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20189500000081

第81章 九重之风

事实上,幕府与朝廷之间的交涉呈现互相玩弄权谋的色彩,是从围绕对四公的处罚展开的交易开始的。

间部诠胜获得“暂缓锁国”的敕许不久,所司代酒井忠义便乘胜追击,上呈了四公落发的奏请。

“若主上希望前太阁鹰司政通、右大臣鹰司辅熙、内大臣三条实万、左大臣近卫忠熙四公不至遭受更加严厉的追究,需采取先发制人之道,”

使四公自行落发并幽闭反思。

当然,此奏请是通过传奏递呈的,意在向主上表明,倘若如此,则幕府不会进一步插手,事态将可以随之平息。这既是一种好意,也是一种警告。

传奏也好,主上也好,自然不会知道这一计策的出处。

“这不是断朕手足吗?如此残酷之举,朕于心何忍!”

主上即刻宣九条尚忠入宫。

“你去好好转告幕府,就说四公落发乃国家大事,不可断然实行!”

然而此时此刻,结果已经无法轻易改变了。

根据被捕者的供述,以及从各方搜集的材料,幕府方面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事到如今,九条尚忠只能将从家臣岛田左近那里听来的事实向主上详细禀报了。

事情是这样的。这场大狱最初的导火索,是水户的鹈饲吉左卫门写给江户同志的密信在草津的驿站中落到了幕府捕吏的手中这件事。

送密信的信使来自位于信州松本二丁目的一家名为堤屋茂左卫门的信使屋,他所携带的密信中,非常详细地记录了暗杀井伊大老的必要性和计划。

在那之前,更换或者罢免大老是有志者之间经常谈论的话题,而“暗杀”的设想则是第一次出现。这便成为了导致大狱的导火索。

当然,主上对此一无所知。鹰司父子、近卫公、三条公他们尽管与水户和志士们有过交往,但主上绝不会认为,他们是暗杀井伊直弼阴谋的背后黑幕。

然而,根据九条尚忠的禀报,事实就是如此。

“当时,水户藩那个名叫鹈饲吉左卫门的留守官频繁与四公接触,请他们帮助通过敕命的形式解除对水户公的幽闭,以及对尾张、越前两侯的处罚。”

此事主上自然是知道的,于是才向水户及各大名下达了世间所称的“密敕”

然而,问题在于当察觉井伊直弼出手强硬,因此目标无法实现后,鹈饲又不断活动,希望通过三条实万和近卫忠熙两公请求主上,至少单独赦免水户的老公。

于是,水户派来了日下部伊三次。

日下部伊三次一直考虑的,还不是暗杀井伊大老这一令世间哗然的计划,而是恳请三条公,借助于朝廷的威严,早一天迫使被称为“赤鬼”的井伊直弼辞职。

当时,鹈饲便已认为此方法不可靠。不过,日下部称江户与水户的志士都坚持同样的看法,于是他们改变策略,重新开始行动。

他们分别与青莲院宫及鹰司父子、三条、近卫诸公的家臣家扶取得联系,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运动。清水寺的月照、萨摩的西乡吉之助也热心地加入其中。

当时,清水寺的月照以“传授和歌”为名,频繁地出入近卫公的府邸。

他曾向近卫公倾诉众人的苦衷。

“鹈饲吉左卫门希望,最坏也要把水户的老公一个人……”

“难呀!”

考虑了一阵之后说道:

“必须除掉直弼……”

突然,近卫忠熙好像自言自语似的冒出了这么一句。

“如果有人出来除掉井伊大老,那么日下部和鹈饲希望的敕命就有可能求到……”

月照大吃一惊。主上的近臣、最为忠厚可信的近卫公竟然抱有这样的想法……于是,他立即将这一情况告知了鹈饲吉左卫门。

鹈饲吉左卫门和日下部伊三次同样吃惊不小。

“近卫公真是那么说的?”

真是那样的话,水户藩士也好,勤皇志士也好,目光就过于短浅了。近卫公一定是想通过此话,督促我们要将目光放得远一些……出于这种理解,鹈饲才将事由一一写在纸上,委托作为同志对志士们的运动提供了许多方便的松本的茂左卫门信使屋送往江户。

然而,已在明里暗里对志士们的行动进行监视的幕府对这位信使实施了跟踪,并在草津的驿站拘捕了他。

密信自然被没收,茂左卫门也在松本被捕并被立即送往江户。据说,幕府由此掌握了京都方面的四公参与暗杀井伊直弼的铁证……

仔细想来,上述情况是否真实,尚有疑问之处。不过,在岛田左近的说服下,九条尚忠对此深信不疑,因此所司代提出了四公落发的奏请。

“此事绝无可能!”

听完尚忠的陈述,主上最先的反应是予以否定。

“但是,事实上幕府已经相信并开始给四公定罪了!”

听尚忠这么一说,主上的脸色变得苍白,一下沉默不语了。

“老臣深知,与关东争斗并非陛下的本意。陛下曾多次示谕,要以国内的团结为重……不过,先别问近卫公说的要斩杀井伊直弼的话是否真实,但四公乐于接近采取歪曲主上本意行动之人,还让幕府掌握了将会成为证据的密信……老臣以为,这确实是一次失误呀!”

“这么说,爱卿的意见也是让四公落发,命其反思的喽?”

“恐怕除此之外并无良方呀……”

只此一语,便是对主上所拥有的天皇良心的致命一击。

问题并不是近卫公是否真的失言,而在于幕府以此阴谋为借口,对市井学者和各藩浪人悉数予以打击的事实。

这些人均因罪行清楚,被相继送往了江户。而且江户的审讯中还会出现什么新的罪证尚不得而知。因此,应抢先让四公隐退的空气开始迅速在宫廷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