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旧制度与大革命
1597000000003

第3章 大革命的根本和终极目标,并非人们曾经认为的那样,要摧毁宗教权威和削弱政治权力

大革命的根本和终极目标,并非人们曾经认为的那样,要摧毁宗教权威和削弱政治权力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行动就是攻击教堂,在大革命激起的所有情绪中,反宗教情绪是最先被激起、最后被平息的。即使在法国人民为安宁而甘受奴役,对追求自由的激情消失后,反对宗教权威的情绪却仍然高涨。拿破仑有能力压制大革命的自由精神却对反基督教的情绪束手无策。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会看到有些人通过对上帝不恭来挽回一点因对官员们卑躬屈膝而丢失的尊严,更有甚者抛弃了大革命最自由、最高贵、最荣耀的信条,反而通过反宗教来吹嘘对大革命精神的忠诚。

然而,今天我们很容易发现反宗教只是大革命的偶然事件,是革命的一个突出的但转瞬即逝的特征,是大革命发生以前人们的思想,是激情和特定环境的临时产物,它为大革命奠定了基础,但其并非革命本身的特征。

十八世纪哲学被看作是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的确这一哲学具有深刻的非宗教性。然而,关键是要认识到,它包括泾渭分明的两部分。

一部分包括社会现状、社会民法、政治法准则的一些全新的观点,比如人人生而平等,废除一切种姓(印度等地的一种等级制度)特权、阶级特权、职业特权;人民享有权力,社会力量至上,规则得以统一等等。所有这些信条都不仅仅是引发革命的原因,而且是革命的结果。在后人看来,所有这些成就都是最基本、最持久、最真实的。

十八世纪哲学家的另一部分观点包括与教会为敌。他们攻击牧师、教会等级制度、教堂、教义。为了毁掉这一切,他们要将基督教的根基破坏。十八世纪哲学的这一部分根植于大革命要摧毁的一切当中,这注定了要销声匿迹,最终埋葬于大革命的胜利中。为阐释我的观点我现在只多说一句,因为随后我想重新回到这一重要问题上:基督教成了政治制度而非宗教教条,因此引起人们的深恶痛绝。出现这种状况也并非因为基督教徒要掌控来世,而是他们就是现世的地产主、封建贵族、十一税(一种宗教捐税)征收者、行政官吏;并非因为人们要建造的新社会无教堂容身之地,而是基督教教徒们在即将粉碎的旧社会中占据了最有权威的位置。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正逐渐显现:大革命的政治成就已经巩固,反宗教成效却甚微。大革命所抨击的旧政治制度已彻底毁灭;大革命所憎恶的权力、其影响力和各阶层逐渐被压制;甚至他们所激起的仇恨,作为最后失败的标志也渐已消退;牧师们从倒台的一切中分离出来。人们看到,教会力量渐渐重塑,并在人们内心重新扎根。

不要以为这种现象只在法国出现。自从法国大革命以来,欧洲各地教堂未复苏者少之又少。

认为宗教与民主社会本质水火不容的观点大错特错。基督教甚至天主教与民主精神毫不违背,甚至有些地方对民主社会大有裨益。事实上,几个世纪的经验显示宗教本能总是扎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消亡的宗教都已在人们内心深处找到归宿。如果能激发人们激情的制度再不可避免地、持久地鼓励人们抛弃信仰,这岂不是非常怪异。

我对宗教力量的叙述更加适合于社会力量。

当看到先前维持社会等级的、定义人类行为准则的制度、习俗在大革命面前坍塌时,人们如此断言便并非不合理:革命的最终目的不是摧毁特定社会秩序,而是整个社会秩序;不是摧毁某一政府而是摧毁社会权力本身。他们不可避免会断言革命本质是建立无政府主义。然而,我敢大胆断言这又是一个误导人的表象。

大革命爆发不到一年,米拉波便致密函给国王:“把新形势和旧制度作比较,你便得以慰藉,看到希望。国民议会通过的重要法令对君主制政府是有利的。取消三级会议省份,取消教士、特权阶级和贵族集团,这难道是一件小事吗?整个社会只有一个阶层的观点让黎氏留大为高兴:大一统的外表下便于权力的实施。历届专制政府为加强王权所做的一切,反而不如大革命一年的功效。”这是有能力领导大革命的人对革命的理解。

法国大革命的目标不仅仅是要改变现有政府而是要废除现有社会形态,因此它要同时打击现存权力、破坏一切公认的势力、摒弃传统习俗、更新道德观念,并根除人们思想中的一味尊重服从的观点。这就道出了法国大革命无政府主义的独到特征。

然而抛开这一切,你会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政府。它是从附属权力机构、社会秩序、阶层、职业、家庭甚至个人等散布于整个社会的权力中独立出来的。自从罗马帝国覆灭以来,没有任何一个势力可以与之抗衡。大革命产生了新的权力机构,或者说新机构是从其摧毁的一切废墟中成长起来的。的确,它创建的政府非常脆弱,但比起其颠覆的所有政府来说,它要强大数百倍。它是脆弱的,却又是强大的,究其原因却又如出一辙。对此,这里暂不详述。

透过即将被彻底粉碎的旧制度,米拉波窥见了这一简单的、和谐却恢宏的构造。尽管其气势宏伟,却无法让普通大众察觉。然而时间会让一切浮出水面。今天,各君主对其尤为关注,赞赏有加。不管是曾支持还是反对大革命的民众都对它抱以钦佩和羡慕之情。人民大众要废除豁免权、国家特权;取消等级划分、讲求人人平等;让官员取代贵族、用统一规则取代地方特权。为革命,人们不遗余力。若是遇上任何障碍,人们便借鉴大革命的方法和准则。他们也懂得了必要时发动穷人反抗富人、平民反抗贵族、农民反抗地主。法国大革命是人们的灾难却也是他们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