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药学知识问答
16701000000005

第5章 中医基本理论及中药学知识(1)

(第一节)中医基础理论

一、中医基础理论主要有哪些?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中医学中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认为人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又称辨证施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

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证”与“症”有什么区别?

“症”即“症状”,是疾病的各种表面现象,如头痛、咳嗽等。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辨证与那种对于头痛给予止痛药、对于发热给予退烧药、仅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

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时,应当用发表透疹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治疗则须清解肺热;而至麻疹后期,多有余热未尽,伤及肺阴胃阴,此时治疗则应以养阴清热为主。“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比如,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现血瘀的证型,治疗都可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活血化瘀。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论治实质的体现。

四、什么是阴阳学说?

1.阴阳学说的定义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系古人对自然界万事万物性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观察、归纳的总结。

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则是古代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即以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消长与转化的观点,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概括医学领域里的一系列问题。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对立是指阴阳作为一个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如春夏阳气上升且盛,抑制了寒凉之气,因而春夏温热;秋冬阴气上升且盛,抑的制了温热之气,因而秋冬寒冷。

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故阴与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联系。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又如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和血两者的关系,气属阳,血属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是互根互用的。人体的阴津损伤,会累及阳气也伤;阳气损伤,会累及阴津也伤,也是基于阴阳互根互用的原理。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导致阴阳之间互根互用的关系破坏,就会引起“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3)阴阳的消长平衡

消有消减衰弱之义,长有增加盛大之意。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不是静止或绝对平衡,而是指在一定限度内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相对平衡。比如四时气候的变化,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如“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是基于这种理论。又如某些急性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突然地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象,这种病证变化,即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的阴阳关系由于某种因素之影响而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从而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到邪正两方面,正气与邪气,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关系,都可以用阴阳来予以概括说明。

病邪有阴邪、阳邪之分,正气则包括阴精与阳气两部分。所以,病理上的阴阳失调,多表现为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且一方面之异常,亦必影响及另一方面。例如阳邪致病,可导致阳偏盛而伤阴,因而出现热证;阴邪致病,则可导致阴偏盛而伤阳,因而出现寒证;阳气虚损不能制阴,则可出现阳虚阴盛的虚寒证;阴液亏耗不能制阳,则可出现阴虚阳亢的虚热证。所以,《素问》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又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因此,尽管疾病的变化复杂,但就其阴阳属性来说,亦不外阳盛、阴盛、阳虚、阴虚等四大类病变而已。

另外,机体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亦常导致对方之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和“阴损及阳”,最后则可导致阴阳两虚,气血双亏,此即慢性病常见之病理发展过程。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生理学认为,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两方面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结果。人体的生理功能,一方面表现为机体防御邪气侵袭的整体卫外功能,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从机体的防御机制来说,阳在外,为保护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卫外机能;阴在内,则为阳的物质基础,并为阳不断地储备和提供能量补充。

从脏腑功能活动来说,则五脏主藏精气为阴,六腑能消化、传导饮食水谷为阳。而每一脏腑之中又各有阴阳,凡是功能活动则属阳,而产生这些功能活动的器质和营养物质则属阴。如心有推动血液循环和主持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此种功能属阳,而心血、心脏器质则属阴;肝有调节血量和精神情志的功能属阳,而肝血、肝脏器质则属阴;脾有运化水谷,输布精微,以及统摄血液循行的功能属阳,而脾的津液、脾脏器质则属阴;肺有主气司呼吸,协助心脏推动血行的功能属阳,而肺之津液、肺脏器质则属阴;肾有藏精生髓,主生殖发育,主持水液代谢等功能属阳,而肾精、肾脏器质则属阴。关于六腑,亦是如此,其功能属阳,而每一腑的器质则属阴。

对于人体整体生理上的阴阳关系,则主要强调其协调和平衡。如就人体机能状态而言,则机能兴奋属阳,机能抑制属阴;功能亢进属阳,功能减退属阴。而在生理活动中,兴奋和抑制、亢进和衰退等是互相拮抗的,并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又如阳气和阴精的转化,阴精是化生阳气的物质基础,而阳气的作用又是在不断地产生着阴精,因而阳气和阴精,相互转化,相互为用,并保持着相对的平衡。故《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3)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其组织结构可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且又彼此相互联系,密切合作。

首先,就人体的部位与结构来说,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头部为阳,足部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而体表之中的皮肤为阳,肌肉筋骨为阴;脏腑中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五脏之中,则心、肝为阳,肺、脾、肾为阴。再具体到每个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等。若从经络系统循行部位来说,则循行于人体四肢外侧及背部者属阳(如手足三阳经,仅足阳明例外),循行于人体四肢内侧及腹部者则多属阴(如手足三阴经)。

但是应当指出,人体各部位、各组织结构、各脏器之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们常根据一定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如以胸背关系来说,则背属阳,胸属阴。若以胸腹上下关系来说,则胸又属阳,腹则属阴。同样,五脏若以上下关系来分,则心肺在膈上属阳,心为阳中之阳脏,肺为阳中之阴脏;肝脾肾在膈下属阴,肝为阴中之阳脏,肾为阴中之阴脏,脾亦为阴中之阴脏。总之,人体部位、组织结构上的阴阳,只是其相对属性的一般归类而已。

(4)用于疾病的诊断

阴阳失调是病理变化的关键所在,故临床病证可概括为阴证、阳证两大类。所以,临床上对于疾病的诊察,亦可以根据阴阳变化的规律来加以分析和辨别。

中医诊断学之望、闻、问、切四诊方法,首先当辨别阴阳。例如望诊,一般面色光滑润泽为阳,面色沉浊晦暗为阴;凡见青、白、黑色,其证多属阴寒,而见黄、赤两色,则其证多属阳热。又如闻诊,凡气粗声高属阳,气弱声低属阴。而在切诊中则把浮、大、滑、数等脉象归属于阳脉,把沉、小、涩、迟等脉象归属于阴脉。

关于辨证,即是把通过四诊所获得的症状、体征及多种病情资料,进行客观地分析和判断,从而对病因、病位、病性及正邪关系得出正确的结论,以指导临床治疗。中医诊断以阴阳作为辨证之总纲,用以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故凡表证、实证、热证均属于阳证;凡里证、虚证、寒证均属于阴证。所以临床病证虽然千变万化,总不出阴阳两纲范围。

(5)指导临床治疗用药

由于阴阳的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调理阴阳,补偏救弊,创造条件,使失调的阴阳关系恢复相对平衡,这就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原则。故《素问》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由于病证不一,本质不同,故其治疗方法亦多种多样。中医临床根据协调阴阳的精神,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及“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众多的治疗方法。

如阳热亢盛而损耗阴液病证(即阳胜则阴病),则应损其有余之阳,用寒凉药物治其阳热亢盛,此即“热者寒之”方法;若因阴寒邪盛而损伤阳气病证(即阴胜则阳病),则应损其有余之阴,用温热药物以祛其阴寒过盛,此即“寒者热之”方法;若阴液不足不能制阳而形成阴虚阳亢病证,则须用滋阴以敛阳方法解决;若由于阳气不足,阳虚不能制阴而形成阳虚阴盛病证,则须用补阳以消阴的方法去解决。这就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使失调的阴阳恢复新的相对平衡的治疗原则。

同样,在归纳药物的性味功能上,阴阳亦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可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药物的四气、五味,以及升降浮沉等一般性能,都具有阴阳之不同属性。以四气来说,则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以五味来说,则酸、苦、咸属阴,辛、甘、淡属阳。以升降浮沉来说,则具有重镇敛降作用的药物属阴,具有轻浮升散作用的药物属阳。所以临床用药必须注意病证阴阳与药物阴阳之关系,正确运用药物的阴阳性能,以改善或调节病理上失调的阴阳关系,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五、什么是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定义

中医五行,是中国传统五行学说在中医方面的运用。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的运动。它是用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抽象概念,具有广泛的涵义,并非仅指五种具体物质本身。五行学说是以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以及阐释它们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

2.五行的特性

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协调平衡的。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既用作在理论上的阐释,又具有指导临床的实际意义。

3.五行的相生、相克

在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联系规律,所谓相生,即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之意;所谓相克,即相互制约、克服、抑制之意。生克是五行学说用以概括和说明事物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相生关系又称之为“母子关系”。

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相克关系又称为“所胜”、“所不胜”的“相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