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百孝经
20169100000004

第4章 百孝经通释三

公婆上边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女得淑名先学孝,三从四德孝在前。

孝在乡党人钦敬,孝在家中大小欢。

孝子逢人就劝孝,孝化风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声价贵,死后孝子万古传。

处世唯有孝力大,孝能感动地合天。

公婆上边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1)。女得淑名先学孝(2),三从四德孝在前(3)。

【通释】

(1)落孝,落是得到某种结果或者名声的意思。落孝就是获得孝顺的名声。落贤,就是获得贤惠的名声。

(2)淑名,即淑女的名称。淑女指美好而贤淑有德的女子。

(3)三从四德,是中国封建社会为女子规定的道德标准。三从,据《仪礼》的《丧服》篇称,“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十三经注疏》,1106页,中华书局,1980年)四德,据《礼记》的《昏义》称,“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郑玄注云:“妇德,贞顺也;妇言,辞令也;妇容,婉娩也;妇功,丝麻也。”(同上,1681页)

对待公公和婆婆能够尽到孝道,那么既获得了孝顺的实际好处,又获得了贤惠的美名。一个女子要想得到贤淑的美名一定要先学会孝顺,要将三从四德放在做人的首位。

(1)女子之孝在三从四德之首。这段《百孝经》之文说的都是对女子“孝道”的要求。唐代朝散郎侯莫陈邈之妻郑氏撰有《女孝经》。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前载《进书表》,称侄女策为永王妃,因作此以戒。《唐书·艺文志》不载,《宋史·艺文志》始载之。《宣和画谱》载:‘孟昶时,有石恪画《女孝经》像八。’则五代时乃盛行于世也。其书仿《孝经》分十八章,章首皆假班大家以立言。《进表》所谓‘不敢自专,因以班大家为主’,其文甚明。”(《四库全书总目》,801页,中华书局,1965年)《女孝经》当是专门为女子编写的“孝经”。一个女子要有好的名声就要从孝字开始。女子“三从四德”的内容中,“孝”是放在最前面的。但是,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对于女子的“三从四德”一直进行着持续的批判,称它是 “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歧视和压迫妇女的枷锁”,是“吃人的礼教”。其实,女子以“孝”为“三从四德”之首,是既有付出又有获得的。有人分析说,在子女“孝道”的面前,父母处在同等的地位。例如:子女新婚叩拜高堂,一定是父亲和母亲同时坐着接受子女的叩拜的。儿子做了官,要请求对父母的封赐,一定是既要封父亲为某某大夫,又要封母亲为几品夫人。父亲死了,母亲死了,子女都要守孝,而且都是守孝三年。在做儿孙的男子面前,母亲是得到尊重的。一个培养了杰出儿子的妇女,也是获得全社会尊重的,例如孟母和岳母。因此,以“孝”为首的“三从四德”,很难说就是百分之百的“歧视和压迫妇女的枷锁”,是“吃人的礼教”。一个懂得“孝”道的女人,能够“三从四德”,孝顺父母和长辈,自然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完整都是有益的。

(2)淳于缇萦以孝救父。“女得淑名先学孝”,就是说一个女子要获得贤淑的名称,首先就应该学会孝顺。《女孝经》的《开宗明义章》称,“夫孝者,广天地,厚人伦,动鬼神,感禽兽,恭近于礼,三思后行,无施其劳,不伐其善,和柔贞顺,仁明孝兹,德行有成,可以无咎。”意思就是说,孝可以使得天地变得宽广,可以使得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淳厚,可以令鬼神感动,让禽兽涕零,孝会让人对礼仪恭敬而亲近,能够三思而后行,不炫耀自己的劳绩,也不夸大自己的善行,温和、柔顺、守节、从命、仁爱、明达、孝敬和慈祥,这样就可以使自身的德行修养有所成就而没有过失。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太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遭到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随同父亲一起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有诗颂曰:“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 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3)曹娥投江寻父。中国古代和淳于缇萦齐名至孝的另一位女子就是曹娥。《后汉书》的《列女传第七十四》有《曹娥传》称,“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143年)五月五日,于县江诉涛迎婆娑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前四史》,848页,新疆人民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联合出版,2002年)这个故事说曹娥孝女,在父亲溺死于江以后,沿江号哭和呼喊父亲,昼夜不停,旬有七日,最后自己投江,追随父亲而去。传记中说的县江就是今浙江省绍兴市的曹娥江,曹娥江原名舜江,后因曹娥于此江投河寻父,遂改今名。度尚为表彰曹娥,曾命弟子邯郸淳作诔辞,刻石立碑。书圣王羲之曾写有《孝女曹娥碑》,其墨迹绢本存于今辽宁省博物馆。宋林同《孝诗》中有歌颂曹娥的诗称:“上虞一巫女,名乃至今垂。端的由纯孝,非专在好辞。”

(4)带着疯婆婆招婿的农妇。吉林省长春市奋进乡一间堡村三社有个普通农家妇女王春艳。王春艳1975年出生,1998年,同一间堡村农民姜振涛结婚。婚后,丈夫对王春艳体贴入微,家里除了有责任田,还开了一个小卖店。不久,王春艳生了个儿子,小日子十分美满。美中不足的是家中两位老人:公公有些残疾;婆婆患有老年痴呆症,求医问药收效甚微。王春艳嫁到姜家,为了让婆婆接受自己,费了很大的功夫。婆婆平时只接受自己儿子的照料,排斥包括公公在内的其他人。开始王春艳为婆婆夹菜时,老人不理睬,甚至把菜打掉在桌上。每次,王春艳总是把掉下来的菜拣起来,当着老人的面放到自己嘴里,表明自己夹的菜可以吃。从为老人盛饭,到为婆婆夹菜,直到逐步为老人洗头洗澡……经过不懈努力,婆婆逐渐接受了王春艳的照顾。2002年6月的一天,王春艳的丈夫姜振涛在捡废铁时,不慎碰到高压线触电身亡。这时候,他们的孩子才出生八个月。听到丈夫的死讯,王春艳第一感觉是天塌了!处理完丈夫的后事,王春艳开始考虑下一步。很多人劝她“再走一家”,因为那年她才27岁啊!王春艳想到,如果离开这个家,疯婆婆谁来照顾?再说,丈夫走了,留给我的不就是照顾好婆婆的责任么?我得替夫行孝!对婆婆的牵挂,对逝去丈夫的责任,让王春艳做出了决定:不能离开这个家!王春艳的娘家人也给予她支持和理解。于是,王春艳毅然用自己的弱肩,撑起了塌下来的天!就这样,王春艳既要照顾好残疾公公和疯婆婆,又要照顾家里的小店和农田收成,同时还要抚养好刚刚八个月的孩子。那日子,真的不是用一个“难”字就能概括得了的。给家里小卖店进货都要骑自行车来回四五十公里,还要驮着几十公斤的货物。还有田里的活,别的不说,就是用柴油机抽水浇稻田地,她一个女子,根本摇不动发动机的摇把子。没办法,她只好求村邻帮忙。大家对王春艳都很钦佩和同情,不用她开口,就有人主动去帮忙。最难的还是照顾疯婆婆,由于神志不清,老人分不清什么东西可吃不可吃,什么东西可多吃或要少吃,所以常常因为照顾不到而肠胃不适。有时老人还屎尿拉在身上。这时,王春艳不管在忙什么,都会第一时间帮助老人洗净身体,换上干净衣裤。因为婆婆喜欢往外跑,王春艳就回娘家求援,让妈妈替婆婆做厚实的棉衣棉裤,做加厚的棉鞋底,怕婆婆被冻着。每天临睡前,王春艳还会给婆婆洗好脚,再抹上治冻疮的药,并耐心地告诉婆婆:“冬天冷,尽量别出去;就是出去,也少往雪地走。”为了照顾好婆婆,在孩子刚刚两岁时,王春艳就把儿子送到幼儿园。第一次上幼儿园,孩子见妈妈要走,“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王春艳想,领回了儿子,就不能照顾好婆婆。于是,她咬咬牙,狠心走了出去,但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王春艳的善良和美丽,吸引了附近很多小伙子托媒求亲。她的公公也多次要她再找一个成家。作为一个女人,王春艳也渴望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呵护自己。王春艳三年间先后相了十几次亲,可她提出的条件,把人家都吓走了——她提出,要带婆婆一起出嫁。后来,许多亲属在给王春艳提媒时先把条件替她说了——不能离开婆婆家!王春艳的善良,感动了上天。2005年8月,一个小伙子走进了王春艳的家,和她一起担负起照顾残疾公公和疯婆婆的神圣责任,他就是王春艳现在的丈夫吕秀财。目前,在王春艳的细心照料和耐心嘱咐下,婆婆也开始接受吕秀财的照顾,王春艳肩上的担子也轻了许多。

(5)十几年如一日地奉侍五位老人。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嘎鲁图镇有个乌兰其其格,出生于1969年11月。十几年里,乌兰其其格悉心照料和服侍5位老人,被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评为全区孝亲敬老之星。乌兰其其格这个名字,在蒙古族语言里,是“红色”的“花”的意思。她服侍的五位老人中,有两位老人是她公公阿腾毕力格的生母和养母。公公的生父、养父去世后,80多岁的生母、养母无人照料,乌兰其其格主动提出要把老人接回家赡养。如今公公的生母已经有91岁了。后来,婆婆的母亲年岁也高了,乌兰其其格就将外婆也接过来住在了一起。这就是外婆莲花,如今外婆莲花已经88岁了。还有2位老人就是她的公公和婆婆,她的公公阿腾毕力格是她丈夫的亲爸爸,已经65岁了。为了照顾好5位老人的饮食起居,乌兰其其格每天凌晨4点多钟就要起床为老人们准备早点,照顾老人吃完早点便下地干活,中午继续回去做饭。吃完午饭,她来不及休息就得忙着喂羊喂牛。晚上,左邻右舍的灯都熄了,她还在灯下为老人和孩子洗衣、缝补。为了让老人们生活得舒服、舒心、健康,乌兰其其格坚持每星期为老人们清理个人卫生,逐个为他们洗头发、剪指甲、换洗衣服。每到这时,5位老人都非常开心,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有一次,外婆生病了,乌兰其其格就更加忙碌了。早晨她为家里的老人们做好饭后,要骑上摩托车赶十几里的路到乌审旗医院照顾病中的外婆。下午返回为老人们做晚饭,然后再去医院陪床。外婆得的是慢性胃炎并发贫血,胃疼吃不下饭,身体极度虚弱。老人得病后心情很烦躁,乌兰其其格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不厌其烦地为老人做可口的饭菜,一口一口喂老人吃饭,想方设法让外婆开心,每两个小时还为老人翻一次身。一个月后,外婆终于康复了,而乌兰其其格的身体却消瘦了许多。有人问她照顾5位老人,会不会觉得累和觉得烦,乌兰其其格说:“人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我这样做,将来我的孩子也一定会和我一样,我也有福享的。” 如今,5位老人中有一位已经去世,乌兰其其格说要加倍照顾好健在的4几位老人,让他们有生之年多享点福。

孝在乡党人钦敬(1),孝在家中大小欢。孝子逢人就劝孝,孝化风俗人品端(2)。

【通释】

(1)乡党,原是家乡的意思,引申指同乡和乡亲。钦敬,钦佩和尊敬的意思。

(2)人品端,人品,即人的品格,这里引申为社会风气和民风民俗。端就是端正的意思。

一个尽孝道的人在乡里之中是受人钦佩和得到敬重的,一个充满孝道的家庭里长辈和小辈之间充满了欢乐。一个孝子碰到他人就要劝人行孝。孝道感化了社会风俗就会使得人的品格端端正正。

(1)行孝者扬名后世。“孝在乡党人钦敬”。道教《太平经》中说:“夫孝者,莫大存形,乃先人统也,扬名后世,此之谓善人谨民。天地爱之,五行功之,四时利之,百王任之,万民好之,鬼神佑之,五藏神留之。”(《盛身却灾法》,《太平经之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太平经合校》,723页,中华书局,1960年)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行孝的人一定会扬名于世的,那是因为行孝的人得到天地的爱护,受到鬼神的保佑,还会被百王任用,让百姓喜欢。能够行孝的人就是行善的善人,也是勤恳而谨慎的百姓。

(2)20年照料养父母。王冬梅是一个重恩情、尽孝道的农村妇女。她是甘肃省两当县金洞乡太阳村村民。 多年中,她悉心照料瘫痪卧床的养父和高龄婆婆,用厚实的情怀向世人诠释了一个真爱的故事。王冬梅两岁时被收养,与养父母、爷爷奶奶一家五口过着清贫的生活。由于老人陆续生病而没人照顾,王冬梅不得不中途辍学。她每天天不亮起床,烧火做饭、喂猪拾柴,和大人一样下地劳动,服侍病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王冬梅听从父母安排招女婿进门。她和丈夫起早贪黑,共同撑起了这个贫困艰难的家庭。但是没过多久,爷爷去世,奶奶病重,还经常发火。老人发脾气,王冬梅就顺着老人心思,讲高兴的事情,这边说说、那边劝劝,逗老人高兴。每天,王冬梅还要帮老奶奶穿衣、洗脸、梳头,然后按照老人的口味,做面条、稀饭、馒头、菜粥,隔三差五换花样,让老人吃得高兴、吃得顺心。2004年,王冬梅的养父突然发病,一病不起。奶奶和养父都卧床不起,吃喝要人喂,衣服要人穿,大小便要人帮。王冬梅作为养女,凭着孝心,挑起了这副重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精心护理。王冬梅每天要为父亲按摩,帮奶奶翻身,清理屎尿,擦身换洗,还经常把他们抱到院子里晒太阳。在王冬梅的照料下,两位老人卧床三年,没有生过褥疮,屋里闻不到异味。2006年,97岁的奶奶和78岁的养父相继去世,可是王冬梅的丈夫却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倒在床上。经过抢救,丈夫的生命保住了,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还欠下了2万多元的债务。面对家里顶梁柱塌了的灾祸,王冬梅一时间感到天旋地转。生活重担再次压在了她的肩上,她义无反顾地说:“人要上对得起老天,下对得起良心,我不能撇下70多岁的养母和瘫痪在床的丈夫不管。”她坚定信念,伺候老人,抚育孩子,尽孝尽责。两年里,王冬梅通过养牛和养鸡,还清了家里的欠债,两个孩子已培养到初中毕业,学会了做饭和理发的手艺,有了养活自己的一技之长。王冬梅现在把精力都放在护理母亲和丈夫身上,让他们安心养病。

生前孝子声价贵(1),死后孝子万古传。处世唯有孝力大(2),孝能感动地合天(3)。

【通释】

(1)声价,指人的名誉、声望和地位。

(2)处世,指处理人世间事务。孝力,指孝道的伦理规范力量。

(3)地合天,即天地。

一个孝子,他的声价在生前是尊贵的;在死后,他的名声也能万古流传。人生处世只有孝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孝道能够感动天地神灵。

(1)慈孝者与天地合。道教《太平经》中说到,“慈孝者,思从内出,思以藏发,不学能得之,自然之术。行与天心同,意与地合。上有益帝王,下为民间昌率,能致和气,为人为先法。”(《阙题》,《太平经合校》,301页,中华书局,1960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孝子的行为是和天心相同的,是和地意相合的。对上有益于帝王,对下能够在民间作为表率,成为人们的榜样。

(2)董永卖身葬父,感动仙女下凡。江淮民间自古至今流传孝子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这个故事正是“孝能感动地合天”的最好说明。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买棺收殓,只好以身作价卖身给地主,埋葬了父亲。父亲棺木入土为安以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见一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紧盯不放,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那女子便辞别了董永。这个女子就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看见董永孝心淳厚,做人善良,被他感动,于是下凡帮助他。古人有诗称颂董永:“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3)邓小平继母安度晚年。邓小平是当代中国的伟人,又是一个孝子。邓小平继母名叫夏伯根,这位继母是在邓小平离家出走参加革命后,进入邓家照顾他父亲,直到父亲离世的。因此,她同邓小平在家时的生活毫无瓜葛,但是邓小平对曾经照顾他父亲的继母还是如同对待生身母亲一样地敬重,一样地关心。邓小平同继母所生的弟妹也相处得十分融洽。夏伯根出身于嘉陵江上一个船工家庭,田无一垄,地无一分。她嫁给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后,生下女儿不到一年,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就去世了,这对她来说是一个莫大的不幸。夏伯根老人不懂政治,但一心认准了共产党好。她曾经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救过好几名共产党人的生命。邓小平对这样一位正直、善良、勤劳、肯干的继母特别敬重和爱戴。邓小平走出四川的三十年后,率领千军万马解放大西南,又回到了四川。四川解放后,邓小平坐镇重庆,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成了几大行政区的最高官员之一。这时的邓小平已是45岁了。夏伯根听说儿子邓小平回来,兴奋之极,提着一个小包裹,坐上小船,就来到了重庆,从此,她就和邓小平一家住在一起。后来,邓小平调中央工作后,也把继母带到北京,让夏伯根老人安度幸福晚年。夏伯根老人在邓家生活的几十年里,邓小平夫妇待她亲如母亲,在饮食、卫生、穿着等方面,都十分周全地照顾老人、安抚老人,使她心情愉快。夏伯根老人保持着勤俭持家的品德,尽可能帮助做一些轻便的家务活。邓小平夫妇上班后,家庭和孩子就全交给她照看,解放后出生的邓榕和邓质方都是由她带养大的。她为邓小平夫妇分担了不少家务。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被打倒和“流放”到江西劳动的日子里,夏伯根老人同邓小平全家相依为命,熬过了艰难的岁月,被邓家第三代称作家庭生活的中心。继母和邓小平夫妇三人的年龄加在一起有200岁以上,邓小平为了照顾卓琳的身体,挑起了家务劳动的重担,劈柴、生火、擦地等重活脏活;夏伯根老人也总是尽量多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儿子的负担。她在邓小平夫妇去工厂劳动的时候,总是先把饭做好等着他们回来吃,不时帮助洗洗衣服,还为家里养鸡种菜。夏伯根老人能够高寿,享年101岁,这与邓小平夫妇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爱戴、敬重、关心和照顾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