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
20334300000007

第7章 农业问题(6)

补血不如增强造血功能。有关经济专家指出,农业结构调整最根本的是提高农民的素质,让农民能自主地面对市场,知道种什么赚钱,怎么种赚钱,而不盲目地随波逐流,这样才能走出“怪圈”。要做到这一点,主管部门应切实研究市场行情,主动为农民提供真实客观的产品和科技信息;在已经建立信息网的基层政府,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信息筛选整理,并及时传递给农户,合理引导;农民种养协会应提高自身水平,充分研究市场行情,理性地指导农民的生产生活。

2.农业结构调整缺少长远战略规划和具体配套设施

在西部地区,许多地方的农业结构调整仍然是常规性调整,没有体现出战略性和可预见性的科学规划。不少地方的农业结构调整,仅仅局限于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减上,而不是在提高农产品质量、科技含量以及加工增值上下功夫。只是简单地调减粮食(小麦、玉米、水稻)的种植面积,扩大蔬菜、瓜果及药材、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仅仅把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作为衡量结构调整的标准。

在西部地区的种植面积结构调整中,许多地方新增加的经济作物产品品种又大都是极易生产的低档次的大路货,优质、高档农产品很少,多数是以初级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消费需求的约束,加上西部农村的市场体系不健全,经营设施落后,很少有配套的冷藏储存设备,大量增加经济作物的生产数量,必然会影响其市场价格的稳定,甚至导致经济作物的市场价格急剧下跌,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

内蒙古土默特有旗调整农产品结构,将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比例由7:3调为5.8:4.2,扩大葵花、西瓜和中药材的种植面积。2000年全旗一下种了6万亩西瓜,总产达到几亿斤,销售西瓜就成为该旗的经济大事。

2002年上半年,由于蔬菜种植结构不合理,昆明市发生万吨番茄烂市的惨剧。据报道,昆明市嵩明县的西红柿从2001年每公斤两元多的高价,暴跌到2002年7月的每公斤几分钱。就是这个“跳楼价”,全县还有上万吨番茄滞销。

嵩明县是昆明市的一个蔬菜种植大县,每年外销蔬菜达60%,以前主要销往广东、深圳、福建和上海等地。但由于2001年高价格因素的诱导,2002年嵩明县一下种植了3300多亩西红柿,加上又获得全面丰收,产量近1.5万吨。然而让农民们没有料到的是,高产并没有带来高效,西红柿自6月中旬上市以来,价格一路下跌,当月价降到了每公斤2分钱,还有上万吨找不到销路。在这个镇的农贸市场,装满西红柿的箩筐密密麻麻绵延数百米,上百名农民在等待买主。附近田地里西红柿结满累累硕果,部分西红柿烂在地里。本来打算能够靠此赚一笔,如今让菜农们叫苦不迭。

据分析,2002年嵩明县西红柿烂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菜农在往年好价钱的诱导下,大规模扩种,扩种时又不注重结构调整,品种单一。由于昆明市的西红柿价格到2001年为止已连续5年上涨,2001年市价已超过每公斤2元多,嵩明县的菜农们觉得种西红柿有利可图,于是普遍跟风而上,大规模扩种。据称,县政府在2002年初曾向菜农们发出过今年西红柿价格可能大幅下滑的预警信息,但菜农们并不在乎。据嵩明县农业局蔬菜办统计,2002年1至6月,全县西红柿的种植面积达3300亩,是上年的4倍多,种植的主要为“中杂”9号,品种较为单一。另外,这次昆明西红柿烂市的原因还有:西红柿成熟早,与省外销售地的西红柿基本同期上市,以及销售地蔬菜也大获丰收有关,还有洪水阻断部分交通,外来经销商少,造成外销困难等。

据估算,西红柿的烂市可能造成嵩明全县农民年内至少减收1000万元。为减少农民损失,嵩明县政府已采取紧急措施,启动了冷藏库储存周转,联系大客户送货上门,并向全国发布信息联系买主。当地政府投资40万元兴建的西红柿批发市场也及时开业了,当天就有了40多吨的成交量。

这次昆明西红柿烂市是季节性、区域性蔬菜供求数量悬殊的激烈反映,其经验教训就是要注重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品种要多元化,不能单一;要注重质量,不能仅求产量;蔬菜生产基地必须要有配套的冷藏储存设备,以及时调剂供求数量上的时间拥挤,形成供求时间差。

另外,对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这里数量加一些,那里数量减一些。调整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粮、棉、畜、林果的集约化经营,引入市场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升结构层次。

3.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瞎指挥和形式主义

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调整的方向来自市场需求的引导。在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经常发生职能错位,普遍盛行各级政府直接成为产品结构调整的倡导者、决定者,甚至参与者。有些基层政府往往从获取自己的政绩出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急于求成,习惯于靠行政命令开展工作,按照主观臆想指挥生产,片面根据“上级指示”强求农民调整结构,一刀切安排生产;有的为了图好看、搞花架子,甚至用下指令、搞运动的方式进行结构调整,长官意志的现象时有所见,结果为之付出了高昂代价。

基层政府超越职能,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决策者,但由于职责所限,又无法承担决策风险,由此引发农民与政府的经济利益关系冲突。由于结构调整纠纷,农民状告政府的事件时有发生。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就是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问题,也是结构调整中的核心问题。政府只进行决策,而让农民承担决策风险,这显然有失公平。在目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可能会因为信息的不完全或误导,也可能因为生产者和政府工作人员缺乏科学决策的知识与能力而导致决策的失误。还有可能因为很多地方的结构调整干脆就是由政府行政手段推进的,乡(镇)政府或村组织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决策者,而政府有时为了急于求成,为了突出政绩,缺乏系统深入的市场调查,没有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没有仔细分析产品的市场前景,脱离当地实际,违背农民意愿,而乐于搞一些“千亩工程”或“万亩工程”,结果使农业结构调整受挫。

4.资源优势与效益劣势并存问题

西部地区在全国农业资源中具有明显的自然资源优势,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也不逊色。

西部地区基于土地、光照、热量等方面的因素,使其包括畜牧、棉花、糖料、瓜果、花卉、香料、亚麻、向日葵、药材等在内的特色农业不仅仅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对全国农业经济发展也有重要影响。1999年,西部地区棉花、油料、糖料产量比1990年分别增长123.2%、38.1%、84.3%,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39.1%、23%、66.6%;肉产量比1996年增长25.6%,占全国的比重达27.8%。

西部地区粮棉生产大县、牧区半牧区县分别占全国的18.3%和85.7%。截止2000年底,西部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49345.9千公顷,占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2.0%。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4528.8千公顷,占西部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0.0%,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32.0%。西部地区粮食作物产量从1985年的9386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12896.3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也由24.7%增加到28.0%。

但农业产出效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实际上还是处于相对劣势。就粮食而论,1999年西部地区粮食总产量份额低于播种面积份额5.4个百分点,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受益于播种面积量的扩张,粮食作物单产1999年为每公顷3727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3%,仅相当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73%。人均粮食拥有量从1985年的315公斤增加到1999年的375公斤,虽然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长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50公斤。其他特色农产品单产水平接近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再加上播种面积大的优势,使西部地区已成为这些农产品的主要产区,但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在全国的比重却很小。这一大一小,就决定了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弱势。

这是一个生产问题,也是一个生产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生产者和决策者的素质问题。因此,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目标是:提高劳动者的效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益,提高整体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粮、棉、畜、林果的集约化经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5.农业结构调整的社会化服务滞后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上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使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社会化服务滞后,尤其是政府职能改进较慢,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服务远未到位。

在产前,农民需要的生产要素供求,特别是良种良法和市场变化趋势的信息、服务不及时、不准确,使调整一开始就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在产中,对生产经营指导不力,农民的技术需求得不到满足。在产后,流通领域服务跟不上,丰产了,不知道卖到哪儿去或者卖不了。再加上缺少对农民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不能适应新职业的需要,限制了结构调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在西部地区的市场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该搞好这些方面的服务。西部各级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不能硬性要求农民种什么,养什么,其主要的职责是为农民提供周到的、满意的服务,只有政府服务到位,才会尽可能减少、避免和防范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风险、损失。政府在西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该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包括减少市场信息偏差,保证资金、技术与农资及时到位,运销畅通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民的各种利益。

6.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土壤环保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调整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为内容的农业结构调整已得到有关政府部门和广大农民的积极重视。但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也应该重视土壤环保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恶劣的西部地区,更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农业环保专家提出:各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该把土壤污染问题当作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铅、汞、砷、铬、镉、锌、镍等重金属已被医学确认为严重危害生命的物质。工业废水、废渣、废气中的重金属污染农田,农作物吸收残留,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威胁农产品出口。据广东省在广州、韶关、茂名、梅州、湛江五市设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监测点的监测结果显示,土壤受重金属污染面积逐年扩大,农产品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农产品安全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

据分析,加入WTO以后,我国的棉花、糖料、油料、玉米、大豆、大麦等农产品都将受到较严重冲击,而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污染问题已是严重影响出口的“瓶颈”之一。广东省的茶叶因受重金属和农药污染等因素影响,自1991年以来出口量逐年下降,2000仅为1.9万吨,创汇5.7亿美元,分别比1991年下降了42.4%和44.8%。由此可见,解决农产品重金属污染问题迫在眉睫。因此,在西部农业开发中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既要保护生态环境,还要防止土壤污染问题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万洪富说: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很大程度源自土壤。他认为,虽然工业污染源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成熟的治理办法,已受污染的土壤没有治理价值,只能通过调整种植品种来加以回避。

(三)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层次问题,已不是农业经济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收入水平的变化问题。

西部地区和全国的农业收入在农民纯收入构成中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各类农产品的供给大于需求,而导致价格全面下跌。其下跌幅度与收入增幅下降幅度是同步的,它标志着西部地区和我国农业发展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标志:一是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全面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许多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相对的暂时的过剩;二是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与需求双重约束。西部地区还要加上一个难题就是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到非治理的地步。

为了解决西部地区和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即现有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在客观上就要求必须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就是要解决影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的矛盾和问题。这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和社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结构问题。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对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和市场需求约束增大的条件下提出来的,不是简单地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优化结构层次,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这次农业结构调整是一次历史性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调整。

1.农产品消费结构问题

西部地区的农产品消费主要是低档食品消费,高档食品消费太少;消费对象以居民生活消费为主,工业生产消费品的比重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