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的智慧:易经大全会解
1396200000032

第32章 《周易》卷之一 (13)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将过于中,泰将极而否,欲来之时也。恤,忧也,孚,所期之信也。戒占者艰难守正,则无咎而有福。

[九三]九三将过乎中,泰将极而否欲来之时也,故圣人为之戒曰:治乱安危,相为倚伏,无有常平安而不险陂者,无有常往而不复来者。然天下之患,不图之于已然,而当戒之于未然。惟艰难其思虑,而存思患预防之心,正固其施为而尽持盈守满之道,则在已者修可以无咎。虽曰泰极而否,理之必然,不必恤之,惟尽吾处之之道,则泰可常保,而于食有福矣。

《存疑》:此爻德位俱无取,只就时上说道理。无平不陂二句,见天运之必然。艰贞以下,见人事之当尽。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三象]三曰无往不复者,以三之所处,乃天地否泰之会,阴阳消长之交,诚不可不尽人事以挽回之矣。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已过乎中,泰已极矣,故三阴翩然而下,复不待富而其类从之,不待戒令而信也。其占为有小人合交以害正道,君子所当戒也。阴虚阳实,故凡不富者,皆阴爻也。

[六四]泰之时,众阴屏迹矣。时当六四已过乎中,故三阴之同恶相济者,有类聚之势,翩翩然下集焉。其力之协也,不待富厚而类自从。其心之信也,不待戒令而类自孚。则向之小往大来,将为大往小来,而不利君子之贞,君子所当早见而预待之也。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阴本居下,在上为失实。

[四象]翩翩下复而不待富厚之力者,以小人窃据高位皆失其分之实,尝恐君子之议其后也,故不戒以孚相与,固结而谋,君子者,乃其中心之素所愿愿,故自孚何待戒令哉?

《折衷》此见小人之伺君子尝密,而君子之防小人不可疏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以阴居尊,为泰之主,柔中虚己,下应九二,吉之道也。而帝乙归妹之时,亦尝占得此爻,占者如是,则有祉而元吉矣。凡经以古人为言,如高宗箕子之类者,皆放此。

[六五]六五以阴居尊,又为泰主,乃不以富贵自骄,不以承平自肆,而柔中虚己,下应九二之贤,是为帝乙归妹,不挟贵以骄其夫家之象。占者如是,则君臣同德,上下交修,泰宁之业,可保悠久,有祉元吉也。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五象]五之以祉元吉,岂无以致之哉?人君任贤,保泰固其素愿,惟无柔中之德,未免为谗邪所间,鲜能行其应也。五由柔中之德,行下贤之愿,而保泰之祉,由此受之也。

《存疑》:中以行愿,就是本义。柔中虚己下应九二之贤,言其有柔中之德,以行下贤之愿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泰极而否,城复于隍之象,戒占者不可力争,但可自守,虽得其贞,亦不免于羞吝也。

[上六],积治成泰,犹积隍土以成城,上当泰终将反于否,如城土倾圯,复反于隍之象。占者时势至此,非可力争,其勿用师乎?但当帅我所居以尽自治之道,播告命令宣德意以维持之,然不能致治,未乱保邦,未危而至,自邑告命,虽不无善事,亦终不能有为而吝。

《存疑》:城,墉也。隍,池也。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命乱,故复否,告命,所以治之也。

[上象]上六之城复于隍,此虽天运之当然,实人事之致然。狃于治安政教,不修纪纲,不拔其命乱也,告命治之,则不付之于不可为也。

否 坤下乾上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否,闭塞也,七月之卦也,正与泰反,故曰匪人,谓匪人道也。其占不利于君子之正道,盖乾往居外,坤来居内,又自渐卦而来,则九往居四,六来居三也。或疑“之匪人”三字衍文,由比六三而误也。《传》不特解其义亦可见。

[否卦全旨]否与泰相反,造化人事交处其危。下三爻,小人之得志也。圣人虑小人之道长,故曰贞吉,曰包承,曰包羞,每为致戒以抑阴。上三爻,君子之得志也,圣人庆君子之道长,故曰畴离祉,曰休否吉,曰倾否喜,每为致幸以扶阳。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否彖]乾坤虽有定位,而其气则相交,乾上坤下,二气隔绝而不通,故名否。夫泰者,人道之常。当否之时,则三纲沦,九法斁,匪人道之常。其来曰不利于君子之正道,何也?卦体卦变俱有大往小来之义,君子退近,小人用事,故不利君子贞也。

短于未否而记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尝即此而想见,否之时在天地,则二气爵而万物屯在上,下则骄谄盛而国事非,天地不交,则必肃杀之气用事,生息之气退听,内阴而外阳,收敛之质用事,震动之质退听,内柔而外刚也。上下不交,则必小人用事,君子退听,内小人而外君子也。惟小人在内,则妨贤病国之道长,惟外君子,则致君泽民之道消,夫是之谓匪人,夫是之谓不利君子贞也。

《存疑》:泰言天地交而二气通,否言万物不通者,盖万物本于天地,二□不通,则万物因之也。《蒙引》云:须知二气之通,必须于万物之通乎见之。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收敛其德,不形于外,以避小人之难人,不得以禄位荣之。

[象传]乾土而仁,天地不交而闭塞,否之象也。于此收敛道德,深自韬晦,不以贤能示人,使人不知其有是德也。盖否之时,不利君子贞,违时昌进,必遭小人之难。如此者,正以避小人之难耳。是虽万钟之禄,荣于其身,亦不能强之而使就也。

《大全》:末句紧承上俭德避难说,不可荣者,言不可得而荣,此以君子之能如此者言,非戒其不可也。《蒙引》荣谓以此荣之,加之谓也。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三阴在下,当否之时,小人连类而进之象。而初之恶则未形也,故戒其贞则吉而亨,盖能如是,则变而为君子矣。

[初六]三阴在下,当否之时,初与二三连类而进,害正之人,遘会同升,有拔茅茹以其汇之象。夫小人类进,其势虽不可遏,而初恶未形,其心容或可回,苟能早自悔悟,不恃□植党以害君子,而贞则不至,贻祸于国,不至之福于身,吉亨可致也。

《大全》邱建安曰:君子小人本无定名,惟正与不正而已。初六之遇未多,犹可冀其从善,圣人于此即以正勉之。盖小人能正即变为君子,故象词以贞字属君子,而初六以贞字训小人。《存疑》:此是就初爻说道理,于爻义无取,故为贞言亨之戒,而未必其能然也。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小人而变为君子,则能以爱君为念,不计其私矣。

[初象]拔茅贞吉,凡小人伤善,只为身谋。既从正而为君子,则志在于君自能为君惜善类,岂复植党以害君子哉?所以得吉而亨也。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阴柔而中正,小人而能包容承顺乎君子之象,小人之吉道也。故占者小人,如是则吉,大人则当安,守其否而后道亨,盖不可以彼包承于我,而自失其守也。

[六二]六二阴柔本有伤善之习,中正则未忘好善之心,故能包容承顺乎君子,不敢肆其伤害之象,占者小人能如是,不但名节可完,而身家亦可保,否之道也。然君子于此,最易为其所溺,必当安守其否,俭德避难,而后道亨,不可以彼包承而自失其守也。

《大全》胡云峰曰:小人能包容承顺乎君子,小人之吉也。大人不可以其包承于我,而自失其守,大人之身虽否,大人之道固亨也。《蒙引》包承者,外相容也,故在小人亦为吉。然内实不然,故大人否亨。盖虽能包承君子,故能染君子,否者,俭德避难之意。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言不乱于小人之群。

[二象]二曰大人否亨,君子以彼包承于我,而遂与他去便是,乱于小人之群而不谓之否矣,何从得亨,维洁身正道不乱于其群,此之谓否,所以得亨也。

《存疑》不乱群,正解安守其否意。

六三:包羞。

以阴居阳而不中正,小人志于伤善而未能也,故为包羞之象。然以其未发,故无凶咎之成。

[六三]六三阴柔本有伤善之心,居阳则处非其位,不中正则才力未充,虽欲伤善而未能,羞耻之心,包藏于内而不发于外,包羞之象。

《蒙引》包羞者,自羞其有伤善之心,非羞其未能伤善也。小人欲害君子,彼虽小人,亦必自知其为非而有所不安者。《存疑》问不中正谓之无才,使中正,便为君子矣。如何又志于伤善。曰:以此爻在否,就当小人看,以中正为小人之才者,盖小人欲害君子也,须有权□术数方能济其好。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三象]三之包羞,岂心之不欲逞哉?盖以阴居阳,既无其势,不中正,又短于才,君子值此,可幸,亦可惧也。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否,过中矣,将济之时也。九四以阳居阴,不极其刚,故其占为有命无咎而畴类,三阳皆获其福也,命谓天命。

[九四]九四当否之过中将济之时,则否极而泰,天意已回,故为有命。以阳居阴,刚柔得中,人事复尽,故为无咎,占者所遇之时,能若四之有命,是气数有更始之机,所处之事,又若四之无咎,人事有挽回之用,岂尧九四一阳之福,凡我畴类,皆获其转,否为泰之□矣。

《大全》朱子曰:否已过中,上三爻是说君子,言君子有天命而无咎。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四象]君子之志,非不欲转否为泰,特无其时,无其才,虽有志而勿克伸,有命无咎。天有是时,人有是事,则否辄而泰,而其志得行矣。

《蒙引》志行畴虽□之义,俱包子。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阳刚中正,以居尊位,能休时之否,大人之事也。故此爻之占,大人遇之则吉。然又当戒惧如系辞传所云也。

[九五]九五阳刚中正,有能为之德,居尊有可为之势,故能揆乱世而反之正,休息天下之否以驯至于泰,此大人之能事,故此爻之占,大人遇之,则能休否而得吉,然已治者,虽可喜而不常治者,尤有危,又当存危亡之忧,以为吾其将亡乎,吾其将亡乎?则时怀戒惧而致治,保邛之道,无所不至而所复之泰,如维系于苞桑之固矣。

《大全》朱子曰:有戒惧位亡之心,则便有苞桑系固之象。《程传》谓安固之道,如惟系于苞桑也,桑之为物,其根深固,谓丛生者,其固尤甚。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五象]大人有休否之吉者,以其位正当而有阳刚中正之德,居崇高富贵之位,德为休否之贝位,为休否之权,故吉也。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以阳刚居否,极能倾时之否者也。其占为先否后喜。

[上九]上否极有复泰之会,而时足以吝,九阳刚有转否之具,而才足以济资其会,以行其才,必能揆乱而反之正,倾天下之否而尽平之。其占未倾之先,未危于否,既倾之后,否转为泰,而喜可知也。

《蒙引》:固是时运可倾,亦以阳刚能倾。天道所以开人事,人事所以辅天运,倾,倒泻也。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上象]否泰循环,否至于其终,其势决然,至倾岂有长否之理,上之能倾,□□□也。

《存疑》:此专就天运上说。

同人 离下乾上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离亦三画卦之名,一阴丽于二阳之间,故其德为洒,为文明,其象为火,为日,为电。同人,与人同也。以离遇乾,火上同于天。六二得位得中,而上应九五。又卦唯一阴而五阳,同与之。故为同人于野,谓旷远而无私也,有亨通矣。以健而行,故能涉川,为卦,内文明而外刚健。六二中正而有应,则君子之道也。占者能如是,则亨而又可涉险,然必其所同,合于君子之道,乃为利也。

[同人卦全旨]同人之道,贵至公,而得正于野,是公,利君子是正。公正二字,同人之道尽之矣。初之于门,公者也。若三之宗,上之郊,则非公矣。五之同二,正者也,若三四之欲同于二,则非正矣。胡云峰曰:同人之野,其同也。大利君子贞,其同也。正然有所同者,大而不出于正者,故又当以正为木。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

以卦体释卦名义,柔谓六二,乾谓九五。

[同人彖]卦以火遇天,其性同,以二应五,其德同,又以五阳而与一阴其情同,故名同人。占者得之,而与人同,必大公无我,视亲疏如一体,远近如一家,同人于野,如此,则情无不孚,物无不应,凡百事皆亨。虽大川之险,亦利于涉。然未有不合于正而得为大同者,必所同者不流于党比,不失于诡随,合于君子之正道,乃为于野而亨且利涉也,使不以正,终是私情之合,不足谓之于野,又何以致亨而利涉哉?此同人之道,非公不可以谓同,非正则无以为公也。

《大全》杨诚斋曰:同而隘则其同不大,同而昵,则其同不公。同人于野,公而大也,《蒙引》于野随所居之位言,如处一家,则大同乎一家之人,处一乡,则大同乎一乡之人,一国天下皆然。随在有于野,皆大同也。亨与利涉是一义,都在于野上来。利涉取其大而难者言,必合于君子之贞,乃为于野,乃为得亨,而利涉,此正与恒亨、无咎、利贞、攸往一般。《存疑》于野对于门,广狭之辨也。门对于宗,公私之辨也。

同人曰:

衍文。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以卦德卦体释卦辞,通天下之志,乃为大同,不然,则是私情之合而已,何以致亨而利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