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大学规划要充分考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学校发展的历史状况,“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要充分考虑两个基本前提:一个是需要,一个是可能。战略规划要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术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需要的前提下,有多大的能力在多大程度上能获取多少资源和政策支持来实现战略的目标,这就需要有预见性,要有使命的自觉并坚守这个使命,避免办学的趋同化与同质化竞争,办学才不会千校一面、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才可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二)组织的自觉
组织的自觉是指对大学组织特性的坚守,对大学组织结构与组织方式合乎理性与使命的选择。
第一层含义是要自觉遵循大学的组织特性,并在实践中加以弘扬。组织特性是一个组织区别于另一个组织特有的、特别的或特殊的属性。大学组织的特性主要表现为:
教育性、学术性、民主性、开放性、松散性和双重性等六个方面[8]。而教育性与学术性是其他特性呈现的内在依据。不言而喻,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教育性是大学组织与生俱来的根本特性。纽曼认为,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而所有知识构成一个整体,自由的知识或哲理是大学的教育目的,大学的本质由此确定。恰恰需要重申的是,在大学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追求高水平,简单地理解成科研的高水平,办学的政策导向、资源配置、学术评价过度地向科研倾斜,这是对大学教育性的消解,对大学本质特性的背离。
第二层含义是要自觉选择合乎使命的组织结构来整合队伍。对大学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部署。钱德勒说“结构跟着战略变”。大学是-种“底部厚重”、“重在基础的组织”,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目的性活动的承担者。1952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强调大学的教学职能,在大学组织结构上,一律实行了校-系-教研室的组织方式,这一稳定的学术组织形式为不同时期大学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提供了组织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进行了多轮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开始影响我国并逐步成为主流,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已不是单一的教研室,发展到有教研室、研究所、创新团队、中心、基地、学系、学科等名目繁多杂然并存的现状。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并非是内生型组织,而是大学组织之外的组织在大学成立的外生型组织,这些基层组织到底是什么逻辑关系?在结构上是个什么样的结构?只要任何社会上的组织出钱给资源,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长驱直入在大学建立这些外生组织,企业有钱可以搞一个研究院,政府职能部门出个文件可以在大学搞创新团队、创新平台,殊不知这是对大学组织结构的破坏,造成了大学组织运行的无序低效。
同时,被称为学院的一些高等教育机构也出现了好大喜功的现象,包括民办的二级学院,只承担单一的教学任务,却在内部组织结构上设置了许多的分院搞学院制。学院制是美国大学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特定学校使命下由于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的增加、规模的扩大才采取的管理制度。一些教学型的学院完全没有必要放弃学校-系-教研室这一知识传播的有效的组织形式,这种制度对于教学型大学来说是一种最为科学与合理的制度,是一种要坚守的制度。然而在现实中,一些教学型大学在改革中放弃了教研室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浮躁的表现。大学组织制度的选择必须合乎其组织的使命。
(三)质量的自觉
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当下备受关注的话题。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多元的、分层的概念,满足需求的质量是好的质量,过度的质量会导致办学的不经济。我们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定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比如不能拿北大的本科教学评估体系来评价地方的多科性大学。由于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使命定位不一样,面向不一样,区域性不一样,标准也不应该一样。但问题在于现在恰恰使用了同一个标准,这才是造成高等教育质量有问题的根源之一。实际上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就是好的质量,满足学习者发展需求的质量同样也是好的质量。
质量控制的自觉在于能依据学校的定位与面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模式,其中极为重要的是有效知识体系的建立与找到一种高效传递知识的方法,这是大学教学改革中的两个基本问题。我们谈大学的学术水平更多的是从科研的标准来衡量,其实教学中也有很多的学术问题,博耶称其为“传播的学术”、“教学的学术”。应该像重视科学研究一样重视教学学术的研究,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在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应该从学校的使命出发围绕有效知识的概念来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同时要找到高效的传递知识的方法,说到底大学的教学改革离不开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的回答。因此,质量的自觉就是主动地对这两个问题的探求与追问,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高等教育质量才有基本的保障。所以要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四)文化的自觉
大学的文化自觉是指大学在坚守自己文化特质的同时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去引领社会文化,成为社会良心以促进社会的进步。
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的灵魂。任何组织无论从产生到发展、从兴盛到衰亡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氛围。文化使组织成员对组织有一种认同感,会激发成员对超越于他们自身的信念和价值观的承诺意识,这种文化一旦形成并稳下来,会产生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功能性行为,会对组织结构的设计和运转、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大学里对科学文化的传承、吸收、整理和创造是校园人共同的行为方式;对知识的渴求、真理的探索、科学的崇尚是校园人共同的“兴趣”和“偏好”;对社会进步的超越个人功利的关怀和改造世界的责任感应是校园人的共同使命。这正是校园精神的内涵之所在。这一校园精神蕴含着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科学精神的特征,即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真理性特征;二是人文精神的特征,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所有这些特征构成了校园文化的基本特质[8]。
在构建校园文化的时候,在物质的、行为的、制度的文化上都必须时时刻刻贯彻这种对知识、科学、真理追求和崇尚的精神,对异质文化的吸收都必须有利于这种精神的发扬光大。如果我们在校园文化的理论和实践上放弃了这一特质,就意味着校园文化的衰落和倒退。校园文化作为能够自行组织和调节的体系遭到破坏,因为在不能履行本身职能的各组成之间的内部联系毁灭了,校园文化结构中的所有或部分的相互依赖性、相互支配的原则破坏了。这种特质的放弃,使校园文化构建的标准和价值失去了重心,行为文化要素不再将精神文化作为准则来奉行,支持和保护这一体系的一贯职能并保证对标准和规范执行监督的制度文化或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或根本不能发挥其功能。于是,这一切都为异质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侵蚀和吞噬提供了可能。
由于缺乏对文化的自觉,现阶段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经受不住世俗文化和其他异质文化的碰撞与冲击,原来按自身原则架构起来的体系遭到破坏,失去了那种能鼓舞校园人并把校园人团结在追求知识、崇尚科学、为科学而献身的共同目标与强烈愿望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拜官主义、学术寻租在校园的泛滥,使得素朴高雅的生活方式和严谨不苟的治学态度被庸俗的、急功近利的褊狭意识所取代。“文化衰落的特征之一就是追随作风和模仿浪潮的高涨,并成为创作的目的。”[9]校园文化呈现出对世俗文化亦步亦趋的反应。
大学应是社会的良心,应成为社会的矫正力量去引领社会,而不能完全为世俗所左右。因此,喧哗、狂躁与轻浮不属于大学,急功近利、追求时尚不属于大学。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应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应随社会的风尚、喜好乱转;不应像报纸和政客那样见风使舵、赶时尚。大学基于一定的价值体系,在对社会风尚保持合适的批判性抵制中,有助于避免愚蠢的近乎灾难的莽撞。“大学不是一个温度计,要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做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不是社会所想要的(Wants),而是社会所需要的(Needs)。”[10]
大学的自觉要求提高大学管理队伍职业化水平。只有那些具有战略思维、国际眼光、懂得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拥有独特的高等教育理念、富有理想并执著的大学管理者,才可能保持大学的自觉。同时,当今大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组织,我国的本科院校大多已是万人大学,而美国在同样的毛入学率下,万人大学只有7.2%,所以要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学术组织涉及资金的运作、资源的整合、学生的生活及思想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质量的控制、学科学术的提升等等,需要大学管理者能够讲政治、有学问、懂教育、会管理,真正成为政治家、教育家,实现教育家办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眭依凡.大学使命:大学的定位理念及实践意义.教育发展研究,2000(9).
[7]http://www.edu.cn/luntan356/20060323/t2006032357084.shtml.
[8]宣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尼·瓦·贡恰连科.精神文化——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北京:求实出版社,1967.
[10]Abraham Flemner.Universities:American,English,Germa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8.
(本文获2009年度浙江省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优秀论文一等奖,原载《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