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
1940300000072

第72章 从袋鼠身上学来的起跑姿势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高科技手段也体现在起跑姿势的改变上,不要小看了这些改变,其中包含着人体动力学、生物力学、运动仿生学等多种学科的深奥理论。

1888年,澳大利亚短跑运动员会里尔从观察跳远距离有12米、跑速达70多公里/小时的大袋鼠中发现,袋鼠在跑跳之前,总是要弯屈躯体,腹部几乎贴近地面,然后以弹射的速度起动。于是他放弃了传统的站立式起跑姿势,采用了类似袋鼠的起跑动作。

不过这一技术在很长时期内未被人重视,直到1896年在雅典所举办的第1届现代奥运会上,当时的100米赛跑还没有统一的起跑姿势,有的运动员站着,有的运动员双手叉腰,有的运动员弯着腰像抓鸡那样伸开臂膀……只有20岁的美国选手托·伯克在地上挖了两个坑,然后将双手撑地,两腿前后分开,臀部高抬准备起跑。当时他的动作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和哄笑。但是一声枪响后,由于托·伯克的姿势比那些紧握拳头、仰头挺肚、咬紧牙关、全身紧张的运动员更合理,起跑速度非常快,所以他以12秒的成绩夺取了冠军。

生物力学家认为,蹲踞式”和“站立式”起跑姿势的肌肉用力顺序是不一样的。蹲踞式起跑的水平支撑反作用力和起跑时所获得的水平后蹬力,明显大于站立式起跑的水平支撑反作用力和水平后蹬力。这将增快运动员加速过程,同时也能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最高速度。伯克的成功不但证实了蹲踞式起跑姿势的优越性和科学性,同时也推动了这项技术的发展空间。

后来,经过人类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蹲踞式起跑姿势已经成为现代田径运动中短跑项目的标准起跑姿势。

相关链接

在跑步姿势上,中国的一位田径教练曾对一些奔跑很快的动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这些动物在奔跑时,腿有一种着地快捷、执地积极并呈鞭打状的动作。这位教练从中得到启发,他就要求运动员在跑步时不要过分依靠于后蹬力,以及采用围绕膝关节群发力的方法来谋求速度,而是把发力点提升到髋关节,以髋关节来推动大腿,做出脚掌扒地的鞭打着地的动作,结果采用这种人类向动物学来的新姿势后,在6个月内,男子运动员的100米跑的成绩提高了0.3秒,女子运动员的成绩则提高了0.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