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做孩子贴心的故事妈妈:隐喻故事魔法术
20173700000078

第78章 童话隐喻的可能性

有这样一个漂亮女孩,身材、皮肤都很好,只是她总是皱着眉头,她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原来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可能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的世界缺少些什么,不完整也不完美,所以她总是挑剔别人。她说自己是偏执狂,也因此得罪许多人,但她欲罢不能,无法改变自己的性格。

于是,老师想换个视角来帮她,比如让她走进童话里,老师讲了这样的故事:女孩有一只父亲临终前送给她的玻璃鞋,玻璃鞋是她的知心朋友,玻璃鞋在女孩与王子跳舞时会故意踩王子的脚……

隐喻故事的治疗因子有很多,所有心理治疗与咨询理论里头那些可以帮得到人的方法与观念都可以用做治疗因子,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使用重新架构这个治疗因子。比如,可以这样发问:“这么做可以得到什么好处?”“如果不这么做,会失去什么?”……例如,“偏执有什么好处?”,可以找到的好处包括当与人吵架时,这样往往能维护自己虚假的尊严及发泄心中的愤恨等。我们姑且不论这女孩是否真的偏执,如果她能对自己做出反省就说明她是有一定觉悟的,她是可以改变的。是的,觉悟是改变的开始,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她要学习掌握重建自己生命的本领。

我们还可以这样带领这女孩去想:“如果你用长大以后的你、十年以后觉悟了的你来看现在的困境,十年以后问题解决了的你会说什么?”这就是转换时空的技巧,也就是用未来或过去的自己来看现在的自己。下面是胖胖鼠故事花园作文坊的孩子们写隐喻故事的一些思路。

余东起故事里的女孩生性忌妒,爱攀比,自己没有马车就用猪车代替,在跳舞时踩了王子的脚还指责王子舞技不好。当国王把这女孩抓来审问时,她又把责任推给了玻璃鞋。那玻璃鞋刚好和女孩有同样的脾气秉性,他无法容忍别人比自己的小主人好,而且他会行动起来为小主人出气。

王楠故事里的玻璃鞋看王子都是有缺陷的,而他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经魔法师出身的老国王手里水晶球的映照,他看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也看到别人的好,于是由内而外发生了变化。

成雨博故事里的玻璃鞋似乎是小主人的随身参谋,他随时随地都能指出他人的不足,比如,马车不如猪车好,因为那马会尥蹶子。小主人与王子跳舞时他也一一指出王子的缺点,于是就满足了小主人虚伪的自尊。

王菁故事里的玻璃鞋看自己一身不是,比如,没有木鞋结实呀,没有水晶鞋漂亮和坚硬呀等。他通过看别人的缺点和挑别人的不是来掩饰自己的悲哀。当老国王指出玻璃鞋价格便宜且易擦洗、耐磨时,玻璃鞋才找到自己的一点自尊。

杨童森的故事就很有趣了。国王为选妃举办舞会,小主人猪姐不会跳舞,于是玻璃鞋就帮助小主人,不过他总是踩国王的脚。因此,尽管小主人猪姐漂亮,但也没能被国王选中,相反国王要捉拿她。国王还穿上猪姐的玻璃鞋与猪姐跳舞,玻璃鞋同样踩猪姐的脚。玻璃鞋声称他忌妒国王的高贵,也忌妒小主人的漂亮,所以才要踩他们的脚。猪姐感受到玻璃鞋的内心之痛也正是自己心中的苦楚,于是翻然醒悟,不再对别人挑肥拣瘦看不起了。

每次在学员写完故事后,老师总要讲一个或写一个同题故事与大家讨论。老师写的《老国王审玻璃鞋》的故事是这样的。

老国王审玻璃鞋

在一个王国里有一位穿着一只玻璃鞋的漂亮女孩,可是周围的人并不喜欢她,因为她虽然外貌很美,可是她的那张樱桃小口里会喷出灼人的火苗来。

于是,这女孩就没有什么朋友,可是她有一只与她非常贴心的玻璃鞋,寂寞无聊时有玻璃鞋陪着她,气愤烦恼时玻璃鞋也帮她发泄,而且那玻璃鞋总能看出周围人的不好,让漂亮女孩勉强可以维持一点自己的尊严。这女孩叫伯克,英文意思是书,当初她爸爸给她取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希望她成为知识渊博的人,不过周围的人总是把她的名字倒着念叫她“刻薄”。

如果日子就这样过下去倒也相安无事,可是伯克的玻璃鞋朋友偏偏为她的小主人惹来祸患。这不么,伯克在与王子跳舞时那玻璃鞋每每都要踩王子的脚,王子疼得龇牙咧嘴,而伯克却埋怨王子的舞技不够娴熟。三个王子都被踩了脚,都在舞会上丢了丑,于是他们就向老国王告了状。老国王下令捉拿伯克,可当卫兵把伯克抓来时伯克一口咬定自己没踩王子的脚,而是玻璃鞋踩的。于是,老国王就开始在宫廷里审问玻璃鞋。国王审鞋,这可是破天荒头一回呀!

老国王让玻璃鞋从实招来,玻璃鞋就哭了,他鼻涕一把泪一把地说伯克很小的时候爸爸就过世了,只给小女儿留下这一只玻璃鞋,另一只丢失了。伯克和玻璃鞋都成了孤苦伶仃的孩子,他们的世界不够完美,他们的心里有太多的不安,他们要保护自己,于是伯克嘴里喷火苗,而玻璃鞋也用攻击性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悲哀,他们表现出骄傲的样子来维护虚伪的自尊……魔法师出身的老国王听了玻璃鞋的坦白心里有无限感慨,就举起手中的水晶球说:“孩子,看看水晶球,看看你自己的长处吧!”

哦,玻璃鞋看见了自己很耐心地陪伴小主人,在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坐上马车兴高采烈地去郊游时,他想了个好主意让家里的三只小猪拉着车带伯克游玩,伯克好高兴还夸他聪明呢!老国王还让伯克和玻璃鞋通过水晶球看到别人的种种好,伯克和玻璃鞋的心里感受到了惭愧……

后来,每当伯克嘴里要喷火苗时,玻璃鞋就帮小主人降一降温,这样火苗就喷不出来了。做多了这样的助人工作,玻璃鞋也发生了变化,他的心越来越晶莹透亮,后来玻璃鞋竟变成了水晶鞋。

故事编织模型

矛盾冲突:伯克虽貌美却伤人,玻璃鞋是她的帮凶。

故事结局:伯克不再喷火伤人,玻璃鞋也变成了水晶鞋。

转化因子:水晶球。

因果脉络:伯克易喷火伤人—好朋友玻璃鞋惹祸—老国王审玻璃鞋—水晶球的教诲—伯克和玻璃鞋良心发现。

故事讲完了,故事编织模型也分析完毕,大家进入了讨论时间,然后就陆续发言。学员们在观念上认识到,《老国王审玻璃鞋》的故事是讲自幼丧父的女孩伯克与父亲的遗物玻璃鞋共度甘苦的人生旅程,在玻璃鞋惹下祸患后,老国王通过审问玻璃鞋而对伯克实施健康人格教育的有趣过程。

女孩伯克的父亲对女儿是充满希望的,他给女儿取名“伯克”是英文单词“书”的谐音,表达了父亲对孩子成才的渴望。只是父亲过早地去世了,女孩顿感自己的世界变得不完整了,与同龄孩子相比,她的心灵因为父亲的离去而“缺失”了一角。失去父亲的疼痛与焦灼对她来说是无法忍受的,于是她对别人身上的好心生嫉恨,她与人开口说话时会喷出火苗来。这里的喷火苗隐喻了恶语相讥。父亲遗留的玻璃鞋同样象征了不完整和缺失,因为鞋只有一只,另一只丢失了。于是,玻璃鞋与伯克同病相怜,相濡以沫。

伯克与王子跳舞是向外求发展及寻找归属的表现,正如一个孩子长大了,要肩负自己的责任,融入社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然而,内心不完整及自认为生命有缺失的伯克无法容忍王子比她高贵,于是她踩王子的脚,同时她还推脱自己的责任而声称王子的舞技不好。当老国王把伯克抓来问罪时,伯克又把责任推到玻璃鞋身上,而玻璃鞋也乐得承担。

魔法师出身的老国王洞悉到伯克和玻璃鞋的内心世界的缺憾,知道伯克和玻璃鞋总是用挑剔眼光盯住别人短处的内在动力,于是让玻璃鞋通过水晶球看到自己的长处,还向伯克和玻璃鞋展示了别人的种种好。这样改变就悄悄发生了,“每当伯克嘴里要喷火苗时,玻璃鞋就帮小主人降一降温,这样火苗就喷不出来了。做多了这样的助人工作,玻璃鞋也发生了变化,他的心越来越晶莹透亮,后来玻璃鞋竟变成了水晶鞋。”

《老国王审玻璃鞋》这个故事读来让人深思,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照见生活中的自己和别人,它告诉我们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看到别人的好,这样我们才能快乐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