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华血脉
1972400000018

第18章 由民间俗语看“过番”

在中国汕头市的澄海区韩江江畔,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红头船雕塑,船头上刻有一双圆圆的大眼睛,正倚江而望,默默地注视着前方。一座无声的雕塑,却活灵活现地诉说着澄海的近代历史,那是一部充满着辛酸的过番(到东南亚泰国一带谋生)血泪史。

红头船,是明清时代出入中国南海一带许许多多木制帆船中的一种。雍正元年(1723年),清廷为了便于对各省商船、渔船进行审批、登记、发牌,规定各省商船在船体两端头尾部位和大桅上半截,用油漆涂上各种不同的颜色。

澄海,是汕头的一个出海口,是“红头船”的故乡。

位于澄海东北部的樟林港,是红头船的启航圣地,古港旧址位于澄海区东里镇。是闽粤海面交通要道,外海可以南达越南、暹罗、马来西亚、婆罗州以及印尼等地,北通福建、台湾、杭州和上海等地。其港埠相连的地势,更是发展海上贸易的一个天然集散地。当年,潮汕的红头船就是从这里出发,载着潮人的祖先,飘洋过海,前往东南亚诸国侨居以及通商的。目前汕头市相关部门,已将其列为当地重点保护遗迹。

清康熙二十三年,清廷开放了东南海禁。尤其是乾隆十二年,潮人获准可以前往暹罗买米和木材以后,外贸海禁才在真正意义上解除了。红头船也开始带着合法的身份,从樟林港驶出,前往东南亚等地进行各种贸易。他们带来了潮汕人生活所必需的大米,樟林港也自然而然成为进口大米的重要集散地。

樟林港的繁荣,是因原先的渔业港转变为商业港所致。乾隆七年 (1742年)和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两次经政府批准,共建铺屋114间,组成六条街道,外有六个村社环绕,称“八街六社”。这些街道店铺经营海内外各种各样的货物,可谓应有尽有,放眼望去一派繁荣的景象。建于嘉庆年间的新兴街,全长近200米,由54间货栈组成,全部货栈楼房以巨楹厚板为料,足以承载大量货物。新兴街目前仍保存完好,还有位于南社村的天后圣母庙,以及当地民众祈求风调雨顺的风伯庙等建筑,都是樟林港经济和历史发展的最好印证。

从现存的资料上我们能够看到,在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四代皇帝在位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从澄海樟林古港乘坐红头船漂泊至东南亚的潮汕人就多达150万。后来闻名于东南亚的暹罗吞武里王朝国王郑信和巨贾陈黉利家族的祖先,就是从樟林港乘坐着红头船出外谋生的佼佼者。在异乡他国,他们依靠自己的聪明与勤劳,一辈接一辈,终于开创了时至今日潮人遍天下的繁荣局面。

在今天的马来西亚,有一个被称为全球十大旅游景点之一的“外砂岛”。现在岛上居住着的8000多名居民,全部都是汕头外砂人后裔。而“外砂岛”正是当初“红头船”在这里留下的历史“足迹”。

在潮汕地区,至今仍然留传着一句俗语,叫做“无可奈何舂甜粿”。而这句俗语的形成,也和侨乡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过去,甜粿是一种稀罕的食品;要等到逢年过节才舂上一点来祭祀祖先或者神祗。平时是绝对看不到一点甜粿的。因为每次过洋,如果是顺风顺水,行程需一二十日。如果碰上风浪,则需要一个多月的行程,因此必须多带一些干粮,甜粿不易变质,所以,过洋的人才准备甜粿,但此举实在有些无可奈何。也因此,出外谋生的人,不管家里有多穷,都会筹备一些糯米,做成甜粿,以做干粮之用。

而关于甜粿还流传着一个故事,据说当时的樟林港有一个船主名叫蔡彦。一次,他和母亲来到船上清点行李,蔡母看到过洋的人的行李中,无一例外都堆放着一大块甜粿,感到非常诧异。要知道,在潮汕当地,除非是逢年过节,一般人家都是不会去专门蒸甜粿的。因为甜粿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一般人家压根做不起。因此,蔡老太就问:“现在正值宽时闲月,为何大家都有甜粿?”众人听闻,不禁苦笑连连,答道:“这是无可奈何舂甜果啊!”

“红船到,猪母生,鸟仔豆,带上棚;红船沉,猪母眩,鸟仔豆,生枯蝇。”这是在澄海当地流传的一句俗语。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红头船如果安全回来了,家里的生活和耕作就能够生机盎然,一旦红头船在海里出了事不能平安归来,那么家里的生产生活就自此失去了依靠。

潮汕地区虽说是韩江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且傍大海,物产丰饶。然而,人均耕地却少得可怜,很多人都无地可耕,生活非常困苦。清代早期海禁解除之后,很多穷困的潮汕人为摆脱困境,开始冒险乘船“过番”,又称为“卖咕哩”(咕哩为苦力之意)。潮汕有句俗话:“荡到无,去暹罗”,指的就是当地那些没有土地,或者其他因生存困苦的男子过番前往南洋讨生活。

在当时,选择“过番”的人大部分都是生活困苦之人,很多家庭已经无米下锅,还要前往邻里之间,三凑四借,才能筹集到过洋的盘缠以及做甜粿的糯米。所以,如果看到有人在舂米做甜粿,就会知道那家有人要去“过番”了,这在旧时潮汕地区非常普遍。到现在,潮汕当地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亲戚在海外安家落户的,甚至有的家族在海外定居的人,远比留守大陆的人要多。

这些“过番”的潮汕人到了目的地之后,往往都省吃俭用,一开始只是帮人打打小工,等存点钱以后会自己摆个小摊,弄点小生意做做。到后来就逐渐发展成规模,慢慢成为当地的中上层阶级。

而当初,这些人在艰苦的谋生创业过程中,往往将部分省吃俭用省下的钱寄回家乡,以供养父母,养妻育儿。他们在异国他乡日思夜想的一件事,就是赚够钱回到家中和父母妻儿团圆;也有选择在当地落地生根,成家立业的;也有穷困潦倒,永远回不到自己故乡的。所以,在当时,“过番”是一件非常凄凉的事情,这才有无可奈何舂甜粿的说法。

少数返乡的华侨们不仅带回了家中紧缺的钱银和物品,也带来很多当地的文化。时至今天,在潮汕方言中,仍然留存有很多当时华侨带回来的南洋话,比如“阿沿”、“罗哩”、“仲角”等等。而在这些华侨不断往家中寄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化,就是潮汕独有的侨批文化。据说,现在潮汕侨批,正在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更好地保护这个独特的文化。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红头船,就没有今天的陈黉利家族。而现在,竖立在澄海隆都陈黉利故居中的那块红头船抽象造型的“漂洋过海”纪念碑,正是那段历史的有力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