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大讲堂.隋唐史话
15959700000008

第8章 晋阳起兵和定鼎关中——唐朝的建立

从唐朝建立到安史之乱爆发,共137年,这是唐朝的盛世。因为这个王朝是在隋末农民起义后建立起来的,所以唐初的统治者,对人民力量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他们认为百姓是国家的根本,“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贞观政要》卷一《君道》)。假若不采取妥善措施安抚百姓,给群众以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就有可能像隋末那样,激起百姓的反抗。因此唐初轻徭薄赋,励行均田,改善吏治,严明赏罚。这就缓和了阶级矛盾。同时还实行府兵制、科举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经济、文化大繁荣,形成“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出现了唐朝盛世。

隋末农民战争爆发以后,各地有不少官僚豪强乘机脱离隋朝统治,扩大自己的势力,准备夺取政权,其中最主要的是李渊集团。

李渊原来是西魏柱国大将军李虎之孙,其父李昺,曾任北周安州总管,袭封唐国公。隋朝建立以后,李渊先后任谯州(今安徽滁县)、陇州(今陕西陇县)、岐州(今陕西凤翔)刺史。大业九年(613),杨玄感起兵反隋,炀帝调渊为弘化 (今甘肃合水)留守,节度陇右诸军。大业十一年(615),李渊任山西河东抚慰大使,镇压毋端儿起义。大业十三年初,李渊以太原留守兼晋阳宫监。晋阳(今山西太原)是军事重镇,兵源充足,“食支十年”。因此,李渊“私喜此行”,到达晋阳后,在农民起义如火如荼的形势下,便准备夺取政权。他令长子建成“于河东潜结英俊”,令次子世民“于晋阳密招豪友”。他们“倾财仗施,卑身下士,逮乎鬻僧博徒,监门厮养,一技可称,一艺可取,与之抗礼,未尝云倦,故得士庶之心,无不至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就这样,李渊为起兵反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摆在李渊面前的问题是:怎样消灭隋朝在河东的残余势力,夺取长安?怎样防止突厥在背后的袭击?刘文静建议暂时和突厥妥协,避免腹背受敌两面作战。李世民同意这个意见,并提出占领河东以后夺取关中、在长安站稳脚跟后再反击突厥的作战方针。

李渊立即派刘文静出使突厥,给始毕可汗送去金帛,还把李渊的红旗改为红白狼头旗,表示臣服突厥,并且与始毕可汗约定,将来同突厥共定京师后,长安土地归李渊,子女财帛归突厥。始毕可汗喜出望外,立即遣使晋阳,送马千匹。

大业十三年(617)七月,李渊正式建立了独立政权,自称大将军,开府置官。任裴寂为长史,李建成为陇西公兼左领军大都督,李世民为陇西公兼右领军大都督。刘文静、武士、唐俭、姜謩、长孙顺德等都参与大将军府工作。晋阳囤积的数百万斛粮食、数万匹杂缯,都由李渊控制。李渊父子率甲士3万人从晋阳出发,李元吉留守晋阳。

隋朝代王侑驻守长安,闻李渊宣布独立,立即派宋老生、屈突通加强河东防务,把主力部署在霍邑(今山西霍县)一带,阻击李渊。七月以后,李渊先打败高德儒,夺取了西河郡。八月,大败宋老生,夺取了霍邑。

大军在霍邑休整十余天后,进围临汾(今山西临汾),隋兵迎降。不久,绛州(今山西新绛)郡守陈叔达也当了李渊幕僚。河东各县一举平定,成了李渊经营关中的根据地。

当李渊在太原起兵不久,平阳公主的丈夫柴绍,便离开家乡,投奔李渊。平阳公主则秘密回到鄠县(今陕西户县),变卖家产,招兵买马,组成娘子军,后来和他叔父李神通合作,攻下鄠县等地,声势大震,变成关中地区一支劲旅。

平阳公主的家奴马三宝,能言善辩,被提拔担任招抚使。他到关中义军中到处活动,结果把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等都争取过来,投向娘子军。从此平阳公主的势力扩大到盩屋(今陕西周至)、武功(今陕西武功)、始平(今陕西兴平)等地,兵力发展到六七万人。

李渊的亲戚段纶也在蓝田起兵,聚众万人,与娘子军合作。到李渊渡过黄河的时候,平阳公主和段纶的武装已经控制长安西部和东南部分地区,在关中策应李渊。

李世民渡过黄河以后,领兵西进,沿途小股反隋军队,都归服李世民,到达泾阳(今陕西泾阳)的时候,部众增至9万余人。当时有隰城(今山西汾阳)县尉房玄龄来降,李世民和他一见如故,引为谋主。正在这个时候,平阳公主带领娘子军来会见李渊。从此以后,娘子军便归李渊统一指挥,全军扩大到20余万人。

李渊和平阳公主会师的时候,隋朝的代王侑正据守长安,杨侑当时只有13岁,辅佐他的是京兆内史卫文升。卫文升已经是年过70的老官僚,他听说李渊的军队兵临城下,忧惧成疾,不能视事。负责防守的只有左冯翊将军阴世师和郡丞骨仪。长安城里的隋军虽然人数不多,但工事却很坚固,易守难攻。

李渊率兵到达长安城郊以后,立即对守城将士宣称:拥护代王侑,愿与隋军共同防守关中。隋人书索靖《出师颂》并下令入城后保护代王侑和隋宗庙。当时炀帝还在世,李渊准备利用隋朝旗帜,挟天子以令诸侯。

隋军不听,李渊下令攻城。军头雷永吉等利用云梯首先爬上城墙,后继部队跟着破城,杀败守军,攻克长安。

长安内史卫文升,听说李渊打进来,活活被吓死了!代王杨侑仍在东宫,保卫他的卫队早已逃散,只有侍读姚思廉陪伴着他。

恭帝义宁元年(617)十一月,李渊进入长安,宣布约法十二条,取消炀帝苛法。把拒不投降的阴世师、骨仪等隋将领枭首示众,并释放囚徒。然后,拥立杨侑,即位大兴殿,改元义宁,尊炀帝为太上皇。李渊自号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封唐王,以武德殿为丞相府。令其长子李建成为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秦公,李元吉为齐公,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

武德元年(618)三月,江都兵变,隋炀帝被杀,宇文化及立秦王浩为傀儡皇帝。五月,李渊闻讯和李世民、裴寂等密商后,精心导演一场禅让的闹剧,代王侑退位,李渊当了皇帝,改国号称唐,年号武德,定都长安。任李世民为尚书令尚书令:尚书省长官,即宰相。,封秦王。裴寂为右仆射右仆射:尚书省副长官,副宰相。,刘文静为纳言纳言:门下省长官,后改称侍中,宰相。,萧瑀为内史令内史令:中书省长官,后改为中书令,宰相。。

李渊定都长安以后,当时关陇方面最大的威胁是陇西薛举。薛举是陇西土豪,任隋朝的金城校尉。义宁元年(617) 七月,薛举囚金城令,自称西秦皇帝,并立他儿子薛仁杲为太子。薛仁杲善于骑马射箭,绰号万人敌。他们占领了陇右各县。武德元年六月,薛举进攻泾州。李世民奉命领总管兵反击。薛举进逼高(今陕西长武)。当唐军到达高时,李世民因疟疾发作,由刘文静、殷开山指挥战争。刘文静中计,大败。唐将刘弘基、李安远、慕容罗被俘,“士卒死者十五六”,唐兵退还长安,唐高祖罢了刘文静的官职。

八月,薛举又派薛仁杲进攻宁州(今甘肃宁县),被刺史胡演打退。此时薛举病死,薛仁杲当了西秦皇帝。唐秦州刺史窦轨奉命讨伐薛仁杲失败。薛仁杲乘胜进攻泾州(今甘肃泾川),唐将刘感出战,战败被俘。高祖就以李世民为征西大元帅,反击西秦。唐军到达高以后,养精蓄锐,坚壁不战。双方对峙60余天。不久,西秦将翟长孙来降,并说,西秦缺粮,无力再战。李世民认为战机已经成熟,决定反击。西秦将宗罗由于长时间作战,疲劳不堪,加上口粮不足,无力再战,不少人四散奔逃。李世民增派两千劲卒,亲自带领,一直穷追。李世民舅父窦轨劝他不可轻进,李世民却抓住有利时机,指挥部队猛攻高城。

薛仁杲最初在城外列阵,隔泾水与唐军对峙。西秦的骁将浑干等,夜间偷渡泾水,投降唐军。薛仁杲军心不稳,引兵退入城内。在唐军围攻下,深夜里,秦军多缒城投降,薛仁杲知自己大势已去,武德元年十一月,奉表请降。

征西元帅李世民胜利入城,收俘虏万余名,男女百姓5万余。从此,陇东地区,置于唐政府统治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