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青岛
14341700000036

第36章 附:入城纪律(2)

198师退缩之后,原进占胶济路北侧张鲁寺一带担任翼侧掩护的敌8师2个团即呈孤立、突出状态。为挫败敌之西进,歼灭其有生力量,许世友决心以5师及3旅一部围歼该敌。经6小的激战,将张鲁寺之敌22团基本歼灭,并将增援之敌23团击溃。此后,西部敌8军进抵高密以西的蔡家站、毛家庄地区。东路敌54军在西部敌8军的策应下突破我胶河阵地,抢占高密城。我军乘敌立足未稳之际,于10日夜袭高密,歼敌198师一部。

至此,敌已东、西会师,胶济路沿线已不利于我再战,我军遂向北转移。

胶济路阻击战,自6月22日至10月10日,历时3个月又19天,在这段时间内,我军发扬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阻击、反击一直不断,较大的战斗就在有五六十次。

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经过连续紧张的作战,共歼敌1万余人。

大战掖县

胶济路阻击战后,有些干部战士对我军主动放弃一些城市和地方产生怀疑和埋怨。针对这种情况,军区抓紧战役的间隙,组织部队学习了毛主席为党中央、中央军委起草的《三个月总结》、《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指示以及陈毅为贯彻中央指示在华东干部会上的讲话。强调说明,党中央制订的运动战、歼灭战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若干城市、若干地方的放弃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要的。不如此,就不能换取歼灭敌人的若干有生力量。只要把敌人有生力最大量歼灭了,不仅可以收复失地,而且,可以夺取新的地方。敌人虽占了胶济路沿线,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并且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针对有些人怕伤亡,说怪话的情绪,许世友专门讲了这个问题:“黄瓜打驴,去掉一截子,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一是只看到自己伤亡,没看到敌人的伤亡更多;

二是你没有打准,打了驴屁股。为什么不用黄瓜打驴眼睛?

打驴眼睛不就把驴打瞎了吗?所以要好好地总结经验,要想办法打得准,打得痛,打在敌人的要害上。”

这次学习和休整虽然时间不长,但对于统一和提高广大干部战士对当时形势的认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加深了打运动战、歼灭战的认识,鼓舞了夺取更大胜利的信心。

1946年10月间,国民党将其46军海运青岛,接替54军在胶济路上的防务。54军集结兵力后即沿胶县、平度公路北上,于10月31日进抵兰底地区。与此同时,敌8军亦在昌邑附近集结后沿潍县、烟台公路向东进至新河一线。敌人的企图很明显,就是要用2个军的兵力合力打通烟潍路,进占龙口、烟台、威海等港口,切断我胶东海上联系,尔后配合胶济路上的敌人,合击我军,占领整个胶东。

这时,我胶东军区主力5师、6师、3旅等正位于平度及其东南的云台山周围地区。许世友和军区前委住在云台山山脚下的一个小村里里。在只有几问茅屋的指挥所里,面对作战地图,许世友紧张地思考着怎样打败敌人这次新的进攻。

在作战会议上,大家总结厂前一阶段的作战,认真分析情况,研究了作战方案。在胶济路阻击战中,我军采取节节阻击和阻击、反击相结合的战法,迟滞和消耗敌人,挫其锐气,歼其有生力量,达到了预定的作战目的。现在,形势发展了,我军可以更集中使用主力部队,有计划有准备地打一些内线防御中的较大的进攻战,求得歼灭更多的敌人。这次敌人分兵两路,正好便于我军集中兵力攻其一路,歼其一部。

那么,先打那一路好呢?战场选择在哪儿?

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许世友决定首先集中兵力在白河庙地区歼击54军。并作了如下部署:以5师、6师、3旅(欠17团)为主攻集团,待敌54军进至马丘、白河庙地区,由东向西从翼侧出击敌人,争取歼其一部;以西海分区独立1、2团阻击敌8军之行动;以3,旅17团配合地方武装守卫平度城,并阻敌54军于预定战场;北海与东海分区部队分别控制龙口、烟台、威海等港口,严防敌人从海上登陆;南海分区部队继续在胶济路沿线打击和牵制敌人。

11月1日,西线敌8军166师由新河、荣誉1师由密埠店折转向东,向平度方向进犯。许世友立即命令西海分区部队坚决堵住敌人,保证主力对54军的作战。与此同时,南线敌54军198师、8师由兰底沿胶、平路并肩北犯。敌先头部队抵马丘后,即遭我军3旅阻击。敌另一路向胶、1平路东之杜家、徐家及塔匠方向猛攻,企图策应马丘之敌。

此时,许世友根据敌情,即令6师向杜家、徐家之敌出击;5师由东南向白河庙之敌侧后出击,在3旅配合下围歼马丘、白河庙之敌。我军各路部队得令,像无数把尖刀,直插敌群,与敌展开激战,战至黄昏,敌收缩在马丘、白河庙、大岔河三点固守。当夜,我5师、6师、3旅发挥夜战特长,向上述三点发起猛攻,战至2日拂晓,歼敌2900余人,敌54军的进攻被我军挫败。

西线敌8军集中兵力,猛攻平度以西山区,先后攻占我武王山、紫荆山阵地,并以飞机配合轰炸平度城。鉴于平度外围有利地形已被敌占领,敌西、南两路相距亦不远,平度地区不利再战。许世友遂率领我军于2日夜全部向北转移。

11月4日夜,我鲁中部队攻克安丘城,直接威胁胶济路敌军后方。王耀武慌了手脚,急调54军返回胶济线。敌54军刚刚挨了当头一棒,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就急忙南撤。

敌8军在54军南撤后,仍单独向掖县进犯。我西海部队在沿途节节阻击,迟滞敌人前进。我军主力隐蔽转移至掖县西北的泗河及其东南的大抬头、东关门子地区,准备依托掖县(今莱州)西南的粉子山等有利地形歼击进犯之敌。6日,敌166师陷虎头崖(位于掖县西南、渤海岸边),敌舰2艘驶虎头崖港外助战。7日上午8点,敌103师309团、308团在炮兵、飞机、舰炮的支援下向我粉子山阵地发起猛攻,166师部分兵力攻我趴山阵地,策应103师作战。我四海部队与敌激战至12时,粉子山南高地为敌占领。此时,我军以5师全部从北向南,由粉子山东、西两侧向敌出击,3旅以部分兵力由东南击敌侧后,西海独立团亦由正面发起反击。在我军各部猛烈攻击下,敌军大乱,大部被歼。

敌人不甘心失败。在此后的几天里,敌8军3个师每天在飞机、军舰及大量炮兵掩护下,轮番向粉子山阵地猛攻。

但在我军顽强阻击与不断反击下均被击退。战至10日下午,敌在付出沉重代价后,始占我粉子山阵地。为争取主动,我军决定放弃掖县城,转移兵乃,伺机冉战。

粉子山战斗,历时4昼夜,我军歼敌309团正副团长以下4800余人,击落敌机2架,给敌8军以沉重的打击。敌8军军长李弥哀叹:“我带兵数年,从未遭如此严重损失。”

收复失地

5个月来,敌人对胶东的进攻,摧残了人民,也教育了人民。胶东人民没有被吓倒,他们奋起斗争,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和人民解放军一起,为保卫胶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支援前线,1946年下半年胶东参战民工达到11.4万余人次。他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组织了浩浩荡荡的大车队、小车队、担架队、挑子队,向前线运送粮食和弹药,向后方转运伤病员。许多青年、妇女、老人冒着炮火硝烟亲临前线,救护伤员,送水送饭,激励自己的子弟兵英勇杀敌。

1946年下半年,胶东又有5.6万余名优秀青年参加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掖县保卫战后,我胶东军区主力5师、6师、3旅全部集中在掖县以东地区休整训练,并于1947年1月奉命编为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2月初,整训刚结束,即奉华野命令,由许世友率领5师、6师西进参加莱芜战役,3旅仍留在胶东坚持作战。出发前,许世友与留在胶东的军区领导商谈了主力西进后胶东的斗争任务。大家认为鲁南作战一定会牵动整个胶东的形势,胶东应该因势利导,积极作战。

这既是为了配合华野主力作战,同时也是为了发展胶东的胜利。由于胶东军区主力部队都已升级为野战军,许世友等军区领导决定在各分区独立团的基础上成立新5师,以适应胶东斗争的需要。

敌人为策应其“鲁南会战”,于1月底,2月初先后将驻胶县的46军西调淄博,会合73军、12军南下莱芜、新泰,又将8军之荣誉1师西调济南附近。2月中旬,莱芜战役即将打响,王耀武又令深人掖县地区的第8军全部向南收缩,准备西调。

此时,我3旅刚于下普东地区全歼敌警备3旅7团2700余人,斗志正旺,士气甚高。敌人纷纷撤退,正是我军歼敌良机。胶东军区遂决心以3旅、新5师、西海独立团、北海独立团等截歼沙河镇之敌166师,以钳制敌8军西援。

1947年2月19日黄昏,天低云暗,寒风凛冽。我新5师15团以秘密突然的动作,一举攻占沙河至灰埠之间要点黑羊山,紧接着各路部队进逼烟、潍公路两侧,将敌166师截于沙河镇。20日上午,沙河、灰埠之敌从东:西两端向我军反击,妄图夺回黑羊山,分别被新5师及3旅击退。3旅相机夺取了公路要点驿塘,新5师攻占灰埠。21日,莱芜李仙洲部告急,王耀武急令8军迅速西撤,并以新河敌103师沿公路东进,接应166师突围。敌数次攻击均被击退,166师见沿公路西撤已不可能,遂于当日中午由沙河转向西北,沿海堤向新河逃窜。我军当即以炮火向逃敌猛烈轰击。新5师、3旅迅速展开追击,将敌498团3000余人追歼于雷埠、马家和娄家地区,团长被我军生俘,166师残部与新河之敌会合后,全部窜到昌邑,23日逃回潍县。此时莱芜战役已胜利结束。

莱芜战役的胜利,像一声惊雷,震撼了胶济路沿线的国民党军队。他们惧于被歼,纷纷向济南、潍县、青岛回窜。

胶东军区根据华东野战军的统一号令,乘敌混乱之际,发起了以攻歼乍山庄车站之敌为中心的胶济路东段作战。

乍山庄车站位丁高密、潍县之问,由于敌交警15总队防守。其东、西两侧铁路沿线虽然还有一些据点,但都是土杂部队,只要我军攻占乍山庄车站,就可以东、西横扫,席卷胶济路东段。我军远道奔袭,于3月1日黄昏突然对乍山庄车站发起攻击。此时,由潍县开来铁甲车一列,3旅17团击毁列车,全歼年内敌人。次日,3旅分多路猛插敌阵地内部,打乱了敌人指挥机构,生俘15总队少将总队长张古良,残敌全部向我军投降。与此同时,新5师攻占了乍山、猩猩山。

西海独立2团连克虾蟆屯、南流等敌据点,歼敌潍县自卫团1个营。我军第1支队(新6师前身)及滨北地方武装攻克丈岭、塔耳埠,并乘胜向东猛进。高密、胶县之敌在我军顺利声威震撼下,谎报军情,惊呼“情况严重,已被****包围”,不等其上级下令,即仓皇向青岛逃窜,我军乘势收复高密、胶县,直达沽河岸边。

以乍山庄为中心的胶济路东段攻歼战,经一昼夜激战,全歼敌交警第15总队及潍县自卫团1个营,共2800余人,收复高密、胶县,拔除西起虾蟆屯、东至沽河岸的敌人全部据点,重新占领了胶济路东段100里的铁路线。

从1946年6月到1947年3月,敌人煞费苦心,付出近2万人的沉重代价,只是占领了胶济路的一些点线。而胶东我军仅用短短半个多月,就以风卷残云之势,横扫顽敌,收复失地,使胶济线又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三野27军(9纵)与青岛解放一流将军、一流战士、一流战绩

在三野中,27军论资格不是最老的,可论打仗,那可是“名气”最响的。27军虽然出道比较晚,但成名却非常快,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一流的将军。

27军成长于山东,成名于山东,它的战绩却不限于山东。打胶东、克济南、跨长江、战上海,27军都是冲锋在前。抗美援朝,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作战,27军也屡战屡胜,取得了令对手都叹服的一流战绩。

军史提要:

土地革命时期:昆山红军游击队;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

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

游击第5支队;

山东纵队第5支队;

解放战争时期:胶东军区所属部队第5师、

第6师和警备第3旅;

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

1.“老黄牛”首创战功;13团重创“打遍胶东无敌手”的日军,使其哀叹:“胶东的八路是消灭不了的!”许世友大骂:“王耀武这个龟孙子,缩来缩去,是******‘鸟’王牌部队!”

这是一个干爽而晴朗的冬日的早晨,这天是1937年12月26日。在山顶上那座用来祭祖的玉皇庙旁,竖立起了一杆血红的大旗。庙前宽阔的坡地上,站立着数以百计的武装队伍和农民群众。各式各样长长短短的武器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寒光。

这些武器有长杆汉阳造步枪、猎枪,有自制小土炮、大刀、长矛,虽然显得乱了一些,扛在人们的肩上,却充满着勃勃生机。

这时,一群英武的年轻人从庙门里走出来,站在庙前的台阶上。人群里立即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一位面容清癯、身材修长、穿着藏青色长袍、30来岁的英俊青年站在最高的台阶上,面向早已翘首以待的群众,带着庄严的表情说道:“同志们,我宣布,****胶东特委组织和发动的天福山武装起义于今天开始了!同时,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也正式成立!”

话音刚落,一声声激动和喜悦的欢呼便在群峰旷谷间激荡开来。

“团结起来,武装抗日!”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把日本鬼子彻底从中国赶出去!”,这位讲话的年轻人就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他是这次武装起义的主要发起者之一。现在,他望着飘扬的红色大旗,心中激动万分。面前的这支队伍可是胶东第一支抗日武装啊!

天福山起义创建的第3军,揭开了胶东人民武装抗日的序幕,给占领济南、青岛的日寇背上插上了一把锋利的尖刀。

天福山起义和不久以后的威海起义及掖县起义所成立的部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发展壮大,锻炼成长,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人民军队的劲旅——第27军的领导人和骨干。

1938年9月18日,抗日第3军在掖县的沙河镇改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5支队。这是27军建军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此,这支部队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由幼稚走向成熟,驰骋沙场,最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常胜之师和主力之一。

10月15日夜,驻青岛伪自治军上将总司令仓谷次太郎督率伪军2000余人向我驻大青杨部队实施秘密包围。次日清晨,偷袭我第61团驻棘子嶂村某连。听到枪声,支队司令员高锦纯立即命令部队准备出击。于是,激烈的战斗在盛家大庙、大青杨村周围展开。

61团团长赵一萍勇敢沉稳,大战乍起,他不急不躁,用沉着有力的男低音指挥部下:“同志们,不要着急,要镇静,我们先隐蔽好,等敌人靠近了再打!”

等敌人靠近到我阵地前沿80来米的时候,赵一萍大手一挥:

“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