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做孩子贴心的故事妈妈:隐喻故事魔法术
20173700000077

第77章 意象是童话的魔法

构思童话故事往往要先从意象解读开始。意象与我们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喜怒哀乐的情绪都是受意象影响的。当你高兴或生气时,是不是脑子里有让你高兴或生气的影像和声音存在?在梦中你可以真真切切地接触到你内在丰富多彩的意象。读诗或听歌时让你欢喜、让你忧、让你感动的也是意象。

老师在课堂上是这样教孩子们接触意象的,比如,在写《唐老鸭生日奇遇记》时,老师让学员这样开头:唐老鸭生日这天,他从储蓄罐里取出钱去买蛋糕,半路上不小心,钱被大风吹跑了,唐老鸭顺着风去找……然后老师让学员闭上眼睛把自己当做唐老鸭顺风追钱,走着走着就来到海边,看到有一条船,于是唐老鸭上船进入船舱……老师开始问学员:“在船舱里看见什么?那里有人还是有动物?他们在干什么?”

这个过程就是老师引导学员进行意象对话,学员在用内感官接触内在意象。接下来,老师可以用辅助式意象对话来分析意象和给意象赋予意义。

比如,有的学员说出现的意象是:“大狼狗在用尾巴扫地,米老鼠在擦地板,长颈鹿伸长脖子擦灯,花母鸡正把地上的垃圾啄到撮子里,企鹅在往餐桌上端食物,小象在摆放家具。”老师问这个学员:“小动物们见你来了有什么表现?”学员说:“米老鼠问我怎么来了,还说正要找我。我回答说是找钱找到了这里。”

这时学员就是在用内视觉和内听觉来与米老鼠这个意象对话。继续让这些意象相互对话,就可以找到表面现象背后的意义,构思出有趣的童话。

这位学员写小动物们为唐老鸭准备生日晚会想给唐老鸭一个惊喜,晚会过程中白雪公主意外出现,给故事增添了喜剧色彩。最后唐老鸭发出叹息:“虽然丢了钱,然而朋友们带来的快乐,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呀!”

这就是学员在老师辅助下进行意象对话构思出的故事,如果学员训练有素,也可以进行自助式意象对话,独立完成作文构思。

写童话故事之前是先要想的,可以想自然现象,想身边的人和事,想生活中的困惑和解决办法,然后赋予它隐喻的意义。总之,要先想出有意义的形象,也就是意象。

比如,在一次故事妈妈的作文课上,老师就带大家思考了一些自然现象、生活现象和问题解决思路。老师先讲了蝴蝶现象:一只蝴蝶看到窗外的小黄花,就向那小黄花飞去,不料却撞在玻璃上。它一次又一次飞向窗外的小黄花,可每次都撞在玻璃上。它不知道窗子旁边就有一道敞开的门,多可怜的蝴蝶呀!

老师问同学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蝴蝶现象。同学们有的点头,有的若有所思,有的还举起了手。举手发言的同学说某某每次去游戏厅都被家长一顿胖揍,可他还是去游戏厅;某某同学每次上学迟到都被老师批评,感到很没面子,可他因为贪玩继续迟到。老师对同学们的回答点点头表示满意,然后又讲了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男孩:“巴里正面临选择,他很想和邻居家小孩儿麦可骑摩托车兜风,可又担心父母惩罚自己,因为麦可喜欢酗酒,酒后飙车容易出事故。”老师让大家思考:巴里将如何做出选择?然后,老师出了两个作文题《蝴蝶现象》和《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男孩》。

老师见同学们面有难色,就讲了一个把解决问题意象化的隐喻小故事:“森林里有只红狐狸,他三番五次地欺骗其他小动物。小动物们遇到红狐狸就会吃亏,就像蝴蝶撞在窗玻璃上一样。小动物们毕竟比蝴蝶聪明,他们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是逆来顺受,还是给红狐狸一个教训?站在这样问题解决的十字路口,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说完,老师在白板上画了一幅图画:山上站着小白兔,红狐狸背着干草在往山下走。老师问:“聪明的小白兔会怎样惩罚红狐狸呢?”程雨博同学说用火烧红狐狸,因为红狐狸背后有干草。老师问:“那么怎样骗红狐狸背上干草呢?”别思宇同学说让红狐狸买干草。老师问:“可红狐狸为什么买干草呀?”耿涛同学说小白兔告诉红狐狸山下有人出高价钱收购干草。于是,老师又出了个作文题《小白兔和红狐狸》。

意象就是故事里的隐喻设定。红狐狸隐喻工于心计的巧取豪夺者,若要这个家伙改变必要给他严厉的惩罚,而转化因子就是“火”,“火”就是转化性隐喻。红狐狸背上的干草是帮助性资源隐喻。同学们的讨论说的是故事脉络里的因果关系,这些因果关系组成了情节发展的进程,而故事的结局是红狐狸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故事编织模型

矛盾冲突:红狐狸花言巧语欺骗小动物。

故事结局:红狐狸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转化因子:火。

因果脉络:小白兔割干草—红狐狸得知山下有人收购干草—狐狸买干草下山—小白兔点燃狐狸背上的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