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16496500000025

第25章 成功教育第六条(3)

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层出不穷的怪问题中,其实蕴藏着极大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多提问题,甚至提出与成人相反的观点,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培养了孩子的认知能力,激发了他内在的潜质。

一个小女孩,偶然发现蚯蚓断成两半后,都在蠕动,感到特别好奇。

她把断了的蚯蚓分别放在两个花盆里,想知道它是否还活着。正在她观察时,妈妈看到她脏脏的手,厉声喝道:“一个女孩子,摆弄什么泥巴,没出息!”随手把带蚯蚓的两块泥巴扔出了门。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扼杀孩子好奇心的家长,对孩子的探索行为持否定态度,结果孩子的好奇心遭受打击,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也被扼杀了。

温馨提示:

好奇心是孩子成长的翅膀,是步入知识殿堂的天梯,不仅著名的科学家需要好奇心,普通人要学习知识、有所成就也需要好奇心,好奇心就好比一粒种子,没有种子就长不出参天大树。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一定不能犯上面的错误,应该鼓励孩子好奇、好问,积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那究竟要怎么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呢?

家长要给孩子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让孩子有种新奇的感觉,孩子也总是将好奇的目光投向他所接触的事物,并努力探寻其中的奥秘,所以,家长要给孩子指引正确的方向。

家长可以把孩子的好奇心引向大自然,带孩子观察春天里花鸟鱼虫的变化。你如果跟他去池塘边观察蝌蚪的生长和变化,或在泥土里撒一点种子,观察植物的生长,或许,还会培养出一个未来的科学家。

也可以带孩子看星星,亘古的银河、闪烁的月光都会使孩子产生兴趣,神奇的大自然是培养孩子好奇心的天然实验室,可以激发起孩子无限的遐想。

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做手工,然后让他们把小船放人知识的海洋,用知识的小舟承载孩子的好奇心。

对于孩子的求知欲,家长不能仅仅满足于家里的几本书,要记得及时更新,或者与朋友交流心得体会,充分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如果你的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那你应该为此而高兴,他正掀起“世界”的窗帘,用独特的思维好奇地打量着它。作为家长,一定要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让他自主地认识社会,成为出色的创新型人才。

要点总结

好奇心人皆有之,关键是看能否把它激发出来,形成动力。好奇心能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所以家长既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还要激发和引导孩子的好奇心。

鼓励孩子蹚过“失败的河”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到处弥漫着竞争的气息,孩子会深刻地感悟到两件事:成功和失败。失败、挫折、失望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如果家长不能帮助孩子蹬过失败这条河,恐怕会阻碍了孩子的成长。作为家长,当孩子面对失败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走出失败的阴影,这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小锋从小在农村长大,大学毕业后来到城里。他各方面都很出色,只有一点让他一直觉得很遗憾,他竟然不会骑自行车!他说,在自己八九岁的时候,看到小伙伴们都开始学自行车,于是也想学。小孩学自行车,最困难的一个环节是跨上自行车。他学得很认真,但是为了能够跨上自行车,却吃了不少苦头,经常连车带人摔倒在地。

在旁边扶着他的父亲脾气很暴躁,一看他摔倒,就着急上火,大声地训斥他“笨蛋”“没出息”。后来,他在父亲的骂声中不仅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胆小,最后连跨上自行车的勇气都没有了。

最终他也没有学会骑自行车。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他始终对学骑自行车充满恐惧,虽然后来也尝试过几次,但心理的障碍让他每次都无功而返。

失败是令人沮丧的,而别人的讽刺更让人难过。当孩子失败的时候,一句“笨蛋”可能会伤透孩子的心。如果来自失败的打击太多,孩子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怀疑,结果就真的成了“什么都学不会的笨孩子”。

温馨提示:

这个世界上除了心理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能有勇气面对,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把一条梭鱼放进一个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只要梭鱼饿了,张张嘴,就可以把小鱼吞进肚子里。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梭鱼。开始时,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梭鱼就冲上去,企图吞食小鱼,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梭鱼的冲撞越来越少,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

这时,科学家取走了罩住梭鱼的玻璃瓶,但备受打击的梭鱼已经没有了斗志。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嘴边游来游去,它都不会再张嘴。最后,这条可怜的梭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会说,这条梭鱼真是笨死了。其实梭鱼原来并不笨,捕食小鱼是它的拿手好戏,它是一条能够独立生活的正常的鱼。

可是,无数次的碰壁后,梭鱼开始怀疑自己捕鱼的能力,最后彻底绝望了。

从故事中,家长也应该得到这样的启示,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失败是很好的学习机会,也是教育孩子的大好时机。可是不少家长却对孩子大加谴责,这样孩子就会自我怀疑,因害怕责骂而不敢冒险。因此如果家长多次这样对待孩子,就会使孩子丧失学习新技巧的勇气和胆量,最终变成上面事例中的“梭鱼”。假如家长能抓住这次机会,积极地鼓励孩子,对孩子说:“没关系,再试一次,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不要怕,没有什么可怕的,大胆地去做,你一定能战胜它!”孩子就会从错误里吸取经验教训,就会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勇气,不再把失败看成是一件坏事,从而增加创新的自信。

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曾经教给家长一套“调整——挑战——承诺”的办法,来帮助孩子走出失败。“调整”是为了帮助孩子了解“闲难并不等于绝境”——“我知道你没有评上小红花,但我相信你下学期会努力,一定能得到小红花,可能评上‘好孩子’呢!”而给孩子“挑战”的感觉,是为了让他学会在不高兴的事情中看到快乐的一面——“转到一个陌生的幼儿园时让人不开心,但我知道不管你走到哪里都能交到很多好朋友。”最后一条是“承诺”,用“承诺”的方式帮助孩子看到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爸爸没来看你跳舞,你一定很伤心,但我们都知道爸爸希望你跳的非常好。”

显然,上面的方法,就是让家长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走出失败”的过程,家庭教育中,家长也可以借鉴上面的方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鼓励孩子,让他有能力抵抗失败和挫折。具体来说,家长可以这样做:

1.心理引导失败是考验一个人心理素质的标尺。作为孩子,失败了。从心理上承受不了,闹情绪,这是很正常的。但作为家长,应从心理上对他们进行引导,引导他们自己分析失败的原因,进行反思,让孩子明白,失败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学习到最终成功的过程。

2.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失败乃成功之母”“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样的名言,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对于孩子来说,未必能理解。家长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启发、引导孩子。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搜集一些名人勇于面对挫折、失败的事例,然后和孩子交流,使孩子学习伟人面对挫折时的做法,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与失败,从而提高自身心理承受力,以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3.让孩子在游戏中接受教育孩子较好动,对做游戏很有兴趣,所以家长可根据这一点,开展些游戏活动。孩子在参加游戏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挫折、失败,但是这些有趣味的游戏会使孩子乐于思考:如何面对失败?是害怕退缩,陷入困境?还是知难而上,去战胜它?孩子在游戏中大都会选择后者。游戏结束后,家长可以适时地让孩子知道:人生旅途中,随时会遇到挫折,关键是如何面对困难,战胜挫折。虽然我们的心灵有时难以抵挡它们的攻势,但我们的背后有许多人在默默地支持我们,鼓励我们,因此,面对挫折时,我们并不孤单,可以寻求他们的帮助,为我们点亮前行的灯,照亮远方的路。

要点总结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想获得成功,就要经历千百次的尝试和努力,因此,对于孩子的失败,家长不要严厉批评,而要不断地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循序渐进地引导,从而增强孩子性格的韧性,帮助孩子跬过“失败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