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19611500000061

第61章 后记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是我在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时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我在博士论文后记中曾写过这样两段话:

“写作是一次生命的冒险,是对生命的异化和青春的谋杀,我又一次感受到这些听起来似乎有些耸人听闻的词只有深入其中才会深切体会个中滋味。对我来说,选择‘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这样一个题目本身就是一个挑战。牵涉内容之多、展开维度之广,并非我现有的理论修养所能自由驾驭的。”

“一年多的伏案写作,对我来说是一次辛苦而又欢乐的旅程。各种观点在我意识中的碰撞交锋,对材料占有的有限性,对结构逻辑叙述方式的质疑,让我一次次陷入到失语的状态。论文的完成按自己既定日期一推再推。‘都学都不学,都到都不到’,梦中偶得的对句最终促成了我尽快为论文画上句号,也留下了很多不够完善的遗憾;在这一年多的思考写作中,我内心又充满着骄傲与喜悦,因为在对自我局限性的斗争中,我坚持下来了,我感受到了迷雾渐散的喜悦,更感受到了与智者同行的快乐。”

谈到论文的选题,不能不提及到我在中央电视台央视国际网络的一段工作经历。

2002年博士在读期间,我到中央电视台参加实习,央视国际网站在“服务与整合中央电视台现有资源”的基础上,2002年将目标进一步确定在“发展和创新网络精品自创栏目”上,2002年5月网站领导刘连喜任命我担当《电视批判》的制片人,负责网上学术论坛《电视批判》栏目的创办工作。这项工作对我来说是个很大挑战,但幸运的是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论坛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文化”为中心讨论话题。我的导师张凤铸教授、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清华大学尹鸿教授、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都在论坛开设之初慨然接受邀请,我也在与各位专家的前期沟通与在线访谈中获益匪浅。在论坛内容上,《电视批判》以“分析电视现象,思考电视文化”为焦点,以“理性的思考,建设性的评判”为宗旨,在论坛的运作方法上,我借鉴电视谈话类节目的方式,为论坛创立了“一个网络主持人、一个中心话题、两位嘉宾、每周三定期开设”的互动模式,并精心设计问题,大大提升了主题讨论的学术价值。其间,通过在线访谈形式,我采访了四五十位国内知名文化学者、影视理论家,影视导演,并协助编辑出版了《电视批判——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文化》一书(中华书局2003年5月版)。

这样的积累与思考让我将博士毕业论文的选题锁定在“电视文化批评”这个范畴之内,期间经过了艰难的思考、选择、汰变,最后才形成了“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这样一个选题与结构框架。

感谢我的导师张凤铸教授,是他的信任与鼓励,使我能在论文选题之初没有轻易畏难放弃,而是坚持在起初模糊的概念中不断思考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感谢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贾磊磊研究员、北京广播学院何晓兵教授,他们在论文选题之初,给了我热心的指导,就论文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在当初我对自己的论题认识还处于动摇不确定阶段的时候,他们每人的指导都足以完成一篇博士论文选题报告。也正是在多角度无数次的智力碰撞中,数易其稿,我的“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的轮廓终于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2004年6月仲呈祥、王岳川、贾磊磊、张晶、路应昆老师参加了我的论文的答辩,对论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从博士论文成稿到断断续续修改成书,数易其稿,其中又经历了近两年的时间。“写作更是时间的艺术”,这是我近来最深切的感受。2004年毕业留校工作以来,在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中,每天只能挤出早晚的时间修改文稿,看着时钟的脚步毫不停留,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却只能进展一小部分工作,真恨不得将自己吊在指针上。博士论文完成后,我的导师建议我早些出版,很多博士生与我预约“你的论文出版后一定送我一本”,可是我一放再放,一改再改,总是对自己非常不满意。本套丛书副主编何晓兵先生逐字逐句帮我看了三分之一的书稿,提出了好几条犀利的修改意见。张凤铸先生也将我的书稿通看了一遍。放了一段时间我按他们的意见一一修改。在修改过程中,广播电视文艺专业的研究生陈雪、王川帮我校订了大部分书稿,曹继东、李欣、王玉军、种洁、石峰、李玲燕等同学补充收集了传统文化资源与生态、大长今的评论、超级女生的评论等方面的资料。张凤铸先生的博士后肖庆女士又将我的书稿看了一遍。同时我又将本书交给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进一步提出相关修改意见,章节上作了再次调整。这本书稿使计划出版时间一拖再拖,贾磊磊先生批评我“你的论文成本太高”。最后我的导师——一向慈善的张凤铸先生(被一位小朋友称为“张爷爷最像爷爷”)不得不板起面孔催促我赶快完成。对于自己论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自己心中就比较有数。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更多的是从理论框架上加以考虑,为了厘清系列观念,做了不少自我否定批评与加减乘除的工作。记得论文答辩的时候,仲呈祥先生就曾指出“论文结构的精彩大于总体论述的精彩”,建议我加强论证,加强例证。但是因为一下子面临着那么多交叉学科的理论,在短时间内要想全部消化吸收,对我这样一位既无深厚理论学养又缺少献身学术的拼命精神的人真的显得很不容易。

张凤铸老师得知刘炘先生也正在写作一本与“生态”相关的电视方面的理论书籍,特意多次提醒我不要落后出版,结果还是落后了。当我看到刘炘先生的《生态电视论》的时候,意外发现,虽然我们从未相识谋面,但是有一些问题的思考却有很多共识,刘炘先生论年龄、论学术,都是我的前辈,能与他有相近的学术共鸣,共同关注电视文化研究中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我也感到非常荣幸,而且,我的论著重点从“批评”切入,与他的大作《生态电视论》可以形成一种互补。

现在,我的专著就要和大家见面了,虽然经过反复修改调整,心中仍有很多惴惴不安的地方,确实有很多问题我还没有完全思考表述清楚。我认为从博士论文的写作开始,自己才真正进入到一种独立的思考和对自己的人生全面反思的阶段。包括如何保持对于学术的热情,如何加强学术素养,如何从书斋文化中走出,真正做一些推动中国电视文化建设的事情等等。我热切希望电视界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电视人对此书予以批评指正,我相信我们学术思想的进步、学术成果的取得,常常是在接受别人的批评建议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

2006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