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16496500000026

第26章 成功教育第七条(1)

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毅力

成功就好比一座大厦,而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是撑起成功的柱石。只有性格坚强、不怕困难的人,才能取得成功。如果孩子怕吃苦、怕失败,没有善始善终的习惯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就不能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战胜困难、坚忍不拔的毅力,让孩子相信:困难可以战胜,障碍可以逾越,逆境也可以扭转!

现在吃点苦,是为了将来少吃苦

中国的老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今天的孩子变得“金贵娇气”了,养成了害怕吃苦、不想吃苦的恶习。出现这样的现象,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将来成为有用之才,又希望孩子不被“风吹日晒”。

其实,适当地让孩子吃苦是有好处的。家长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一个吃苦的环境,以此来培养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折不挠的意志。

每个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期待,但是也要明白,吃苦并不是坏事,现在吃点苦,就是为了将来少吃苦,且看下面的一封信:

儿子:

爸爸为什么总是要求你搞好学习?你说你没有学习动力,你说你没有学习兴趣,你说你知道怎么样搞好学习,就是没有定力,结果是每次考试成绩都令人失望。

爸爸不是没有能力让你吃好喝好,爸爸不是没有能力让你衣食无忧,爸爸不是没有能力满足你在物质方面的愿望,但是,爸爸作为一个过来人,深知一个男孩最终会长成男子汉,那时“你”就是“我”,爸爸终会老去……如果幼鹰不是站在高高的悬崖边上,老鹰怎敢把它推下山崖?当你成年后,如果没有一个高的起点,男子汉如何展翅翱翔?对于你来说,这正是高考的重要性所在,如果你输在了起跑线上,你注定要付出比在校学习更多的辛劳!那时的你定会深刻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古诗的含义。

你不是不羡慕那些成绩好的同学,但你却实在不愿付出他们那样的努力,也许是爸爸给你提供了好的生活环境,但这实在不应该成为你没有学习动力的理由!难道你更愿意在艰苦的环境下学习?而在艰苦的环境下,你恰恰会有更多不利于学习的理由。学习动力的根本不在于环境,而在于不找理由的积极心态!

如果你现在放任了自己,就是放弃了自己的未来!爸爸不可能为你无休止地提供生活保障,现在吃点苦是为了将来少吃苦,与其成年后再努力奋斗,不如现在就开始挑战自我!

孩子,吃苦就是把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做好!吃苦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最后,孩子,我要对你说:“你可以过一种积极的生活,也可以过一种消极的生活。不管你做出何种选择,我都爱你。但如果你决定过一种消极的生活,我将不会有很多时间与你在一起,你要自己想好。”

永远深爱你的父亲这是一封多么饱含父爱和期待的信啊,几乎反映了普天下所有家长的心声。这位父亲深知,今后社会竞争激烈,孩子的压力非常大,如果今天单纯地庇护和宠爱自己的孩子,可能是害了孩子,所以为了孩子今后的长远考虑,他还是很明智地选择了让孩子现在吃点苦。

温馨提示:

能够成就事业的人,并不见得特别聪颖、能干,只是比别人多了一份能吃苦的精神,且能即知即行。

的确,孩子在小时候吃点苦并不是一件坏事。还有可能成就他的一生。这里,我们一起来见证台湾著名企业家、台塑集团创始人,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的成长经历:

王永庆出生在新店直潭,由于身为长子,所以格外承担着许多粗重的工作,挑水就是其中一项辛苦的差役。他每天一大早起床,赤着脚。

扛着扁担,顶着两头晃荡不已的水桶,一步步爬上屋后200多步高的小山坡,再走到山下汲水,而后挑水循原路回家,这样往返约五六趟,连挑数十桶水,才算完成挑水的任务,然后再帮忙做其他家务。工作都做完,他便匆匆赶6里山路上学去。

由于从小生活环境即是如此,王永庆在心理上认为这些都是分内之事,并不认为苦,仿佛困苦一旦成了习惯,反能安之若素。

小学毕业后,他离乡背井,到嘉义一家米店当学徒。一年后,他的父亲肯定了他有独立创业的潜能,便告贷了200元,供他开米店。

开店期间,王永庆十分辛苦,为了更好地经营,他还推出了一个“服务到家”的计划。一方面确保顾客家中不会断米,一方面带给顾客莫大的惊喜。“顾客欣赏我的设想周到,绝不会转向别家米店买米”。

米卖出去以后,接着就是收款的问题。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的人而言,收款则非发薪之日莫属。王永庆牢记每个在不同机构工作的顾客是每月的哪一天领薪,再去收米钱,十之八九都非常顺利。

然而,只经营米店,并不能使王永庆满足。第二年,他又增添了碾米设备。当时,隔壁也有一家日本人经营的碾米厂。日本人下午5点就停工休息,王永庆则忙着仔细挑去掺在米中的小石,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半。

日本人洗热水澡,王永庆则在屋外的水龙头旁冲冷水澡,冬天也不例外。辛苦劳作下,他终于克服了条件上的差异,业绩远胜过隔壁的日本人。

王永庆将从小养成的吃苦耐劳的好习惯和逐渐累积的用心经营的粗浅经验都融入后来台塑的营业管理制度之中。成功虽然也需要风云际会,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吃苦的精神,为以后的发展积蓄力量,奠定基础。

家长一定要明白,任何成功莫不由辛苦奋斗而来。孩子现在没吃过苦,就会怕吃苦,不但难以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反而会采取逃避的态度,久而久之,孩子变得好逸恶劳,人生也就很难获得成功。

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么首先要学会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没有跳不出的闲境。”所以,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家长是不能心疼孩子吃苦的。

要点总结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就得什么艰苦都能忍受,家长要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毅力,告诉孩子不要期待坐享其成,鲜花和掌声背后,必定伴随有泪水和汗水。有苦才会有甜,现在吃点苦,就是为了将来少吃苦。

让孩子勇敢地面对遇到的困难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坦途,也不可避免地会有各种困难。困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家长呵护就能避免的。

孩子面临困难时,家长总是让孩子躲在背后。殚精竭虑地为孩子扫清一切障碍,制造一条条的康庄大道。其实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拒绝困难就等于是拒绝成功,如果孩子在年龄较小的时候,没有勇敢面对困难的经历,长大之后就很难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

因此,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意志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让他们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独当一面的能力。

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作为领袖,她对印度有着杰出的贡献,作为妈妈,她是孩子心中最好的导师。

甘地夫人认为,生活中有幸福,也有坎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使他们以后能够从容不迫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作为母亲,她必须帮助孩子平静地接受苦难,发展自我克制的能力。

甘地夫人的儿子拉吉夫12岁时,因病要做一次手术。面对紧张、恐惧的拉吉夫,医生打算说一些“手术并不痛苦,也不用害怕”等善意的谎言来安慰孩子。可是,甘地夫人却认为,孩子已经懂事了,那样反而不好,所以她阻止了医生。

随后,甘地夫人来到儿子床边,平静地告诉拉吉夫:“可爱的小拉吉夫,手术后你有几天会相当痛苦,这种痛苦是谁也不能代替的,哭泣或喊叫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头痛,所以,你必须勇敢地承受它。”

手术后,拉吉夫没有哭,也没有叫苦,他勇敢地忍受了这一切。

家长教会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不但能使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平稳,家长也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但是这样的教育要在孩子较小的时候开始实施,让孩子有直面挫折的意识和勇敢战胜困难的能力。

温馨提示:

困难是人生的垫脚石,对于强者它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却是万丈深渊。每一个人都要面临困难,而勇敢的人感谢困难,失败的人常常抱怨命途多舛。

有一次,一位日本母亲带着一双儿女到中国朋友家做客,女主人非常高兴,热情地招待他们,包馄饨准备午饭。一只只小巧玲珑的馄饨摆放在一只大盘子里,很是诱人。这时,2岁的日本男孩走到桌边,顺手抓起一只生馄饨就往嘴里填,女主人想制止,日本母亲却说:“让他吃,这样他才知道生的不能吃。”小男孩咬了一口生馄饨,很快皱着眉头吐了出来。

在送别日本友人离去的时候,日本小女孩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哭着向母亲求助,母亲竞视若无睹,小女孩只好自个儿爬了起来。女主人对此很不理解。日本妈妈却说:“让孩子从小尝试困难有好处。”

在日本,像这位母亲有意识地对孩子从小进行困难教育的现象很普遍。他们的观念是:只有让孩子从小尝试苦难,才能使他们日后获得成功。

一位日本学者在谈到日本母亲对孩子进行“苦难教育”的必要性时,说了这样一席话:“孩子享有的幸福太多了,将来会吃不起苦,经不起困难的打击。对孩子进行‘困难教育’,才能使他们在困境中学会生存的本领,将来才能自食其力。人的抵抗力、免疫力是一步步增强的,从无菌室里走出来的人,往往受不了细菌的袭击。”

在生活中,有的孩子遇到一点儿困难,就会沮丧、想不通,甚至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如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所以,作为家长,首先要改变原来的教育态度,让孩子走出家长的“保护伞”,不要怕孩子摔着、碰着、饿着、累着,孩子摔倒了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孩子的坏习惯要严厉地制止,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让他自己解决,如要玩具自己去拿,衣服、裤子自己穿。

当孩子在生活与学习中遭遇困难时,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克服依赖心理,鼓励孩子要独立地面对。因为只有孩子自己亲身经历的困难带来的伤痛,才能激发起他们战胜困难的斗志。而且这是一个不断被强化的过程,孩子就会在苦难的情景中,变被动为主动。

另外,家长教育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还要顺其自然,要遵循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让孩子明白,困难是常有的,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让孩子认识困难、经历困难,从而勇敢地战胜困难。

要点总结

“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毅力,让孩子怀有一颗无往而不胜的心灵,勇敢地战胜困难,最终破茧成蝶!

坐享其成会让孩子成为懦夫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娇宠,舍不得让孩子分担任何的家务,即使是孩子分内的事,也大包大揽。家长为孩子穿衣服、削铅笔,时间长了,就剥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这样就养成了孩子坐享其成的坏习惯。有时候,孩子认识到自己不做事是错误的,也不愿意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好,因为他们觉得家长为自己做事都是理所当然的。

孩子逐渐习惯了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慢慢地就会变得自私自利,没有同情心,坐享其成,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一定要加强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孩子明白坐享其成是一种耻辱。

北京的一座过街天桥上,一大群人正在围着一个跪在地上的男孩观望。原来这是一位大学毕业生,他到北京后,随身的生活费已经花光,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在这儿行乞向人讨要回家的路费。在他的旁边用粉笔写着他的经历,还有一个喝水用的杯子,用来盛放路人施舍的钱。有位青年路过,问询后得知他学的是会计专业,打电话给一个正需要会计的朋友,朋友说:“我倒是正好需要一个会计,但像他这样没出息的人,白给我干我也不要。”青年又建议他先去建筑工地找个活儿干,解决一下吃饭的问题,工作可以从长计议。谁知那个大学生说:“我是大学生,怎么能做民工干的体力活?”青年本来想掏钱给他,但听到这话,手又缩了回去,头也不回地离去了。

这名大学毕业生一走人社会,就宁愿选择乞讨,也不愿选择用劳动来养活自己。他的文化程度是很高,但这种坐享其成的态度最终也会让他被所有的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这个故事也提醒每位家长: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可以协助但不要全部代劳。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习惯了坐享其成的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怎么办?孩子总有独自去生活、工作的时候,家长不可能永远陪伴在其左右。家长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感受各种各样的生活,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温馨提示:

植物都需要水,没有水将无法生存,但是如果将整棵植物都浸泡在水中,植物就会因为水分过多而被淹死。所以,家长对孩子的给予也要适可而止,否则面对的只能是一个悲剧。

周日中午,爸爸妈妈有事,就把亮亮送到奶奶家。亮亮告诉奶奶自己想吃鱼,奶奶就去市场里买鱼烧给宝贝孙子吃。亮亮在沙发上坐着看电视,奶奶在厨房里忙碌着,忽然发现酱油没有了,烧鱼是不能没有酱油的,可是火还在开着,自己走不开。于是,奶奶喊亮亮去楼底下买瓶酱油。喊了好几次,亮亮都装作没听到,照样津津有味地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