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华血脉
1972400000020

第20章 东南亚的华人社区

华侨华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其中有80%以上的华侨华人居住在东南亚地区,已经繁育了第三代、第四代甚至第五、六代后裔。他们当中相当大一部分都已加入当地国籍,成为居住国的合法公民。作为享誉世界的东南亚华侨华人,他们不但同当地居民一同披荆斩棘,艰苦创业,遵纪守法,和睦相处,为居住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而且在他们逐渐融入当地社会的同时,也一直保持着同祖籍国的密切交往,在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对推动居住国同我国之间的友好往来,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那么,华人究竟是在何时开始移居东南亚,直到今天,专家们还不十分清楚。

任职于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的曹云华教授曾介绍说:“在19世纪中旬,东南亚自身的原因,是由于当时西方殖民者在东南亚进行开发,他们亟需大量的劳工。而中国国内在19世纪中期以后,也就是鸦片战争爆发之后,慢慢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社会。国内那些破产的农民,或是天灾或是人祸、战争呀、饥荒呀等等,在国内难以谋生,自然而然他们就会向外迁移。最近的一个地方,首选就是东南亚了,也就是当时大多数人所称的南洋。”

自此,向东南亚大规模移民的浪潮也就拉开了序幕。华人人数在东南亚地区也骤然增加,这种情况有没有让当地居民感到恐慌与不安呢?对此,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王赓武教授道出了自己的见解:“黄祸的问题是19世纪开始,西方人对华工前往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引起当地的工人不满而采取的一种排华政策,也就是一种新的黄祸的概念。对东南亚而言,本地居民压根没有机会表示他们的意见。因为那里已经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将华人带往东南亚,鼓励华人到这里工作的人还是西方人,因此华工才会这么多的。”

再者,据相关史料记载,柬埔寨人的远祖来自于中国的青藏高原;而泰民族的远祖曾生活在中国的长江流域上游地带,后来又逐渐迁移到广西、贵州以及云南各省,最终迁至泰国。法国学者在对所有历史事实进行集中研究以后,证明越南民族和中国的越族,血统非常相近。这些天然的因素,也使得华人对东南亚民族有种心理上的亲近。那些旅居东南亚的华人,又是非常能够适应环境的一个族群,他们定居东南亚以后,就将这里视为第二故乡,并在这里繁衍生息,热爱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就像达尔文所说的那样,“适者生存”,“人就是环境的产物”。华人为了在东南亚生存下去,就必须对其旧有的日常生活习惯作出一些调整。与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相较而言,东南亚华人在日常生活方面本地化的程度,应该是最高也是最为彻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