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20189500000044

第44章 冲突的端倪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政敌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和争权夺利的计谋却丝毫没有变化。

正是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计谋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的仇恨。

尽管忠震的计谋看似天衣无缝,但是井伊直弼像是看透了忠震的心思似的,他的回答令忠震大感意外。

但是,忠震并未因此而轻易放弃。

他立即带上井上清直,来到了直弼的公务室。

两人轮番上阵,努力想要说服直弼尽早签订条约。

“按照当前的形势,您以为朝廷能敕许签订条约吗?大老向来赞成开国,是个开明之士,现在正是您当机立断的好时机啊!”

岩濑虽然这么说,心里却盼望着以井伊直弼为首的老中因此而彻底垮台,由自己信任的内阁取而代之。可见,政治绝非表里如一的单纯游戏。

岩濑忠震一面竭力地煽动井伊直弼,一面赶紧回到家中写信给越前的桥本左内。桥本和岩濑两人是肝胆相照的知音。

桥本左内自称纲纪,和萨摩藩的西乡吉兵卫一同在京都积极活动,暗中策动推选一桥庆喜成为将军继嗣。他是松平庆永手下的得力干将,是松平手中的一支利剑。

桥本年纪虽轻,却有着不同于常人的远见卓识,他既是忠诚的尊皇派,也是开明的开国主义者,是日本当时不可多得的年轻英才。

岩濑忠震在京城期间,就是因为结识了桥本左内,才逐渐接受了桥本的主张,坚信应该建立一个以一桥庆喜为中心,以自己的主君越前侯为辅臣的政权,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国的。

谨启。

正如今晨所报,在下奉命前往品川海域,现已从海上归来。明天,还将乘船出海。为此,请将一同寄去的书简转交贵主君。情况紧急,多有失礼之处,请谅。草草顿首。

接着,岩濑忠震又补充写道:

“以我一人应付世界四大强国,不亦乐乎!见笑!”

通过这短短几笔,岩濑忠震的豪爽不羁、工于心计的性格跃然纸上。桥本左内当时还只是个20多岁的年轻人,但他已经可以了解忠震在与四大强国交涉中独当一面时的得意心情。

此外,岩濑忠震在给桥本的主君松平庆永的信中这样写道:

由于美国军舰再次来航,在下奉命火速赶往神奈川,进行了数次交涉。时至今日,幕府依然因循守旧,令人痛惜不已!一旦英法联军兵临城下,我方毫无还手之力……形势堪忧!为度过当前之危机,需仰仗大人鼎力支持,请将此事转告伊达宗城、山内丰信两公,请从中予以周旋。

然当务之急是先要除去松平忠固。如井伊直弼地位稳固,则此事理应易如反掌。但井伊侯尚立足未稳,故恐难如愿。为此,请大人出谋划策,早日为国家除去一害。

另外,哈理斯要求提前签订条约对我方而言未尝不是好事。理应顺应其意愿,在40余艘英法军舰入港之前不失时机地签订条约。如逡巡犹豫,当断不断,败在英法利炮之下,反倒成为国家之奇耻大辱。幕府举棋不定,不能痛下决心,在下作为直接谈判之人也甚感为难。对此,请予多多体谅。

短短一封信函暗藏着忠震多少复杂的心机啊。信中说哈理斯迫切期望签订条约,但是因为幕阁中有人反对擅自签约,因此自己感到十分为难。其实,反对者只有本多忠德和井伊直弼两人,信中只需明确说明井伊直弼的反对使得无法签订条约,自己感到进退两难。但是他偏偏不这么写。

他还说松平忠固认为无需奏请朝廷敕许,主张立即签约,是朝廷一大害。这些话其实并不合理。

岩濑忠震的目的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使井伊内阁早日垮台,因此信中所言当然未必全部属实……当政敌们相互设置陷阱、想要置人于死地时,政治便会露出它狰狞的一面。

另一方面,井伊直弼又有什么打算呢?他是否会明确宣称:

“如果得不到朝廷敕许,就难以签订条约”呢?

他的回答同他之前发起的争取朝廷敕许的运动是一致的。

不过,直弼并未因此而认为大费周折的敕许问题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

那天晚上,直弼回到家中,叫来心腹宇津木六之丞,令他记录下自己当天的发言。

他这么做的目的在于留下一个确凿的证据,证明除了自己和本多越中守忠德之外,其他所有人都一致主张签订条约之后再奏报朝廷。

(前略)堀田备中守和松平伊贺守(忠固)原本主张直接签订条约,其他人当时也别无良策,于是决定尽量拖延签订条约的时间。其后,井上、岩濑两人再次来到公务室,井上信浓(清直)反问说尽管大老所言极是,但在这是非尚未明辨之时,匆匆签订条约是否妥当。这时,岩濑肥后(忠震)表示尽量按照大老旨意进行谈判。

字里行间透露出双方费尽心机展开的一场博弈。忠震在写给越前松平庆永的信中,措辞激烈地主张必须立即签订条约。然而在井伊面前,却毕恭毕敬地表示将努力按照大老意图行事。

这段文字是推测两人之间相互较量的一个重要线索。此时,井伊直弼一定已经意识到,只能把朝廷撇在一边,立即签订条约,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

不过,和自己对立的岩濑忠震向来主张拥立庆喜。他在忽然之间改弦更张,认为无需奏请朝廷了。

忠震的这一巨大转变让井伊不得不提高警惕,告诉自己“其中必定有诈”

于是,他想给朝廷造成一种错觉,虽然自己主张必须获得朝廷许可才能签约,但是由于周围缺少支持者,无奈之下只得屈服多数人的意见被迫签约……

换而言之,他想留下证据证明“自己并非蔑视朝廷”所以才特地叫来宇津木六之丞,让他记录下自己的讲话。井伊的用意十分明显,就是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他的下一步行动就是:

“迫于无奈而擅自签约。”

就这样,安政大狱之灾的导火索,同时也是改变井伊直弼自身命运的安政5年(1858年)6月19日悄悄地来临了。

这一天,井伊直弼特意早早地穿上礼服,朝着京城皇宫的方向久久地拜了一拜。他到底在祈愿什么,又在内疚什么,其实已无须赘言。

他首先为擅自签约在心中默默地谢罪,继而登城谒见了将军家定。而将军家定也只能听听他的报告而已。

接着,他再次派遣负责接待美国人的下田奉行井上清直和目付岩濑忠震前往神奈川,在久拖不决的《日美通商条约》上签了字。

那天,当井伊直弼回到位于西丸下的自己家中时,脸色苍白,浑身无力。

他和迎出来的宇津木六之丞一起进入自己的房中,说道:

“老夫孤立无援,众人根本不听我的劝阻。”

他无奈地告诉了六之丞签订条约一事。

六之丞甚为吃惊,连忙坐直了腰。之后,宇津木六之丞原封不动地将二人的谈话记录了下来。

大人回到府上,我再次来到他的面前,说道:虽然已经征询将军大名的意见,但是没有得到主上的敕许便擅自签订条约,大人一定是中了小人的圈套。如此一来,那些小人定会以大人违抗敕旨为由,在朝廷面前进谗言中伤大人,所有责任便需由大人一人承担。因此,请大人立即派人赶往神奈川,阻止签订条约。我接着又进言说:大人一向对朝廷尊敬有加,这次未得到朝廷敕许便擅自与美国签订了条约,后果不堪设想啊!

大人答道:老中们的意见也并非全无道理可言。当前情况紧急,没有足够的时间奏请朝廷敕许。考虑到海外各国的形势,已是今非昔比。如今,航海技术日新月异,真可谓天涯若比邻,通商贸易乃是大势所趋。此外,欧美各国兵器军队均有实战经验,是名副其实的国富兵强。如果强行拒绝各国提出的要求,则免不了一场战争。日本即使能够一时取胜,但如果诸强联合起来与我国为敌,则最后的结果可谓难以预料。而且,一旦战败,被迫割地赔款,此等奇耻大辱更令人不堪。现在拒绝洋人要求,长远看难免会有辱国格,后果堪忧。如今,我国海防不够强大,不如权且服从洋人的条件,暂时应允其合理之要求。况且,保全国体,保持国格乃是主上之意志,而朝廷已早将大政方针一并交由幕府,指示关东随机应变,妥善处置……不过,我也已经做好准备,打算一人承担未获敕许而擅自签约的重罪。你就不要再劝老夫了。此时已更深夜重,我便劝大人早早休息。大人便进房了。

这些记述想必也是用来为井伊直弼的决定而辩护的。但是,井伊所说的一定也是他的真心话。在他看来,与违抗天皇旨意的罪名相比,同外国开战的后果将要远远严重得多。

在这段叙述当中,宇津木有这样一句话:

“大人一定是中了小人的圈套……”

在井伊直弼看来,这句话指的就是光怪陆离的政治舞台上不停地上演的阴谋和博弈。

六之丞所说的“小人”指的是谁呢?水户派是理所当然的小人。除此之外,从后来井伊不由分说地罢免松平忠固这一举动来看,他显然将松平也当成了设下圈套陷害他的小人之一。当然,他对岩濑忠震也保持了足够的警惕。

井伊直弼决心,由自己一人全部承担违抗圣旨的重罪。

井伊的决心显然违反了主上希望日本保持国家统一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