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当代浙江概览
18637800000047

第47章 浙江特产(1)

概述

浙江地处亚热带中部,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积淀深厚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得浙江获得了“鱼米之乡、丝茶之乡”的美誉。浙江的传统工艺美术相当发达。成立于1904年的西泠印社是中国最早的研究金石篆刻的百年学术团体和专业金石书画出版机构,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称。在民间雕刻艺术中,“三雕一塑”——东阳木雕、青田石雕、温州黄杨木雕和瓯塑蜚声中外;嵊州竹编、东阳竹编是中国竹编中的奇葩;浙江是中国瓷器、宝剑、黄酒、“文房四宝”、丝绸、雨伞、檀香扇、漆器等的重要传统生产地之一,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生产技艺。西湖龙井是中国最着名的茶叶之一;绍兴黄酒是中国酒类最古老的始祖,现已有古越龙山、女儿红、会稽山等多个中国名牌;湖州湖笔为“文房四宝”之首。此外,剪纸、刺绣、染织、编织和灯彩艺术丰富多彩,亦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

【西湖龙井】西湖龙井位列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1200多年历史,明代被列为上品,清顺治年间被列为贡品。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18棵茶树封为“御茶”。传统的龙井茶有“狮(峰)”、“龙(井)”、“云(栖)”、“虎(跑)”

四个品种,尤以狮峰龙井为上品。

龙井茶扁平尖削,叶底细嫩,芽叶成朵,翠绿微黄,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着称。有春茶、夏茶、秋茶之分,以一尖二叶的“明前茶”为佳品。龙井茶泡以虎跑水,清冽甘醇,回味无穷,堪称一绝。

【杭州丝绸】杭州有“丝绸之府”之称。距今4700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已说明了杭州丝绸的历史之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诗句又道出了当时杭州丝绸的水准之高,旧时清河坊鳞次栉比的绸庄更见证了丝绸经济的繁荣。如今杭州常年生产绸、缎、绵、纺、绉、绫、罗等14个大类,200多个品种,2000余个花色,图景新颖,栩栩如生,产品远销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杭州丝绸首推都锦生丝绸厂生产的丝绸。都锦生丝绸厂创立于1922年,曾是我国最大的丝绸工艺品生产出口企业,主要产品有风景画、台毯、靠垫、窗帘及织锦衣料,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艺术之花”。

【张小泉剪刀】明末清初,安徽人张思家在杭州吴山开设“张大隆”剪刀作坊,所制剪刀质量上乘,生意格外兴隆,清乾隆年间被列为贡品。

虽说生意兴隆,却招致同行的冒名仿制,其子张小泉为区别同名假冒的剪刀,便将原店名改为“张小泉”。张小泉剪、刀有近百种,如裁衣剪、绣花剪、旅行剪、花齿剪、修花剪及各样刀具,以磨工精细、刃口锋利、品种繁多、经久耐用等特点驰名中外。

【王星记扇子】王星记扇子创始于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创始人王星斋,世代从事制扇业。王星记扇子以制作技艺精湛、扇面装饰优美闻名于世,曾屡次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和西湖博览会上获奖。王星记扇子品种繁多,有黑纸扇、檀香扇、白纸扇、象牙扇等15个大类。其中黑纸扇既可拂暑取凉,又可遮阳蔽雨,因而有“半把雨伞”的美称。檀香扇即使使用十年八年,扇起来仍然清香阵阵。

【西泠印泥】西泠印泥由百年前西泠印社创始人吴隐研制,与西泠印社的手拓印谱被并奉为印林至宝。西泠印泥系手工制作,有超级朱砂印泥、超级金碧印泥、高级榴花印泥、八宝清芳印泥、极品缨绶印泥等品种,色泽鲜艳,印迹清晰,质地细腻,长期以来深受众多书画家的喜爱。

【昌化鸡血石】鸡血石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宝石,由朱砂矿渗透于叶蜡石中交融而成,共生一体,其色彩红如鸡血、艳丽非凡、质似美玉。以临安昌化鸡血石最为着名。昌化鸡血石形成于7500万年前的火山活动,发现并开采已有1000多年历史。昌化鸡血石的工艺用途主要是制作印章、雕刻工艺品和原石欣赏,被称为“中国印石之宝”。

【临安山核桃】临安山核桃素以粒大壳薄、果仁饱满、香脆可口的优良品质享誉海内外。山核桃是一种落叶乔木,属胡桃科山核桃属,所以又称“小胡桃”、“小核桃”,生长在气候优越、土壤肥沃、植被茂盛的山区,主要分布于浙西北天目山区,属于稀特产品。每年白露前后成熟。属纯野生果类,集天地之灵气,真正无任何公害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也是中国众多干果中品味、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之一。山核桃核仁松脆味甘,香气逼人,可榨油、炒食,也可作为制糖果及糕点的佐料。山核桃果仁中含有78%-96%的蛋白质,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7种以上且含量高达25%以上,还含有22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钙、镁、磷、锌、铁含量十分丰富。据资料分析,每公斤核桃仁等于9公斤鲜牛奶或5公斤鸡蛋、2公斤牛肉的营养价值,而且它较牛奶、鸡蛋、牛肉的营养更易被人体吸收。核仁还具有润肺补气、养血平喘、润燥化痰去虚寒诸功效。

2009年9月,在浙江省临安市政府举办的“2009中国(临安)山核桃文化节暨山核桃采摘开竿仪式”上,中国经济林协会宣布授予临安市“中国山核桃之都”、岛石镇“中国山核桃第一镇”称号。

【宁波杨梅】宁波所产杨梅,历史悠久,享有盛誉。从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当地人在7000年前已食用野生杨梅。杨梅含有丰富的糖类、果酸、维生素C及多种维生素B,铁质的含量也不少。据《本草纲目》载:“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愤恶气。”宁波余姚、慈溪一带所产杨梅最为着名,主要品种有荸荠种、早大种、粉红杨梅、水晶杨梅等。

【温州黄杨木雕】历史悠久、风格淳朴的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做雕刻材料的民间工艺品。乐清市是浙江省的黄杨木雕发源地。黄杨木经精雕细刻磨光后能同象牙雕相媲美。特别是随着年代的久远,颜色由浅而深,给人以古朴美观的感受,别具特色。黄杨木雕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传统类,以单一的人物造型为主,亦有群雕或拼雕。二是根雕类,以天然黄杨木根块为材料,利用树根造型。三是劈雕类,将无法用作人物雕的木块劈开,取其劈裂后的自然纹理立意雕刻,一切顺乎自然,不作精雕细刻。

【湖笔】湖笔以历史悠久、制作精良、品质优异而享誉海内外,已成为毛笔的代名词,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的美称。地处湖州市南浔区的善琏镇,是湖笔的发源地及主要产地。湖笔的种类按笔毛材料分,主要有羊毫(山羊毛)笔、紫毫(山兔毛)笔、狼毫(黄鼠狼尾毛)笔、鸡毫(鸡毛)笔、兼毫(兼有两种以上的毛)笔等五大类。同时根据笔毛的软硬程度,总体上分为软毫笔(如羊毫、鸡毫)、硬毫笔(如紫毫、狼毫),兼毫则兼具软、硬毫特点。从笔锋即笔毛的长短来分,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比长锋更长的称为“鹤脚”,主要用于草书书写。从适宜所写字体的大小来分,一般可分为大楷笔、中楷笔、小楷笔三种。书写更大型的字,还有楂笔、斗笔等。书写更小型的字,有须眉笔等。

【南湖菱】嘉兴特产南湖无角菱,其形状圆而无角,肉质鲜嫩,因其地处南湖而得名,简称“南湖菱”,也有人依形称其为元宝菱、馄饨菱、和尚菱等。一般来说菱都有角,故称“菱角”,然而嘉兴的南湖菱却是圆角的,其皮色翠绿,两端圆滑,并以皮薄、肉嫩、汁多、甜脆、清香而胜于其他品种。南湖菱不仅可以生吃、熟吃,而且可以制糕点、佳肴或酿酒、制糖。生食者选色翠而鲜嫩,尤其是刚出水时口味更佳;熟食则选色黄褐之老菱,洗净后煮食,口味香甜浓郁,肉糯可口。食风菱者选黑色乌菱,洗净后在风中晾干,然后剥食菱肉,此时肉质坚硬,但香味奇特,味美滋口。

【嘉兴五芳斋粽子】五芳斋粽子号称“江南粽子大王”,以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而着称。五芳斋粽子按传统工艺配方精制而成,选料十分讲究,肉粽采用上等白糯、后腿瘦肉、徽州伏箬,甜粽则用上等赤豆“大红袍”,通过配料、调味、包扎、蒸煮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1987-1989年曾连续三年获得省名点特优产品“玉兔奖”、“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商业部“金鼎奖”。因其滋味鲜美、携带方便、食用方便而备受广大旅游者喜爱,有“东方快餐”之称。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并还获得了首届国货精品奖、1996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等荣誉。

“五芳斋”得名于清道光年间,创始人姓沈,因其膝下生有5个女儿,分别取名玫芳、桂芳、莲芳、荷芳和芝芳,恰好和店里常用的原料在字面上有相通之处,故取名为“五芳斋”。浙江嘉兴五芳斋粽子已有近百年历史,品质上乘、风味独特、品种多样,呈品字形分布的“五芳斋”粽子店,也成为嘉兴这座江南古城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杭白菊】杭白菊一向与龙井茶齐名,古时曾作贡品。它由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鲜白菊蒸煮晾干而成,经沸水冲泡后,水呈浅绿色,清香四溢。

杭白菊含有菊甘、氨基酸及微量维生素等,具有清风散热、明目解毒等功效,同时也是清凉饮料,起到解暑、祛湿、利尿的作用。杭白菊的原产地在桐乡,那里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昔日桐乡茶商为利用杭州的知名度,将桐产小白菊冠以“杭州”之名,沿用至今。杭白菊的品种有湖菊、小洋菊、大洋菊、小白菊、小湖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