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新技术·如何建设生态庄园
19684200000052

第52章 在生态庄园怎样用花生壳栽培黑鲍菇

(1)季节安排。黑鲍菇属高温型侧耳,菌丝生长温度为18℃~32℃,子实体的发生温度为22℃~30℃,气温回升到18℃以上的春夏季栽培最为适宜。

(2)自制培养料。选择新鲜、干燥、无霉变的花生壳。使用前曝晒3~4天,并用5毫米粗筛粉碎机将其粉碎成糠状,再与其他辅料混合配制成培养基。

参考配方(%):花生壳50、锯木屑26、麦麸20、玉米粉3、碳酸钙1。先用花生壳粉与其他辅料拌匀,然后加水调至含水量为60%,装入18厘米×36厘米规格的菌袋中,常规高温灭菌后接种。

(3)发菌培养。刚接种后的菌袋应及时搬入25℃~28℃的培养室中进行发菌培养,8小时内菌丝即可萌动,4天左右可产生出黑色孢子梗。注意袋温变化,袋温超过32℃时应及时翻堆。当菌丝由上至下蔓延至菌袋1/2时,应及时刺孔增氧,以免菌丝呼吸不旺而出现菌丝纤细。增氧时,可用烧红的铁针在布满菌丝的部位扎孔,初期浅扎,后期深扎。菌袋经过3~5次扎孔,菌丝在20~22天即可长满袋,开始出菇。

(4)出菇管理。当菌丝满袋达到生理成熟时,应及时将菌袋搬入菇棚出菇,排袋时选长满黑色孢子梗的一面向上,横卧于地上,并用刀片在菌袋上划开2~3个“十”字口,同时将地面喷湿,使菇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5%,约3~4天菇蕾即可迅速发生。此时应加强水分管理,一般每天应向子实体喷3~4次雾状清水,如空气干燥水分蒸发快,可向菇棚四周吊挂湿麻袋或海绵等保水物,以较大的空气湿度促进子实体的发育。如水分充足,子实体由发生到采收仅需7天。当第一潮菇采收后,培养料内的水分很难满足第二潮菇的生长,一般可采用脱袋覆土的方法促进第二、第三潮菇的发生。方法是:先挖出一条宽1米、深10厘米、长5~6米的畦沟,沟内撒一层草木灰,脱袋后的菌袋横排于沟内,每排6袋,袋距约3厘米,空隙中填满肥沃的田园土,并覆盖菌袋约0.5厘米。沟内灌1次跑马水后,畦上盖薄膜。第二潮菇约在3~5天内即可发生,且品质较好。

(5)适时采收。当菌盖伸展至3~5厘米,边缘内卷呈灰黑色和黑褐色,尚未弹射出孢子时,是最佳采收期,此时菌肉脆嫩,香味浓郁。若菌盖上翘,孢子粉已开始弹射才采收,不但不易贮运,口感也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