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说益阳
15580800000019

第19章 古城看益阳

益阳城邑的崛起,当在宋元之间,特别是元代升州以后。明初,益阳人口骤降,“降州为县”,但已纳入政治视野的战略分量似乎有增无减。《益阳县志》记载:“明洪武初年,指挥胡海洋镇县,筑土为城,挖壕堑,立敌楼,岁久圮。”当时,据守益阳的都指挥使胡海洋面对十室九空、百废待兴的益阳县邑,决定带领士卒筑土为城,城上修立战楼,并在城外深挖壕堑。当然,胡海洋的土城主要是从军事上考虑的,却也为恢复益阳城起到一定的作用。后因土城疏于修葺,屡遭水害,不久即倒坍。洪武三年(1370),田俊出任益阳知县,任内多有建树。田俊招抚游民,定民数,稽田粮,使元末战乱的益阳逐渐得到安定,随后重建县衙,修学宫,等到洪武十三年(1380)离任时,益阳又恢复了旧朝的生机和活力。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的洪水,加之张献忠起义,益阳城破坏严重。“(崇祯十六年)十一月,张献忠屠益阳”,“焚杀无数”,“驱市民千人,杀于起春亭江畔”。“但此一时期,在益阳官方与民间的共同努力下,益阳城几番修葺,已经初具规模。益阳修建的‘城垣’始见于明洪武初,当时筑城所用材料简单,用泥土筑成。”其后,“成化年间(1465—1487)典史赵安,弘治年间知县赵时中、刘志道屡加修筑,东至水北桥,西至常泰门,与鲁肃城相拒。”如此几经修缮,益阳城自水北桥(今东门口)至常泰门(今西门口),都形成相当大的规模,城埠逐渐扩建,塘汛驿站增多,城垣复苏,宗祠陆续兴建,交通贸易逐步发展繁荣。

明太祖死后,其孙朱允炆继位称惠帝,即建文帝。靖难之变,据说建文帝从南京出逃,匿踪来益阳会龙山,栖身于宝泉古寺(后易名栖霞寺),其人其事与“会龙栖霞”胜景一道,被后人传为千古美谈。随着益阳城的不断恢复,吸引了不少官贾在此兴家置业。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出身的益阳人曹宏凭借仕朝十余年累积的资财,在县城置办了可观的家产。永乐二十二年(1424),明皇室贵烰被封为益阳王,在益阳城建有规模不小的府邸。正德六年(1511),太祖五子之嗣睦株被封为益阳王,亦在益阳城兴修宅院。这是继贵烰之后,又一位明皇室成员在益阳城受封。

嘉靖二十九年(1550),四川叙州富顺人刘激出任益阳知县。次年,刘激在益阳城大兴土木。第一是在鲁肃堤及胡海洋土城基础上外包青砖,改筑砖城。当时,鲁肃堤位于“儒学后墙道旁”。刘激从鲁肃城遗址筑城向西延伸至何家桥(今名贺家桥),城墙临资江北岸,内土外砖。城基宽二丈,路面一丈,高一丈二尺。筑有四座城门:东门称银城(今东门口),西门称金城(今西门口),南门称迎恩(今南门口),北门称拱极(今北门巷)。第二是刘激在知县任内,拓展益阳的集市,活跃了商贸,尤其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繁荣文化,极大提升了益阳的知名度。创办龙洲书院,聘请名师讲授经史,使益阳学风一时大振。又倡礼仪,行节约,曾二修《益阳县志》,龟台山上勒有《资江十景诗》的石刻,为刘激遗墨。凡此种种,使益阳古城成为两湖地区最有规模和影响的古城之一,市井繁庶,盛极一时。

万历年间,街市西延,已经与岐头市商埠连成一片。万历五年(1577),知县郑思孟加修城垣。后为防御匪患,西区沿资江一线筑土堡,派兵驻防,头堡、二堡、三堡由此诞生。万历三十六年(1608),资江洪水漫溢,部分城垣被冲溃。后知县黄宏在城垣旧址上稍加修葺,旋即倾圮。频繁的洪涝灾损,对益阳城形成不小的威胁,为城池的完整保留带来很大难度。也许,这也是作为一座古城,为什么益阳的江防至今仍不完备的主要原因吧。

清顺治十四年(1657),县衙为扩充临江城垣,编织木排若干,置江边以防浪护城,但数年后簰筏腐朽,形同虚设。此一时期,按功能差异,益阳城分为“城内”和“堡上”两大块。“城内”以行政区为主,“堡上”从头堡至三堡,均以商业区为主。清初,堡内转畅,来此经商者日多。随后,三堡街区继续沿资江西延伸至黄溪桥(实际上只到窑湾)。

康熙二十一年(1682),知县江闿主持复筑断垣,设置城门启闭设施。将银城更名永安(今东门),金城更名常泰(今西门),北、南二门依旧名。城门上筑堞楼,永安门楼名酹湖,常泰门楼名倚江,迎恩门(今南门)楼名见岳,拱极门楼名汉寿。

乾隆三十年(1765),乡邑有位陈圣修的贤士,请帑重新修筑县城,在旧址上修筑新城池。采用石基砖身形制将旧城改建;基宽一丈二尺,路九尺,城高一丈八尺,周长七百一十九丈。同时,迎恩门被更名为资江,常泰门被更名为兴贤,东、北二门依旧。堞楼备有盾牌和武器。城外,从西门河岸到南门口河边,砌筑一条长一百三十二丈的麻石驳岸和码头一座,城始坚固。嘉庆五年(1800),县丞胡铃联络乡绅民众捐修了麻石驳岸所有护栏上的石担。

咸丰五年(1855),知县林廷式奉命修葺城池。咸丰七年(1857),知县陶绍甓继续对四处城门进行修整,并在城楼置题额。可是两年之后,一场大火将银城门毁于一旦,时任知县郑本玉只得会同千总袁我林重新将东门加以修葺,同时,对其他城门也作了不同程度的补修。

光绪二年(1876),知县吴兆熊禀请上司核准,以每担粮油抽一串文钱集资,用于修整城墙。专门烧制青砖,印上“光绪二年吴兆熊”字迹,用于城墙的修砌。其后每逢资水春夏暴涨,所筑城墙为城内防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目前残留的部分城墙基址,多为其时所建。

清朝中叶,国内海禁大开,西方人陆续进入益阳。清末,有西方牧师前来传教,西式教堂和房舍相继在城中兴起。随着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加深,作为湖南对外商贸的主要门户之一,益阳水陆交通被渐次打开,水运业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由于东门城外的魁星楼建在刘公滩的烟波洲上,河滩淤积严重,时常阻滞资水畅流,致使不少过往船只搁浅,稍重一点的舟楫很难驶抵堡上,故而城东沿岸逐渐发展成季节性船埠。于是,益阳城区的街道便向东延伸到清水潭一带,时人称之为东关。至此,清代的益阳城拥有东关、城内、堡上,宽三至四米,长十余里,号称“十五里麻石街”。其时,益阳城步入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声望和影响遍及包括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在内的长江流域地区。

益阳县城及县署

三国时吴将鲁肃屯兵于此。国朝丙午(1366)总制胡海洋重修,岁久圮。成化中典史赵安重筑。弘治中知县刘志道包瓷砖石建立城楼。东西有濠,南阻资江为池,门四,东曰永安,南曰应宿,西曰常泰,北曰拱北,万历二年(1574)巡抚都御史赵贤、巡按御史李栻奏建。

益阳县署城南临资水,洪武十一年知县王贯建,弘治中赵时中修。

知县一人,县丞主簿各一人,典史一人。申明亭门左,旌善亭门右,布政分司县东,按察分司县东,府馆县北,阴阳学、医学俱县前,训术训科各一人。河泊所县东,河泊一人,税科司县东,使一人,僧会司在广法寺,道会司在迎贞观,僧会道会各一人。预备仓二:一兴贤街,一太平街。养济院县东,桑枣园县东,漏泽园,厉坛东。

——《湖广通志》(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