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IMT用于人脑血管病运动功能康复的研究。1981年Ostendof和Wolf对1例偏瘫患者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应用CIMT治疗,在早期使用的名字为forceduse,主要着重于限制健手克服习得性失用,后来逐步在限制的同时加入强化训练并引入重塑(shaping)训练技术其名称也变为CIMT。国内学者毕胜于2000年进行国内第一例脑外伤所致偏瘫患者CIMT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CI-MT疗法在临床中已有多家应用的报道,特别是在慢性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中取得明显的效果。
在脑卒中急性期的应用,DmmeriCk等研究了2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使用盲法评价,其患者人选标准为卒中14天之内,持续的一侧上肢瘫痪,有一定的认知功能。经过14天的强化治疗,CIMT治疗组使用ARA(actionarmtest)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其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在动物试验中早期过度训练患侧肢体会导致神经损害加重和肢体功能恶化,所以对于急性期患者,毕胜等认为应该谨慎应用CIMT。
有些专家认为由于这种疗法依靠治疗师与患者的相互作用,所以需要多中心、基于循证医学的研究,因此,美国6所大学在NIH的资助下于2003年进行了目前世界上第一次对CIMT疗法的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来检验CIMT疗法的有效性和行为学结果,一共对222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在评价过程中大量使用录像来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并使用加速度计进行上肢功能的客观评价,对治疗结果采用单盲评价,最终结果尚未报道。
(2)与CIMT有关的脑功能重组研究。现有的研究证据表明,人类成人大脑皮质代表的区域大小依赖于对这部分使用数量的多少,而近年来使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功能性磁共振(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及皮质内微刺激技术(intracorticalmicrostimulationtechnique,ICMS)提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疗效与大脑皮质的功能重组有关。
首先证明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人类会产生使用性依赖的是德国的Liepert教授研究组,他们使用TMS技术研究了6例进行强制性使用治疗的患者。发现在2周的治疗后,患侧肢体使用的皮质代表区域明显地扩大。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其运动功能进步与大脑功能的改变持续了6个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可以使募集更多的支配患侧上肢神经元来参与活动。Kopp等对实施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患者治疗后的3个月发现,出现大脑半球的同侧激活,显示出大脑的可塑性变化与实施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后,患者的患侧上肢使用增加有关。
Levy等使用。fMRI发现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前后,脑内激活区域有明显变化。Wittenberg等使用TMS和PET研究CIMT疗法前后脑内功能重组的变化,发现在实施CIMT疗法之后,PET检查在动作任务的模式下,其小脑激活明显降低,而患侧大脑TMS兴奋的面积增大。毕胜等应用fMRI在CIMT治疗前,患手运动时可以发现对侧中央前后回,对侧额叶前部,同侧大脑皮质中央前回激活。
这些发现都说明CIMT方法具有2个既关联又独立的机制,首先,CIMT限制了健侧肢体的活动,从而逆转了在急性期或亚急性期所形成的习得性失用。其次,持续反复的使用患侧上肢而使对侧大脑半球皮质支配上肢的区域扩大,同时同侧皮质出现新的募集。这种使用性依赖的皮质功能重组是患侧上肢使用增加的神经学基础。
3.CIMT的适应对象“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基本概念强调的是患侧肢体的反复、强制使用。它的适用范围很广,包括慢性和亚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慢性脑外伤患者、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髋关节骨折后患者以及肢体幻痛患者。
目前,文献报道较多用于慢性偏瘫患者(发病6个月~1年后,有的长达10年)的上肢治疗。Areerat等(2004)报道的临床观察研究中,被治疗患者的入选标准是:年龄18-80岁的单侧脑血管病患者,偏瘫1~10年;患侧上肢至少具备20°伸腕和10°伸指;无明显的平衡障碍;无严重的认知障碍;无严重失语和感觉缺失。有些报道还强调患肢无严重的痉挛和疼痛(肌张力改良阿氏评分MAS<2分,疼痛评分VAS4分)。
4.CIMT的其他领域应用
(1)失语症。研究者对失语症患者也进行CIMT治疗,失语症患者接受10天,30小时的强制性语言治疗,随访6个月的结果显示,强制性语言治疗组比对照组语言功能进步更加显着。一些在运动功能康复时所应用的CIMT康复程序也应用于语言的治疗,其中包括广泛的,强化的实践。在进行语言游戏时强制性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抑制其他代偿方式的交流,注重引导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等。
(2)幻肢痛。在Weiss等的研究中发现,佩戴需要使用截肢残端的功能性假肢与不需要使用截肢残端的装饰性假肢的患者相比会明显的减少患肢痛。Flor等的研究显示残肢痛的程度与由于损伤传入减少而致皮质功能重组高度相关,而使用功能性假肢增加了残端的使用,产生了使用性依赖传入增加的皮质功能重组,减低了与损伤传入减少而致皮质功能重组,从而抑制了患肢疼痛;这种治疗与脑损伤的CIMT治疗有所不同,不需要克服习得性失用,而是增加截肢残端的使用程度来产生使用性依赖皮质功能重组,产生治疗作用。
(3)局部手指张力障碍。治疗适应证包括手的协调功能障碍,例如需要广泛和强力使用手指的音乐家。研究者使用磁共振发现,患有局部手指张力障碍的音乐家呈现出在感觉运动皮质有张力障碍所代表的手指的区域使用性依赖的重叠或模糊现象。患有局部手指张力障碍的职业音乐家治疗发现,使用夹板制动其他手指,张力障碍的手指进行反复的练习与训练,每天1.5~2.5小时,共进行8天;在治疗结束时取下夹板,所有的患者在音乐表现方面有明显的进步,一半的患者手指的活动范围回到正常或接近正常。与CIMT的治疗有关一些因素为:增加练习的数量、塑造手指的位置和其他的运动表现,在进行练习的时候制动其他的手指。
(4)儿童疾病。Pierce等报道了使用CIMT疗法治疗1例一侧肢体瘫痪的脑瘫患儿,经过3周的强化训练,患者每天训练3小时,并用连指手套限制健侧上肢的活动,结果显示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有很大的提高。儿童偏瘫患者进行CIMT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治疗组的上肢运动功能比对照组有很大提高。Glover等对2例儿童偏瘫患者实施CIMT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DeLuca等对1例15个月的婴儿实施分2阶段的CIMT,每个阶段都取得运动功能的进步。Gordon等改进成人CIMT方法应用于儿童,主要保留2个主要的训练因素,即重复训练和重塑诱导训练,2~3例儿童组成治疗小组进行互动训练,作者发现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儿童。
(七)运动想像疗法
运动想像依据心理神经肌肉理论,通过部分活化损伤的运动网络改善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适用于脑血管病的任何阶段,同时这种疗法不依赖于患者的残存功能,又与患者的主动运动密切相关。
“运动想像”(motolimagery,mentalpractice)是指运动活动在内心反复地模拟、排练而不伴有明显的身体运动。Decety认为运动想像是一种代表特殊的运动功能状态,这种状态在工作记忆中内在再激活而没有任何明显的运动输出,并且遵循中枢运动控制的原则。Hosak早在1950年提出心理意象的概念,即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在感官没有受到相应的刺激时,产生了一种类似感受器受刺激所产生的反应(体验)。心理意象也称想像或心灵呈像,往往是以往意识经验的一种重塑,而且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在记忆、动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视空间推理及发明创造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运动想像以后被提出,但没有很明确的定义。
“运动想像”和身体锻炼相结合具有改善肌力、耐力和活动的精确性,促进运动或新技巧的学习,提高老年妇女的平衡能力,矫治异常脊柱弯曲患者的姿势,增强活动能力等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运动想像技术开始逐渐应用于功能训练。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运动想像”还可改善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可作为激活运动网络的一种手段,作为“另辟蹊径”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脑血管病的任何阶段,同时这种疗法不依赖于患者的残存功能,又与患者的主动运动密切相关。
1.基本原理目前公认的“运动想像”疗法改善运动学习的最有力的解释依旧是心理神经肌肉理论(psychoneuromusculartheory,PM理论)。PM理论是基于个体中枢神经系统已储存了进行运动的运动计划或“流程图”这一概念,假定在实际活动时所涉及的运动“流程图”,在“运动想像”过程中可被强化和完善,因为想像涉及与实际运动同样的运动“流程图”。想像通过改善运动技巧形成过程中的协调模式,并给予肌肉额外的技能练习机会而有助于学会或完成活动。任何随意运动,总是在脑内先有运动意念,然后才有兴奋冲动传出直至出现运动。脑血管病不全偏瘫肢体在运动时也总是先有运动意念,然后才有肌肉收缩和肢体运动,康复的作用之一是反复强化这一从大脑至肌群的正常运动模式,运动意念更能有效地促进这一正常运动传导通路的强化。对于完全瘫痪的患者,通过运动想像,可促使受损运动传导路的修复或重建,这也支持中枢神经损伤后有部分休眠状态的突触能苏醒并起到代偿作用,其阈值随频繁的使用而降低的理论。较之被动活动肢体,运动想像可能更符合正常由大脑到肢体的兴奋传导模式,从而更能有效地促进正常运动反射弧的形成。
2.基本原则运动想像疗法要求患者具备以下几个能力。
(1)患者应具备一定的想像能力。运动想像能力的常用评估工具有三种,即运动想像问卷(movementimageryquestionnaire,MIQ),运动想像清晰度问卷(thevividnessofmotorimageryquestionnaire,VMIQ),和运动觉一视觉想像问卷(thekinestheticandvistlalimageryquestionnaire,KVIQ)。MIQ、VMIQ都有改良版本,较新的评价方法KVIQ已在健康和残疾受试者的评估上得到证实。运动想像控制能力量表(thecontrollabilityofmotorimageryseale)则是一种常用的替代评估方法。
(2)任务的种类和熟悉程度。熟悉是运动想像疗法成功使用的前提,患者对某项活动的体验越深,“运动想像”疗法的效果越好。
(3)工作记忆。包括储存和处理信息的复杂程序,可分为视觉、言语和肌肉运动觉记忆等,工作记忆是否完整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4)动力。动力大、焦虑少的患者运动想像疗效更好,而治疗本身可增加患者的动力和自信,因此,动力小而较焦虑的患者应鼓励加入,不应该排除。
(5)依从性。虽然已出现几种评估依从性的方法,但目前尚无有效的评估工具来排除不依从患者。尽管运动想像训练不要求出现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好强或急于康复的患者不停地想像肢体的运动,可能导致焦虑或痉挛加重,也可能把一些不必要的因素人为地掺杂进去。因此,对脑血管病患者的依从性的激活活动要简单,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练习进行监督和指导,叮嘱患者注意休息。对依从性较差者的操作比较困难,但却是有效手段。
3.适应证“运动想像”疗法目前在脑血管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还不是很多,但已有研究表明此疗法可应用于急性或慢性、轻度或严重的偏瘫患者,有利于提高患者手、踝、坐一站、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功能性任务再学习(家务、做饭、购物等)能力,改善单侧忽略等障碍,对慢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功能恢复也有较深入的研究。近几年随着对该疗法在脑血管病康复领域应用的关注,相关研究及探讨也逐渐增多。“运动想像”疗法的最佳适应证还不清楚,目前的应用研究主要针对瘫痪的患侧上肢。有资料显示患者对某项活动的体验越深,“运动想像”疗法的效果越好。但对脑血管病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作用近来也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4.治疗方法通常包括6个操作步骤:说明任务,预习,运动想像,重复,问题的解决,实际应用。“想像”的活动应是有针对性地从功能训练活动中选择出来的一些动作,可结合电脑技术予以实施。运动想像疗法治疗时间应短于物理疗法,一般12~15min为宜。
一般操作是在每次功能训练后,让患者移至安静的房间听10min“运动想像”指导语录音带(头两次治疗可有人陪伴)。患者闭目仰卧于床上,用2~3min进行全身放松。指导患者想像其躺在一个温暖、放松的地方,让其先使脚部肌肉交替紧张、放松,随后是双腿、双上肢和手。接着用5~7min提示患者进行间断的“运动想像”,想像的内容应集中于某项或某几项活动,以改善某种功能,同时强调患者利用全部的感觉。最后2min让患者把注意力重新集中于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环境,告诉患者回到了房间,让其体会身体的感觉,然后让其注意听周围的声音,最后解说者从10倒数至1,在数到1时让患者睁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