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华血脉
1972400000054

第54章 欧洲的唐人街

众所周知,早期中国人移居海外,由于人生地不熟,又不懂当地语言,为了互助互保,往往三五成群,聚集而居,既获得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又有实际上的相互援助。并且,由于中国人移居异域过程中,“连锁迁移”的纽带,因此往往先行者在某一处获得立足点之后,就会带来一批批的后续者,“唐人街”即由此而生。

欧洲华人的社会也是如此,一踏上欧洲的土地,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受到中欧之间巨大的文化差距。而且,进入20世纪以后,欧洲主体民族对“外来者”所表现出来的居高临下的态度,以及不时作祟的“黄祸论”,更足以使一个来自近代备受列强压迫的中国人,感到令人窒息的压力。欧洲土地上能够让外来者得以生存的空间是很小的,由于不同原因而踏上这片土地的中国人,在求生、圆梦的过程中,也不得不相聚成群,在缝隙中寻找得以生存的空间,于是,欧洲的唐人街逐渐脱颖而出。

最先成为欧洲华人生存及心里寄托的是水手馆,换一句话说,华人水手馆就是唐人街的第一块基石。

20世纪中叶,在欧洲的各个主要港口城市,相继出现了一批由华人开办的、或者接待华人的客栈、旅店。由于此类客栈、旅店出现的原因,是由于滞留此地的华人海员需要留宿地,因此当时的华人称之为“华人水手馆”或“华人行船馆”。虽然后来旅居此地的不再仅仅是水手,但这一称呼已经约定俗成,仍在华人华侨圈里长期使用。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华人水手馆的高峰时期,数以百计的大大小小的华人水手馆,遍布欧洲各大港口城市。由于华人水手馆在每个城市相对比较集中,每家水手馆所居住的华人从数人到数百人不等,故而形成一个华人相对较集中的区域。并且随着社区生活的需求,中国式的杂货铺、小吃铺、洗衣铺,乃至麻将馆等,都在这块土地上飞速发展起来。于是,在欧洲文化的汪洋大海中,作为华人异域生存的一页方舟,一个个小型的“唐人街”在华人水手馆的基础上初具雏形。

随着欧洲华人群体的日渐壮大,依傍而生的大大小小的餐馆酒楼、杂货店,如滚雪球一样迅速增加。早期华人移民的族群经济,也逐渐成型。在此基础上,华人身上特有的血缘、乡缘纽带,以结社的方式逐渐公开化、明朗化。于是,一个个以人口聚集、族群经济、结社为外在标志的、容量虽小而内在生命力却极强的“唐人街”渐成格局。

“唐人街”是长期以来全球各地华人一个约定俗成的惯用语。虽然也有人根据此类华人社区的英文名称翻译为中国城、中华街或华阜,但远不及“唐人街”那样富有历史感而具有特色。

倘若将20世纪初期才出现的欧洲的唐人街,与同期业已存在的东南亚和北美的唐人街相比,那么,无论是追溯其历史还是勾勒其规模,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这些在世界资本主义的大本营中见缝插针而得以生存的唐人街,却也是先辈们历经磨难、艰苦奋斗的历史见证。也是欧洲早期华人社会形成的一个微缩景观。

欧洲的唐人街,最早出现于英国的港口城市利物浦,它坐落于该市破旧的皮特街和克利夫兰广场一带。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利物浦的皮特街和克利夫兰广场一带,已经相继开设了十多家华人水手馆,多家洗衣馆也是顾客盈门,每天面向华人开设的杂货店常常营业到深夜,致公堂、四邑会馆等早期成立的华人社团组织,也在这里安营扎寨。虽然一个华人相对集中的小区“利物浦唐人街”已经悄然形成,然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利物浦的许多居民既不知道也不关心皮特街上发生的这一切。直到1906年,当地一则骇人听闻的报道以及接踵而来的调查暗访,才使默默无闻的利物浦唐人街一下子“名扬四方”,吸引了当地社会的关注。

1906年,利物浦地方报《周日记事》,在显著位置发表了一篇文章,作者列数诸多事例,指责利物浦华人吸食鸦片、聚赌斗殴、嫖妓宿娼。文中污蔑华人,几乎都是些罪不可赦的恶棍。如此耸人听闻的报道一发表,立刻在利物浦社会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原本对当地华人的生活一无所知的善良的人们,对于自己的身边竟然挤进了这么一大批恶棍,甚感诧异,排华情绪顿时高涨,竟然联名当局,要求将利物浦所有华人,全部驱逐出境。

利物浦的这篇报道以及市民的请求,很快就摆到了利物浦市议事桌上。市议会专门为此事立项讨论,决定立刻组成一个调查委员会,严肃调查利物浦华人的犯罪事实。

1907年初,利物浦市议会调查委员会正式成立。在随后的三个月内,该委员会先后召见了20次听证会,传唤了40名证人,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并正式公布了关于利物浦华人社会的调查报告。虽然由于该报告的执笔者已不可考而无法断定其身份背景,但是,就该报告的基本内容而言,应当说,它在事实叙述方面还是比较客观的。它驳斥了对利物浦唐人街的污蔑之词,客观上有利于华人在利物浦的生活与发展。自此,利物浦华人街进入了一个相对较快发展的时期。

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唐人街,而利物浦作为欧洲最早华人登陆的城市,更不例外。利物浦的唐人街位于利物浦的市中心,街口的牌楼高达15米,是全欧洲唐人街最高的牌楼,也成为利物浦一标志性城市建筑。穿过牌坊,进入长约150米的唐人街,街道两边多以中餐馆为主,建筑也颇具中国风格。现在,利物浦的唐人街是全欧洲最热闹的唐人街。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利物浦的唐人街已成为欧洲唐人街的一个缩影和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