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百喻经故事全集
14184900000058

第58章 .二子分财喻

原文:

昔摩罗国有一刹利,得病极重,必知定死,诫敕二子:“我死之后,善分财物。”

二子随教,于其死后,分作二分。兄言弟分不平。

尔时有一愚老人言:“教汝分物,使得平等。现所有物,破作二分。云何破之?所谓衣裳中割作二分,槊、瓶亦复中破作二分,所有瓮、瓯亦破作二分,钱亦破作二分。如是一切所有财物尽皆破之,而作二分。”

如是分物,人所嗤笑。

如诸外道,偏修分别论。论门有四种:有“决定答论门”,譬如人一切有皆死,此是决定答论门。死者必有生,是应分别答,爱尽者无生,有爱必有生,是名“分别答论门”。有问人为最胜不?应反问言:汝问三恶道?为问诸天?若问三恶道,人实为最胜;若问于诸天,人必为不如。如是等义,名“反问答论门。若问十四难,若问世界及众生有边、无边,有终始、无终始,如是等义,名“置答论门”。诸外道愚痴,自以为智慧,破于四种论,作一分别论,喻如愚人分钱物,破钱为两段。

译文:

从前在摩罗国有一个姓刹利的人,病得非常严重。他自知一定会死,因此告诫两儿子说:“我死之后要妥善分配财产。”

两个儿子遵照他的遗训,将财产分为了两份。哥哥说弟弟分得不公平。

这时有一个愚笨的老人说:“我教你们一个能使财物分配公平的方法,将现在所有的东西都破开成两份。”问他如何破开,他说,“就是把衣服从中间割成两份;把盘、瓶子、碗碟都打破为两份,钱也撕破成两份,诸如此类的一切财物,都从中间破开,分成两份。”

这样的分法受到了人们的嘲笑。

这就像其他教派,偏颇地认识论证中的分别论证。分别论证有四种方法:一是决定答论。譬如所有的人都会死,这是肯定回答的方式。二是死者必定还会转生,这是分别答论。如爱到极限的人就不再转生,有爱就必定还会再生。这是分别答论。三是若有人问“人世是最美好的吗”,应该反问他:“你问的是处于地狱、饿鬼、畜生三道中,还是问处在有情的天上境界中呢?如果问的是前面那三恶,那么人世则就是最羡好的了。如果问的是天上的境界,那么人世一定是比不上的。这是反问答论。四是如果有人问十四个难题,比如问世界上众生有限还是无限,有开始和结束还是没有开始和结束等等问题,这类问题不应回答,而应该置之不论,这就叫置答论。众多信仰佛教以外教派的愚痴之人自认为聪明,死执一法,结果,很好的正法,到他们手中也被生硬地毁坏成无益的邪法了。就如愚人平分钱财,将一枚钱碎作两半。

智慧锦囊:

从此则故事我们想到,不是任何事都可依据理论而行的,譬如故事的愚人分物,从理论上讲,他的分法确实做到了真正而公平的一分为二,但是从实用角度而言,这种分法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所以凡事都应该从实际出发,理论只是一种指导,过于信奉则就是不折不扣的纸上谈兵了。

以喻引事:

秦国派兵向赵国的长平进攻。廉颇守住阵地,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

秦国的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龅,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曲。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于是,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军,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

而这中了秦国之计,赵括被射死后。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