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16496500000003

第3章 明确教育目的(2)

不可否认,韩寒与丁俊晖是应试教育的叛逆者形象,他们抨击现行教育,并身体力行。有人抨击他们没文化,走不远,但事实证明他们走得很稳妥,很精彩。韩寒在文学创作屡获佳绩的同时,又列席《福布斯》华人明星排行榜,转战赛车,签约上海大众333车队,同样做得风生水起。而丁俊晖在台球赛场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成为了中国台球领域的王者以及世界顶尖高手之一,他们在用行动向世人证明——不上大学也能成功。

古训有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充分说明,要获得成功,完全不必像千军万马抢着过独木桥一样考大学,另辟蹊径也未尝不可。

而且,我们也不用成为一个全才,只要在某一个行业或领域做精做尖就可以了。一个作家,多读点书来支撑自己写出有影响的文章就行,不必去精通数理化。一个歌手,多练练嗓子,为人们唱出美丽的歌来就行,不必苛求他一定要把古今中外的文学史背得烂熟。毕竟像陈寅恪先生那样博学的人太少。

由此可见,对于有些孩子而言,如果仅仅因为他们没有上大学而断言他们今后发展的道路长不了,这是没有理论根据的。

温馨提示:

有悖于中国的教育现状的成功教育模式,并非每个孩子都可以如法炮制,但起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一种教育思路——还是应该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其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成功的道路也有千万条,韩寒固然“七门红灯高挂”,但这没有阻止他成为文学“状元”;丁俊晖目前虽无很高的学历,却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代台球新秀,在竞技场上屡屡挫败世界顶尖高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谁又能保证认真去学习呢?发挥自己最大的特长,是韩寒、丁俊晖等人的成功之道。

新中国教育走了60年,然而迄今为止,中国人还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原因当然很复杂,但其中一条是,在应试教育之下,更多的人只把学习与考试当成立身处世的敲门砖,极少有人把学业当成事业去做、去钻研。

长期以来,孩子的个性发展被忽视了,孩子成了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为了上大学,拼命把各科成绩搞上去,可是上了大学又如何?

如果没有能力,同样也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悲惨局面。

原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教授发现了一个颇令人深思的现象——“后十名现象”,即凡大学毕业后事业上成就比较大的不是大学时成绩好的,反而是班级的后十名学生。陈教授细细思量,认真寻求答案,最终找到了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在其著作《心智的结构》中指出,人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反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智能等。在人的多元智能结构中各因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智能结构又是因人而异的,所以产生了具有不同个性的人。

韩寒就是很有个性的人,他的考试成绩并不好,但他的写作能力却很强。他具有独特的视角,读罢他的文章,可以知道他在文学批评、哲学、历史、外语等方面学得不错,驾驭汉语言文学的能力很强,思想也很有深度。

在韩寒的智力结构中,其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自我反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智能和生存智能表现都非常突出,这些智能通过其著作《三重门》《零下一度》可以看出。韩寒固然“七门红灯高挂”,但他不是“差生”。钱钟书、郭沫若、琼瑶、巴尔扎克、大仲马、拜伦、萧伯纳、海涅、叶芝、爱伦坡、司各特、斯伟特等文学家上学时成绩并不怎么突出,但社会给了他们一个发展的机会,一个发展的平台,他们都取得了不凡的业绩。

中国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要求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潜力,这正是要求我们不能一味地复制产品,而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征,因材施教,教出人才,教出精英。

但是社会和家庭似乎还不能相信这样的教育制度,还是追求分数,不敢越雷池半步,任素质教育的声音淹没于中考、高考的升学率中,应试教育仍然是社会的主流。

而韩寒、丁俊晖的成功无疑打破了这种僵局,成为悖向应试教育而获得成功的标志性人物,相信中国教育在不久的将来,必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前提是社会和家庭要打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藩篱,承认“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才会为更多的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才会有更多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个又一个“韩寒”、“丁俊晖”。

要点总结

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却没有固定的模式。走传统路线教育孩子,也许更加平稳,但是突破常规的另类教育也能成就天才。所以家长教育孩子,要转变观念,善于发现孩子的不同寻常之处,尊重孩子的个性,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天才,长大后没有成功的孩子,大都是被错误的教育扼杀了。这一观点并非耸人听闻,人的受孕过程,几亿、几十亿的精子争夺一个卵子,优胜劣汰,经过了多么惨烈的竞争,成功的当然是极其优秀的。

人生来就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不过,这种能力是隐藏在人体内,看不出来的。所以,孩子也有成为天才的潜能,关键是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

许多资料表明,绝大多数人只用了3%左右的大脑,据说像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人也只用了30%,可见人脑潜能之巨大。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改变对“天才”的看法,相信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天才。19世纪初,有一个神童的名字轰动了整个欧洲:

卡尔·威特是德国洛赫村牧师威特的儿子,他3岁半认字,6岁学外语,八九岁就能自由地运用英、德、法、意、拉丁和希腊语,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考入了莱比锡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还未到任,威特又获得普鲁士国王的赏金去意大利留学。在佛兰茨逗留时,他无意中开始了但丁的研究,最终成为世界但丁研究的权威。

回国后,他开始在格拉斯哥大学讲学,34岁转到哈雷大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学到83岁的高龄才逝世。

看到威特辉煌的一生,读者无疑会认为他是一位天才。但他的父亲老威特却全然不这样看,他以大量事实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位天才,完全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儿子出生之前,老威特就坚信爱尔维修的这一句名言:“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他常常向别人宣讲这一道理。他认为,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天才。

然而很不幸,小威特出生以后显得比一般的婴儿要傻,邻居们都认为他是个白痴,连老威特的妻子都说:“这样的孩子,教育他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只是白费力气。”

尽管如此,老威特依然坚信自己的理论,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发展能力的机会,开发孩子智力的曙光,使之放出异彩。

教育的结果远远超出了老威特的预想。老威特原先的目标是使儿子在十七八岁上大学时,不至于落到其他同学之后。结果,小威特却走上了天才的道路。

故事中的老威特就是充分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天才,并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念,才成就了后来的小威特,可以看出,天才教育理念对于教育孩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