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20189500000043

第43章 抗旨签约

如果岩濑忠震只是一介平庸的小吏,也许他会怀着一颗茫然不知所措的心穿过大手门,回到江户城。

但是,他必须向在江户城内久久等候的重臣提出建议,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希望,哪怕建议只有一条。

岩濑从品川上岸之后,向着高轮方向行进。途中,他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个结论让他自己也感到始料未及。他的建议不仅将出乎众人的意料,

同时也是以毒攻毒的一剂猛药。

“形势已经刻不容缓。无论能否得到主上的敕许,都必须签订条约。”

岩濑决心毫无保留地坦陈自己的建议。不过,他的建议一定会招来众人惊诧的目光。

岩濑曾经那么固执地坚持签约之前必须获得朝廷敕许,为什么转眼之间就成了松平忠固的支持者,以为无需朝廷敕许了呢?人们的惊诧似乎也合情合理。

大手门:江户城的正门。

可是,谁会赞成自己提出的意见呢……

松平忠固一定会自以为有先见之明,并当场点头赞同。但是,新大老井伊直弼曾经亲自派亲信长野主膳义言前往京城,用尽一切手段收买鹰司太阁和九条关白,他到底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这个有些恶作剧色彩的建议,其实是岩濑忠震万般无奈之下想出的计策。现在出现这样的僵局,就是因为松平忠固和井伊直弼都没有能够采纳他当初的意见。

而且,他们还违抗天皇的心愿,在将军继承人问题上与朝廷对立。

实现日本民族的统一和团结似乎已毫无希望。因此,岩濑忠震的建议中还隐藏着些许不怀好意的要挟,他想不如干脆将计就计,试探一下幕府是否敢于公然违抗敕旨,与美国签订条约。

如果未得到朝廷敕许便擅自签订条约,那么不仅水户派与幕府势不两立,日本全国的志士学者一定也会群起而攻之。如此一来,就能考验井伊直弼是否真有实力度过这次难关了。

如果井伊没有足够的实力经受住考验,那么他的内阁也将随之崩溃……

岩濑忠震之所以下定了决心,向心急如焚的老中们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因为他深知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请求朝廷敕许。对此,不知身为外交官的岩濑是否意识到,其实哈理斯早就看穿了这一切……

议事厅内,除了大老井伊直弼之外,还有4位老中、两大奉行以及外国事务统管,人都到齐了。

“哈理斯宣称自己绝不会提出其他新的要求。他说,自己无非是想阐明日本政府当前面临的危急形势,希望日本政府找到最为稳妥的解决方案。他还说,如果日本不答应他的要求,他就立即返回下田,耐心等待双方事先约定期限的到来……”

岩濑说完,回头看了一眼同行的井上清直。

井上清直从怀中掏出他们与哈理斯谈话的要点,接着又满脸慌张地取出哈理斯给老中们的信函译文,递给了堀田正睦。

正睦默读了一遍,递给了井伊大老。井伊又交给松平忠固等人,依次传阅了一圈。

哈理斯在信函里详细报告了直奔日本而来的英法舰队的情况。除此之外,他还承诺,如果日本与美国签订了条约,那么当英法联军到来时,自己愿意出面调停,以压制他们粗暴行为……

等众人读完信函之后,岩濑忠震终于投下了事先准备好的“炸弹”。

“在下以为,想要救日本于危难之中,只能按照哈理斯的劝告,立即签订条约。”

“什么,立即签订条约?”

松平忠固大为意外,接着又问道:

“那么,朝廷的敕许又该怎么办呢?”

再看井伊直弼,他不停地用手中的扇子敲打着榻榻米。

井伊不愧是个城府很深的人,他丝毫不动声色。尽管如此,他对岩濑忠震的话仍然感到十分意外,禁不住瞪大了双眼。

岩濑忠震淡淡地反驳道:

“正如哈理斯在信中所说的那样,英法联军40余艘军舰,一路乘胜追击来到日本,谁能知道他们又会提出怎样无礼的要求?如果拒不接受对方的要求而开战,结果却是不能取胜……那样一来,就只得像中国一样,屈服于对方的淫威,忍气吞声地接受所有无礼的要求。到那时,恐怕就追悔莫及了。所以,不如先痛痛快快地答应哈理斯的要求,为今后的交涉留下一个标准。而且,哈理斯还答应,当日本遇到困难时出面调停。朝廷担心的是签约有损国家利益,而绝不会认为签约是对朝廷的背叛。”

“嗯——”

井伊直弼低低地应了一声,立即将视线投向在座的众人。

“岩濑忠震的意见我大致听明白了。那么,井上您意下如何呢?”

虽然岩濑忠震的言辞令井上清直感到意外,但是井上还是附和着说道:

“岩濑忠震大人所言极是,在下并无异议。”

松平忠固立即接过话头说:

“政治事务原本就应该由关东全权处理。因此,堀田备中大人进京请求敕许只是一个特例,其结果对幕府并无影响。一旦错过了时机使局势难以挽回,关东的责任反而更重了。现在,只需按照哈理斯的意见先签订条约,然后向朝廷通报一声足矣。”

松平忠固仍旧老调重弹,众人丝毫不感意外。不过,当堀田正睦紧接着明确表示同意时,大厅内的气氛顿时为之一变,似乎不会出现任何反对者了。

“老夫也同意岩濑大人的意见。陛下担心的无非是签约有辱国格……不过,如果40余艘军舰重兵压境,俄国军舰再趁火打劫,我国难免疲于应付,顾此失彼,这样反而有损国威。不如先与美国签订条约,再参照这一条约与其他国家谈判……除此之外,应该没有更好的方法了。”

井伊直弼认真地逐个征询了每个人的意见。有人以为,美国人签订条约无非是为了和日本通商,所以根本无需担忧,还有些人说,听说中国战败之后被迫割让了领土……

最后,多数人赞成按照岩濑忠震的建议,即刻签订条约,然后再上报朝廷请求批准。

就在这时,之前一直沉默不语的若年寄本多越中守忠德坐直了身体,开口说道:

“刚刚听各位的意见,似乎都赞同无需获得敕许。不过,我倒并不同意。”

“哦,本多越中大人不同意吗?”

“是的……如果因为其他原因而提前签订条约也就罢了,但是因为害怕数10艘军舰,而不等朝廷敕许……如果是这样的话,就等于屈服于对方的武力。而且,不管我们如何掩饰,也不能避免使国格受损。仅仅因为大军压境,就不辨是非曲直……如果让别国这样看待我们日本,还谈得上什么国格?如今,虽然获取敕准要费些周折,不过,还是先奏请朝廷,获得恩准之后再签订条约更为妥当。”

岩濑忠震听了本多忠德的发言,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确实如他所言……

不过,事到如今即便重新奏请敕许,也不可能立即得到同意。因为,幕府在将军继承人问题上,已经完全违背了主上的旨意。

因此,想要采纳本多忠德提出的最稳妥的方案,就必须放弃拥立纪州庆福的打算,使问题重新回到原先的起点上。那样的话,起用井伊直弼就完全失去了意义,而须起用新的执政幕阁……那就是岩濑忠震当初看中的越前松平庆永出任辅臣,起用新人担任老中,这样才能克服当前国家面对的深重危机。

如此一来,井伊直弼又会拿出怎样的答案呢?

忠震紧闭的双唇微微地放松下来,他将视线转移到井伊直弼身上。只见,直弼依然面无表情,一脸的漠然。

“本大老赞同本多越中的意见。”

直弼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截了当地说道。

“得不到朝廷敕许,就难以签订条约。所以,暂且等到明天再做决定。各人权且回到公务所,重新进行审议。”

井伊直弼冠冕堂皇的回答巧妙地避开了岩濑忠震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