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拯救海洋:海洋污染与环境保护
16873300000010

第10章 大海母亲的悲鸣(5)

上午9时,油轮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火球,随着几声沉闷的爆炸声,船体发生断裂,石油像开了闸的洪水向外涌流,冲天的黑色烟柱高达300多米,相距50千米的南非海岸上的人们,清楚地看到了燃烧的烟云。大量溢出的原油迅速地向四周扩散,时至中午,浮油漂散到30千米长,4千米宽的一大片海域,其中部分海域的油层厚达5厘米多。

下午3时,海面刮起了4~5级南风,大片的油斑渐渐地向南非海岸移动,黑色的烟灰已开始纷纷扬扬地飘落到沿海农田和牧场上。

为了防止给沿岸一带的海域造成污染,南非当局采取紧急措施:从开普敦派出飞机和轮船,日夜不停地向海里播撒消油剂,但收效甚微。大面积油斑继续向岸边推进。幸好,自第二天中午起,风向发生变化,一股强劲的西北风把这片巨大的浮油区推向了公海,避免了南非沿岸的进一步污染。

什么是消油剂

消油剂学名“溢油分散剂”是由多种表面活性剂和强渗透性的溶剂组成,主要用于处理海上溢油及清洗油污,是治理海洋石油污染的必备品。消油剂的作用机理是将水面浮油乳化,形成细小粒子分散于水中,主要适用于开阔海域的溢油处理。消油剂分为常规型号和浓缩型两种,主要区别在于活性物含量的高低。

8月7日傍晚,海水涌进了多处断裂的“德贝维尔”号船舱,船开始徐徐下沉。至天黑时,西班牙的这艘27万吨级的超级油轮就完全消失了,未见踪影的3名船员估计在几次爆炸中死于舱内,随船葬于深海之中。

“卡斯蒂略·德贝维尔”号油轮是西班牙迪斯造船厂制造的,于1978年下水,造价为2亿7千万美元。船上装有遥控发电机组,储存数据的电脑和自动化监测、报警、消防等电子设备,是西班牙最大的现代化巨型油轮。

事发后,西班牙政府成立专门机构,调查起火原因,经过近一年的内查外调,仅得出种种推测,时至今日还没有得出一致的、叫人信服的结论。

§§§第五节其他海洋污染

触目惊心的海洋垃圾污染

海洋垃圾是任何在海洋或海岸带内长期存在的人造物体或被丢弃、处置或遗弃的处理过的固体材料。海洋垃圾的产生有多种原因,有来自陆地的,也有来自海上的。在一些特定的海上活动中,如捕鱼、货运、娱乐活动和客运等,将产生相当数量的海洋垃圾。其中,基于海上活动来源的诸如被抛弃的渔网、电线、绳索和塑料袋将可能存在于海底、海水中和漂浮在海面上。这些垃圾也可随洋流或海风输送到其他地方,所以也可在海滩上、海岸边看到这些垃圾。

海洋垃圾可通过缠绕和摄取的方式使人类和其他生命体受伤或死亡。动物因偶然吃进看起来像食物的塑料袋,而可能导致它们饥饿或营养不良。遗弃的渔网可继续捕捉大量的动物,带来的后果是导致被捕捉动物的死亡。船只也能受到漂浮物的损害,从而导致相当可观的修理费用。因此,现在人们认识到海洋垃圾是主要的海洋污染物之一,它将损害海洋和沿岸地区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

1.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暴风雨把陆地上掩埋的塑料垃圾冲到大海里;二是海运业中的少数人缺乏环境意识,将塑料垃圾倒入海中;第三就是各种海损事故,货船在海上遇到风暴,甲板上的集装箱掉到海里,其中的塑料制品就会成为海上“流浪者”。按照“国际海运联合会”提供的数字,每年都有数千只集装箱掉到海里。据估计,海洋塑料垃圾的70%来自海运业。

塑料垃圾不仅会造成视觉污染,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废弃塑料会缠住船只的螺旋桨,特别是各种塑料瓶,它们会毫不留情地损坏船身和机器,引起事故和停驶,给航运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但更可怕的是,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有着致命的影响。

海中最大的塑料垃圾是废弃的渔网,它们有的长达几千米,被渔民们称为“鬼网”。在洋流的作用下,这些渔网绞在一起,成为海洋哺乳动物的“死亡陷阱”,它们每年都会缠住和淹死数千只海豹、海狮和海豚等。其他海洋生物则容易把一些塑料制品误当食物吞下,例如海龟就特别喜欢吃酷似水母的塑料袋;海鸟则偏爱旧打火机和牙刷,因为它们的形状很像小鱼,可是当它们想将这些东西吐出来反哺幼鸟时,弱小的幼鸟往往被噎死。塑料制品在动物体内无法消化和分解,误食后会引起胃部不适、行动异常、生育繁殖能力下降,甚至死亡。

塑料在陆地上降解大概需要二三百年时间,可是在海洋里,由于海水的冷却作用,这一过程可能会延长至400年。塑料在海中的降解主要是在阳光的作用下完成的,因此称为“光降解”。它们先缓慢地分解成小碎片,再降解为更小的颗粒。海洋学家在调查中发现,在北太平洋中部,被分解的塑料与浮游生物的重量之比已经达到了6:1。浮游生物是指那些漂浮在海面上的小型动植物,它们是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最低一级,海洋中的滤食动物,如水母等,经常会把那些塑料降解后的颗粒误当做鱼卵吃下去。

2. 垃圾漩涡

仅是太平洋上的海洋垃圾就已达300多万平方千米,超过了印度的国土面积,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海洋将无法负荷,而人类也将自食恶果。

在一项名为“捍卫我们的海洋”的活动中,一艘取名“希望号”的船只航行几大洋,科学家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见证了海洋和居住在海洋中的生物正在面临的一场“垃圾危机”。“希望号”航程中历经的最大海洋“垃圾漩涡”之一,位于北太平洋亚热带海域,其中心位于美国西海岸和夏威夷之间、夏威夷群岛的东北方向上。这个触目惊心的垃圾漩涡就是“得克萨斯垃圾带”。这个“垃圾漩涡”也成为海洋生态学家们研究最多的海上垃圾区域之一。

当整个太平洋的各个洋流以顺时针方向运转时,塑料垃圾途经这里,被卷入“平静区域”,便不再继续随洋流漂移,彻底“定居”下来。垃圾越聚越多,于是太平洋上的这一区域俨然已经变成了海洋垃圾大本营,小到塑料片,大到塑料筐、丢弃的轮胎、渔网,各色塑料等垃圾像被磁铁吸引一样来到这里。据估算,“垃圾漩涡”区域的漂浮垃圾多达上亿吨,以塑料为主,还包括玻璃、金属、纸等。

据测算,在“垃圾漩涡”海域,每一千克的浮游生物平均要“分摊”到6千克的塑料垃圾。考虑到浮游生物是许多其他海洋动物的食物,因此可以这么推算,假如捕食的海洋动物“照单全收”,它们每吞进一千克的浮游生物,就会同时误食大约6千克的塑料垃圾。即便顺利通过了消化道,有不少生物也会因为吞了一肚子“伪食物”,获取不到所需的营养而被活活饿死。

农药污染

农药污染也是沿海污染的重要来源,含汞、铜等重金属的农药和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等,毒性都很强。它们经雨水的冲刷、河流及大气的搬运最终进入海洋,能抑制海藻的光合作用,使鱼、贝类的繁殖力衰退,降低海洋生产力,导致海洋生态失调,还能通过鱼、贝类等海产品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

农药及其降解产物(如DDT的降解产物DDD、DDE)在海洋环境中造成的污染,其危害程度按其数量、毒性及化学稳定性有很大的差异。

污染海洋的农药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类,前者包括无机汞、无机砷、无机铅等重金属农药,其污染性质相似于重金属;后者包括有机氯、有机磷和有机氮等农药。有机磷和有机氮农药因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在海洋环境中分解,仅在河口等局部水域造成短期污染。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使用的有机氯农药(主要是DDT和六六六),是污染海洋的主要农药。据美国科学院1971年的研究发现,每年进入海洋环境的DDT达2.4万吨,该值为当时世界DDT年产量的1/4。

DDT的广泛分布

DDT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用药6个月后的农田里,仍可检测到DDT的蒸发。DDT污染遍及世界各地。从漂移1000千米远的灰尘以从南极融化的雪水中仍可检测到微量的DDT。一般情况下,非农业区空气中的DDT的浓度范围为小于1~2.36×10-6毫克/立方米,农业居民区其浓度范围为1~22×10-6毫克/立方米,在开展灭蚊喷雾的居民内DDT的浓度更高,据记录高达8.5×10-3毫克/立方米。

工业上广泛应用于绝缘油、热载体、润滑油以及多种工业产品添加剂的多氯联苯(PCB)和有机氯农药一样,都是人工合成的长效有机氯化合物(按其化学结构可统称为卤代烃或氯化烃),由于它们在化学结构、化学性质方面有许多近似处,所以它们对海洋环境的污染通常放在一起研究。20世纪60年代末,各国认识到PCB对环境的危害,纷纷停止或降低PCB的生产和应用。

有机氯农药和PCB主要通过大气转移、雨雪沉降和江河径流等携带进入海洋环境,其中大气输送是主要途径,因此即使在远离使用地区的雨水中,也有有机氯农药和PCB的踪迹。如南极的冰雪、土壤、湖泊和企鹅体内都检出过残留有机氯农药和PCB。进入海洋环境的有机氯农药,特别容易聚积在海洋表面的微表层内。据前苏联国立海洋研究所1976年在北大西洋东北部的观测,DDT及其降解物在微表层的含量为90纳克/升,而水下的含量为5纳克/升。据美国对大西洋东部的测定,在表层水中PCB的含量比DDT含量高20~30倍。海洋微表层中的DDT受到光化学作用发生降解,其速度受阳光、湿度、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制约。在热带气候条件下,降解速率一般较高。沉积于海洋沉积物中的PCB和DDT在微生物作用下会发生降解作用,但速率相当缓慢。人们认为,PCB的稳定性比DDT高。DDT的降解中间产物DDE比DDT挥发性高,持久性也更长,对环境的危害更大。沉降到沉积物中的DDT和PCB会缓慢地释放入水体,造成水体的持续污染。

DDT和PCB进入生物体内主要是通过生物对它们的吸附和吸收,以及摄食含有DDT的饵料生物或碎屑物质。动物体中DDT的残留量反映了吸收与代谢间的动态平衡。不同种生物对DDT的积累和代谢各不相同,牡蛎和蛤仔等软体动物对DDT的富集因子可达2000(富集因子是生物体中的浓度除以环境介质中的浓度值),而甲壳类和鱼类的富集因子则为10微克/升。

海水中DDT浓度一般低于1微克/升,近岸水体高于大洋水体。近岸海域鱼体中的DDT浓度高于外海同类鱼类,达0.01~10毫克/千克(湿重)。鱼类不同器官中DDT残留量的浓度各不相同,其中以脂肪中的含量最高。摄食鱼类的海鸟DDT残留量最高,摄食淡水及河口区鱼类的鸟类,DDT残留量高于摄食大洋鱼类的鸟类。

PCB对生物的毒害作用与其异构体的氯原子数有关。氯原子越少,毒性越大,在食物链中的蓄积程度越高。PCB对虹鳟鱼的10天致死浓度是38~326微克/升,20天的半致死浓度为6.4~49微克/升。无脊椎动物对于PCB要比鱼类敏感,幼体比成体敏感。PCB对生物的危害作用包括致死、阻碍生长、损害生殖能力和导致鱼类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对外界环境变化及疾病抵抗力的下降等。PCB会导致哺乳动物性功能紊乱,波罗的海和瓦登海海豹的繁殖失败同其体内高浓度PCB直接相关。

PCB在生物体中的积累与其脂溶性和对酶降解的抗力成正比,而与其水溶性成反比。生物体对PCB的主要代谢过程是羟基化,即将PCB转化为水溶状的酚类化合物后排出体外。羟基化速率取决于酶(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活性。鱼体中这种酶的数量大大低于哺乳动物,并随PCB氯化作用的提高而降低。

总之,各种农药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破坏极为严重,必须引起每一个人的极大关注。

海洋热污染

1. 认识海洋热污染

海洋热污染是水温异常升高的一种污染现象。天然水水温随季节、天气和气温而变化。当水温超过33~35℃时,大多数水生生物不能生存。水体急剧升温,常是热污染引起的。水体热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冷却水。首先是动力工业;其次是冶金、化工、造纸、纺织和机械制造等工业,将热水排入水体,使水温上升,水质恶化。据美国统计,动力工业冷却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的冷却水总排放量的80%以上。一个装机100万千瓦的火电厂,冷却水排放量约30~50立方米/秒,装机相同的核电站,排水量较火电厂约增加50%。年产30万吨的合成氨厂,每小时约排出2.2万立方米的冷却水。

水体增温显著地改变了水生物的习性、活动规律和代谢强度,从而影响到水生物的分布和生长繁殖。增温幅度过大和升温过快,对水生物有致命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