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麦克阿瑟传
1667000000087

第87章 第一大厦(3)

人性,麦克阿瑟的回复,现在足以摧毁自身了。下一次大战是最后一次战争。政治和军事领导在这个令人恐怖的新时代的责任不是考虑如何赢得战争,而是如何领导他们的国家走向和平。他恭喜天皇采取了结束战争的步骤,这样他的国家没有受到完全的摧毁。

裕仁向麦克阿瑟保证,他并不想要发动战争。当他的国家攻击美国时,他也感到伤悲,但他必须接受大臣们的提议。“那么,你为什么不在某个时候告诉这些大臣,不应该这么做呢?”麦克阿瑟疑惑地问道。

“我是立宪制君主,”裕仁回复道,“如果我的首相和其他大臣提议要这么做,那我就必须做,即使我不愿意。”这番话让麦克阿瑟感到吃惊。他阅读大量关于日本的书籍,但是听到这番揭示出天皇如此无能为力的话时,他还是没有任何心理准备。那些受人尊敬的学者还在争论说天皇还是有一定支配权的,即便这种权利受到严重限制。

不管事实是怎么样,麦克阿瑟还是被他的真诚所说服。裕仁总结道,他和他的人民一样会接受日本战败的事实的。从今以后,他所有的努力都是要建立一个和平的日本。

麦克阿瑟答复道,他在任何时都将很高兴听取天皇的建议,然后把话题转向了一些需要解决的政治问题上。可能需要一个新内阁,来负责日本复员的事务。遣散现有的军队人员的过程很复杂。裕仁对这两点和他意见一致。

两人的首次会面就像是普通人谈论天气而结束。之后,麦克阿瑟召来他的官方摄影师盖塔诺·费拉斯少校,让他给他们两个拍张合照。费拉斯让他们站在窗边附近的书桌前,麦克阿瑟背着手,费拉斯拍下了三张照片。尔后,麦克阿瑟护送天皇来到大使馆的正门门口。

在车队驶离美国大使馆,上了返回皇宫的车道后,简从躲藏的地方回到客厅。麦克阿瑟转向简,感叹道:“我生来就是个民主主义者,从小被培养成一个自由主义者。但我想告诉你,我看到一个曾经那么高高在上、一手遮天的人如今降到这种地位时,心里真是难受啊。”

三张照片中只要有一张拍得还不错,麦克阿瑟下令把这张照片刊登在两天后的日本报纸上。这张照片麦克阿瑟看起来高大,威武,而裕仁看起来就像他的仆人。对于千百万日本人来说,那张黑白照片引起强烈震憾。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它,就美国人永远不会忘记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的投降仪式一样。胜利者和失败者的面孔清楚地显示出谁拥有权力,而谁没有权力。

不管麦克阿瑟个人如何同情裕仁,这张照片比任何东西都能让日本人不再把他们的天皇幻想成神明,不再像麦克阿瑟所希望、所需要的那样看待他,而将他看做是一个人,完全和他们自己一样平凡和难免犯错的人。

尽管裕仁看做是日本发动战争的领导者是无庸置疑的,但仍有数十名日本人将被指控为战犯。澳大利亚政府很急切想看到裕仁被划入战犯之列。威洛比认同澳大利亚的观点。他称裕仁“现代的成吉思汗”。麦克阿瑟并不认同这种说法。首先,他个人被裕仁说服,即使裕仁了解日军的暴行,他也没有能力阻止。其次,把天皇列入战犯的举动风险太大。根据邦纳费勒斯准将递交给麦克阿瑟的一份备忘录,他的一位研究日本心理的专家分析,“如果将天皇作为战犯审判,那么日本政府机构会崩溃,一场大规模的暴乱将不可避免……占领期间将会延长,而我们将会与日本人疏远。”

然而,在东京召开的首轮战犯审判会接近尾声时,有人再次提出这个问题。有传言说裕仁即将退位,作为他自己对战争的愧疚感的负责。麦克阿瑟的态度坚决。“我不会允许他退位。”他告诉一位加拿大外交官说,“我会要求他留下来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当天皇直接向麦克阿瑟提出这件事时,麦克阿瑟的确是照自己的意义说的。吉田说,他拒绝把天皇送上审判台的做法比他之前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更能保证占领的成功。

9月8日,麦克阿瑟从“新大饭店”开车前往东京,为的是要收回美国大使馆,并把那作为宅第。这就要举行一个仪式,一次象征日本再次被征服和在这块位于日本土地上的小小美国领土再次光复的仪式。

上午11点,麦克阿瑟的车停在使馆门口,一支仪仗队在大使馆前的荷花池周围列队迎接。士兵们自豪地高举着三角旗和第11空降师的战斗旗。一枚空军炸弹炸毁了大使馆的屋顶,但那摇摇欲坠的旗杆已经被美国陆军的工兵矫直,迎接今天的仪式。

麦克阿瑟和师长威廉·C·蔡斯少将带领哈尔西、艾克尔伯格、萨瑟兰及陆军和海军的其他将军们轻快地走到大使馆正前方。“艾克尔伯格将军,”麦克阿瑟响亮而清晰的声音命令道,“展开我们国家的国旗,让它在东京的天空下飘扬,展现出它所有的风采,象征着所有受压迫者的希望和正义战胜邪恶的先兆。”

陆军的牧师宣读祷文。仪仗队下令,“持枪敬礼!”这时,那一面曾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投降仪式用过的美国国旗在大使馆上冉冉升起,第11空降师军乐队庄严地奏响了《美国国歌》。

这一刻,激动的心情紧紧扣住了在场的每一位将军的心,他们的喉咙哽咽了,那些回忆无法抑制地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战争初期的失败,逝去的战友,心惊胆战的恐惧,挥不去的失落感,还有战争结束后那彻底的放松和欣慰……此时,一涌而上。将军们的右手庄严地敬礼,忍住眼眶里的泪水。军官们似乎永远不应在士兵面前流泪,这会影响士气,因为流泪看起来很懦弱的,而他们必须树立榜样,不再是爱哭的小孩了。哦,该死的,有时候还是忍不住会流下眼泪。

升旗仪式后,麦克阿瑟在哈尔西和美国空军的副司令巴尼·贾尔斯中将的陪同下走进了大使馆。墙上还有手榴弹击中的弹片,墙角里还有碎石瓦片。到处是破裂的水管和一汪汪死水,窗户上还有裂缝,家具都被损坏了。“现在,比尔,你不感到羞愧吗?”麦克阿瑟调侃哈尔西。

“这事不能责怪海军,”哈尔西回答道,“要怪就怪第20军航空队。”他指向贾尔斯说,“就怪站在那里的巴尼。”

这里是大使馆的主要办公楼。在山顶上有大使馆的主楼大使宅第,被称为“大房子”,这是通常用做州立监狱的名字。这个名字一直保持到美国大使,富有贵族气质并且博学的约瑟夫·G·格鲁1941年离任为止。他和他的前任一样用英裔美国人上流社会的繁杂而保守的风格把邸布置得非常舒适,而且还摆放了很多他自己的小古董。

在麦克阿瑟搬进“大房子”后的几天,便派人从马尼拉接来了简和小亚瑟。麦克阿瑟只带了一个未携带武器的副官在机场迎接他的家人。当他们没带任何警卫开车进入城里时,简感到有些担忧。这个地方看起来怪怪的。街上几乎没有什么人,那些倒塌的建筑里似乎随时会发出慑人心魄的尖叫声。“这里安全吗?”她问道。他微笑着低头望向她说,“当然是安全的。”尽管如此,她依然如坐针毡直到车开到大使馆的门前。看到那些高大的美国宪兵,戴着一尘不染的白色头盔和手套,她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终于放下心来。

麦克阿瑟在和简和小亚瑟团聚后,继续保持和以前一样每天的惯例。他早上7点穿着睡袍,和小亚瑟、简共进早餐。早餐后,他在他的卧室做一些早操,小亚瑟的三条狗“布莱基”、“布朗尼”和“尤基”会专注地看着他,似乎和麦克阿瑟一样严肃认真看待早锻炼的习惯。他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看看报纸,在大概上午10点半前往第一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