于人。
泰 乾下坤上
泰:小往大来,吉亨。
泰,通也,为卦天地交而二气通,故为泰。正月之卦也。小谓阴,大谓阳,言坤往居外,乾来居内,又自归妹来,则六往;居四九来,居三也。占者有阳刚之德,则吉而亨矣。
[泰卦全旨]自乾坤至履,阴阳之数均而继以泰,可见造化人事。泰为极盛,开泰者天地,而致泰者君相。五为主泰之君,道惟任贤;二为保泰之相,道在用中。泰必由乎君子,于初之三阳并进而可庆否,必由于小人。于四之三阴下复而当忧,三则泰将极矣。于艰贞而犹能食福,上则泰已极矣。于贞吝而必曰命,乱由泰而否。虽曰天运,岂非人事哉?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泰彖]乾下坤上,是天气下降,地气上腾,非特寻常春夏时候,乃贞元合,和气充塞之时,故名。泰气运开泰之日,正世道清明之候。卦体卦变,具有小往大来之义邪。党置散投闲正类秉钧当轴,占者有阳刚,自得遂其进,而无阴邪之伤,且得行其道,而无掣肘之患,吉而亨矣。是知泰者,天有其时;吉亨者,人有其事,其相待而有成者乎?
《语类》云:若论阴阳,则须二气交感,方成岁功。若论君子小人,则一分阴亦不可。须要尽去那小人,尽用那君子,方能成治。《蒙引》:卦名以天地交而二气通言,就造化之本不可相无,上取卦词,以内君子外小人。就淑慝之分,上取吉亨,主人事言。
[彖传]卦名泰,而词曰小往大来,吉亨者,常即此而想见泰之时,则是天地以气交而化生万物之气通,泰见于造化也。上下以志交而兴道,致治之志同,泰见于人事也。盖泰运开之天地而泰,和启之君臣矣。天地既交,是生息之气用事,而肃杀之气退听也。内阳而外阴,刚毅之性用事,而柔懦之性不行也。内健而外顺,上下既交,是正直之人用事,而邪枉之人退听,内君子而外小人也。惟内君子,故君子致君泽民之道日长,惟外小人,故小人妨贤病国之道日消,所谓小往大来者如此,而吉亨可知。
《大全》邱建安曰:阴阳以气言,健顺以德言,此二句,造化之小往大来接天地交句,君子小人三句,人事之小往大来接上下交句。内外释往来之义,阴阳健顺,君子小人,释大小之义。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财成以制其过,辅相以补其不及。
[象传]乾下坤上,天地之气交通,泰之象也。元后于是,有开泰之道。以天地之化自然者曰道,因其全体而裁制之,如立四气以分天时,定四方以强地理,明王常以建人极。而气化无或过矣。道中之当然曰宜,随其时势而赞助之,如用天之时,而教之春耕夏耘;因地之利,而教之高黍禾稻;立人之极,而示之仁敬孝慈之理,而形气无限于不及矣。若此者,正以左右斯民令遂生复性,道天地之道,宜天地之宜,以开万世之泰也。
《大全》蔡节斋曰:天地之道,以气形全体言。天地之宜,以时势所适言。财成者,因其全体而裁制其节,使不过;辅相者,随其所宜而赞助其不及。《存疑》:首句是造化之泰,下三句是圣人参天地赞化育之事,以开万世之泰者,直至泰字,为一句,不宜于交字,读如云雷屯火雷噬嗑之类。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三阳在下,相连而进,拔茅连茹之象,征行之,吉也。占者阳刚则其征吉矣。郭璞《洞林》读至汇字绝句,下卦放此。
[初九]三阳同体,初九一阳进,而上二阳相连而进,犹之拔茅而其根茹,自以其类而起之象。占者有其德而当其位,则众贤协力相与辅泰,征行之吉道也。
《程传》茹根之相牵者,以《本义》三阳相连而进推之,乃别茅之根非本茅之根也。《折衷》:此庆君子之同升,而道可大行也。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初象]拔茅而征吉者,其志在天下,皆欲上进,故汇征而吉,不然与植党者曰句以异乎?
《大全》杨诚斋曰:君子之志在天下,不在一身,故曰在外。《蒙引》伊尹言与我处畎亩之中,岂若使君为尧舜之君,民为尧舜之民,此所谓在外也。兼三阳言,以初为主。《折衷》此申初爻同心之善,而本其存心于天下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二以刚居柔在下之中,上有六五之应,主乎泰而得中道者也。占者能包容荒秽,而果断刚决;不遗遐远,而不昵朋比,则合乎此爻中行之道矣。
[九二]二以刚中应五,主乎泰而得中道者,占者得之宜,有以尚之。然人情当泰之时,非过于苛察,则狃于因循,非忽于远图,则昵于近羽,皆非中也。必也待人以恕,处事以直,而包容荒秽。然使一于包容,适以养天下之弊,且有罪必诛,有弊必革,而用冯河之勇,举及侧陋,虑及细微,而遐远不遗,然或昵于朋比,非为示天下以公,且不狎近幸,不狙目前,而朋比之私亡焉。真刚柔各当四者,名具一,中刚柔交齐四者,其成一,中克合此爻,中行之道矣。
《存疑》四者皆中行之道,九二以刚居柔在下之中,则自其此四者。占者能此四者,则合此爻中行之道,纯以占言。包荒四件,俱兼处人处事言,包荒虽与冯河对,不遐遗虽与朋亡对,其实四事各有个中行,非必合二者而言之,乃为中行也。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二象]二之包荒,以至得尚于中行,由其心之光大也。盖中道所在,非心之昧者所能察,亦非心之隘者所能为。惟光则明,足以照;大则器,足以容。所由得合乎中行也。
《存疑》光则知足以有照而知当包荒云云,大则气足以有为而能包荒云云,是推原所以得尚中行处以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