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自立 主动发展——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三自主”德育实践
学校为践行让学生自主自立、主动发展的教育理想,特进行“三自主”特色教育实践,以“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为中心,旨在唤醒学生自主意识,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敬业进取的精神;通过开展多种主题活动,设立多种“三自主”岗位,让学生广泛参与,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引导中职学生构建正确的自我认识,确立职业理想,制定人生规划。“三自主”特色教育为学生的成长之路铺就扎实的基础,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丰富的内涵。
一、以生为本,基于学情,确立特色教育方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要求。职业学校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如何实现科学发展是职教人值得深思的问题。九龙职教中心人认为,职业学校应“以生为本”,只有学生自立自强了,能够在企业、在社会上立住脚并有所发展了,学校才能持续发展。职业学校的“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成人成才为本,以学生的就业乐业为本,把学生培养成为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有健全人格的人,成为具有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社会所需要的人。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对职教学生调查摸底,老师们得知选择读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有三类:一是学习成绩差,在中考选拔中被淘汰的学生;二是行为习惯差,总是给老师家长找麻烦的问题学生;三是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无力供其上大学的贫困学生。这样的学生是他们原来所在学校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长期受到的是忽视和歧视,他们感受得最多的是失败和挫折,他们普遍表现为厌学、自卑、自暴自弃、人格不健全,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学生如果让他们在接受完义务教育后直接进入社会,仍然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同时也是社会不和谐、不稳定、不安宁因素的制造者。如何为他们提供相对公平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接受到适当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合格的劳动者,一个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将来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参与社会竞争,在社会上立足,并获得发展,获得幸福,是职业教育的重大责任。这样的教育对象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立足实际,提出“三自主”特色德育理念
学校为实现“德技双全、身心两健、自立自强、敬业进取”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选择学生喜欢、家长欢迎的模式,在为学生把好脉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形成了有科学性、时代性、鲜明性、针对性的“三自主”特色德育模式。
“三自主”教育特色模式是以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为主要内容,设立学校层面、班级层面、实习就业层面的“三自主”管理岗位,力争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
自主学习,一方面以课堂为主阵地,通过与课程的紧密结合,培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布置收集信息、查阅资料等特殊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
自主管理,即通过设立管理岗位让学生充分参与、锻炼、提升综合能力。如教室、寝室的清洁检查,食堂、校园服务部的秩序维护,学生仪容仪表的监督,各类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等。
自主发展,即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职业发展引路,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情感、态度和职业道德意识。通过情感渗透、品行养正、认知优化、环境激励等举措积极推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把“三自主”教育模式在全校、各班级、实习就业岗位全面铺开,达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人人能做事”。从学校实际和学生的特殊性出发,学校走“三自主”教育特色模式,从传统的老师主管+学生执行,转变为学生自主管理+教师引导,顺应了“以生为本”这一教育改革大潮。
三、有的放矢,在课程和活动中凸显德育实效
德育工作不能是空洞的说教,必须从学生的现实状况和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与实践和体验相结合才能产生实效。学校利用一切可用的教育资源使德育工作主动性、有预见性地开展,为学生搭建实践的舞台,提供锻炼的机会。
(一)“三自主”教育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
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也是形成学校特色的主要途径。学校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此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学校狠抓德育校本课程、德育实践课堂和德育研究课程,以“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为目标,积极加强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加强德育实践养成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德育课的主阵地作用,学校每周开设两节德育课,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
1.立足学校实际,围绕德育教育核心,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专业的思想教育。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任该课的心理学教师陈玲是重庆市“心灵之约”热线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她编写的心理教材已在全市中职学校使用。学校利用这一资源,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咨询、宣传活动,开通“心灵之约”网站和专线电话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疏导。
3.在“三自主”课程建设方面,学校注重校内德育资源的开发,着力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即自主发展)。
学校重视对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学生一进校就对其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执教《职业生涯设计》的钟其华教师被聘为全国文明风采组委会职业生涯规划组组长。为了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参加“职业生涯规划”课题的学习。
这一培训和实践,不但丰富了学校的管理文化,而且对全校学生的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三自主”教育与学生主题活动结合
活动的有序开展能增强集体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提高学生对集体的认可度。学校紧紧围绕“德技双全、身心两健、自立自强、敬业进取”的育人目标,形成以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为核心的“三自主”德育模式,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践行学生的思想教育。
1.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比赛。
让他们确立学习和生活的目标,让他们生活在希望中。
2.升旗仪式教育。
在每周一次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中体会崇高和神圣的情感。利用“国旗下讲话”的机会向学生讲述自强不息的故事和道理;高呼“求实求新、自立自强”的校训,随时提醒做事和做人的目标。
3.组织自立自强主题班会。
让学生回顾自己先前的痛苦经历,从挫折中看到自己成长的力量,为自己的勇敢坚强而自豪;让学生正视现在,憧憬未来,重拾信心,懂得“成长的过程是痛苦的,成长之后是快乐的!”
4.邀请自立自强的毕业生回校给学生做实习报告、就业创业经历报告,让他们感受到身边榜样的力量。
(三)广泛开展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校内实践活动。
学生们以校团委、学生会为主体,在老师和学生干部的带领下参与到学校各方面的服务和管理工作中。校园的清洁卫生打扫、文明礼仪检查、寝室管理、食堂商店服务、实作室管理、会议室管理和部分建校劳动全部由学生承担。他们在劳动和服务中发挥自己的热情,锻炼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的感受,发现自己的价值,获得做人的尊严。当他们干净利索地安排工作,当他们一声不吭地挥汗劳动,当他们彬彬有礼地接待来宾,当他们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当他们……这时用在这些学生身上的词语不再是“差”“笨”“招人讨厌”“让人同情”,而是“他们真能干”“他们很优秀”“他们挺可爱”“他们是乖孩子”“他们令人感动”。
(四)开展“自强之星”大型评选活动。
每年一次的“自强之星”评选是全校声势浩大的重要活动。从班级、年级到校级的层层推选在全校掀起一阵阵激奋的浪潮。评选出来的“自强之星”的照片张贴在橱窗中,接受着同学们的赞叹和追慕,他们的感人事迹被同学们争相传诵。这样的荣誉是他们先前不敢想象的,这样的成功经历在人生中是难以忘记的,它给学生的鼓励是强有力的。
德育的理念在实践中得到融会,在体验中得到内化,在养成中得到巩固。
事实证明,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把自立自强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工作,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路子是走对了,在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各方面工作运转自如,管理井井有条。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办学声誉越来越好,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全国文明风采赛是学生非专业方面的能力素质集中展示的舞台,学校连续参加三届全国文明风采赛,均获全国优秀组织奖的荣誉称号。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力推动技能竞赛快速出成绩,在市级、国家级比赛蝇,市级比赛获9金8银11铜;国家级比赛获4铜,实现首次参赛奖牌零的突破!
“三自主”特色创建的过程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过程相互促进,通过“三自主”教育模式,师生形成了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彰显着与学校特色相一致的素质和状态。“三自主”教育的成功开展促进了学校育人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刘生亮)
知恩于心 感恩于行——九龙坡区铜罐驿中学“感恩教育”实践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家讲求的“忠、孝、节、义”等思想引发出感恩意识,并以此作为“人性”的根本,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儒家文化将其最大化地渗透于政治、社会、家庭等各个层面,成为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
“百善孝为先”,感恩教育首倡感恩父母。铜罐驿中学前身是冬笋坝中学。关于冬笋坝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一个冷家的孩子叫冷娃,他七岁时爸爸就累死了,妈妈又气又饿,生了重病。孝顺的冷娃四处求医,终于找到一位好郎中,这郎中给妈妈开了两副中药,处方里需要两根冬笋做药引子,但此时是冬天,天寒地冻,找遍石坝边的苔竹丛,仍然没见冬笋的影子,他挖累了,坐在竹子丛中哭了,越哭越伤心,竟靠在一窝老竹子旁睡着了,突然梦见竹林里长出两根嫩笋子,他举锄挖下去……醒了,依然是天寒地冻,寒风怒号,哪里有什么笋子?他哭了,哭了三天三夜,泪水浸透了冻土,热气催生了新竹,终于有两根嫩笋子破土而出……他连忙挖起这两根冬笋,回去熬药,最后治好了妈妈的病。从此,这里冬天也生笋子,竹子长得格外茂盛,于是,石坝就叫做“冬笋坝”。正是:孝顺儿子有孝心,梦中哭竹冬生笋。由此萌发了学校提出实施“感恩”教育的思考。
一、从观念层面培养学生知恩于心
道德认知是对外部规格的构建,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让学生认知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学校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蕴涵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去,点拨学生之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
(一)严峻的现实警示学校要进行感恩教育
当今社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人们的思想不断发生剧烈变化。从大的社会背景来看,有很多不和谐的现象: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很多人不遵守社会公德等;教育界出现的“范跑跑”“杨不管”等等现象都反映着社会上的一些不正常的行为现象;学校一度出现干群关系不和谐,教师体罚学生,学生骂老师,甚至打老师的现象。这些不和谐的信号困挠学校,究其原因在于人们不懂得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祖国。而作为学生来说也面临着这些思潮和行为的冲击。现在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在享受着家庭里长辈们的宠爱和呵护,享受着比较丰裕的物质生活,也滋生了一些不好的行为:在学校内的行为习惯好了,可到社会上就不行了,随处乱扔垃圾;文明礼貌在学校行,到家里就不行了,对家长吆五喝六;嘴巴上说尊老爱幼,做起来又是一个样;对父母的养育不知道回报,升国旗时不严肃。这些不和谐的现象比比皆是。老师们仔细分析了一下,其原因在于学生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懂得感谢老师、同学、家长,不懂得感恩社会、感恩自然……而这一切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少一种感恩意识的教育,没有形成自觉的感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