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大讲堂.隋唐史话
15959700000022

第22章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开元之治” (下)

唐玄宗即位以前,边防危机十分严重。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奴隶主李尽忠元代钱选绘《杨贵妃上马图》利用民族矛盾,煽动其部众“举兵反”,并且攻陷了营州。接着,营州都督府管辖的连昌、师、鲜、沃、慎、瑞、信、黎、宾、夷宾、宾从等州也相继失守。因此,公元696年以后,这十二州的政府被迫迁到青、幽、宋、徐等州。武则天派王孝杰等组织反击,结果大败,几乎全军覆没,大将王孝杰阵亡。从此以后,契丹贵族经常利用他们占据辽西的有利地位,疯狂掠夺内地,残害北方人民。

至于玉门以西,公元692年王孝杰虽然收复了安西四镇,但在11年以后(703),突骑施奴隶主贵族乌质勒又攻陷了四镇之一的碎叶镇,并“徙其牙帐居之”,从此“安西道绝”。乌质勒掌握14万武装,接着又向北庭都护府进攻,并强占了庭州西部一些地方(《通鉴》卷二○七)。这不仅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堵塞了“丝绸之路”,使唐朝对外贸易受了严重影响。

碎叶和庭州失守时,武则天已经80岁了,已无法解决西域问题。武则天死后,在中宗、睿宗执政年代,不仅政治腐败,而且宫廷内部夺权斗争非常激烈,他们不想也不可能收复碎叶。这个担子,历史地落在唐玄宗的肩上。

在北方边区,从唐初战败突厥奴隶主贵族以后,便统一了大漠南北,设置单于、安北(燕然)都护府,分别管辖长城内外到贝加尔湖的广大区域。此后,长城以北保持数十年的相对安定局面。但是,到了7世纪末叶,唐朝北方门户云州(今山西大同市)被突厥攻陷 (《旧唐书》《地理志》)。从此长城以南已无险可守。公元683年,突厥进攻蔚州(今河北蔚县)、定州(今河北定县)。由于长城以北大片领土失守,公元685年,唐政府把安北都护府临时侨置同城(《通鉴》卷二○三),一直到开元初年。

从上述情况看来,到玄宗即位时期,西域的碎叶、庭州,北方的云州以北,以及辽西十二州,都已被突厥、契丹奴隶主贵族占领,陇右及河北人民经常惨遭劫掠和屠杀。唐朝全国统一的局面被破坏了。

唐玄宗执政以后,为彻底解决边区问题,采取了以下两项措施:

(一)整顿军旅。首先,他颁布《练兵诏》,敕令“西北军镇宜加兵数,先以侧近兵充,并精加简择,其老考等色,所司具以条例奏闻。战兵别简为队伍,专令教练,不得辄有役使。”不仅颁布诏令,而且还派兵部侍郎裴漼、太常少卿姜皎,往军州督促检查该诏令执行情况。

另一方面,7世纪末年,军马“潜耗太半”,玄宗即位时,只剩24万匹。为了加强军马的保养和繁殖工作,他任命太仆卿王毛仲为内外闲厩使,提高了工作效率。到开元十三年(725),军马增至43万余匹,“牛羊称是”。

(二)扩大屯田区,认真解决军粮问题。从中宗到开元初年,军费开支庞大,假若把全部经费都加在农民身上,不仅会引起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且运输也有困难。于是唐玄宗敕令在西北万里的边防线上及黄河以北部分地区,设置庞大的屯田区。

在备战的基础上,玄宗开始收复失地,巩固边区安全,特别是致力于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开元五年(717),唐把沦陷17年的营州等十三州全部收复。玄宗派宋庆礼任都督,重建营州防务,开屯田120区。同时,长城以北的拔也古、同罗、回纥等也宣布取消割据称号,与唐政府合作。于是,重新恢复了安北都护府,统一了长城以北(《通鉴》卷二百一十一)。

解决西域问题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开元二十七年(739),唐玄宗派碛西节度使盖嘉运打败了突骑施,擒其可汗吐火仙,收复了碎叶,从而使沦陷37年的碎叶镇又重新回归唐朝。

第二阶段是击败吐蕃、小勃律,重新打通“丝绸之路”的门户。在开元初年,西域小勃律(克什米尔以北)可汗曾到唐朝请降,唐政府在他们那里置绥远军。天宝六载(747),小勃律王娶吐蕃王女,因附于吐蕃。唐玄宗派安西副都护高仙芝打败了吐蕃,俘虏小勃律王和公主,遣送长安。这一战争胜利以后,“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恐,咸归附” (《新唐书·西域传》)。唐朝重新打通“丝绸之路”,不仅维护了国家的安全,而且有利于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