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16496500000018

第18章 成功教育第四条(1)

培养孩子勇于负责、不找借口的习惯

维克多·费兰克说:“每一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回答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一个人只有具备崇高的责任心,才能拥有生命的脊梁。家长教育孩子,就要让孩子有承担责任的勇气:犯了错,要敢于道歉而不推卸责任:

失败了,要总结教训而不寻找借口。这样,孩子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了才会更有出息。

勇于负责的孩子长大才有出息

一个人,只有具备一颗崇高的责任心,才能拥有生命的脊梁,没有人会指望一个不负责任的人能给他们带来福音。因此,家长应该让责任心成为孩子的习惯性思维,让他们成为有担当的人。

只有勇于负责的孩子才能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从稚嫩走向成熟,长大后才会有出息。

南丁格尔舍弃了财富和舒适的生活,去追寻她心中的理想。她被一种需要去照顾千千万万人的使命所驱使,要去分担他们在她身边死亡的时候所经受的绝望情绪和恐惧。最后,她成为我们今天所熟悉、敬仰的“白衣天使”之母。

天主教神父达米安抛弃了文明社会的一切,献身于照顾夏威夷莫洛凯岛上的麻风病人,完全发扬了非凡的博爱精神。他与教会的官僚体系奋战不止,为他的教区人士争取补给品,最后他自己也死于麻风病,死在他所爱的、和他一起生活的人群之中。

甘地将一生完全投入追求自由之中。他的非暴力革命理论和实践,终于使英国殖民地的印度人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束缚。当他一再被要求写下自己的生平回忆时,他做出一句最有个性的答复:“我的生平就是我的信息。”

这些人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辉使其成为勇于负责的人,同时也把个人力量化为爱的历史典范,就像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就是责任心。”责任感是孩子今后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保障,也是未来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重要的品质。

但是,在社会中,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若有不好的事情降临,家长也会为孩子找一些客观的理由,而不能让孩子养成勇于负责的好习惯。

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是害了孩子,他们就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虚心地改正。

有这样一则报道:

一个美国小学生因破坏性行为受到停乘校车一周的惩罚,这个孩子只好每天步行上学,孩子很辛苦,向家长哭诉,邻居建议家长用汽车送孩子上学,但孩子的母亲坚决地说:“不,他应该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样的教育方法让孩子认识到,要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能简单地逃避和哭诉。同时,家长还培养了孩子自觉遵守规则、积极自律的观念和习惯。

温馨提示:

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勇于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孩子怯怯地走到妈妈身边,手里捧着被叠成小纸片的英语试卷:“妈妈,你给我签字好吗?”妈妈看着孩子的模样,明白了一切,什么都不问,拿笔给孩子签字。孩子反倒一脸的怅然:“妈妈,你不想知道我考了多少分?”

“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儿,你不想让妈妈知道,妈妈便尊重你,你会为自己的成绩负责。”

孩子沉重地走回了自己的房间,睡前对妈妈说:“妈妈,我的卷子在桌上放着,你看看吧。”

“宝贝,妈妈看了你的试卷,你不想让妈妈看到那低分而伤心,可卷子上的错赫然显示。宝贝,你一定对自己的分数极不满意,才出此下策。

妈妈不会批评你,不会呵斥你,最近,你学英语的劲头大增,你终于明白爸爸妈妈每天对你说的话:英语学习贵在坚持,你把爸爸妈妈关在你的房门外:‘请勿打扰,我在写作业!’你是个勇于负责的孩子,妈妈相信你会自我教育,自我调整,成为有出息的孩子。”

上面的故事都说明了孩子勇于负责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怎么培养孩子负责任的好习惯呢?

1.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长要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多承担一点责任。比如,日常的一些生活琐事,要学会自理;独立完成作业;做事要有始有终。

2.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家长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自己做一些事情,时间久了,勇于负责的习惯也有了。

3.让孩子尝试不负责任的苦果家长要让孩子在事实面前有警惕,如果不能勇于负责,可能会遭受惩罚,要适度地给孩子惩罚,让孩子牢记勇于负责的重要性。

4.让孩子平等地参与家庭事务作为重要的家庭成员,孩子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参与家庭的讨论,做出一些决定,家长要让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5.教导孩子勇于承担责任。不可推卸和逃避家长要正视孩子犯的一些错误,并鼓励孩子要勇于承认错误,学会负责和担当。

要点总结

如果一个人不能勇于承担责任,那就是社会化的失败,因此,家长要教育孩子树立“勇于负责”的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孩子长大了才能成为有出息的人。

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过失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做错事本来是很正常的,但是选择逃避和推卸就是不对的。中国的家长,总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长时期地充当保护伞,即使是自己的孩子做错了事,家长也会责备别人或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不让孩子主动承担过失。

所以,家庭教育中,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过失,不能养成他们推脱和找借口的坏习惯。毕竟,一个孩子连自己承担过失的勇气都没有,义怎能指望他会对家庭和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呢?

总之,不管孩子发生怎样的错误,家长都要让他学会自己承担过失,这样才利于他们改正错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今天上午是张老师的数学活动课,在做练习册之前,张老师引导幼儿讨论了笔是用来干什么的,能不能随便画桌子。孩子们都纷纷说了自己的想法,都表示不把小桌子的脸画脏。当大家一起观察、辅导个别幼儿的作业时,谭博方小朋友又忘记了刚才的规则,用铅笔在桌子上乱画,张老师看到时,桌子已经被画了一半了。

张老师有点生气了,但还是把头转到了一边,让自己平静了一下,以往他的做法是对孩子的错误假装视而不见,然后再把桌子擦干净。但是今天张老师没这样做,他想让孩子明白。做错事必须以自己的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错,必须让孩子学会承担过失。然后张老师让小博方说怎样才能弥补过错,小博方说自己擦掉,于是张老师给他找了抹布,他便用力地擦了起来,结果那铅笔很难擦,擦来擦去,几乎没有擦掉。这时,张老师问他累不累,他说累。“那每天老师擦这么多的桌子,老师累不累?”小博方忙说累,张老师相信小博方是以自己的体验说的这句话。接着张老师又问,桌子还没擦干净怎么办?是不是还应该继续擦干净?小博方说“是”。于是张老师又找了去污粉,让他蘸去污粉擦,这样,博方终于将小桌子擦干净了。

通过这件事,小博方慢慢变了,在张老师下午上课时,该画《美丽的房子》了,小博方第一个就提醒小朋友,蜡笔不能到处乱画,不能画桌子。

看来让孩子自己承担过失,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法。如果孩子做错了事,要教育他们养成从自身找原因的习惯,让他们学会汲取教训,唯有如此,才不至于让孩子犯同样的错误。

龙龙今年4岁,淘气,顽皮,甚至有点霸道。平时在幼儿园的时候,他就喜欢“教育”别的孩子,凡事都要争先:背儿歌、讲故事、吃点心、做游戏样样都是第一。班里要是有小朋友不听他的话,他不仅自己不和那个小朋友玩,还不让其他小朋友靠近他。

龙龙的父母很少在家,他的爷爷奶奶什么都顺着他。有一天,龙龙想吃零食,妈妈说洗完衣服就带他去,让他等等。谁知龙龙一不高兴就把衣架都扔了。正好龙龙的爸爸回来了,见他耍脾气,就厉声道:“这个月不许你进超市。不许买零食和玩具!”然后把龙龙拉进房间里,“你做的对不对,你想明白了,再出来跟我说。”

温馨提示:

当孩子做了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时,不应该帮孩子在别人身上找原因,而应该多分析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承担过失,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别人的原谅。

龙龙爸爸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龙龙自己学会承担责任,不要老是希望别人忍让和宠爱他。人生在世,首先要学会承担自己的过失,才能担得起未来社会的道义和责任。对自己的过失负责,承认错误,记住教训,这样的教育才是更加深刻而难以忘却的。

学会自己承担过失,是孩子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因为它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和心理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过失呢?

1.允许孩子犯错误作为家长,当然不希望孩子犯错误,更不希望由此给孩子带来麻烦。

但是,每个人都必然有犯错的时候。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孩子需要在自立自主、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自我的力量,并由此产生满足感和自信心。

2.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很多时候,父母遇到孩子犯错或惹出事端的时候,一方面责怪孩子;另一方面自己又出面解决问题。这样,孩子由于没有参与的权利,得不到承担责任的机会,也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3.抓住适当时机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一般来说,孩子有了过失的时候,恰好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小安使他急于希望得到帮助,家长要让孩子自己承担过失,这样的教训才算刻骨铭心。而且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都应当让他力所能及地承担责任,这才是现代父母的爱心教育。同时,切忌唠叨没完、翻旧账和急于求成,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

要点总结

一个人的成功就是在不断失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实现的。家长对孩子要宽容、理解。同时,要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过失。使他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过失,并从中认真总结,改正错误。

把借口扼杀在萌芽状态

现在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孩子总是喜欢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自己的过失找借口,于是,找借口可能就变成了习惯。

家长必须找出孩子爱找借口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才能把孩子的借口扼杀在萌芽状态。而且,有些家长自己就喜欢找借口,殊不知,这样的习气已经复制给了孩子。家长还总是高估自己的孩子,即使孩子可能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家长也会认为是孩子懒之类云云。结果孩子的教育总是不理想,如此一来,却也是害了孩子。

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人生的旅程也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没有一个人能一帆风顺,即使遇到了网难,也要有坚强的信念和决心,失败了,也要一往无前。失败了,永远要去找原因,而不是找借口。孩子找借口的过程就是胆小、退缩和不求上进的过程。家长一定要帮助他们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下面故事中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意识到不让孩子找借口的重要性,她曾讲述过这样一段教育儿子的经历:

儿子蹒跚学步时跌倒了,我就“砰砰砰”使劲用脚跺地说:“都是地不好,让我们的小宝宝摔倒了。”儿子不小心撞到了桌子,我就“啪啪啪”使劲用手打桌角,说:“都是桌子不好,把我们的小宝宝碰疼了。”此后,儿子一受委屈,就眼泪汪汪地瞧着我,等我找出“替罪羊”来哄他。

一转眼,儿子读幼儿园了,渐渐懂事了,但是每次做错事,他都能找到借口为自己开脱。他会说:“妈妈,我今天摔了一跤,是外婆不好,她没有抓住我的手。”“妈妈,我今天上幼儿园迟到了,是爸爸不好,他没有及时叫醒我。”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就他自己没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