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患者的功能训练中,技巧学习首先是产生运动意念,随后发展适应环境需要的运动模式控制能力。当患者对简单活动获得较好控制能力和力量后,对这些活动的直接注意力就会减少,因此治疗师应注意提供适当的训练条件,且应注意引导患者把从特定的康复环境中学会的活动技能不断在其他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用。可在作业治疗中加入运动想像等技术,注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运动想像”疗法面临适应证的选择、认知和依从性的筛选、指导语的规范、脑血管病患者实施难度较大及缺乏有效的检测工具证明患者确实进行了有效的运动想像等尚需解决的问题。一种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如果恰当使用,运动想像疗法无疑是一种有效触通运动网络、改善脑血管病患者功能的康复手段。
(八)部分减重平板运动
部分减重平板运动训练是通过让患者不断重复步行周期的一整套复合动作来学习步行的方法。减重(bodyweightsupport,BWS)步行训练是一种特定任务式训练(task-specifictraining),源于1982年Rossignol等人用脊髓损伤的猫所进行的步行训练实验。1986年,Babeau等开始将其应用于偏瘫患者。减重支持系统由活动平板(患者在上练习行走,其运行速度和倾斜度可调)部分减重装置组成。部分减重装置由固定架、电动升降机和吊兜构成。这种训练方法不同于以往传统运动疗法(physicaltherapy,PT)中分别改善肌力、肌张力、关节分离运动和平衡能力等的专项训练,而是通过让患者不断重复步行周期的一整套复合动作来学习步行。传统方法取坐位或立位进行训练,直至患者具备步行能力;而减重步行训练在患者下肢尚无充分负重能力时即可直接开始步行练习,通过悬吊和保护装置负担患者部分甚至全部体重,帮助下肢不能负担全部体重的患者处于直立状态,并且易于在治疗师的辅助下进行步行周期全套动作的练习,这样就使在传统运动疗法中被认为尚不适宜开始步行训练的患者可以早期开展步行训练,也使病程较长、以往认为不大可能再有进步的患者得以继续改善步行动作,提高步行能力。减重步行训练既可在地面进行,又可在活动平板(treadmill)上进行。采用后者的称为活动平板上减重步行训练(bodyweightsupporttreadmilltraining,BWSTT)。
1.基本原理
(1)步行中枢。步行是一种“简单”活动。一般情况下,步行不需要大脑皮质参与。一些动物在去大脑后仍然可以爬行,提示脊髓存在爬行或“步行”中枢。但是人类步行又与大脑皮质的功能有密切联系,在复杂情况和特殊任务时,大脑皮质直接参与步行姿态控制。Fukuyama等采用PET研究发现,步行时大脑皮质能量代谢活动增加,提示大脑皮质参与了步行活动,而在大脑功能障碍时,皮质下和脊髓中枢的作用就释放或强化,导致异常的代偿性活动。大脑皮质、脑干、小脑和脊髓功能直接受损或传导通路障碍可导致不同类型的步行功能障碍,其内在的调控机制十分复杂,以致学术界迄今为止仍无法确定人类步行中枢的部位及功能。
(2)神经系统可塑论与功能重组(functionalreorganization)。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完成因病损而丧失的功能,其机制包括远隔功能抑制消退、发芽、替代、潜在突触的活化等。成年人脑损伤后,在结构上或功能上有重新组织的能力,以承担失去的功能,即完成功能重组,而这一过程必须通过定向诱导才能逐步实现。步行训练正是一种有效的诱导方式,即将步行周期作为一个整体反复练习以期恢复良好的步行模式。
(3)关于运动控制的“动力系统”学说(dynamicsystemtheory)。该学说认为,对运动的控制产生于有目的的行为。因此,对运动中枢受损的患者所进行的康复治疗应着重于有实用意义的各项任务,其中包括下肢的主要任务一步行。通过步行训练可使大脑运动中枢重新学习对下肢运动的控制。近年来的研究证实,特定任务练习有助于脑血管病和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再学习取得最佳效果。在进行BWSTT时,从足底和髋关节传入的感觉在脊髓运动区被加强,而传出冲动又在不同程度上被小脑和高级运动中枢下传复制系统所放大。这种传入感觉可能会扩大皮层和皮层下运动区,使运动中枢对运动的控制能力加强。
2.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1)患者的选择。在选择患者时应注意其原发病的病情是否已经稳定。此外,还应排除体位性低血压、心力衰竭、下肢深静脉血栓、骶尾部等处的压疮、认知功能障碍、下肢关节挛缩影响站立等不利因素。关于何时开始训练的问题,Dobkin建议脑血管病患者在发病后3周内即应开始;脊髓损伤患者因为存在体位性低血压、骨折、皮肤破损等并发症,可将训练开始时间延至伤后8周左右。
(2)训练器械的选择与使用。包括减重系统、吊带、活动平板的选择。
(3)训练参数的设定。包括减重量、步行速度、训练时间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来选择。
(4)工作人员配备。进行BWSTT时,开始需2~3名治疗师,其中1名坐在活动平板旁帮助患者摆动患腿,保证足跟首先着地并防止膝关节过伸;另一名站在患者身后,帮助其将重心转移到支撑腿上并保持髋关节伸展,躯干挺直;如长期卧床未经锻炼,还需有第三名治疗师帮助摆动健侧下肢。如果是脊髓损伤患者,则两名治疗师帮助下肢摆动,另一名帮助重心转移。
3.临床应用
(1)缺血性脑卒中。
1)恢复期:影响偏瘫恢复期患者步行速度和步态的主要因素是双足站立期和健侧站立期的延长。因此类患者的步行训练也应着重于缩短步行周期中的这两个时相。患肢负重能力差是这两个时相延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对跌倒的恐惧感也可使患者加快步频,减小步幅,加强错误的步态。临床试验显示,减轻体重的20%可使患侧与健侧的站立期时间之比延长148%,摆动期时间之比缩短68%,步行对称性改善,同时步行速度提高;可使患侧站立期延长,伸髋加强,双腿站立期缩短,摆动期屈膝和足跖屈减弱,双侧对称性提高,Tinetti平衡分数显着提高,患侧股四头肌和胫前肌的肌电活动趋于正常,只需一名治疗师帮助即可做重心转移。
2)急性期:通过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BWSTT,证明患者能够耐受BWSTT,并且使患者的功能性步行能力、步行速度和步幅提高,步行时患侧站立期延长,腓肠肌的肌电活动改善。脑卒中后早期开展常规康复训练结合BW-STT与单纯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的方法相比,训练2~3周即可使患者在功率自行车测试中的最大摄氧量、总做功和蹬车持续时间等项指标高于治疗前,说明BWSTT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耐力。在2001年进行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中,73例患者被随机分为BWSTT组和运动再学习法治疗组,每天进行步行训练30min,每周5次,为期2个月。结果显示,两组在FIM评分、FAC分级、Fugl-Meyer评分和Beg平衡指数以及10米步行速度等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说明这两种较新形式的康复手段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同样有效。
(2)脊髓损伤。在较快速度的活动平板上进行BWSTT时,如使髋关节伸展幅度加大并控制好重心转移的节奏,则能使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完成迈步动作,而治疗师只需帮助摆放脚的位置即可。动态肌电记录则显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在进行人工辅助BWSTT时,下肢主要肌肉产生相似的肌电活动,且肌电变化与步行周期的时相同步,波幅和波宽随步行速度和下肢负重的改变而改变,站立期末的伸髋常引起不自主的屈髋动作,从而自动进入该侧下肢的摆动期,当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试图自主迈步时,某些肌肉的肌电活动与被动迈步时相似,只是波幅和波宽加大。近年来,一些将BWSTT用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小规模临床试验显示,此项技术有利于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提高、步行中步幅的加大、站立相的延长、步行耗氧量的降低-即步行效能的提高),以及步行速度和耐力的提高。
(3)小儿脑瘫。2000年,奥地利的一项临床试验初步肯定了BWSTT对改善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作用。10例患儿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BWSTT,每次训练25min,每周3次。训练前后各项评价结果对比显示,患儿FAC评分显着提高,粗大运动功能测评(grossmotorfunctionmeasure)中的站立和行走部分评分的提高分别达47%和50%;6例原本不能行走的患儿中,有4人转移能力提高,其中2人能在辅助下行走,2人能短距离独立步行,而4例原来就能在辅助下行走的患儿全部达到独立站立水平,其中1人能独立上楼梯,另3人行走只需有人监护即可。
(4)帕金森病。2000年,日本大阪的一家医院对比了BWSTT与传统PT对帕金森病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10例Hoehn和Yahr分级为2.5级或3级的患者先后分别进行BWSTT和传统PT各4周,两种训练顺序随机而定。对比结果显示,无论是对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步频的降低、步行速度和耐力的提高,还是对日常生活能力及统一帕金森病分级指数(unifiedparkinson’sdiseaseratingscale)的提高,BWSTT的效果均优于传统PT。
(5)骨科疾病。对于截肢术后的患者,影响步行训练的主要障碍是疼痛、残肢末端皮肤的耐受性和患者的心肺功能状况。而使用BWSTT,特别是在减重时训练,能明显降低截肢术后患者步行时的心率、耗氧量和能量的消耗。对于髋关节成形术后的患者,BWSTT与拐杖一样能起到降低步频、加大步幅、提高双下肢步行对称性的作用,而BWSTT较拐杖更易提高患侧臀中肌的收缩能力,促进髋关节的外展。
(九)主动性肌电生物反馈
主动性肌电生物反馈将患者主动有意识的肌肉收缩产生的微弱肌电信号放大后再输出,刺激相应肌肉引起明显肌肉收缩运动,并让患者根据这些信号通过指导和自我训练学会控制自身不随意功能的治疗方法。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生物反馈疗法中的一种,于20世纪50年代末首先在美国应用于临床,涉及物理医学、控制学、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及康复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多学科、综合应用的新技术。它将患者主动有意识的肌肉收缩产生的微弱肌电信号放大后再输出,刺激相应肌肉引起明显肌肉收缩运动,对患者而言,此种可感知信号的输入充分调动了患者主动有意识的参与,使其能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训练,增强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经长期反复训练能形成相应的条件反射,并在大脑皮层相应部位形成兴奋灶,有助于重组或再塑中枢神经功能。将人们平时不易感知的体内功能变化转变为可以感知的视听信号,并让患者根据这些信号通过指导和自我训练学会控制自身不随意功能的治疗方法。
反馈对早期康复有一定的疗效。传统康复治疗是患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被动的躯体锻炼。对于此类患者,医务人员易忽视患者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变化,由此导致症状的加重或复杂化,给康复造成困难。而肌电生物反馈则将生理和心理治疗融为一体。对于患者,首先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克服抑郁、自卑及焦躁的心理,患者认识疾病的水平提高,信心得到加强,树立战胜疾病的必胜信念,从而促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发展。
在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对处于Brnnnsom期患者,由于患肢肌肉无主动收缩,治疗时采用手动刺激,通过神经肌肉电刺激使患者产生肌肉收缩,从而产生和完成腕背伸动作,并通过视听信息的反馈使这一过程在大脑中得到强化。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进行肌力训练能显着增加腓肠肌、比目鱼肌的肌力恢复程度,缩短脑血管疾病后患肢腓肠肌萎缩与无力的康复时间,并可降低拮抗肌的兴奋性,促进麻痹肌的恢复,从而起到交替抑制作用。在脑血管疾病后的软瘫期联合应用生物反馈和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提高活动度,促进下肢运动的协调性。应用生物反馈疗法对脑血管疾病后早期患者下肢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恢复有良好作用,能降低致残率,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BrunnsomI期及n期以上的患者采用自动刺激的方式,利用患者自身肌肉收缩所产生的肌电信号诱导出神经肌肉电刺激,从而完成闭环刺激模式。基于脑的可塑性理论,通过一定方式的训练和大强度不断刺激与学习,肌电生物反馈作为辅助性治疗,结合运动疗法可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而且单纯长期应用反馈技术同样可刺激大脑诱发运动。现代的肌电生物反馈大多已经不带有神经肌肉电刺激,所以除了大量主动的视觉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诱发运动,就是增强肌力训练。但对于已经出现痉挛的患者,痉挛肌拮抗肌重复性的主动锻炼在过多强调ROM的同时有时会适得其反,使痉挛加重。这时,就需要一种带有神经肌肉电刺激的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在主动运动和休息阶段的中间期加以辅助的神经肌肉电刺激,通过刺激痉挛肌的拮抗肌反射性地抑制痉挛,帮助患者降低肌张力,更好地参与主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