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咖啡物语:煮出来的风情
16919900000048

第48章 咖啡奶沫和乳酪樱桃

花式咖啡大都在咖啡液上堆起奶沫,像一簇雪,冰镇着浮躁的心绪;像一朵莲,沉静着功利的欲望。咖啡的果实因其呈深红色,又称为“咖啡樱桃”。咖啡用牛奶调制,堆出雪样的奶沫,简直和中国古代的乳酪樱桃一样,有舁曲同工之妙。

宋代词人辛弃疾在《菩萨蛮·坐上赋樱桃》中所咏的“香浮乳酪玻璃碗,年年醉里尝新惯”,就是乳酪樱桃这道甜点。在北方,到处生长着樱桃树。暮春,樱桃初熟的时节,摘下新鲜红润的樱桃,浇上乳酪,红里泛白,白中渗红,强烈的色彩对比,清冽的果汁融合粘甜的奶液,芳美似初生婴儿的脸颊,香艳得如美人肌肤,是可爱的新鲜,是可餐的秀色,不仅是夏天的一道冷饮,也是入诗人画人情的一件道具了。

这道乳酪樱桃甜点三国时就有,唐时尤盛。唐时新考入的进士设樱桃宴庆贺,在公元878年的一次新进士宴上,主宾们一共吃掉了几十棵树产出的樱桃,仅用以浇佐樱桃的乳酪,就用去了好几斗。吃时还很讲究,自居易在享用天子赏赐的樱桃时,是“手擘才离核,匙抄半是津”,就是将樱桃剖开、去核,盛在盘碗中,浇上乳酪、蔗浆,再用小匙舀食。直至宋元,乳酪樱桃也是赏赐或馈赠的佳品,而且,赠樱桃时索性连同乳酪一并奉送,宋人刘筠便有“内苑朱樱兼酪赐”的诗句。收到这样礼物的人也自然欣喜,梅尧臣就因收到友人相赠的“酪及樱桃”,便特意作诗以志其事。明时仍在流行这款乳酪樱桃,《东京梦华录》里把它作为消暑妙方;张岱笔下更有秦淮河的妓女,在夏夜里,脚勾着河边栏杆,啖着白盘盛装的乳酪樱桃,樱唇,樱桃,乳酪,红白相间,夜晚的河岸荡着一股香艳,将乳酪樱桃调制得更风情和魅惑了。

当然,唐宋人用以浇樱桃的乳酪、蔗浆,事先也都要经过冰镇。“金盘乳酪齿流冰”、“多情更有酪浆寒”、“醍醐渍透冰浆寒”,说的就是这般的凉澈。想一想,新鲜的樱桃,香浓的奶酪,用井下深水冰后,再托在金盘、金瓯、琉璃盘、玻璃碗等精美器具上,愈发映亮樱桃的莹红、乳酪的凝白。啖之甘美滋润,观之赏心悦目,入诗,入词,入史,入笔记,入传奇,渐渐地生了暖意蕴了情色。此时,它不再是一客冰点,而是一个文化元素了。

唐代有部传奇小说《昆仑奴》,对于“酪浇樱桃”的制法、食法,描写得最是具体。

男主人公崔生奉父命去拜谒当时一品勋臣,勋臣的下人将樱桃放在金瓯中,剖开去核,浇上甜乳酪,进献上来。勋臣命一位穿红绡衣的女子递一碗给崔生,不料,崔生少年单纯,面红羞怯,不好意思进食。勋臣于是传命红绡将樱桃一匙一匙地舀来喂给崔生,搞得崔生愈加害羞,不得已只好吃下。他的羞状引得红绡不由微笑起来,心底亦起爱慕之意,美丽爱情由此而生,并演绎了一段侠义传奇。

据史书记载,东汉灵帝喜好胡服、胡饭、胡乐,京都贵戚都竞相效仿。酥、酪等乳制品在汉末胡风胡俗流行之下,被中原贵族初步接受。到魏晋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频繁入迁中原,使得胡风胡俗在北方地区影响日深,乳制品也一度成为北方人民的日常食品。唐人因循北朝风俗,仍然保留着日常食用乳制品的习惯,牛羊乳汁、酥、酪等乳品,都被唐人视:勾美味。所以,牛奶成为佐味材料,用于水果上,奶香,果甜,是夏季消暑佳品。如奶酥,用牛奶制成的奶制品,唐德宗就好以酥、椒添人茶中。

有一种“酥山”就是把酥加工得松软,甚至让酥近乎融化,然后,由妇女们拿在手里,向盘子上滴注,淋出一座险峻的酥山,莹白如雪,晶彩似玉镜台。用筷子夹起,冰凉清透,入口即化,妙不可言。

在14世纪,一位中国的皇戚贵胄,一边饮醪新茶,一边吃着香甜的冷冻奶油点心,而一位英国绅士想要这样享受人生却又等上了好几个世纪,一想至这样的场景,我就很钦佩老祖宗的智慧。说不定,卡布其诺咖啡就是受乳酪樱桃的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