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肝与牌:木克土关系,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流泄与脾主运化相互影响,肝脏生血的生成贮藏运行方面密切相关。
(9)肝与肾:水生木,肝肾同源,精血互生关系;肝主疏地与肾主藏精相互制约。肝肾阴阳相互影响。
(10)脾与肾:土克水,先天与后天的关系;相互资生互为因果,肝阳根于肾阳。
(2)六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以“传化物”为其生理特点,六腑之间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与密切配合。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补。
(3)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之间是阴阳表里关系,脏为阴,腑为阳,阴阳互为表里。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心包络与三焦。
七、什么是病机?
1.定义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是疾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的内在规律和依据。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即病机学说。
2.内容病机学说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
(2)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3)探讨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传变病机、卫气营血传变病机和三焦传变病机等。
(4)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喘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等。
(5)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的病机。如疼痛的机理、恶寒发热的机理、失眠的机理等等。
(6)研究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如内生“五邪”。
3.特点与现代病理学不同,中医病机理论立足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学说,将局部病理改变同全身状况相联系,依据脏腑组织经络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探讨疾病的发展转变规律,形成了独特的从整体联系和运动变化观点认识、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病理观。
八、中医认为病因主要有哪些?
1.定义病因,又称致病因素、病邪、病原,是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研究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病症表现的理论即是病因学说。
中医病因学特点是“整体观”和“辨证求因”,主要有六淫、七情、饮食、劳逸、疫病、外伤和虫兽伤,某些病理产物如痰饮、痪血等也可成为致病因素。
2.分类
(1)外因:六淫,疫疠。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多由肌表口鼻而入,与季节环境相关,可相兼致病或相互转化。疫病为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性致病邪气,发病急骤严重,传染性强,症状相似。
(2)内因:七情,劳倦,饮食。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过极时直接伤及内脏,扰乱脏腑气机,情绪可影响病情。饮食失宜是指饮食不节、不洁或饮食偏嗜等。劳逸失度指过度劳累或安逸。体力脑力或房劳过度,都可积劳成疾,安逸过度也可使气血不畅、脾胃积滞、体态臃肿虚弱。
(3)病理产物:淤血、痰饮。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为病理产物,同时为致病诱因。如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又可阻滞气血运行,蒙蔽神明而致病,病势缠绵,变化多端;而血行不畅或未消散的离经之血为痪血,又可引起刺痛肿块、出血紫给及失荣等病症。
(4)其他:外伤,金石,水火烫伤,虫兽。
九、什么是中医的治则?
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法则。是参考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辨证诊断等基础理论,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确立的,对临床立法、处方、用药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在强调整体观方面,提出了协调阴阳、间接补泻、表里互治、扶正祛邪以及攻补兼施的原则,在强调抓主要矛盾方面,提出了治病求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俱急则标本兼治的原则;在强调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方面,提出了正治与反治等原则;在要求注意疾病的个性方面,提出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
治则与治法不同,治则是指导治法的总则,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确立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治则在先,抽象程度高,注重整体;治法在后,针对性强,注重具体;治则的正确与否需在治法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考证并完善。中医治则有扶正祛邪、标本缓急、正治反治、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调整脏腑、因时因地因人等内容;中医治法包括药物、手术正骨、针灸推拿、气功心理、饮食运动等手段。如,在药物治疗中,扶正是治则,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就是治法。
十、中医常用的治疗大法有哪些?
常用的治疗大法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以上八法,根据临床病证的具体情况,可单用、亦可两法或多法互相配合使用,总之以病情需要为原则。如表证兼里证者,常规治法是先解表后治里,倘若表里俱急、内外壅实者,就应表里双解,汗下并用。又如上热下寒,或上寒下热证,单以温法或清法皆不适宜,又当温清二法合用。因此,临床时会出现消补并用、攻补兼施、汗补并用、和下兼施等多种治法,当随症施药。具体治法是对具体病证施行的具体治疗方法。
(第二节)中药学基础理论
一、中药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中药的分类方法是人们根据对药物认识的逐渐深化而不断发展的。如我国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把当时常用的365种药物按照药物对人体的补益和毒性作用的有无和大小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是延年益寿药,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是防病补虚药,有毒无毒根据用量用法而定;下品是治病愈疾的药物,多有毒性,不可久服。明代李时珍编《本草纲目》中,除了把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外,又把各部的药物按照其生态及性质分为60类。
现代教科书常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下列四种。
(1)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表药、清热药、理气药、理血药等。
(2)按自然属性和基缘关系分类先把中草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原动物的基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如唇形科、十字花科等。
(3)按药用部位分类如根及根茎类、叶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动物类、矿物类等。
(4)按化学成分分类如含生物碱类中药、含强心苷类中药、含挥发油的中药、含黄酮昔类的中药等。
二、什么是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指与中药治疗作用有关的性质和功能。是所有的药物共同具有的一些普遍特性,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
中药性能,又称为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它既是中药功效的高度概括,也是认识中药功效和应用中药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
三、中药的性能与性状的区别?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的作用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中药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
四、什么是中药的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代表药物的药性和滋味两个方面。其中的“性”又称为“气”,是古代通用、沿袭至今的名词,所以四气也就是四性。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四气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例如,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病员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如果生了疗疮、热疗、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黄色、舌苔发黄,或有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的。
中草药的药性,通过长时期的临床实践,绝大多数已为人们所掌握,如果我们熟悉了各种药物的药性,就可以根据“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和“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针对病情适当应用了。一般是,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此外,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性较为平和,称为“平”性。由于平性药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的作用来得显著,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凉、平正气,而一般仍称为四气。
2.五味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而确定的。各种滋味的作用如下:
(1)辛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等作用。一般发汗的药物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数有辛味;某些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
(2)甘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一般滋补性的药物及调和药性的药物,大多数有甘味。
(3)酸有收敛、固涩等作用。一般带有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
(4)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泻下和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有苦味。
(5)咸有软坚、散结或泻下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味。
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它们的意义和作用是这样的:
(1)淡就是淡而无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数是淡味。
(2)涩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用。
由于淡味,没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将它和甘味并列,称“淡附于甘”;同时,涩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虽然有七种滋味,但习惯上仍称“五味。
3.四气与五味的关系气和味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每一种药物既具有一定的气,又具有一定的味。由于气有气的作用,味有味的作用,必须将气和味的作用综合起来看待,例如,紫苏性味辛温,辛能发散,温能散寒,所以可知紫苏的主要作用是发散风寒;芦根性味甘寒,甘能生津,寒能清热,所以可知芦根的主要作用是清热生津……等。
一般说,性味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药物,功效也就有所区别;性同味不同、或味同性不同的药物在功效上也有共同之处和不同之点。例如,同样是寒性药,若味不相同,或为苦寒,或为辛寒,其作用就有所差异,如黄连苦寒、可以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风热;同样是甘味药,但气有所不同,或为甘温,或为甘寒,其作用也不一样,如黄芪甘温,可以补气,芦根甘寒,能清热生津。所以,在辨识药性时,不能把药物的气与味孤立起来。
在临床具体应用时,一般都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的,而在特殊应用的时候,配合其他药物,则或用其气,或用其味。
五、什么是中药的升降浮沉?
1.含义
升降浮沉是指中药作用于人体的四种趋向。其中,升是指上升、提升;降是指下降、降逆;沉是指内行泄利;浮是指外行发散。
2.影响因素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总的来说,凡是具有解表、散寒、升阳作用的中药,其药性均属升浮并具有上行向外作用;凡是具有清热、泻下、利水、收敛、降逆作用的中药,其药性都属于沉降并具有下行、向里作用。
如果就中药的性味而言,凡是温性、热性及味辛、味甘的中药,大多为升浮性中药;凡是凉性、寒性及苦味、酸味、咸味的中药,大多为沉降性中药。
从药物的质地、部位与升降浮沉的关系来看,一般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如苏叶、菊花、蝉衣等;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属沉降药,如苏子、枳实、牡蛎、代赭石等。除上述一般规律外,某些药物也有特殊性,旋覆花虽然是花,但能降气消痰、止呕止逆,药性沉降而不升浮;苍耳子虽然是果实,但功能通窍发汗、散风除湿、药性升浮而不沉降,故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之说。其实这是受药物气味的因素所决定的。
然而,药物的升降浮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临床上往往受到炮制与配伍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有些药物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属于沉降药,峻下热结、泻热通便,经酒炒后,大黄则可清上焦火热,以治目赤头痛。故李时珍说:“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又药物的升降浮沉通过配伍也可发生转化,如升浮药升麻配当归、肉苁蓉等咸温润下药同用,虽有升降合用之意,实成润下之剂,即少量升浮药配大量沉降药,也就随之下降;又牛膝引血下行为沉降药,与桃仁、红花及桔梗、柴胡、枳壳等升达清阳、开胸行气药同用,也就随之上升,主治胸中瘀血证,这就是少量沉降药与大队升浮药同用,随之上升的例证。一般来讲,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反之,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故王好古云:“升而使之降,须知抑也。沉而使之浮,须知载也”。由此可见,药物的升降浮沉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对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必须从多方面的来分析,才能得到准确的认识。
3.升降浮沉对临床的意义掌握升降浮沉的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导,祛邪外出,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具体而言,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如外感风热则应选用薄荷、菊花等升浮药来疏散风热;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如热结肠燥、大便秘结者则应选用大黄、芒硝等沉降药来泻热通便;病热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则应选用代赭石、石决明等沉降药来平肝潜阳;病热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则应用黄芪、升麻、柴胡等升浮药来升阳举陷。总之,必须针对疾病发生部位有在上在下在表在里的区别,病热上有上逆下陷的区别,根据药物有升降浮沉的不同特性,恰当选用药物,这也是指导临床用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六、什么是中药的归经?
1.含义
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如同属寒性药物,虽然都具有清热作用,但其作用范围,或偏于清肺热,或偏于清肝热,各有所长。再如同一补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肾等不同。因此,将各种药物对机体各部分的治疗作用作进一步归纳,使之系统化,这种便形成了归经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