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士兵,他的同伙,简直都是完全一样……对日本人来说,天皇是神圣又神圣的天神下界……
只要是日本人,就相信他们是受命于天来征服其他一切民族和人民的……
所以母亲和妻子接到她们阵亡的儿子、丈夫的骨灰时,没有悲伤,没有叹息……为什么?因为阵亡者成了军神,在她们身旁继续生存,受到崇敬,接受食品、水和点燃的香烟的供奉……
只要是日本人,都无条件地相信这种事情……
在这里,重复也是风格之一,“这个士兵,他的同伙”、“神圣又神圣”反复交错,气氛、情绪、语流、认识等由此一一展示。
感染力也重要,它也是支持纪录片保存批判力的一种手法与技巧。
5.人物访问
人物访问的写作往往涉及如下方面的一些问题,解决好它们,成功在即。
介绍语的写作
访问有两重目标,一是了解被访问对象的秘密,一是将这秘密通告受众。由此看来,访问中介绍语的写作意义重大。
第一,它给被访问对象一种总的气氛和地位,一种受尊重的优先权、发言的特权。因此,既是一种压力,又是一种情绪的调动器。
第二,它给受众一种总结性描述,交代了理解与参与的思路、背景,由此唤起受众的期待感。
介绍语的写作应该艺术、简洁、准确。
②写作采访提纲
人物访问随机性极强,而且,要求一种即兴性。但相应的采访提纲是应该事先准备好的,否则,你会吃大亏。
在写作好的采访提纲中,除了要有主线外,还应当尽可能多地写点背景什么的,一来可以进行判定,二来可以找出更深的问题和更为广泛的挖掘问题的角度。
成功的采访提纲的标志是:给你添上了有力的翅膀,能使你不陷于僵局和泥淖,而且还使您获取了最有益的成功,全面的成功。
人物采访容易给人造成审问或人口普查的感觉。为此,“要特别注意选择带有人情趣味的角度,拟出能够引导出轶闻逸事的话题,如人的性情、人际关系等问题。不要满足于仅仅获得事实,应努力争取得到具体事例。没有事实容易给人以抽象的感觉。有事例和轶事的陪衬,观众才能得到情的感觉”。这些都要在提纲中反映出来。
由此看来,虽然在实际的T作中,提纲不与受众见面,但它实际上决定着采访的成败,是人物采访中关键的写作任务之一。
6.新式电视谈话
新式电视谈话节目是现代交流中的一种新方式,在这里,各种各样的人物都可以大显个人主义神话。
这种被称为“脱口秀”(talkshow)的节目,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组成一个谈话圈子,它的主旨在于追求社会之真、心理之真。依据美国专家伯纳德·蒂姆伯戈《电视谈话》的论述,电视谈话可以分为新闻谈话、重大社会事件谈话、娱乐性谈话和推销性谈话。霍尔·汉麦斯顿将这种种形式视为一般分类,在他看来,“新式谈话节目主要论述性生活、暴力冲突,以及妇女在大男子主义社会里的不安和不适症,还有探讨一些变幻莫测的、令人无所适从的新生活方式”。这里强调的是倾吐生活感受、压力,完成真诚交流,给全人类一次综合会诊,使目前所面临的各种困境有一些触动。
这里强调的交流是真正的交流,因而,在一般情况下,拒绝掩饰。与中国的主持人掩饰自己内心真实的作法不同,号称“黑色的烈火”的美国“脱口秀”女主持人奥普拉·温芙蕾总是在谈话中把真实的自己袒露给对方,她绝不利用观众,也不捉弄观众,愿意与人们一道分享一切秘密。在1995年1月的一次有关吸毒问题的谈话中,她向观众承认,她曾在男友的教唆下吸过******。这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坚信福兰克林·罗斯福的名言:“最值得恐惧的,正是恐惧本身。”她使观众从中受到无量的鼓舞:敢于正视事物的真相,哪怕是自己心灵中最可怕的黑洞。作家弗兰·赖博维茨说道:“奥普拉可能是对成年人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她几乎是一种宗教。”
这里追寻的不在于隐私之窥视,而是一种公共性的健全意识,旧而,拒绝一切无关宏旨的琐细探问。
保证这里成功的原则与方法还有许多,例如蒂姆伯戈即指出:主持人的凝聚力和对节目的控制力;②对节目中心议题的即兴发挥;③主持人直抒胸臆,视百万电视观众如一人,并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电视谈话节目的商业性使得观众随节目而来,并同时接受广告;⑤主持人与嘉宾间的“表演”是至高无上的,“虽经刻意策划,但出乎自然”,使观众赏心悦目,为之所动。在各种形式的电视谈话中,演播室内的观众应该成为待在家中看节目的观众的代言人,并适合不同阶层的需要。
关于文字书写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当注重以下方面:主题明确;②脉络清晰;③结构完整;品味高雅;⑤不侵犯人隐私权;⑥不要对人造成伤害;⑦谈话纲要要能控制整体发展;⑧语言流畅、个性化;⑨语言风格要与栏目对应;⑩注重对象。
下面一例选自1996年3月16日开播,至今颇受中国人关注的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它多多少少显示出一些新式电视谈话的特征。
远亲不如近邻
现场嘉宾:娄乃鸣(女,话剧导演)
李丁(演员)
孙毓敏(女,北京戏曲学校校长)
陆建华(社会学者)
主持人:崔永元
时间:1996年10月20日
主持人: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实话实说》节目!小胡同和四合院、大杂院是我们城市
居民常用的住所。这些年随着城市危旧房屋改造的全面铺开,这些住所我们可能已经很少见到了,小胡同已经慢慢消失了,大杂院里的居民已经住进了高楼,他们住进高楼大厦以后,还会想起过去那些居住过的小胡同,想起自己居住过的大杂院……(播放录像)那些大家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可能都会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使人们永远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过去那些彼此问相处很好的、像亲友一样的左邻右舍。我们今天要谈的话题就是“邻里关系”。(对娄乃鸣)娄导演,
我觉得观众心里可能有一个疑问,就是你看起来并不像一个导演,因为他们印象中的导演都是留大胡子的。(笑声)当然男人干导演的人很多,也有相当部分是由留大胡子的群落组成,可是你作为一个女性干导演,你觉得有什么优势吗?娄乃鸣:有优势呀,男演员听话!(笑声)主持人:李丁先生,请问你和娄导演合作吗?李丁:当然合作过。
主持人:你觉得和女导演合作与和男导演合作有什么不同?李丁:女导演特别温柔!(笑声)因为她越对我们温柔,我们这些男演员就越听话。她说得是很对的。
主持人:你可别光图现在在这儿说着痛快,到时候得罪了男导演可就麻烦了。(笑声)我们今天探讨邻里关系,孙校长,我知道戏曲里讲究四门功,叫唱、念、做、打。你认为这四门功夫在
邻里关系里用得上吗?孙毓敏:用不上。
主持人:一门都用不上?待会儿我们听听现场观众的发言,你也许会发现,这四门功里有一门有时候搞不好会用得上。
孙毓敏:打?主持人:嗯。(笑声)观众都非常熟悉,我们现场经常要请一个社会学者来,因为他看问题的角度跟普通人不一样,他可以高屋建瓴,站得高看得远,比如我们今天谈的邻里关系,相信陆建华学者也会把它研究得非常透,待会儿我们就能听到他的高见。
陆建华:你这样把我抬起来了,下面可就麻烦了。不知道大家都爱听什么。
主持人: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先从一个小测试开始。
比如我们谈邻里关系,请问陆先生,你熟悉你的左邻右舍吗?陆建华:不太熟悉。
主持人:你家左边住的是谁呀?陆建华:住的是我的同事。
主持人:姓什么呀?陆建华:我想大概应该是姓杨吧!主持人:右边呢?陆建华;姓朱。
主持人:楼上呢?陆建华:楼上就说不上来了。
主持人:那楼下就更不知道了吧?陆建华:对。但是我认为邻里关系很重要。
主持人:那你为什么楼上楼下楼左楼右住的是谁都不知道呢?陆建华:正因为它重要,我就把处理邻里关系的主要工作让我的太太去做了。(笑声)有些很重要的工作都让她去做了。
主持人:陆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处理邻里关系的很好的方式。(掌声)孙校长,请问你是否住过大杂院?孙毓敏:以前住过。
主持人:那么你要回忆起来,是不是会觉得大杂院里那么亲切?孙毓敏:没这个感觉。因为我当时住的那房子结构非常不好,不隔音,隔壁人家说话我全听见了。还有就是互相之间都太关心了。(笑声)主持人:李丁先生住过这种四合院平房吗?李丁:住过,当然住过。
主持人:你是不是也有孙校长的感觉?李丁:她刚才说的我不同意。看了刚才放的大杂院的录像,我就觉得很亲切。我12岁到北京,过了不到半年就住进大杂院,从此就不断地住杂院。我只感到特别温暖,特别好。我举个例子,比如我曾住过宝昌胡同16号,有一位邻居是送煤的,有一年冬天我和这位邻居一块出去,没走多远,他就听到一个小院里有人在哼哼,他拉开门一看,知道坏了,原来是房主人中了煤气,他赶紧和我把病人抬到他的送煤车上,就往医院跑。这位病人在医院呆了将近一个月,出院后,他到处对人说,要是我们这位邻居再晚到20分钟,他就完了。
主持人:我们也常听到医生说这样的事。李丁先生说的这件事说明了大杂院的邻居们互相间都有一种责任感。娄导演也有这种感觉吗?娄乃鸣:有。我在36岁以前都住在大杂院。和我一般大的女同学生的孩子,有好多都叫我妈妈。有时回到家,除了进自己家,顺手开门就进了邻居家了,生活显得很丰富。
主持人:生活上有没有觉得不方便?娄乃鸣:有,就是觉得有关不上门的感觉。有很多事也主动向邻居说,你不说,有时邻居也会问。
主持人:有没有可能邻居对你有意见,而你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娄乃鸣:可能他们忍着来着,没跟我说。(笑声)主持人:现在我们为了将这种回忆更准确更充分,请曾经住过四合院、大杂院和现在仍住着的现场观
众举一下手……有没有现在还住平房的朋友?观众一:我。我是从一出生到现在就一直住平房。
主持人:你跟邻居关系怎么样?观众一:很巧,我的邻居是我的婚姻介绍人。至于说闹很深的摩擦也是因为我们举行婚礼时没请任何人,自然也没请他,所以闹了误会,我们也曾带着礼品去他家感谢他,但却被拒之门外。后来,我家有一次被撬,他很关心我,喊我到他家去坐,这是我第一次进他家的门。
主持人:有没有再带着礼品去?观众一:那倒没有,主要也是为了向人家表示感谢。
主持人:你邻居的所作所为感动了你?观众一:对。后来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就融洽了。
主持人:好,谢谢你!(对观众二)你是……观众二:我是崇文分局东安菜市场派出所民警王德春。
主持人:民警,经常跟基层老百姓打交道?观众二:对。
主持人:你管片的居民都怕不怕你?观众二:我没把自己当成一个警察就老去管人家,愿意跟老百姓处在一块儿。
主持人:(对观众三)民警的工作很辛苦,咱们实话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