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生理、心理功能如何才能达到成熟(独立)?除了它们会随着年龄,逐渐发展的自然因素外,父母帮助孩子学习,即是重要的辅助因素了!但得记住,帮助是适量的,比如说看孩子折手帕的动作很慢,母亲忍不住抢过来帮他折。这种行为其实很残忍,因为你不但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而且,也剥夺了他的自尊。所以在这里,“独立”也变成了一种大人对小孩的态度,即“放手”,请让孩子自己做!他所做的,虽然很慢很蠢,但那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他正在学习呢!
帮助孩子独立的要诀,除了“放手”之外,还应该是“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这是做父母需要谨记的!
教子小径:
1.当李嘉诚的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准备来父亲的公司工作,李嘉诚拒绝了他们,他的用意是把他们俩推向社会,去经风雨,见世面,锻炼成才。
名人教子名言:
应当使每个人的见识和知识,比他的父亲和祖父的见识和知识更多。
--契诃夫
我认为,再也没有比那些只注意自己的鼻子尖底下一点事情的人更可悲的了。
--卢瑟福
路走得越多,见识也就越广。
--法国谚语
23.居里夫人--“热爱事业,不求享乐,有独立的能力”
居里夫人简介:
玛丽S.居里(1867-1934),生于波兰华沙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法国籍波兰科学家。1891年,入巴黎大学学习。1893年通过了物理学硕士学位考试,第二年又取得了数学硕士学位。“由于在放射学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杰出贡献”,玛丽s.居里与丈夫共同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07年,居里夫人提炼出了氯化镭。1910年,她测出了它的各种特性,并完成了名著《论放射性》一书,成为放射化学的奠基人。“由于对科学的执着与贡献”,居里夫人又获得了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
居里夫人教子故事:
古往今来,享乐、财富、荣誉一直是许多人生活的目标,只有理想远大、甘愿为理想献身的人,才会有勇气抛开这些。居里夫人就是唯一不为荣誉所迷惑的人。摈弃财富,努力钻研,使居里夫人的生活寡淡、清苦。但正因不为物质所累,不为荣誉所动,才使她磨炼了毅力,坚定了意志,终于攀上了理想的高峰,由于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而成为世界闻名的科学家。
居里夫人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她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居里夫人和丈夫皮埃尔·居里都获得过诺贝尔奖,他们的长女绮瑞娜·居里也是这一殊荣的获得者。这在科学史上是罕见的现象。皮埃尔·居里逝世较早,于是教育孩子的责任就落在了居里夫人的肩上。她不愿让孩子成为坐享其成的人。有好几次机会,她可以让两个女儿得到一大笔财产,然而她不肯那样做,她认为,女儿们将来必须自谋生活。
一次居里夫人去美国参加一个赠送仪式,发现礼品归她个人所有时,说:“这个得修改,美国赠给我的镭,必须归科学所有。只要我在世,无疑我将只用于科学研究。但是,如果我们照目前的这个文件办,在我死后,那克镭就会成为个人继承财产,成为我儿女们的财产。我决不能那样做。我想把它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实验室。”她不愿让女儿们过上不劳而获的奢侈生活。
居里夫人非常注意女儿身体的健康,每天功课一做完,她就带两个孩子到外面去,不论天气如何,她们总要步行很长的路,并做各项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她还在花园里装置了一个秋千架,让孩子们运动。为使孩子具有工作能力,她还特别注意使孩子的手受到灵巧性锻炼,她让她们学园艺、学塑造、学烹调和缝纫。
平时,居里夫人特别重视对孩子意志和品质的培养:大女儿刚会站立时,居里夫人就带她去河里洗澡。起初,女儿吓得直哭,锻炼几次后,她就喜欢嬉水了。她经常鼓励孩子们要大胆。她放手让孩子从很小就单独出门。这样的锻炼,使孩子们得到了应付任何艰苦生活的考验能力。对待事业,居里夫人有着崇高的献身精神;对待孩子她也是这样要求的。
育子点拨:
从居里夫人的孩子的各有所成表明,居里夫人对孩子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她女儿在《回忆录》中写道:“有几件事永远印在我们的心上。对于工作的爱好,不热衷于钱财,以及喜欢独立的本能,这种本能使我们两个都相信,在任何环境之下,都应该知道如何处理一切,不需倚仗别人的帮助。”
居里夫人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家庭生活中也是幸福快乐的。她不仅执著于事业,对家务也悉心操劳,这对一个女科学家来说很不容易。她是一个既爱事业又爱家庭的人,而且这两者都做得很好,可以说她是一个真正享受人生乐趣的人。居里夫人不但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母亲。
相信哪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然而,教育孩子成才,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其中,父母能够帮助孩子获得成功促使孩子有成就感,也是孩子成才的一个重要条件。有不少的孩子并不真正理解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小孩子也不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理想,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帮助他们获得一个一个小的成功,逐步登上成才的台阶。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中说过:“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爱好和长处,有他自己的先天素质和倾向。必须发展这些东西,必须把学生安排在这样的条件下,使他的长处能最充分地发挥出来。”父母的工作就是在为孩子发挥长处创造条件,让孩子获得成功。如果你创造的条件没使孩子的长处得到发挥,那么父母的工作就是有了问题,应该想办法及时改变。如果父母创造的条件,孩子的长处得到了发挥,那么父母的工作就是正确的,应该继续这样做下去。
教子小径:
1.平时居里夫人教育孩子多锻炼身体,保持身体的健康。
2.为了使孩子的手得到灵活性的锻炼,居里夫人让孩子们学园艺、学塑造、学烹调和缝纫。
3.居里夫人特别重视对孩子意志和品质的培养。
4.对待事业,居里夫人教育孩子要有崇高的献身精神。
名人教子名言:
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去麻烦别人。
--列·托尔斯泰
一个人是可以做到他想做的一切的,需要的只是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久不懈的努力。
--高尔基
成大事的人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塞·约翰生
24.夏洛蒂·勃朗特--遇到麻烦事时,让孩子自己解决。
夏洛蒂·勃朗特简介: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姐姐。出生在英格兰北部约克郡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里。父亲是个穷牧师。她曾和其他几个姐妹一起被送进一家生活条件恶劣、教规严厉的寄宿学校读书。夏洛蒂当过教师和家庭教师,也曾与妹妹艾米莉一起于1842年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和古典文学。夏洛蒂的作品主要描写贫苦的小资产者的孤独、反抗和奋斗,属于被马克思称为以狄更斯为首的“出色的一派”。《简·爱》是她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夏洛蒂·勃朗特教子故事:
一天,英国著名女作家勃朗特要和孩子们去婆婆家,她花了两个小时装饰了一块蛋糕,然后又把它放在铺着洁白装饰纸的蛋糕座上。女儿安娜想给她的朋友看看这块蛋糕,于是她拿起盘子飞快地从一个灶台转向另一个灶台,结果那块精心装饰的蛋糕掉在了地上,奶油四溅,毫无修补的余地。
看到这种情景,勃朗特不得不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做了一个深呼吸,然后意识到大发雷霆也于事无补,尖声怒喊只能伤害安娜的自尊,蛋糕并不能原原本本地回到盘子上。
她只是拉着女儿说:“安娜,你惹了个不小的麻烦。”
“妈妈,我本想努力接住它。”
“你想努力接住它,你的朋友也想努力接住它,这都没有用,现在奶油已经毁了,问题是我们必须给奶奶带一块蛋糕,我知道你能处理这个问题。”
安娜看看蛋糕,又看看母亲,说:“我想我能补救这块蛋糕。然后,勃朗特和女儿一起把蛋糕翻过来。做早饭时掉在地上的烤面包屑还没有清扫,现在嵌进了奶油里。不用说,所有的奶油都得刮掉,重新放奶油。
勃朗特走到另一间屋子,她相信女儿能够处理好。她确实处理好了,而且整个过程充满乐趣,因为她被赋予了解决问题的权利。
育子点拨: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好的计划,而不是一个合理的借口。责骂孩子其实是在要一种借口,而不是要一种解决办法。如果孩子很早就学着为损坏了的蛋糕这类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那么等他们长大了,他们就会勇敢地面对错误,而不是一味地寻找借口,他们就会更有能力解决所遇到的一切问题。遇到麻烦事时,让孩子自己解决,女作家勃朗特就是这样做的。
当孩子有了过错的时候,恰好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急于救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就可能刻骨铭心。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应当让他承担责任,培养孩子勇于负责任的习惯。一般说来,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孩子,长期依赖别人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孩子,在遇到没有人为他负责任时,他就喜欢哀叹自己的不幸,抱怨别人的无情,回避困难,逃避责任,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
如果孩子在学校惹了祸或违反了学校纪律,老师多数会说:“把你家长找来!”家长去还是得去的,但不要替孩子道歉,然后把他领回家了事。该道歉的是孩子,该负责任的也是他。不要替孩子承担责任,做孩子的“替罪羊”。
如果孩子上学迟到了,可能会怪妈妈没有及时叫自己起床;放学淋雨了,可能怪妈妈没有准备好雨伞;数学成绩不好,可能怪数学老师教得有问题……告诉孩子,父母没有责任,老师没有责任,这是你自己的事情。
在公共汽车上,如果有人给孩子让座,不要替孩子说“谢谢”,让他自己说。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位父亲的做法,也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儿子:我的作文明天一定要交了,可是我还没有开始写呢,而且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写。爸爸你帮帮我吧,要不然明天交不了作业,老师会批评我的。
爸爸:老师给了你多少时间完成作业?
儿子:两三天吧。
爸爸:那你为什么到现在才做呢?我今天没有时间帮你。
儿子(开始哭了):爸爸,求求你,你要是不帮我,我明天就要挨批评了。
爸爸(开始心软):好啦,我帮你写篇作文明天先交上,以后你可要自己完成作业!
在这个例子中,儿子明明是偷懒,本来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想和写作文,可是他偏偏等到最后一个晚上才做,时间不够,当然急得写不出来。可是,他又不想承担贪玩所带来的后果--作文写不出来老师是要批评的。所以,他就把希望寄托在爸爸身上:只要求求他,装出很可怜的样子,爸爸一定会帮忙的。结果爸爸真的经不住他哭,就答应帮忙。这样做的结果,孩子永远都存在侥幸心理,以为关键时刻总会有爸爸妈妈顶着。这虽然能避免一次老师的批评,但是却无形中助长了孩子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坏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
我们如果换一种处理方法,效果就完全不同。
儿子:我的作文明天一定要交了,可是我还没有开始写呢,而且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写。爸爸你帮帮我吧,要不然明天交不了作业,老师会批评我的。
爸爸:老师给了你多少时间完成作业?
儿子:两三天吧。
爸爸:那你为什么到现在才做呢?我今天没有时间帮你。
儿子(开始哭了):爸爸,求求你,你要是不帮我,我明天就要挨批评了。
爸爸:你哭也没有用。你还是自己想办法完成作文吧!
儿子:爸爸就是见死不救了?
爸爸:爸爸不是见死不救。想想你本来有充裕的时间写作文,却因为贪玩没有安排好时间;如果你需要爸爸的帮助,爸爸也可以帮你出出主意,可是爸爸是不会替你完成作文的。
第二天放学回来。
儿子:昨天匆匆忙忙写了几句,今天就交给了老师。可是老师一看就知道我没有好好写,批评了我一顿。
爸爸:老师批评一次不要紧,关键是自己要会总结。你这次如果能够事先把时间安排好,留下充足的时间来写作文,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