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青岛
14341700000028

第28章 即墨血战(9)

烈士雷风春,就是在吃饭时,被敌人的冷枪击中牺牲的。战斗结束后,当地老乡发现了烈士的遗体,手中还紧紧地攥着半块风干的玉米饼子,乡亲们面对着烈士,都感动地流下了泪水。

那半块玉米饼子的故事,却一直在丹山附近的村庄里流传着,烈士牺牲时是饿着肚子去为人民打天下的,他为了让子孙后代吃饱饭过好日子,而自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晚11时,二八一团各营进入阵地,战士们忘掉了饥饿忘掉了疲劳,斗志昂扬地等待着攻击的命令。

晚12时,攻击正式开始。

强大的炮火群,立刻按照火力分工,有层次地准确地射向预定的月标。

姜子金命令山炮连和师重炮连,同时对准突破点上的大型砖碉堡,他一个手势,火炮齐射,掀掉了碉堡的盖顶。在重机枪的掩护下,三营突击队乘势发起冲锋,战士们像一支支离弦的箭,直朝山顶冲击,从敌障碍物中开辟通道。

脚步纷沓,子弹横飞。

曳光弹、信号弹一道道划过。

漆黑的夜空被战火照亮了。

子弹就在身边飞,炮弹就在附近炸,无数战士的身影在火光:

中一掠而过,战争,拼的就是勇猛果敢与速度。

战斗激烈,三营兵分两路,左右开弓向突破口两边撑开,后面部队狂飚一般从中间尖刀一般插下去。一番激战,攻克了丹山第一个山头,接着往上搜索性进攻,向山顶的敌堡冲击。

战斗进入白热化,声动十里之外。

排长高环九被一颗子弹击中,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用一颗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新战士张克信,入伍还不到两个月,自从打死第一个敌人后,手便不再哆嗦了。他高兴地对班长说:“打仗原来就这么回事!”战争年代,两个月的兵,就俨然是位老兵了。一个人的成熟,是不能用入伍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在这次攻击丹山的战斗中,他冲在了最前面,不幸,被暗堡里伸出的罪恶枪口击中了头部,牺牲时年仅十九岁。

主峰的敌人居高临下,依靠坚固的工事,仗着炮火的支援,在负隅顽抗着。

三营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猛烈攻击,但由于敌堡火力太猛,敌人拼死抵抗,皆未成功。

敌人也不惜血本,用一个团的兵力,向三营进行了八次反扑,企图夺回丢失的阵地,我三营将士,前赴后继奋勇杀敌,决心与阵地共存亡,直杀得敌人鬼哭狼嚎。由于天黑夜战,有一名敌兵晕头转向地闯入了我军阵地,还误以为是自己人,问乙位战士说哪连的。

战士回答说:“欢迎你到我们这边来,放下枪,就受优待。”

那名敌兵马上说:。我早就不想干了,我跑了两回都没跑成。

这回可好了,我又不想跟着他们那帮王八蛋往南撤,我家里还有个老娘和一个小妹妹靠我照顾呢。”

说着就放下了枪,并问那战士说:“大哥,这枪交给你行吧?”

“行,这你就算解放了!”

但仗还在打着,不能为了一个俘虏而撤下去吧。战士想:怎么办呢?忽然灵机一动,问俘虏道:。你是被抓去的,还是自愿穿这身皮的?”

“当然是被抓的了,俺娘当时拉住我死活不让走,还被那帮狗杂种给砸了一枪托,也不知道她老人家现在怎么样了。”

说到这里,俘虏的眼圈红了。

“既然这样,干脆跟着我们干吧!让我们一块来收拾这帮狗杂种们,来给你娘出口气。到时候,我给你请功。”

“好,我听你的!”

就这样,一名误闯入我军阵地的敌兵,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调转枪口成为解放青岛的勇士。

人民战争之所以无敌,关键是人民自身的参与与战争的正义性。

丹山最后夺取主峰的战斗,造成了拉锯式,上去,下来,再上去,又下来,连续争夺了三次,也未能全歼守敌夺取主峰。

三营伤亡较大,但仍在奋力拼杀。

为尽快解决战斗,姜子金副团长命令一营上去增援,与三营一起组织力量反冲锋,占领主峰消灭敌人,夺取战斗的最后胜利。

同时命令山炮连、重炮连立即用大炮摧毁敌堡,要求炮兵一定要瞄准打,打得准打得狠,封锁住敌人的火力,掩护步兵攻击。

炮兵接受命令后,立即开火,一发发炮弹稳准狠地射向主峰敌人的碉堡,如同是暴雨中挟裹着的一串串惊雷。

全团所有的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子弹像暴雨倾泻似的横扫过去,硝烟火海弥漫了整个丹山主峰,明碉暗堡淹没在一片烟火之中。

敌军被这强大的炮火给震慑住了,我攻击部队一跃而出,乘着炮火的硝烟向主峰冲去。

面对着这疾风暴雨般的强大攻势,丹山守敌由慌乱到惊惶到恐惧,顿时失去了抵抗的能力,攻击的勇士们大显了神威,撒开了火力,向着蜷缩在主峰的敌人好一阵“吐吐”,只杀得敌人连滚带爬像屎壳郎一样四散逃窜,各自顾命要紧。许多士兵干脆将步枪一扔,伏在地上等着当俘虏。

那才真叫痛快,战士们终于冲上了丹山主峰,到处都可听见我军的联络号、哨子声和战士们的吆喝声——“缴枪不杀!”“优待俘虏!”

也不时会听到有敌兵在响应:“别开枪,我投降!”

或者是:“我这儿有一条枪,缴给你们!”

战士们甚至手往蒿草里一抓,就有可能抓到一个俘虏,再往地上一摸,嘿嘿,可能就能捡到一挺机枪。这一仗可发大财了歼灭敌人一个加强营(六七百人),击退一个团敌人的反扑,在反击中俘敌一百五十余名。

战斗一直持续到午夜两点多。

枪炮声终于停下来了,大地又陷入了沉寂。

丹山战斗结束后,二八一团一路挥师南下,进至李村北部、后,姜子金与王敦政委到达李村师部,向师长汇报战斗经过。

邬师长见到他俩高兴地说:“丹山战斗你们打得很出色很漂亮,今晚没有你们的任务了,让部队好好休息一下,睡一觉后,准备明天进青岛去!”

这已经是6月1号的后半夜了。

东路部队在攻占铁骑山据点后,奉命向崂山进军,大军一路南进。

在进军途中,未发生大的战斗,只遇到小股残敌的阻击,这种阻击一触即溃。警备四旅十二团于5月31日晚8时进驻崂山北龙口。

当晚,即向北龙口西山的敌人发起进攻。

由于连日行军作战,几天几夜马不停蹄地奔波战斗,吃不好6月2日,农历子丑年端午节。

凌晨3时。

东路部队警备四旅十一团,一路南进到达崂山南端,占领了沙子口,切断了市内敌人的东退之路,使敌人陷入我军的弧形包围之中。

6月2日上午7日时。

我九十四师先头部队,直插浮山所,以迅猛利索的动作,攻克了浮山主峰,歼敌一个连。

这时敌人从沙子口开过来十二辆卡车,正好被我军从浮山冲过来的部队截击,当即击毁两辆,缴获了卡车十辆,还有一辆吉普车。姜子金副团长命令二营副营长鞠克光让俘虏开车,部队乘车向市内挺进。如果遇到敌人顽抗,就坚决消灭。姜于金与政委王敦分工,王政委带领二营进入市内消灭残敌,保护城市。姜子金带领四连乘车占领大港。

上午l0时前,部队就进入了市区,占领了大港码头,俘敌二百五十余人。下午6时,二八一团机关进入黄台路原丁治磐公馆内休息。

攻击市区的西路部队,沿着铁路线西侧,直逼沧口北部红房子。七连接到命令:“立即截住由东北小商埠向老虎山逃窜的敌人。”

二排迅速通过开阔地,占领了楼山后村。敌人一窝蜂似的在麦子地里乱窜,二排顺着东南方向的小沟插过去。共产党员刘新正带领的战斗小组冲在最前头。

六班长刘法智喊道:“同志们,敌人跑了,准备好刺刀手榴弹,瞪起眼来捉俘虏多缴枪啊!”班长的号召,得到了全班的响应。

离敌人三十多米时,班长喊了一声:“打!”一排手榴弹扔向敌人,他们趁着掀起的泥土和白烟的掩护猛冲上去,刘新正晃着雪亮的刺刀喊道:“缴枪不杀,优待俘虏!”

“妈拉个X!不认识是自己人吗?”慌乱中的敌人,还以为发生了误会呢。

“我们是解放军!缴枪不杀!”刘新正严肃地警告着敌人,这时,吓昏了头的敌人才看清楚站在面前的是解放军,纷纷跪下求饶。

战斗继续着,冲进小沟时李锡品负伤了,刘新正赶过来对他说:“好同志,你能坚持就顺着沟爬下去吧,我还要去追击敌人。”

李锡品朝他点点头,让他赶快消灭敌人要紧。

刘新正就顺着沟向六班副姜吉海跑去。刚奔到副班长身边,—颗子弹飞来,他的左腿挂了花。他忍着痛,与六班副一起继续战斗。

副班长盯着前边的堡群吩咐他说:“你给我当观察员,帮我观察敌情,我们狠狠打这些****的。”

“好!”

一会儿,刘新正看到由老虎山下来三个敌人,扛着一挺轻机枪,在离他们只有三十几步远时,“砰!砰!”两个敌人应声倒地,剩下那个趴下不敢动了。

“打得好!”俩人互相鼓励着。

老虎山下地堡群的敌人封锁了他们的出路,刘新正拖着受伤的腿和六班副交替掩护,向小炮组处撤过去。

到达小炮组后,副班长动员他下去,他坚决拒绝,继续为副班长观察情况。不幸,他头部又中了一弹,倒下去了。鲜血流满了面孔,六班副见状,心像火烧的一样,战场上,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眼看着自己的战友在流血。六班副扑过去,用手摸了摸刘新正的胸部,已经停止了呼吸!他眼含热泪,正要吩咐王可义把他背下去,结果奇迹出现了,刘新正又活了,他忽地从地上爬了起来,六班副一把扯住了他。当他看到副班长身上的冲锋枪时,要求说:“副班长,给我枪,我要打!我是共产党员,我还能打!”

“好同志,你不能再打了,我都看见了你很勇敢,快下去吧!”

子弹不时地打过来,随时都有牺牲,随时都在流血,六班副把他按在沟里,架到卫生员处,包扎好后,又投入到战斗中去了。

刘新正昏迷地躺在沟里,等他清醒过来后又挣扎着爬了起来,可是他蒙陇的两眼,已找不到战友们的位置了,就是这样,在一个人民战士——一个共产党员昏迷的脑海里,仍不能忘却的是他的战前誓言:轻伤不下火线,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他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摇摇晃晃地顺沟向前走去。

“刘新正,你快给我隐蔽好!敌人打过枪来啦!”吴连长想喊住他,可他像没听见似的,仍在继续前进,身体已有些虚脱,这是流血过多的原因,他在寻找敌人拼命,可巳分不清敌人在哪里了。

吴连长立即叫通讯员把他给架下来,他的右臂上又挨了一枪,不住地挂花,他躺在地上再也不能动弹了,血流了满身满脸。

副连长在他的担架旁检查一下,他完全昏迷过去了,动也不动,看样子是牺牲了,副连长悲痛地挥了挥手,担架抬走了,同志们的眼圈都红了。

刘新正没有牺牲,革命的生命力将他带到了胜利的境地。青岛解放后,没有发现他的尸体,文书下去调查,都说他牺牲了。于是逐级上报,从此烈士簿上便填上了他的名字,他的衣物也由团里转回他故乡的家中去了。

6月12日的上午,文化教员张春光随同慰问团到达后勤手术队,他在手术室姓名登记簿上,忽然发现了这位“烈士”的名字,作为老战友,他的心嘣嘣跳了起来,。好!他还活着,被转到这里来了。”

于是,在解放青岛的战斗中,便留下了一位活着的“烈士”的故事,在人民解放军三十二军的功臣簿上,也留下了这位活着的烈士的功绩。

当溃逃的敌人窜至楼山后一带时,曾以一个营的兵力扼守住楼山的四个山头,依仗居商临下的山势和坚固地堡,以猛烈的火力向我二八四团之一部据守的楼山后村猛压,给楼山后村的阵地,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我二八三团四连,在三十里路的猛烈进击中,恰好此刻赶到了楼山,神兵天降般逼至敌阵地,距敌只有二十米。敌以一个排的兵力固守住营盘,组织了两挺机枪和一支冲锋枪,向我冲击部队猛扫过来,二排长郑文言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指导员宋世萍乘敌立足未稳,以机智勇敢的果断指挥,带领四、五两个班高喊着冲锋口号,扔出一排手榴弹,随着爆炸声直扑敌群,掀起了铁丝网,直插入敌壕沟。歼敌一个班,俘虏三名,缴获三○步枪三支,轻机枪一挺,子弹五千余发。

敌人一见壕沟被人民解放军占领,哪还有心思抵抗,呼啦一下四处溃逃。四连勇士乘胜猛追,以二十分钟的时间连克楼山四个山头,杀伤敌人十余名,俘敌七名,给友邻阵地解除了威胁。

当部队进至老虎山下时,在老虎山又一次遭到敌人的阻击。

这是敌人为了掩护主力撤退,拼凑了一个营的兵力固守在老虎山上,企图阻止我军西路部队向市区挺进。

我九十五师指挥部决定:由二八三团一、二营攻击老虎山之敌。

开始,师部命令要白天攻坚,主攻连被二营四连抢到了手。

战前,连里领导在支委会上作了充分研究,有预见地准备了两至三套班排干部。在战斗中随时可以进行调整,边打边组织,牺牲了的随时补充,保持了部队战斗力。

如在楼山战斗中,二排长和五班长牺牲了,另有五名战士负伤,当一排换防时,马上进行缩编人员,提拔了火力班长徐法虎任一排副,一排副升任一排长,三排副李金生任二排长,三个步枪班改为两个班,保持了原有编制,以备再战。

当时的战斗口号是“拿下老虎山,到青岛去开庆功大会。”

战士们的战斗情绪十分高涨,普遍要求送第一包炸药上去。

由于情况有变,白天攻坚的任务转为夜间,当部队冲下老虎山的第一个山头时,敌人已开始溃退,惊慌失措的敌人,慌不择路地拼命向小清河逃窜。

勇士们不顾一夜作战的疲劳,跟在敌人的腚上紧迫不舍。

当追至小清河最后一条防线时,敌人又集中起一个连的兵力,固守住二○○高地,掩护其主力逃窜。

二○○高地,是小清河敌阵地最突出的一个山峰。敌人集中了猛烈的炮火向我军封锁,阻止了整个西路部队前进的道路。二八三团指挥所直接命令四连坚决夺下二○○高地。

连长李维欢、指导员宋世萍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光荣任务,他们两人每人亲自带领一个排,身先士卒以快速勇猛的动作,通过敌密集的炮火,从两处向敌人发起了冲锋,仅用了十五分钟时间,就占领了二○○高地,杀伤逃敌四十余名。

在发起冲锋时,一班解放新战士张德峰脚上负伤,仍坚持战斗不下火线,他说:“我这是头一次用枪去为人民打仗,就是死了,也算是活出了个人样来了!”

当冲到山顶时,他头部中弹倒下了。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他见到一排副牺牲了,就不顾一切地爬上前去,首先抢过一排副的枪来,以备敌人反击时,丢掉了革命的武器。

一个刚刚解放过来的战士,一旦调转过枪口为正义而战时,一夜之间就如同换了个人一样,国民党能不败吗?

难怪当年一国民党将领哀叹道:“党国气数已尽,民心所向,大势去矣!”

6月2日上午8时许。

西路攻城大军的先遣部队,攻克水清沟南山的敌据点,大部队开始向市区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