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20189500000053

第53章 主上之怒

6月27日,宫廷收到了通知条约已经签订的驿传奉书。

奉书的收件人是大纳言广桥光成和大纳言万里小路正房两位传奏,他们在御常御殿向主上拿出奉书的时候,都不敢抬头,生怕遇到主上的目光。

“是什么内容啊?”

两人躬身奉上奉书时,主上的声音还很明快,但很快就中断了。

正如他们两人刚收到奉书时一样,主上也一定是将这封奉书反复读了好多遍。他几乎花了近四分之一个时辰,才敢确信这是一封通报“已擅自签订条约”的驿传奉书。

“这就是说,条约已签订了?”

看完后,主上嘴角不住地痉挛,脸色苍白,只说出了这一句话。

“臣下有罪!”

万里小路大纳言说道:

“宫中的侍从也说了,英国和法国的大舰队很快就要来了,如果不赶在他们到达之前签约,我们就要与多国开战了啊……”

听了这番话,主上的目光转向了另外一张纸,那上面记载着事情的前因后果。

面临的国难,朕是知道的。这上面写的理由朕也清楚,但毕竟这么大的事,仅用驿传奉书通报一下就可以了吗……当初,经过重重商议、反复讨论之后才下达了敕书,如今,这就是给朕的答复?

“还是彦根不敬呀!”

“臣下有罪!”

这下广桥大纳言紧张了,连忙答道:

“彦根家世代勤皇,照理是信得过的,可这次怎么会做出此般无礼之事呢?”

“好了,退下。朕再考虑考虑。”

也许主上已是怒火中烧,再与两位传奏待在一起,没准会发作。

两人只好无言地退下。

两人离开后,岩仓掌侍奉茶时,看见主上像石头一样静静地坐着,眼睛盯着前方发呆。

这时主上在想些什么,身边的侍从知道得很清楚。

估计两位传奏退席后也没敢回家,肯定又去了近卫忠熙或是三条实万处,在商讨善后的对策呢。

就宫廷方面而言,可不是仅仅责备一下“驿传奉书失礼”就可以完事的。

没等敕许下达就擅自签订条约……那么,关于将军继承人问题,肯定也不会把主上的想法放在眼里吧。

不仅仅是无视主上的希望,这等于同时还将水户齐昭、尾张庆胜、松平庆永、岛津齐彬、山内丰信等人的意见也全部推翻了。因此,无论是年轻的公卿,还是在京的志士、学者,全都被深深地激怒了。

不知在此紧要关头,井伊直弼到底是怎么考虑的?

宫中所有人一定都抱着这种疑问。或者说,其实这疑团已解开,大家都变得戒备起来,认为“井伊终于露出真面目了”

主上这些日子最大的烦恼是,侵略者已步步逼近,国内却还在闹分裂。而且,这个井伊直弼,还故意把局势往分裂的道路上引。

其实,最早开始担心井伊直弼的所作所为会导致分裂的,正是主上自己!

或许,主上当初从直弼借长野主膳之手通过九条家大把花钱收买公卿时起就开始担心这一点了。

那时,让堀田正睦带回“请再度充分商议”的敕命没多久,就听说新的大老由井伊直弼担任了。

听说这个消息后,天皇曾对近卫忠熙和关白九条尚忠表示了他直觉上的不安和预感。

“让井伊直弼担任大老一职,就表明了今后万事将按照关东那边的意思办了!”

对于让大家“再度充分商议”的希望,主上也表示:

“不知关东那边会如何回答,实感不安。而且,值此关键时刻却偏偏让井伊当上了大老,实在让人无法赞同。朕心甚忧呀!”

最懂得主上心思的近卫忠熙当时就明白了主上担心的内容。可没想到,主上的担心一下子变成了现实。

直弼认为,牵涉到日本国家沉浮的条约签订问题用一纸驿传奉书就可以打发……这样的想法之中,还包含了年轻的主上丝毫不能让步的两个问题。

一是关东尚未准确理解为何将目前的危机定义为“大国难”的缘由。其实,眼前国家所面临的兴亡危机,已丝毫不允许各方还有时间各持己见,为了私欲而进行无谓的争斗了。

所以,必须抱有坚定的信念,在进行反复的商议后,最终使全体国民统一认识,坚定信心,一致对外。

因此,必须找到大家能够统一认识的底线,在此基础上争取团结。否则,有力也使不上,而且国家会因为内乱和冲突逐渐崩溃……要是到了那种地步,主上就将无颜面对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这是与当今天皇的责任感直接关联的问题。

二是当人们面对非正义力量时,能否具备坚持正义的气魄和勇气。

日本并不是由毫无正义感的人群凑起来的集合体。既然自称为“神国”拥有这样的自负,那么作为一个人,就应该追求最正确最完美的人生态度,也应用此种态度来建设自己的国家……不过,现实总是没有理想那么完美,总会暴露出种种缺陷。但也可以说,日本人的人生意义,不就是为了克服这种种缺陷、彰显正义的力量吗?

遗憾的是,原本应该是这样的日本人,自从黑船到来之后,却已渐渐忘记了伸张正义这一人生最重要的意义。

这200多年来,日本既没干涉过其他国家的内政,也没侵略过别国。就算国内存在纠纷,也不应受到他国的指责和欺辱。但尽管如此,外夷对日本采取的却是胁迫的态度,动辄就以大炮相对。

不得不屈服于他们的胁迫,抛弃作为日本人所应有的自尊而苟且偷生,这不是行尸走肉又是什么呢?

“正与邪,终究是邪不压正……”

一定要让天下人都牢记这个道理。其实,多希望幕府那边通过不断商议也能逐渐理解朕的心情啊……

或者说,这些都是朕作为当今之帝所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这一天终于来临了……

可是,主上的这些想法,关东方面最终都没能领悟。

正如主上担心的那样,关东方面把井伊直弼立为大老,说什么“树立幕府的形象”其实就是变得独断自我,最终将使国内走上分裂的道路。

主上凝视着暮色渐深的庭院,枯坐了将近半个时辰。也不知是想起了什么,他突然站了起来,疾步走到了院子里。

他沿着碎石子路在院子里走了一圈,又再次跨上台阶,用很大的声音将这天当值的卫门内侍叫了过来。

卫门内侍来自于岩仓具视出生的堀河家,名叫纪子,其实就是具视的亲生妹妹。

与权典侍庆子不同,纪子一看就是个聪明伶俐的才女。

“卫门,把祐宫叫到这里来!”

“啊,叫祐宫殿下来?那我让厨房赶紧把饭菜也端过来。”

纪子以为主上想与年幼的祐宫一起用餐。

可是,主上却一边拍着席沿,一边怒吼道:

“不是这么回事!”

“啊?”

“岂有此理!关东方面竟敢无视朕的存在!”

见主上如此愤怒,内侍吓得慌忙退去。

内侍走后,主上不由低下了头,站在那里气得双肩直发抖。

照理说傍晚会起风,可这天也许是老天爷也被主上那异样的愤怒神情吓住了,无论是卷起的竹帘还是垂着的风铃,都纹丝不动。

终于,主上也恢复了平静,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也许是因为他听到了幼子穿过回廊正向他走来的脚步声吧。

黄昏寂静的走廊上传来了祐宫清脆的声音:

“菊池你说,父皇叫我去,会是什么事情呢?”

“不知道呀。”

“我知道,一定是好事情吧。”

“我也这么想。”

主上听到这段对话,情不自禁地闭上了眼睛。

也许刚才的怒火过于激烈了,这会儿主上只觉得全身像是被抽干了似的,空虚得难受。

卫门内侍提着一盏灯进来了,说道:

“祐宫殿下到了。”

接着,又压低声音说道:

“点心也准备好了。”

“……”

主上沉默着,点了点头。

“父皇大人,我是祐宫。”

可是,主上并没立即把眼睛睁开。

还是太年少了啊……

主上是怕一睁开眼,看见眼前过于天真烂漫的淘气小儿了。

祐宫也抬头打量着父皇,没有说话。

尚且年幼无知的祐宫,不会明白今天父皇为什么会突然叫他来。

然而此时,立在一边的卫门内侍突然浑身一激灵。

难道主上已在考虑让位问题……

内侍猜得没错。

这次,虽然主上对关东方面的所作所为感到极端愤怒,但也陷入了深深的反省和自责之中。

日夜向神明祈愿的结果,却是这一纸驿传奉书……

主上对天地神明坦诚相照,日夜祈祷,谁知没有任何效果,还将国家引入了激烈冲突和混乱之途……

静下心来仔细反省,还是自身道德修养不够……不,居于皇位的人必须有着不同于凡人的良心,绝不允许一点点的妥协。

既然自身道德修养不够,还占着皇位,岂不是对不起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

生气归生气,但对自身道德修养不够这一点,也绝不能姑息……

主上认为,自己的良心必须达到与皇位一致的高度。在极度的良心驱使下,他决心自己承担关东方面的罪过。于是,他决定让位,所以,这才特意召来了祐宫。然而,祐宫太小了,还是个幼稚小儿……

他那柔弱的双肩真的能担得起皇位之重责吗?

主上终于睁开了双眼。

他用抚摸般温柔、却又如宝剑般犀利的眼光,注视着自己的儿子。

小祐宫的视线与父皇的视线交汇在了一起,不明就里的他歪着头,对父皇露出了天真无邪的笑容。

“到底太年幼了啊……”

在卫门内侍听来,这声叹息与其说是主上的自言自语,不如说是像是从主上灵魂深处发出的呜咽。

卫门内侍默默地将盛放着点心的果盘放到了主上的膝盖旁。

主上依然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自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