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
1940300000080

第80章 第一个“走”进奥运会的中国人

有谁知道,早在上世纪的旧中国,已有一人率先“走”向世界的运动员了,这个人就是周余愚。

周余愚,原名周钦良,1908年生于上海。在上海就读于和安小学时,他就对体育运动就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竞走的比赛规则

竞走比赛有两个重要的核心规则。首先,竞走运动员必须始终保持有一只脚落在地面上。第二,从前进脚落地的一刻起直到腿部达到垂直的姿势,腿部必须保持直线,膝盖不能弯曲。

竞走比赛中同时会有9名裁判分布在不同的比赛线路上以监督任何运动员的犯规动作。他们不使用电子设备帮助判断,因为规则规定参赛者要由裸眼监督。当裁判看到竞走运动员将要犯规时就提醒他一次。提醒一般是通过在道路两边向犯规者出示白色标志来表示的,此后裁判员会通知主裁判。如果3个裁判同时警告了同一运动员,那么这名运动员就会被罚出局。

在旧上海,各种体育场所均明文规定:禁止中国人入内。周钦良只得每天在马路上跑步。起初,每跑完一条街,他就累得地下就不想动了。可是随着不断的坚持,他发现自己跑得越来越快了,而且也不感觉累了。再后来,还在上小学的周钦良居然能和成年人一起参加越野比赛了。

周钦良在1914年的“上海万国竞走锦标赛”认识了竞走。于是他开始接触竞走。1923年,第一个中国人出现在这项比赛之后,中国运动员便开始陆续参加了,而其中就有周余愚。

1927年,19岁的周钦良在锦标赛中夺得个人冠军。就在这一年,周钦良决定将自己的名字改名为周余愚,他向众人解释:余即我,愚则愚公。意思是自己要有愚公移山精神。

在1928年12月第一个星期日的“万国竞走比赛”上,周余愚以2小时37分24秒的优异成绩夺得冠军,成为这个传统比赛上的第一个中国冠军。比赛结束后,领奖时的周余愚换上长袍马褂,神情自若地穿过西装革履的洋人群,昂首走向领奖台。当他捧着一大堆奖品来到中国观众面前时,人们高兴地一下子把他抬了起来。

这之后“上海万国竞走锦标赛”的组织者们不断从国外搬救兵,企图打压中国人的气势,但多半是无功而返。1933年,颜面尽失、恼羞成怒的赛事管理者宣布解散组委会,终止“上海万国竞走锦标赛”

在参加“上海万国竞走锦标赛”期间,周余愚和队友们组织成立了“中华竞走会”竞走会成立后,加入者越来越多,且擅长各种项目者均有之。后来,周余愚建议成立“虹口田径队”这是因为那时的训练地点位于上海虹口公园而得名。

由于“中华竞走会”在上海屡创佳绩,这引起了“中华全国体育协会”的关注。1934年,协会”通知“竞走会”委托其负责选拔队员参加于1936年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竞走比赛。周余愚因成绩突出被选入奥运会代表团。

1936年8月,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可惜的是在本届奥运会50公里竞走中,周余愚因水土不服,再加上旅途劳累,他最终只获得第21名。当时,柏林的竞走比赛路线中有许多坡道,而周余愚在上海从未进行过坡道训练,这也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周余愚此前的工作单位、英商开的太古洋行被人民政府接收后,改造为上海港务局。周余愚则成为上海港务局的职工。随后,周余愚被借调至全国体育总会上海市分会筹备组。1968年,周余愚退休。1994年5月16日,86岁的周余愚病逝于上海。

相关链接

19世纪初,英国首次出现了步行比赛的活动。1866年英国业余体育俱乐部举行首次冠军赛,距离为7英里。当时竞走比赛分为场地和公路两种竞走。场地竞走设世界纪录,公路竞走因路面起伏等不可控因素较多,成绩可比性差,因此只设世界最好成绩。运动员行进时,两脚必须与地面保持不间断接触,不准同时腾空,着地的支撑腿膝关节应有一瞬间的伸直,不得弯曲。运动员在比赛时若出现腾空或膝关节弯曲,均给予严重警告,受3次严重警告即取消比赛资格。1908年竞走首次进入奥运会,当时的距离是3500米和10英里。此后几届奥运会距离有所不同,有过3000米、10公里等,从1932年奥运会竞走比赛为50公里。1956年奥运会起定为20公里)。1992年才女子竞走被列入奥运会,距离为10公里,2000年奥运会将改为2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