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静心②:心素如简,人淡如菊
17926700000021

第21章 淡名:隐于红尘,暖于自心(2)

心安者不独。在汉语中,“独”字代表单一和孤立,人生漫漫,我们需要他人,这种“需要”并无功利性质,否则一切照顾都可以用金钱买到,何来感情?我们需要的是他人对自己真心的对待,特别是在生病时、伤心时、彷徨时,他人的关怀就尤为重要。金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来真情真意,所以重情的人淡泊名利。

村里有位年近七十的老大爷,平日酷爱养花。有一次,老大爷的儿子给老大爷寻找到好品种的菊花种子,第二年秋天,老大爷的花园里开满了美丽的菊花,香味一直飘到村头。老大爷经常在花间漫步,有时喝上一杯酒,很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

村里的人看了心生羡慕,都来向老大爷讨要菊花,想要移植到自己家中。老大爷很慷慨,只要有人来要,必然挖出开得最好的送给那人。没过多久,一花园的菊花就送得干干净净,老人的院子里只剩下一堆土,但他仍然每天散步喝酒,飘飘若仙,村里人看了都称赞他。

老大爷的儿子回来看老大爷,只见花园里没有一朵花,便奇怪地问:“怎么,我送你的菊花种子不能开花?”老大爷说:“怎么不能开花,你难道没看到村子里每家每户都有你送的菊花。”儿子仔细一看,果然,每家每户都飘着清雅的菊花香气。

淡泊名利的人能够接近禅境,在他们心中,感情就如花香,不必拘于自己的园子,将它放在更多的地方,就会让更多人享受到一份怡然。故事中的老人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他明白好花要由众人一同欣赏,一个园子的花香只是剪影,一个村子的花香才是风景。

禅心之上处处皆有风景,因为把名利看淡,注重的便是人生的那一份快慰。很多事可以自己做,但如果和他人一起做,进度就格外地快,感觉也格外地好。享受彼此扶持的那份情谊,也享受了两心相安的依靠感,这样的人生才会格外踏实温暖,让人留恋。

重情的人不会被他人孤立。你看重什么,自然会着意维系,不会冷眼看着他人遭受厄运,也不会损人利己、只顾自己的名利。不必说富贵如浮云,这样说的人未必做得到;也不必感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如人饮水,你的水温应该由自己加以调节。将那些身外之物看淡,体会和把握人世间的真情,如此心境才能安稳,生活才有真正的滋味。

5.放下架子,禅心似水

笑看风月,才能淡定自在。

一个大四学生想要留在大都市,几经求职,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他的家庭贫困,不能为他提供生活费,生计问题切切实实地摆在眼前。这一天,他在食堂闷闷不乐地吃着饭,这4年来,他最喜欢这个窗口的饭菜,几乎天天光顾。

食堂里没有什么人,窗口的老板坐下来和他闲聊。知道了他的困难,老板说:“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眼光太高,很多工作都不愿意做。如果你真想找个活计,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个选择:我最近要回外地陪父母,这个窗口没人管,我看你人挺诚实,不如你来帮我管一管这个窗口,就是帮我给学生卖饭。我在外面还有几个饭店,如果你做得好,以后你也可以去工作。”

这个学生本来想拒绝,但想到老板是一片好心,自己又急需生活费,还是答应了这件事。起初,面对老师、同学、认识的学弟学妹惊讶的目光,他觉得脸上发烧。但没过几天他就镇定下来,慢慢地熟悉了这样的环境,做起这些事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了。他准备在老板手下好好学习几年,以后自己也开个饭店。

大学毕业,就业是个难题,多数人希望留在大城市、进大公司、有大作为……追求这些“大”,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不能不做大事,否则辜负了自己4年的学习。那些硕士、博士眼高心更高,心志更大,普通的工作,他们甚至都不会考虑。他们太过看重自身的一点儿成绩,追逐的不过是一点儿名利,无形中,他们对这个世界端起了架子。

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有端架子的实力,多数人却只有空架子。一旦他们看重了一点儿虚名,就站在架子上不肯下来。别人都在辛辛苦苦地为“地基”添砖加瓦,他们却坐在空架子上自诩自己高人一等,事实上,那高度是空的,一有风吹草动,别人安享着结实的房屋,他们却在架子上摇摇晃晃、哆哆嗦嗦,后悔当初还不如放下身段,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

名利是负累,过去的成绩会阻碍你的前进。不必总强调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资历,重要的不是你曾经做了什么,而是你现在能做什么。太过强调自我的人往往色厉内荏,被别人当成纸老虎,根本不被放在眼里。那些懂得隐藏成绩、懂得把自己放低的人才是真正的实力派,他们平日不声不响,却总给人意外的惊喜。

罗尼是一家小超市的老板,他是个和蔼的胖子,他给的工钱不多,但来打工的人都很喜欢他,因为他是一个没有架子的人。

安妮一直在这里打工,从大一到大三,她说她跟着罗尼先生学会了很多东西。当她刚来这个超市打工的时候,有一次她在收款的时候出现失误,导致顾客对她大骂。这时,罗尼先生很平静地对她说:“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就对顾客道歉,和平地解决这件事,因为不论谁是谁非,影响的都是自己的形象、超市的声誉。”

后来,安妮发现罗尼先生从不摆老板架子教训人,当他想要提出什么意见,总会以朋友的口吻说:“安妮,如果我是你,我会……”这样一来,安妮即使做错事被批评,也不觉得难堪,反倒觉得罗尼先生是真心实意为自己着想,鼓励自己。再后来,安妮加入学生会,成为部门干部,她在工作中也像罗尼先生一样,果然与部员相处融洽,大家都夸她是个好“领导”。

架子和面子是两回事,经理应该有经理的威严,维护自己的面子,但不一定总是要做出高人一等的姿态,教训手下,训斥他人。故事中的罗尼先生在批评他人时注意交流方式,不给人脸色,不让人难堪,即使是批评,也让人感觉到温暖与关心。这样的人能得到员工真心的喜爱和敬重,更有面子。

有人做事喜欢端着架子,俨然把自己当成一个人物,以为这样就能不被人小瞧。事实上,你端着架子,未必让你看起来有多少丰功伟绩,反倒伤害了你与他人之间的感情,容易造成他人情绪上的对立。端着架子的人很像树上的猴子,人们看到的不是它灵巧的身手,而是那红彤彤的屁股,难免要在心里嘲笑,轻视这种肤浅。

自重的人只对自己端架子,一颗禅心就是一个架子,放在上面的不是虚名与负累,也不是重重的疑心和思虑,更不是与人相处时的那点儿小小虚荣,而是人生的起伏和一份平稳的心态。比起那点儿可怜的仰视,他们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他们对别人会放下架子,只保留欣赏与尊重,就算有再多的成绩,看上去依然平易近人、温和亲切。

6.助人就要助人之急

帮助他人的时候如果瞻前顾后,还不如低头走自己的路。

古时候,有个书生走在大路上,发现一条小鱼陷在深深的车辙里。车辙里的水已经干涸,小鱼奄奄一息,看到书生,它挣扎着说:“善良的书生,请你救救我,别让我渴死。”

书生同情小鱼,对它说:“你真可怜,我这就去禀告国王,开凿水渠,将大河和东海的水引到这里,这样你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了。”

小鱼骂道:“你随便舀一瓢水给我,就能救我一命,可是你却在这里夸夸其谈,等到你说的水渠开凿完毕,我早就渴死了。你真的要救我吗?”

小鱼马上就要渴死,路过的书生发下宏愿,要给小鱼开凿水渠。想要帮助他人是件好事,但要知道远水不解近渴,有心不一定就能帮助人,用错方法也帮不了人。就如在沙漠里干渴的旅人,海市蜃楼再美,也不能让他解渴,切莫让自己的好心成了他人的海市蜃楼。

一个重视他人、关心他人的人,必然有爱心,愿意帮助他人。但帮助也需要头脑,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去帮助,对方会感激你;别人不需要帮助的时候你非要帮对方做事,对方会以为你精神出了问题,或认为你无事献殷勤,别有所图。可见好心应该有,但要放对地方。

张先生路过街边的广场,听到一阵阵叫骂声,走近一看,才发现广场上有一群孩子在打架。其中一个孩子被打翻在地,其他孩子上去拳打脚踢,被打的孩子发出呼救声,其他的孩子不管不顾,不肯停手。直到地上的孩子再也爬不起来了,其他孩子才扬长而去。

张先生心生同情,就从口袋里拿出手帕,上前想要扶起那个孩子,孩子却说:“我不需要你的帮助,刚才你明明看到了他们在打我,你只要出言制止,就可以让我不再挨打,可是你没有说话。你以为我现在需要一条包扎伤口的手帕吗?”张先生听了,惭愧不已。

在他人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是雪中送炭,等到他人渡过了困难,你再赶过去说要帮助对方,最多算是锦上添花。人们怀念的是寒冷时候的炭火,而不是热闹时候的一朵鲜花。故事中的张先生显然犯了这个错误,所以他得到的不是感激,而是轻视。

当然,我们帮助别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人怀念,而是为了自己的善心。但善心不能以正确的方式及时表达,对他人、对自己都是一种遗憾。既然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选择帮助别人,那就要将这件事做好。帮助别人不但要帮到底,帮助别人也要帮得好、帮得对。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将心比心,我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帮助?首先,我们不需要那种全权代办式的帮助,这种与溺爱无异的关心会让我们无法亲力亲为,无法得到克服困难的能力,让我们只能依靠别人;我们也不需要那种带有附加条件的帮助,或者说,我们能够接受利益交换,但不能忍受有人以“帮助”之名,为的是索取回报;我们更不需要那种说着帮助,却在一边袖手旁观的朋友;还有一种帮助让我们头疼,就是有些人不了解情况,好心办错事。总结了这么多,相信你应该知道如何帮助他人:不越俎代庖、不索取回报、不隔靴搔痒,更不要拖人后腿,这就是真正的帮助。

7.淡泊从容,人生的最高境界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回家路上有一座过街天桥,上面有卖各种杂货的小商贩,不论是廉价的首饰还是衣服,或是青菜水果,还有花草和宠物,在这里都能买到。

在这个拥挤的地方,一位拉二胡的老人特别引人注目,他就坐在天桥口悠然自得地拉着二胡,过往的人都会被那优美的乐曲吸引,听完一段再继续赶路。这位老人衣着整洁,不像在街头拉琴赚钱的人。找新闻的记者认识的人多,发现他竟然是一位国家级的表演艺术家,退休后,就在家附近的天桥上拉拉二胡,自娱自乐。他说,在天桥上面对路人拉二胡,和坐在国家级的表演厅为观众拉二胡,并没有什么不同。

在人来人往的过街天桥上,一位拉二胡的老人坐在卖杂货的小商贩中间,谁也不知道他竟然是一位国家级的表演艺术家。他坐在这里要的只是有人愿意欣赏,还有自己怡然自得的一份心情。这位老人拉琴没有任何功利性,能给自己、他人带来很多享受,这样的人已经到达了一种境界:淡泊。

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如果人生是一条河流,勇敢的人是奔流的长河,永远朝着自己的目标冲刺;贪婪的人是沼泽,总想将自己周围的东西全都拉到自己手中;单纯的人是泉水,总能涌现出活力;淡泊的人就是湖泊,愿意包容一切,却又平静无波。人们形容这种人“心静如水”,水一样无欲无求,水一样清澈见底,水一样富有生命力和人情味。

淡泊是一种境界,面对得失,淡泊的人不会计较;面对祸福,淡泊的人坦然接受;面对成功与失败,淡泊的人泰然处之;面对他人的赞美和诽谤,淡泊的人付之一笑。他们能够一心一意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从中发掘真正的乐趣,他们不在乎这件事为他们带来地位还是损失,只在乎自己的那一份心情和努力。别人对他们不满意,他们对自己却是自豪的,也不会去强求他人,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带来平和的气氛。

一位着名导演的新戏预备开拍,为了寻找新感觉,导演采取公开招募的方法招募演员,前来应征的既有大牌明星,又有电影学院的学生,几个副导演经过上百场试镜和选择,终于敲定了十位男主角候选人。

选拔当天,每位候选人都要在导演的要求下做一段即兴表演,还要抽签演一段剧本里的戏码,一个中年男演员引起了导演的注意,这位男演员演技精湛,表达传神,导演觉得演员有点面熟,想了半天才记起这是一位一直不怎么出名的实力演员。这位演员的演技无可挑剔,可惜在演艺圈,想要成为明星需要一张能让人记住的有特点的脸,这位演员的缺点是长相太大众,虽然称得上帅气,但没有什么特点。也因为这个原因,导演没有选他作为主角,而选了一位演技不如他,长相却更符合角色感觉的演员。

令导演惊讶的是,听到结果,这位演员并没有任何不服气,脸上也没有恼怒的神色,有人问他:“输给实力不如你的人,你难道不生气吗?”男演员说:“导演选择一个角色不只要考虑演员演的好不好,还要考虑是否对自己的感觉,也许我刚好演不出导演要的感觉,我为什么要为这件事生气,难道生气了,我就能当上男主角吗?”一番话令导演大为佩服。

一个到了中年还没有出头的男演员,在试镜时又一次遭遇失败,连导演都对他心生同情,感叹他的运气不好。有人问他对这样的结果是否不服气,男演员的回答很达观,他想的很明白,即使生气,机会依然不是他的。导演的选择自有导演的考虑,演员只需尽到自己的努力,即使得不到这个角色,也依然能得到导演的肯定和尊重。

常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并非是一种迷信,而是一种对待事情的达观心态。很多时候即使想着“一定要成功”,做了万全的准备,还是会因为临时发生的小问题导致整个计划失败。求之不得,难免心理失衡,一旦失衡角度加大,内心的平静不复存在。对人对事不能“平常”,只能终日生活在烦恼中,被人嘲笑“庸人自扰”。

不如学着让自己从容,从容的人懂得迁就,当环境不如意,他们仍然能够寻找到自己的快乐,他们的步伐那样简单又那样沉稳,不论眼前是大风大浪,还是闲庭花落。他们会用理解的目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因为懂得,所以珍惜,珍惜自己,也珍惜这个世界。

不如学着让自己淡泊,淡泊的人容易满足,容易快乐。在熙熙攘攘的都市,面对生活的沉重和纷扰,一颗淡泊的心才能保留一份简单和坦然。面对困境时,淡泊的人首先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尽力而为,尽心而为,不论结果如何,都是一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