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20189500000052

第52章 彦根之草

在关东,井伊直弼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领教了一桥庆喜的厉害,也知道了以其父齐昭为首,包括尾张、越前、萨摩、土佐、伊予等地的大名都想以京都为后盾来和他斗争,这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

其实,他一点儿也不想与朝廷之间惹起任何事端。

说起尊皇,我们什么地方比水户他们差了?

井伊家也不是一般的门第,他们代代负责守卫宫廷,尤其是在非常时期。

但是他想,水户齐昭一派却发动尾张以下的大名,想借朝廷之命夺德川宗家之权。要真是这样的话,问题就大了。

也许他从一开始就是这么误解齐昭的。而且这种误解也不是没有道理。

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在江户城的大奥,众人都讨厌水户的齐昭,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不仅是个好色之徒,还成天想着夺权,总之,是个奸诈狡猾的家伙。

包括家定的生母在内,大奥的女人们都这么认为。所以在这些女人身边长大的家定将军,也对齐昭没有一点好感。估计那些反水户派,多少也是因为受了大奥里这些人的影响。

所以直弼认为,水户的齐昭故意叫嚣什么“誓死尊皇”其实是想利用当前的国难,置幕府于死地。不要以为我看不出你的险恶用心!

即使你是御三家之一,也不允许如此放肆,给将军增添烦恼。

别忘了我井伊家可是拥有可以奉密令负责守卫宫廷的门第。同时,还拥有一旦情况危急,甚至可以率领、指挥德川家的旗本八万骑直奔战场的“旗头”门第……

第二天一早,直弼就起来沐浴换衣,之后去参拜了家里的神殿。他想对着神殿再次表达自己对宫廷的忠心,同时也说出心中的歉意。

“小臣直弼,对朝廷忠诚无二,天地神明作证!不等敕许下达就签订条约,多有不恭,但亦即无奈之举,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救国之路。我将把个人得失置之度外,一定让舆论统一,让主上安心!”

从神殿退出来准备登城时,井伊直弼已经不再把什么水户齐昭和尾张庆胜放在眼里了,一战到底的决心已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为了挽救眼前的危局,只有坚持自己的信念。

这天,他登城后立即正式公布了关于将军继承人的决定,然后以奉书的形式派人送去宫廷。

今日,正式以纪伊宰相大人为养君,以宰相相称。其虽应前往西之丸,然姑且在本丸停留。特此奏上。

署名为内藤信亲和久世广周两老中,收信人为广桥光成和万里小路正房两传奏。

除此之外,给继承人,也就是纪州庆福还新配了辅佐官胁坂安宅。至此,这么多天以来甚嚣尘上的将军继承人问题总算尘埃落定了,什么齐昭、庆胜,还有接下来,他又公布了一个决定,由老中间部下总守诠胜进京报告条约问题。

关于进京的这一人选,大家猜想是诠胜毛遂自荐要去。的确如此,诠胜看出了直弼的决心,所以自告奋勇地要去。同时,为了确保他完成任务,直弼又紧急任命若州小滨的城主酒井忠义为所司代,并让他立即赴任。

到此为止,一切进展都很顺利,但井伊直弼与其政敌一斗到底的决心其实还远不止这些。

到了7月5日,他又命令尾张的德川庆胜和越前的松平庆永“幽闭”,命水户齐昭“紧急反思”还命令齐昭之子、水户藩主德川庆笃和一桥庆喜禁止登城。这样的处置可谓史无前例。

到了这一步,所有人都不得不对井伊直弼刮目相看了。

当然,以上均是借将军家定之名公布的措施,但此时家定已因病卧床许久,早就没有执行公务的能力了。

不仅如此,就在第二天,也就是7月6日,35岁的家定离开了人世……

关于家定之死,一时间流言四起,众说纷纭。不过,不管是御三家还是御三卿,甚至是亲藩,这些与直弼政见不同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表示,绝不能作出上述处置,而且激烈到近乎威胁的态度。

不过,直弼到底为什么对尾张、水户、甚至一桥、越前严厉打击到连外出都不允许的地步呢?

还没有人发现,上述处置中隐藏着井伊直弼深思熟虑后的“朝廷对策”

井伊认为,那屡次发布的敕命,并不能代表主上的真意。肯定都是三条和近卫等公卿诸公受了水户一派煽动后的阴谋,目的是置幕府于死地。

所以,井伊直弼打算这次派遣新任所司代酒井忠义和间部诠胜进京好好向主上表达一下自己的意思。为此,在这关键时刻,就必须束缚住水户一派的手脚,让他们连大门都不能迈出一步。

若不如此,他们肯定又会通过身边的公家,请求什么“从御三家或是御三卿中派个人进京吧”要是那样的话麻烦就大了。

“幽闭”与“反思”“蛰居”等均为幕府对幕臣的处罚措施,类似限制人身自由、停职反省等。

现在好了,就算来了敕命,也可以“他们现在正受着禁止外出或禁止登城的处分”为由不加理睬。

用调侃的方式来讲,即“如果没有私心杂念混杂其中,那么,以一切为了日本国家利益为最终目的的朝廷,和被朝廷赋予了治理国家大任的幕府之间,绝无互不沟通之理!”

这也是直弼尊皇心理和自信的体现。

但世间会这么理解他么?

当然,比起世间,主上自身的看法更加重要。

毕竟,主上当初的希望是,应再度充分商议。将军继承人不能选年少者,最好年长些,能真正与自己一起为国奉献……但这些愿望最终没被直弼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