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静心②:心素如简,人淡如菊
17926700000018

第18章 天高地阔,流水行云(2)

在一条大街上,有一个古朴典雅的茶庄。虽然茶庄的地点较为偏僻,但这里的生意却很是兴隆,每天来喝茶的顾客特别多。茶庄的一个服务小姐对顾客和颜悦色,说话轻声细气。但是,也有一些第一次来喝茶的比较粗鲁的顾客。

“小姐!你过来!你过来!”突然有一位顾客高声喊着,他指着自己面前的杯子,满脸寒霜地说,“看看!你们的牛奶居然是坏的,把我一杯红茶都糟蹋了!哎呀,真是的,你们这是什么茶馆呀。”

服务小姐愣了一下,随即微笑着说:“真对不起,我帮您换一下。”

很快,服务小姐就把红茶和牛奶端了过来,杯子和碟子跟上一杯是一模一样的,放着新鲜的牛奶和柠檬。她轻声地说:“先生,我能不能给您提个建议,柠檬和牛奶不要放在一起,因为牛奶要是遇到柠檬很可能会造成牛奶结块。”

顾客的脸刷地一下就红了,他匆匆喝完那杯茶就走了出去。这时候,其他的客人问那位服务员小姐说:“明明是他老土,你为什么不直接和他说呢?他那么粗鲁地对你,为什么你还和颜悦色呢?”

小姐轻轻地笑了笑,回答道:“正是因为他粗鲁,所以我才要用婉转的方式,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又何必得理不饶人呢。理不直的人,常常用气壮来压人。有理的人,就要用和气来交朋友。”

在座的所有顾客都笑着点了点头,对这家茶庄又增加几分好感,从此,这家茶庄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不是因为他们的茶有多好,也不是因为茶庄的规模有多大,而是因为茶庄的服务态度好,让人觉得舒服。

正是由于服务小姐没有对顾客的无理取闹还以颜色,而是懂得有理让三分,面带微笑为顾客服务,用委婉的语气告诉顾客事实的真相,保留住顾客的尊严,其他顾客们深受感动,才愿意光临这家餐馆。

试想,如果该服务员仗着自己有理,冲动地与顾客争辩,直截了当地指出顾客的错误,那么她只会给其他顾客留下肤浅、粗俗、愚蠢的印象,还有谁愿意照顾她的生意呢,相信她事后也会为自己的冲动而悔恨不已。

公道自在人心,冲动时静下心来,得饶人处且饶人,以这样的健康心态处理事情,不但可以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而且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也许还会有意外的收获,总之我们是不会受到损失的。

5.用宽容温暖人心

宽容,是冰天雪地中的一堆篝火,它能够温暖人心。

北宋词人苏东坡是性情中人,他有个朋友是个和尚,法号佛印。东坡和佛印经常斗嘴,留下了不少充满玄机的笑话。

有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在你心中,我看起来像什么?”佛印说:“像一尊佛。”

佛印又问苏东坡:“那在你心中,我像什么?”苏东坡看着佛印的佛袍说:“一垛屎。”

见佛印不说话,苏东坡自以为得到了胜利,回到家兴冲冲地将这件事告诉苏小妹。苏小妹说:“哥哥,你输给佛印了。佛印心中有佛,看所有人都像佛。你看他像一垛屎,你说你心里装的是什么?”东坡听了,大感惭愧。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人,如何看待别人,考验一个人的眼光,也考验一个人的胸怀。看人有时候就像这则故事,你愿意相信他人是好的,他人做的事是出于好意,就像佛印看苏东坡,人人都是佛;但若你相信他人心机狡诈,别有用心,那么就像苏东坡看佛印,处处都是屎,臭不可当。

现代人希望别人对自己高看一眼,却常常把别人看得很低,发现人家一个缺点,一个错误,就以偏概全,断定这个人“不咋地”——他们看人的眼光,就是挑刺和找茬。挑出别人的不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好,以此确定优越感。而这样的人,得到的不是别人的青睐,而是一句“自己不怎么样还总看不起别人”。

古代君子的修为,修的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可从古至今,多数人在行事时都把这句话颠倒过来,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对他人的缺点如数家珍。这样的人与人相处,无法体谅他人,只会爱护自己,身边的人,大度的久了会心冷;小气的会与他争执计较,两个人从此纷争不断。这样的人不论生活还是做事业,都会有很大的阻力,甚至觉得事事不顺,这也难怪,你对别人苛刻,人家怎么能对你宽容?

寺庙里的和尚多了,难免也有些事端产生,有时候需要方丈亲自调停,有时需要辈分高一点的僧人出面。年轻和尚们尚不能摆脱世俗气,有人脾气急,有人懦弱,有人仗义,争吵也就不可避免。其中一个小和尚脾气特别急躁,不但经常和师兄吵架,还经常与香客争吵。

争吵一般是这样产生的,有人向他倾诉心头的烦恼,例如,背着妻子交往了另一个女人感到内疚;对竞争对手使用阴暗手段感到后悔;花了父母很多钱又没有收获觉得自己没用……这时候,小和尚就会大发雷霆,激烈地指责这些香客。过后,大一点的和尚去和香客谈话,年老的和尚就会说小和尚:“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难得的是他们还有良心,还肯向善,所以才会出现在这里,你这么急躁,哪里有出家人的智慧?真不像话!”

小和尚认为犯错的人就该被激烈指责,他看不到那些人眼中的愧疚,体会不到那些人需要的是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不明白那些人最需要的是有人给他们指一个方向。所以老和尚才会说小和尚根本没有智慧。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人心才能换人心,设身处地体谅对方,全面地了解别人,也许你觉得那些你不会做的事,其实也不难理解。每个人都有难处,都有弱点,他们犯错误的地方,也许恰好是你做得出色的地方,但你无需为此沾沾自喜,因为在别的方面你未必有他们优秀。所以,面对他人的错误,也要以宽容的眼光来看待。

生活应该是对他人的担待,而不是揪着他人的错误不放。例如有些时候你认为他人得罪你,有没有想过别人也许是无心的?就拿说话来说,有人说了一句:“不喜欢胖人穿得太紧身。”可能只是看到什么有感而发,如果硬要揽到自己身上,一来你未必有那么胖;二来你一生气,对对方的态度自然不好,对方莫名其妙地被你冷落或回击,对你的印象从此也是负数。因一句无心的话与人结梁子,这是人际关系的大忌。

有一个词叫“海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真正的襟怀。海涵就是以平和博大的心态看待世间的一切,你接受的越多,智慧也就越多。对待他人的时候,要摒弃求全责备的呵责,矫揉造作的要求,假惺惺的热情和问候,这都会让你显得肤浅,看一看大海如何对待江河吧,不论大小,它都会一视同仁予以接纳:对于他人,是一种尊重,对于自己,是一种成就。

6.渐渐学会包容不完美的世界

爱,是永远的包容,包容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

一户人家的媳妇每日早起晚睡,忙于织布,她织出的布又细又密,图案又美,附近的人都称赞不已。不论是丈夫、小姑还是公婆,都对她赞不绝口,可是,她却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织布图案虽美,但速度太慢,不及邻居家的很多女人。

婆婆见媳妇每日为此发愁,就对媳妇说:“一花一世界,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就如桃花和梅花,各有各的姣美,如何做比?你固然觉得自己织布不够快,他人也觉得自己织布不如你的美,还是应该自己看开一点,不要为难自己,才是舒心之本。”

媳妇听了,心中顿时开解不少。

故事中的媳妇能把布织得又细又美,这是她的优点。而且一匹布想要织得美,肯定要花更多的心思和时间,可她不满足,偏偏还要追求速度。虽说做人应当“严于律己”,但一味高标准严要求,把神经绷得紧紧的,就失了“要求”的本意,成了强求,甚至苛求。诚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进步,比过去做得更好,但人的能力有限,或者拘于时运,事与愿违的情形比比皆是,若一一强求过去,恐怕人生的不如意只会成倍增多,而这不如意还是我们自己找来的,可谓自寻烦恼。

我们常常为了人情、为了照顾他人、为了礼貌等原因,宽容他人的过失,容忍他人的不完美,对于自己,有时候却“狠了点”。每个人都想自己全面发展,无所不能,又有几个人样样都好?改掉缺点是没错,增长本领也没错,但每个人都有不适合的事,非要做好,不也浪费了做适合的事的时间?

佛家讲究包容,万物皆在心胸之中,原宥其过,尊重其性,其中怎么能少了自己?与其勉强自己做那些不擅长的事,为什么不集中精力,把擅长的事做到最好?世人总是想着面面俱到,殊不知有重点才是成功的关键。如果对自己太苛刻,总拿自己的短处对比其他人的长处,只会丧失自信,再多的成就摆在眼前,也会觉得自己一事无成。

新学期有一堂选修课叫《科技与人的发展》,很多人听说过这个课的名字,虽然看上去挺普通,但教课的老师学识渊博,谈吐风趣,备课认真,是每一年的学生都会抢着选的课程。

第一堂课,学生们坐在阶梯教室里等待老师。老师出现了,是一个只有一只胳膊的中年男人,他似乎习惯了学生们惊讶的目光,自顾自地摆弄着幻灯片设备,一面对学生们说:“少了一只胳膊,效率只有一半,你们可要多等等才行,不过没关系,我的舌头很灵巧,可以和你们说话。”学生们哄堂大笑,大家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幽默的老师。

对待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很多人讳莫如深,很怕别人知道,更怕被人嘲笑。故事中的老师显然不是这类人,对待自己肢体上的残疾,他看得开,也不在意,即使少一只胳膊又怎么样?不过是效率低了点,但他仍旧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缺陷丝毫没有影响他的能力,他的形象,他给人的好感,甚至,他的豁达与乐观,让人们更想要亲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