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青岛
14341700000038

第38章 附:入城纪律(4)

5月12日,华东野战军首长发出歼击国民党整编第74师的作战命令。第9纵队担任的具体任务是,担任阻击任务两天,必须以一切办法吸引住整编第74师,坚决守住坦埠东、西两山口及要点,以积极手段拖住并消耗敌人;阻击任务完成后,主力由坦埠东南向马牧池、南北瓦庄攻击前进,攻占雕窝后,协同友邻向芦山突击,从正面攻歼整编第74师。

12日早晨8时许,9纵第27师80、81两个团及第25师74团,以迅捷动作进入马山、佛山、大崮和蓝石山诸阵地。至14日晨,经两天两夜激战,在我军的顽强抗击下,敌整编第74师只前进七八里路。按华野前指命令,我9纵守备部队白天坚守,入夜又撤出阵地,圆满完成了对敌轻牵硬拉、牢牢拖住张灵甫的任务。

许世友打电话给陈毅说:“军长的战法真灵啊,对张灵甫这家伙欲擒故纵,使其欲攻不克,欲罢又不甘心,真乃高见!”

陈毅爽朗地说:“世友啊,下一步就该你猛吃大肉啦!”

许世友说:“谢谢军长,我们一定揍得张灵甫灵魂出窍。”

不一会儿,聂凤智过来问许世友:“怎么样,今晚还撤不撤呀?”

许世友说:“野司叫打就打,叫撤就撤,没什么二话可说的。”

13日黄昏,华东野战军主攻部队开始出击。至次日晨,大体形成了对整编74师的包围态势。陈毅亲自发出了“歼灭74师,活捉张灵甫”的号召。全军指战员无不兴奋异常,立下“攻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消灭74师立大功,红旗插上最高峰”的誓言,纷纷请战。

15日13时,华东野战军发起总攻,从四面八方多路展开突击。敌整编第74师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他们依托巨石和山头阵地,居高临下,不断发起反冲击。华东野战军每克一点,往往经过数十次的冲锋,反复争夺,直到短兵相接,刺刀见红。战况激烈程度,为解放战争以来所少见。

经过英勇的冲杀,逐次粉碎敌人的顽抗,缩小了包围圈。敌在抵抗无效后,于当日下午倾全力组织突围,在飞机轮番轰炸掩护下,先向垛庄突围,被第6纵队打回;又改向西冲击,被第1纵队打回;后转向东突围,被第9纵队打回,均未得逞,伤亡累累。入晚,敌即被压缩在孟良崮、芦山等东西3公里、南北2公里的几个山头上,完全暴露在华东野战军炽盛的火力之下,数万敌军陷于极端狼狈的困境。

5月16日1时,华东野战军再次发起攻击。

各纵队均集中强大的炮兵火力,向敌军密集的山头、高地猛烈轰击。顿时,在浓烟和火光中,敌人的血肉和岩石齐飞,一片混乱。

在嘹亮的冲锋号声中,我军将士奋勇向敌阵地冲去。指战员不待上级命令,哪里有敌人就向哪里冲,以白刃格斗消灭顽抗之敌。敌军犹似困兽,仿佛也杀红了眼,拼命地顽抗,想要突围而去。张灵甫举着手枪,亲自上阵督战。一批敌人倒下去,马上就有另一批敌人涌上来。双方军队已混战成一团。

许世友随部队进展靠前指挥。天亮后,他站在简易指挥所内,望着前方作战的情形,心紧紧地吊挂在嗓子眼里。这个狭小的山地,这时已成为一台绞肉机,双方都已付出了惨重的伤亡。

此时,74师又冲过来一个营,许世友模糊地看见了这支队伍后面有个指挥的国民党军官。他歪带着帽子,敞着领口,正举着手枪督战。

许世友骂了声:“妈的,敌人要夺路而逃。凤智,命令25师、26师合力攻击,展开白刃战,给我堵住!”

战至下午,敌增援部队第25师、第83师已逼近我军包围圈。

与74师相距仅5公里,敌我已构成交叉火力。守敌在其空军的支援下,凭借有利地形负隅顽抗。孟良崮战役已到了关键时刻。

此时,陈毅打电话给各纵指挥员,说:“……聚歼74师,成败在此一举。望各纵同心协力,浴血奋战,拿下孟良崮。”

随后,陈毅又打电话给许世友,问:“老许啊,******拼死和我们决战,把我们反包围了,情况十分严重。现在,打援、阻援部队打得很艰苦,很顽强,敌各路援兵仍节节抵抗,全歼74师,成败在此一举!我们能争得的时间不多了,你们的情况怎么样?能不能把孟良崮拿下来?”

许世友情绪激动地说:“请陈总放心,即使打到最后剩我一个人,也不让敌人跑了。再说,我手下还有一个师没有上,74师别想从我这里跑掉一个人!”

陈毅以他那特有的大嗓门说:“好!现在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孟良崮拿下来。你们打掉一千,我给你们补一千;打掉两千,我给你们补两千,谁打下孟良崮,谁就是战斗英雄!”

放下电话,许世友意识到最后突击的时刻已经到来,他和林浩、聂凤智简单商议一下后,命令各部高速加强战斗组织,抽调机关人员补充战斗部队,并将所有预备队全部投入战斗。

许世友打电话对25师师长肖镜海说:“你们师长当团长,团长当营长,营长当连长,带头冲!”

肖镜海立下军令状:“坚决执行司令员命令,誓死攻上孟良崮,一定全歼敌74师!”

三颗红色信号弹升起,炮火更加猛烈地震撼着敌人据守的山头。战士们高喊着:“活捉张灵甫,打烂王牌虎”的口号,端枪向敌阵冲去。

敌人倚仗山势,倾其全部火力,拼命抵抗。

冲在最前面的9纵25师73团在团长孙同盛的带领下,乘胜突击,最先冲上孟良崮,将红旗插上主峰。其余各纵先后冲上崮顶。

孟良崮残敌在我强大攻势下走投无路,纷纷跪地投降。敌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被乱枪击毙,同时被击毙的还有74师少将副师长蔡仁杰,58旅少将旅长卢醒等。

16日下午17时许,我全部肃清残敌,至此,号称“蒋家五大金刚”之首的敌整编74师被我全部、干净、彻底地歼灭了!

我9纵在坦埠阻击以及雕窝山、芦山、孟良崮主峰的攻坚战斗中,连续鏖战5昼夜,歼敌6780余人,内俘3001人。陈毅司令员赞日:9纵犹如猛虎。

1948年的元旦之夜,******伫立在地图前,静静无语。自从内战爆发,******恨不能在一夜之间将共产党全歼。他没想到的是,随着战局的发展,他的数十万部队在一连串的战役中纷纷折戟沉沙,损兵折将。他对共产党的仇恨堆积的越来越多,对****斩尽杀绝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

在1947年7月,他想借华野分兵之机,给华野以沉重的打击。但没有想到,他打的却是三野发展起来的民兵和无辜老百姓。尤其是在胶东地区,国民党军队滥杀无辜已使它民心丧尽,这不能不使他伤透了脑筋。

在胶东,他命他的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亲自坐镇,想在那里围歼许世友、谭震林。原想,许世友是个粗人,有勇而无谋,不曾想一交手,范汉杰竟然不是他的对手。

许世友粗中有细,有勇亦有谋,他破了范汉杰的“梳篦战术”,使他付出惨重代价占领的胶县、高密、平度、昌邑、掖县、莱阳等15座县城又被许世友重新夺回。其中在新河、亭口、灵山、平度、掖县、水沟头等10多次战役中,范汉杰损失1.4万多人,仅掖县一役就损失2700人,胶河战役又减员3500人。战后,他把范汉杰召到南京,把他大骂一顿,出了胸中一口恶气。但蜀中无大将,转过头来,他还得命范汉杰回胶东戴罪立功。

结果,胶东一战,范汉杰又损失了1万多士兵的性命。

******大骂范汉杰饭桶,而范汉杰则说:“请委员长放心。

学生一定在莱阳立新功。”

范汉杰带着胶东兵团向许世友部发起攻势,命第8师退守龙口、蓬莱、福山、烟台、威海。54师守青岛,198旅、76旅据守灵山,64师集结灵山为后盾。莱阳城驻50师106团及108团一营,榴炮、山炮各一连,总兵力5万余人。

12月3日,范汉杰与许世友、谭震林在莱阳激战。许世友派出7纵成均、赵启民部攻城,2纵滕海清、康志强部位于水沟头一带,沿烟青公路两侧构筑阵地阻范汉杰援兵;13纵周志坚、廖海光,9纵聂凤智、刘浩天分别集结于五龙河东、西两岸左村、团旺以北,打援或攻城。

12月4日,许世友命7纵成均、赵启民部趁黄昏,直插莱阳城西关。经过3小时苦战,7纵20师占南关,21师占东关,19师进入西关。

范汉杰速命54师、64师、8师由青岛经灵山分批增援。许世友得知范汉杰已派援兵,亦命7纵停止坑道作战,提前攻莱阳城。

9日凌晨,攻城部队猛扑城垣,范汉杰命106团退人城隍庙阵地坚守,又命增援部队加快行进速度。7纵攻城受阻,许、谭二人调13纵37师增援。许世友对37师师长高锐说:“13日晚上攻不下城,别来见我。”

12日上午,攻城开始,受阻。13日再攻,又未攻取。许世友把13纵司令周志坚叫到指挥部,对他说:“你带山炮连到37师去,让师里的干部全下到团、营、连,务必消灭莱阳城顽敌。”

傍晚,又一次攻城开始。至夜12时,将守城的敌106团和108团全部歼灭。

与此同时,敌增援的64师黄国梁部与2纵滕海清、康志强部展开了增援与阻援的恶战。

范汉杰用飞机、大炮为黄国梁开道,坦克掩护。黄国梁拍着胸脯向范汉杰保证:“请范司令放心,攻不下水沟头,愿头颅送青岛。”

结果,黄国梁在水沟头丢下300多条弟兄的性命,铩羽而归。他忘了自己的信誓旦旦,竟从此退出军界,跑到广州做生意去了。

战后,******亲飞济南,当着王耀武的面,大骂范汉杰:

“范汉杰,娘稀匹,胶东一战,你丧师辱国,决不能宽恕,决不能宽恕!”

胶东战役,打了5个月。莱阳战役标志着我胶东兵团彻底打破了敌人的重点进攻,改变了山东战场的敌我态势,有力配合了外线兵团的战略进攻,为收复失地,攻占大、中城市创造了条件。

3.聂凤智毫不含糊:“今天由我下决心,错了我负责!”谭震林严肃地说:“兵团让你们打!你就得打,谁要是不打,我送他四个字:‘机会主义’!”

1948年1月31日,中央军委决定许世友和谭震林率领的华野第7、第9、第13纵队改称山东兵团,并指挥渤海、鲁中纵队等,担负山东战场的作战任务。

山东兵团领导经过商议,认为以周村为中心的胶济路西段之敌,属于分散、孤立、较弱之敌,吃掉这一股敌人于我十分有利。经过激烈的讨论,兵团采纳了聂凤智的方案,决心采取“挖心战术”,以9纵攻取周村;兵团所属其他部队担负打援任务。

按照兵团统一部署,全线于3月11日发起攻击。

3月1日,9纵3万将士从大本营——掖县出发,向周村地区开进。

3月7日,部队经过7天行军,向西挺进150公里,抵达广饶县西北常家庄一带集结,分散隐蔽,以麻痹敌人。休整两天后,夜行昼伏,隐蔽进入敌守备区内索镇西南的周家园、北石桥、唐山庄之间地区,此地距周村20公里。

周村,胶济铁路和“心脏”地区,北靠桓台、长山、邹平,东邻张店,正面是博山,南面是章丘、济南。

10日夜,正当9纵向周村穿插时,一场意想不到的大暴雨骤然而至。顷刻间,坑满沟溢,道路淹没。矫健严整的进军队伍,一下子陷在泥泞之中。由于大雨。夜间四周浓黑一团,道路不辨,首尾难顾,一夜之间,只行进数里,未能及时赶到作战地域。

由于7纵于当夜包围张店,全歼守敌4000余人,惊动了其他各地的敌人,驻长山、桓台、邹平、齐东各部敌人见势不妙,纷纷向周村靠拢,这样导致周村之敌兵力激增,由原来的3000人增至1.5万人。

接到这一情况的报告,聂凤智想:“情况真是瞬息万变。由于受暴雨阻滞,我各部接敌时间参差不齐。7纵先打响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敌人这一猛收缩,兵力大增,给我们攻城出了难题呀!”

到底打还是不打?

聂凤智果断命令:纵队指挥所暂停前进,重新研究纵队下一步战斗行动。

在紧急常委会上,对于打不打周村,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有的同志提出,这场大雨下坏了,周村暂时不能打了,要立即命令停下来。因为周村的敌人已经察知了我军的意图,我已失去了战役的突然性。敌兵力陡增四五倍之多,在兵力对比上我们谈不上占多少优势;况且兵团也有明确指示:如果敌情变化大,不一定攻击,可相机行事。这个主张不能说没有道理。

聂凤智认为,胶济路西段作战,周村是关键。打迟了,拖延了,就会使周村之敌赢得调整部署、加固工事的时间,加之济南、潍县之敌下决心来援,要造成全局被动。而且,张店之敌被歼,我无旁顾之忧,敌受到震慑,坚守决心更加动摇。况且我纵战役突然性只是部分失去,并未尽失,连夜发起攻击,仍操主动。

但是,某些同志仍不放心,觉得没有把握。两种意见终难统一。这时,有的同志建议,能否请示一下兵团首长,然后再定。

但由于电台淋雨受潮,与兵团根本无法联络。雨夜茫茫,派出去的几批通信兵也没有与兵团联系上。

时间在一分一分地过去,会场陷入沉默,人们越等越心焦。

聂凤智打破沉默说:“战机难求,稍纵即逝,等不得了!”

“万一打成消耗仗,兵团查下来,谁能负这个责任?”有的同志仍不放心。

这一点不能含糊。聂凤智当即表示:“作为军事指挥员,在作战方面有机断专行的决定权。今天由我下决心,错了当然由我负责。若兵团将来查下来,我可以立‘军令状’!”

为确保万无一失,防止各级指挥员临战时犹豫不决,聂凤智又专门指示作战科长刘岩:“原先下达的作战命令并没有撤销。

将作战命令重新下达一次。每一支部队,都要多派几个通信员去送。一定要尽快发送,保证各部连夜冒雨突击。”

3月11日是农历二月初一,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我9纵各师向周村摸黑疾进。至次日凌晨,各部相继进人攻击位置,并完成各种攻击前的准备。此时,周村守敌对我围城部队番号、实力尚一无所知。

凌晨4时,我炮兵开始对周村城墙及附防工事实施抵近急袭,周村两丈高的城墙顿时被一片烟雾笼罩。4时20分,炮火刚一延伸,我纵各突击队分别由10个预选的突破口发起攻击。

至6时左右,我各部队已从北门、南门等多处实现突破。聂凤智命令各团趁热打铁,向纵深发展,直捣周庆祥的指挥部。

8时许,73团已全部突入。

9时许,75团也全部突入。

随后,25师又调第74团主力参加攻城作战。三个团按任务区分积极向纵深发展进攻。至中午前后,已先后攻占下沟街、朝阳街、太平街、丁新街等处,并互相取得联系,继续分割歼灭顽抗之敌。

12时前后,79团、80团也先后突人城内,并沿街向城内发展攻击。

13时,76团在十字路口歼敌一个旅部,俘敌500余人,并与75团主力会师。

在我多路爆破和猛烈攻击面前,周村守敌的防御体系很快被打乱。16时,我80团1营对顽抗之敌实施攻击,全歼敌第32师师部、141旅旅部、421团团部一个营。尚在负隅顽抗之敌很快被我分割歼灭,大部残敌失去指挥,军心动摇。数股敌人企图夺路出逃,被我一一打回或消灭。我各攻击部队乘机展开政治攻势,并发动解放战士进行火线喊话,迫使混乱之敌成连成营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