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被折腾的世界
1456300000052

第52章 卡特里娜冲击波 (1)

第二十九章 卡特里娜冲击波 (1)

生活中总有一些奇怪的事情,你经常会在同样的日子,遇到相似的状况。

比如3月20日。

2003年的这天,伊拉克战争爆发了,名为人道主义,实为能源而去。萨达姆最终是歇菜了,但伊拉克的人道主义灾难却出现了,而且美国最后也管不了走人了。

2011年这天,伊战八周年的话题已经OUT了,因为利比亚战争又爆发了,还是因为人道主义,当然利比亚也确实不缺石油,而人道主义灾难比伊拉克要来得快。

对布什来说,他的每个任期的第一年秋天也都注定是不平常的。

在布什的第一个任期的9月,美国遭遇了史无前例的“9.11”恐怖袭击;而在他的第二个任期的8月末和9月初,美国则遭遇了卡特里娜飓风这一灾难性的自然灾害袭击。

如果说第一个任期的“9.11”改变了布什的政治命运和美国的国家进程的话,第二个任期的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则无疑使布什的执政力大为削弱了,从而提前进入了“跛脚”状态。

“第三世界”的场景出现在美国,是最让布什和美国人没面子的事情。

对人类社会来说,灾难往往是一个多棱镜,许多在平时被人忽视和漠视的事情,在灾难和混乱状态下却常常得到最充分的演示,尽管这种演示是人们所不希望看到的。在人们哀叹于卡特里娜飓风的残酷袭击时,也为贫富差距加大所造成的悲剧痛心不已。

卡特里娜给美国人民带来的伤害触目惊心,而在受害者的人流中,最为触动美国媒体和民众的是那些贫穷的黑人的遭遇:他们步行着艰难逃生,他们所有的家当都包裹在一个塑料袋里,他们不仅惊恐于自然灾难,还要蒙受着抢劫、强奸等罪恶的侵犯。

这一切,经由电视和报纸的描述,震撼了美国人,也震惊了世界,以至于很多人愤怒地说,不要称他们是难民,他们也是美国公民。

很快,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用“第三世界的场景”来描述他们在灾区所看到的景象。《华盛顿邮报》就很痛心地说,看看这里的惨景,你会以为是在海地或安哥拉。

这是一个几乎没人曾想象到会出现在美国的场景。并且,在这幅场景中,出现的很少有白人,遇难者和逃难者中绝大多数都是黑人。正如《泰晤士报》的评论所言,遭飓风袭击的美国最让人吃惊的并不是灾难的严重程度,而是死难者的身份。

在飓风中遇难的大多是佣人、厨师和花匠,而他们为之服务的富有家庭早在飓风到来之前就逃走了。在近50万新奥尔良居民中,黑人占大约2/3,在28%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群中,黑人占了84%。

愤怒的美国媒体一再质问:为什么电视画面上全是黑人?在一些黑人领袖看来,灾后一段时间仍滞留在新奥尔良市内的大多是没有汽车的贫穷居民,或那些在飓风来临前没有收到政府警告的人。

一个令人感到悲凉的事实是,联邦政府在应对飓风袭击的主要措施是撤离当地居民,因此多数白人和较富裕的居民在飓风到来之前就离开自己的住所,躲避了飓风的袭击,然而这一计划忽略的是那些付不起旅馆天价的房租、被迫滞留家中贫穷、年老、病弱而没有汽车的黑人和拉美裔居民。

同样耐人寻味的是,在飓风灾难发生之际,美国人口普查局发布了美国贫困率连续第四年增长的消息,经济学家相信,在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并进行调整之后,新公布的数字显示,美国劳动阶层的状况实际上在恶化。

尽管美国经济在增长,但是中等和较低收入家庭显然没有品尝到增长的果实,经济增长越来越集中在高收入的富有阶层。这也是此后美国社会矛盾加剧的关键原因。

贫困人口的增长和贫富差距的加大无疑增加了美国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而在像新奥尔良这样的地区社会矛盾更是达到了一个临界的状态,一旦出现飓风袭击这样的巨大诱因,就很可能激发社会动荡。

富人对穷人好一点,其实也是对自己好。

正如一些美国媒体分析的那样,一些地方发生的抢劫事件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愤怒导致的,而一些富人也就成了抢劫的目标。并且,由于对穷人和黑人的歧视或漠视在灾难中得以“流露”,社会矛盾被进一步激化。

以新奥尔良凯悦饭店为例,在飓风过后的疏散工作中,职员和宾客是第一批疏散的,而贫穷的黑人则是最后疏散的。

很快地,这些被视为“美国的耻辱”的惨景便开始考问起美国社会来。

美国媒体对不公正的社会现实的质疑也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它提醒着人们在反思灾害的环保与政治原因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造成和加剧灾难的人为尤其是社会因素。

但反思似乎还不应仅限于此。恰好在飓风袭击前一天,联合国发布的一份名为《2005年世界社会状况报告:不平等的困境》的报告表明,“最近20年至25年,各种不平等现象不断增长”。

上升的经济潮水未能托起所有的船。

一个严峻的现实是,全球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收入与机会的不平等现象在全球普遍存在,甚至在某些地区趋于恶化。换句话说,在世界的许多地方,“新奥尔良式悲剧”的种子都在不同程度地萌发着。

这同时还是“政府的耻辱”。

正如《经济学家》等媒体所言,面对卡特里娜所作出的最可怜的行政反应不仅震撼了美国,也震动了世界。在惨剧发生后,布什政府对于救援的迟钝、组织工作的混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不协调,都引起了民众的不满,这也使得布什的支持率首次低于40%。不仅如此,反战组织还把矛头指向布什的伊拉克政策,指责成千上万的国民警卫队被派往了伊拉克,环保组织则指责布什政府的环境政策,特别是布什对《京都议定书》的拒签。人权组织更是质问政府对穷人和黑人的无视。

首先遭到质疑的,是政府的危机管理机制。

应该说,经历“9.11”的洗礼,美国政府对外来威胁特别是恐怖威胁的应对意识和能力已大大加强,但遗憾的是,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此番表现得却不尽如人意。针对政府的缓慢的救援,许多媒体都指责说,真是难以想象政府会把手足无措的人们丢在那里四五天,而在东南亚海啸发生时,当地政府第二天就派人实施营救了。

有鉴于此,时为参议员的希拉里迅即致信布什总统,敦促成立“卡特里娜委员会”。在她看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国家事先并没有作好准备。在面临死亡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时,救援工作的步伐相当缓慢。这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应对大规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媒体也普遍认为,美国在应对灾难方面的能力仍然不足,人们甚至担心,如果有新的恐怖袭击,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是否能有效应对和防范。

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的角色及其表现也受到了广泛质疑。希拉里等人提议说,应当把FEMA从国土安全部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类似克林顿执政期间的内阁级的政府部门。而FEMA被并入国土安全部以及在救援工作中的局促表现,已为媒体和公众所诟病。

让布什难以解释的是,在FEMA这样一个现在看来非常重要的岗位上,却安排了迈克尔?布朗这样一个根本不具备专业的应急培训、其在网站和听证上公布的本人简历也掺杂不少水分的人。无怪乎有许多媒体和政客批评布什根本不重视自然灾害等问题的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